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越抗美戰爭紀念館網站http://www.yuanyuekangmei.org/
援越抗美,先后有32萬軍人是在和平年代,受毛主席,黨中央和中央軍委派遣入越參戰的。如今互聯網上小說,記實文學,詩歌,詩詞,相關評論等很多。45年過去了,可能在有些人的記億里,援越抗美戰爭及退役老兵和烈士這些名詞,都印象不深了吧?這段凝聚了當初32萬參戰軍人群體浴血奮戰,是不畏強敵,克敵制勝的英雄史,是支持正義,履行國際主義義務的戰斗史,是參戰將士忠于祖國,為國爭光的光榮史。然而,就這一段悲壯且輝煌的黨史,軍史,被塵封了45年!歷史是客觀存在的,歷史是任何人也不能抺殺的!
中國和越南是山水相連,唇齒相依的鄰邦,兩國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親手蒂造的團結戰斗的友誼是牢不可破的。胡志明主席曾熱情的贊揚越中兩國人民的友宜是《越中情誼深,同志加兄弟!》縱觀大千世界,不外,對立統一,分與合,敵與友,都是以國家,民族利益而定。援越期間,胡主席曾對中國援越部隊領導深情地說:“你們為越南雖然只修了1200多公里的公路,可是你們的情誼勝過幾千公里,幾萬公里。”盛贊中國援越 部隊是《來時人人敬愛,走時人人想念的革命軍。》四十多年前中國烈士墓初建時,只不過是一個個小土堆,豎立了一塊木板做墓碑,而今則全部用水泥澆鑄,配備了祭臺,香案,建起《代代記恩烈士》紀念碑,陵園兩邊還鑲嵌著當年用中文寫下的,毛主席語錄:《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既使在中越兩國關系惡化的年代里,中國烈士陵園,依然受到了越南人民精心的保護。
今年是中越兩國建交六十周年,也是中越友好年。當前中越關系進入了全面發展的新時期,兩軍之間的友好合作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中越雙方有著共同的利益和發展目標。在此大好的外交形勢下,高層領導何不以此為契機順水推舟,選擇一個適當的時機合適的場合,向社會公開承認中國援越抗美的歷史事實。美國在八二年就解密了,而且在華盛頓特區,修建的<越戰老兵紀念墻.>上面鎸刻著57000多名越戰陣亡軍人的名字,已經成為美國人民展現,現有以及永久存在的悲痛和哀思的地方。而我們至今45年過去了,這一段輝煌的歷史,仍然被塵封在歷史的角落里。這真是一個不可思議的反差,這不得不給世人一個錯覺,他們反到是正義的,光榮的了。難道我們援越抗美揭密就這么難 嗎?
今年人大通過,新的保密法,最長保密期為30年。援越抗美已經過去45年了也該解密公佈于眾了吧!就是從對歷史負責的角度出發,也不應該回避歷史,應該大膽披露其歷史事實真相,向社會公開承認這段不為人知的歷史。如果不公開承認 ,不僅抺煞了它教育今人,啟迪后人的價值,還會造成珍貴史料的丟失。歷史是不應該被忘記的,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將近半個世紀我國人民生活在和平環境中,人們的國防觀念日漸淡漠,尤其今天的年青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要忙著掙錢,忙著追星,還需要更豐富多彩的娛樂和生活,他們是幸福的。我們是事件的經歷者,我們有責任把后代不知道的事情說出來,傳播下去,這是歷史賦于我們的責任。我們要打破沉默,掀開被塵封的歷史檔案!那些未曾親身經歷過戰爭的后人,甚至有可能不相信歷史上發生過那一段慘烈的援越抗美戰爭!
我們就是要通過向社會公開承認,參與這場跨國戰爭,用這種方式讓后人知道:我們沒有忘記,在革命戰斗中犧牲的戰友,這不單是尊重歷史,也告訴我們的后人,包括今后可能有幸參戰的現役軍人,如果你為國家,為人民犧牲了,是光榮的,人民永遠不會忘記你。
英雄,功臣,受到社會尊重與肯定,戰斗英雄才能層出不窮,祖國才能立于不敗之地,人民才能安居樂業,國家才能繁榮富強。
以上僅是個人觀點,有不妥之處,望戰友給予指教!!!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