史無前例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過去三十多年來,有關文革的研究從未間斷過。但由于種種因素的制約,對文革的研究還遠遠談不上客觀公正。總體上說,體制內的研究,基本上是以全盤否定思維定勢給官方的判決做理論注釋。民間的研究則失之于偏激和狹隘,缺乏理性的思考和大視野。真正站在客觀、公正的立場,以對歷史負責的態度的研究成果可謂鳳毛麟角。迄今為止中國大陸出版的號稱文革史的著作,絕大多數或為個人化的回憶,或為片面取證主觀臆斷的偽研究,或為敷衍成文的奉命之作,鮮有能稱之為史的。
我認為,之所以出現這種狀況,根本原因是缺乏思想與學術自由。要打破現狀,首先要倡導學術自由,廣開言路,給各種思想學術觀點以自由表達的空間,做到知無不言,思無不言。歷史研究,連爭鳴的考驗都經不起,何談經得起歷史的檢驗?只有全方位展示事實、多角度觀察事實、各種學術觀點自由表達和交鋒,才有可能最大限度接近歷史的真實,才有可能給后人留下盡可能全面史料,以及盡可能有益的歷史借鑒。
基于上述認識,我將自己對文革的一些觀點表述如下。這些觀點也許不正確,
也許失之于偏頗 ,但確是我親身經歷的感受和多年思考的結果。擺出來,希望能夠給文革研究提供一種不同的思路,但愿能達到拋磚引玉的效果。
一,官僚特權階級為了自身的利益將文革妖魔化,將文革研究導入誤區
古今中外的任何推動社會進步的大革命,無論是法國大革命,或美國的南北戰爭,都不可避免地沉渣泛起,有其陰暗面。類似地,文革也不可避免有其陰暗面,但這陰暗面絕不是文革的主流。多種因素將文革研究引上迷途,導入了誤區。其原因主要有:
1, 官方壟斷話語權。全盤否定文革并壟斷話語權的,是文革中受到沖擊、利益受到損害的官僚特權階級。他們對文革中的群眾運動,對大鳴大放、大字報、大辯論深惡痛絕,對其特權利益受損耿耿于懷,所以將文化大革命的陰暗面無限夸大渲染,加以完全徹底否定,甚至嚴禁研究文革。
2, 國外反共勢力想以否定文革來達到反共的目的,也趁機夸大文革的陰暗面,這在客觀上使中共當中仇視文革一幫人成為其代言人。
3,政治投機派。 他們是一些缺道德、無誠信、無信仰的群體,他們中的一些人被官方封為著名學者,社會名流,這個群體為其自身的利益與當權者保持一致,為否定文革歪曲歷史。
4, 海外學者對文革研究有巨大貢獻。紐約文革40周年研討會提出的文革十大新說對文革研究就有突破性的進展。
5, 國內反共勢力推波助瀾。他們以否定文革的方式宣泄反共情緒。
6, 有些真正著名的學者或社會名流。他們在文革早期就早已被關入“牛棚”,與文革隔離,只有文革初期的記憶,而對其后發生的翻天覆地變化的了解有局限性,從自身比較狹窄的視角去看文革。
7, 造反派中有人為標榜本派正確,用將官方加給造反派的罪名將攻擊對立派,這樣各派相互攻擊的結果,是把對立派和自己一起抹黑。重慶8.15派與反到底派寫的回憶錄有許多就是這類東西。
8, 中學生紅衛兵的偏激。這批人參加文革是隨波逐流,頭腦簡單缺乏理性,而且很早就已上山下鄉,與文革隔離了,所以他們的情緒和觀點有很大的局限性。
綜上所述,對文革的研究,是無限夸大其陰暗面的有之,徹底否定的有之,歪曲片面的有之,故爾將文革研究引上了迷途,導入了誤區。
二,應當以客觀的分析評價文革的思想精神資源
十年文革,卷入人數之多,波及地區之廣,延續時間之長都是史無前例的。人民群眾的熱情、無私和奉獻精神也是史無前例的。這個巨大的精神和思想資源是中華民族傳統價值體系的繼承發揚。在文革中,人們的道德觀念、自律精神、獻身精神無與倫比。弘揚這種理想主義的情操,對解決當今中國面臨的種種社會危機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三,防止瞎子摸象式的研究文革
面對文革這一場天翻地覆的社會革命,人們因為各自的社會地位、角色、機遇的不同,有不同的境遇和感受,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僅僅從個人的境遇和感受出發研究文革,那就會陷入盲人摸象的誤區。所以對文革研究,不能以個人的、局部的,甚至是派別的觀念出發。事實上,哪怕是一個具體事例,也要通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時段的縱橫時空考量,才能得出相對準確的結論。
四,文革的深遠意義
古今中外的任何大革命都有其負面的東西,但不能因此而否認其主流。文革也有許多負面的東西,例如具有極大破壞性的打砸搶,武斗等等。但從整體來考量,這些負面的東西并非文革主流。1976年7月15日毛擇東總結自己的一生說,他一生就干了兩件事:一是打垮了蔣介石;二是發動文革。我們應當反復咀嚼毛的講話,從中去深刻領會毛指出的文革的重要性。
實際上,中國社會今天的成就,是早在毛澤東時代就奠定了的。所謂的改革開放,是毛澤東早就開創在先的。正如沒有毛主席就沒有新中國,沒有文革就沒有中國的改革開放。如果追隨毛主席革命路線的領導人繼續掌權,中國不但會有今天的物質文明,還會有今天沒有的精神文明!
文革使中國發生了史無前例的、破舊立新式的、翻天覆地的大變化:毛發動文革,是為了實現強國夢,大同夢,平民幸福夢。文革是反腐倡廉、倡導民主、實現真正平等自由的大革命。
1、重建了全新的人民政權——革委會。
建國以后建立起來的政治體制,是蘇聯體制的翻版。這種體制的最大問題,是不能防止新的官僚利益集團的產生。革委會徹底改變了這一體制,從制度上保證了人民政權的性質不變。領導人的產生到代表性的廣泛都是史無前例的。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實現了民眾直接選舉。通過民主協商解決侯選人的推舉問題。推出侯選人后,按巴黎公社式的民眾以無記名投票直接選出革委會委員。這樣由民眾是真正的社會公仆,深得民眾的擁護和愛戴。這是古今中外都沒有的民選政權。
革委會由老、中、青三個年齡段的人組成。它除文革前的干部外,還包括工農商學兵各行各業的群眾代表。這些來自最基層的群眾,一方面可直接面對面的監督革委會中干部的工作,另一方面他們最能體查群眾的冷暖,疾苦,所以他們最能代表群眾的利益,反映群眾的意見,直接傳達群眾的聲音。使整個革委會的委員能真正成為人民的公仆,一心一意為人民服務。
2、培養了全民的公民意識,奠定了中國公民社會的雛形
文革將特權、貪污腐敗、私心、私欲、舊思想、舊習俗等痛加批判掃除,使全民思想和精神面貌都煥然一新,人人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為國強民富無私無畏的忘我工作。干部一心為人民服務,甘當人民的公仆,他們都能自覺的反腐倡廉。人人有信仰,有誠信,有社會主人翁意識,人人關心國家大事,社會風氣良好,根本沒有黑惡勢力的生存余地,社會和諧,幾乎是夜不閉戶。
3、倡導民主,實現了史無前例的言論自由
文革中,民眾真正享有憲法規定的大鳴大放,大字報,大辯論的權利,人們隨時可以揭露批評各級黨政干部,政府工作空前透明,言論空前自由。可以說,當時的中國已實現了真正的自由民主。
雖然文革被蓋上了罪惡的烙印,但文化大革命的豐功偉績將永遠栽入史冊,指引中國走向光輝燦爛的未來。
中國四川 蔣夫子
2010年8月26日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