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后的毛澤東及其時期之我見(完整版)
題目:建國后的毛澤東及其時期之我見(完整版)
作者:山東費縣第一中學學生
作者:山東費縣第一中學學生
CCTV.COM復興論壇
當今中學生通過學習歷史普遍了解到了文化大革命給中國帶來的慘重災難,便由此痛恨毛澤東的行為并且將大躍進,人民公社化等其他經濟建設上的錯誤全都歸結到他身上。并由此認為毛澤東的個人獨斷作風導致中國重大經濟損失的罪魁禍首。更有甚者認為建國后毛澤東就不應該存在,應該讓鄧小平早日上臺執政以便進行改革,以便讓我們國家早日強大起來。針對這一看法,故借此機會來表達一下本人的看法。
——寫作緣由
1949年10月1日,這是個中國人婦孺皆知的日子。就在這天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人民翻身作了主人。毛澤東作為革命領袖成為了國家主席,領導著人民開始了新中國的建設。
建國之初,新中國內外交困。內部,需要解放全國,要徹底肅清國民黨反動勢力并摧毀其妄圖建立的“大陸游擊隊”。還要解決人民最基本的吃飯問題等等。外部,要面臨美帝國主義軍事上的封鎖,外交上的孤立,政治上的不承認。毛澤東便在國外方面,果斷采取“一邊倒”的策略,倒向了社會主義陣營,以使新中國不處于孤立,并與蘇聯簽訂新的同盟條約。緊接著面對美帝國主義家門口的侵略,積極采取抗美援朝并取得了完全勝利。在國內方面,加緊肅清各種反動勢力,為經濟建設提供了一個良好環境。終于在1952年全國恢復到了正常狀況。后來與蘇聯關系逐漸惡化,面對赫魯曉夫的種種刁難,毛澤東領導中國人民“勒緊褲腰過日子”還清了對蘇聯的債務。但面對蘇聯在東北百萬陳兵,卻無能為力。英明的毛澤東就轉而與美國緩和關系。伴隨著尼克松的訪華,北方的威脅也逐漸解除了。與此同時,毛澤東也很明白要想讓自己獲得真正的安全,只有將自己變強大了。不能指望任何人。于是乎,中國的原子彈、氫彈、衛星、導彈等紛紛問世(1964年第一枚原子彈試驗成功,1967年生產了第一枚氫彈,1970年把一顆衛星發射進了軌道)。徹底打破了美蘇兩國的核訛炸。終于為自己贏得了安全、和平的發展環境并且也逐漸提高了國際地位及聲譽、重返了聯合國。
這都是新中國成立后在發展過程中面臨的重大困難。在中國如此落后及貧窮的情況下,毛澤東領導著中國人民都一一克服了。這一切難道沒有毛澤東的貢獻嗎?
我想通過經濟建設方面的成就會更具有說服力的。根據中學歷史課本所述文化大革命損失的是十年的家底等。其損失巨大,是同學們痛恨毛澤東的最大原因。這里要說的是:“文革”是由毛澤東錯誤發動,被反革命集團利用才造成災難性后果的。假設,當時沒有反革命集團的利用會有后來的結果嗎?會造成后來的損失嗎?反之,想到毛澤東發動“文革”的原因是什么?是因為他認為黨內存在“走資派”或者說是反革命集團(或勢力)才發動。后來的結果(“文革”被反革命集團利用造成災難性后果)不恰恰證明了毛澤東的判斷正確了嗎?若沒有“文革”,四人幫和林彪反革命集團會被發現嗎?要說明的是,我不是說發動“文革”是正確的,而是要說“文革”的發動還是有一定的作用的。不能將“文革”全盤否定。再回到話題,退一步講即便“文革”完全錯了并且完全是毛的錯,也不能將毛澤東“置之死地”吧!關于“文革”我講完了。
事實上毛澤東的那個時代遠非是現在普遍傳聞中所謂的經濟停滯時代,而是世界歷史上最偉大的現代化時代之一,與德國、日本和俄國等幾個現代工業舞臺上主要后起之秀的工業化過程中最劇烈時期相比毫不遜色。實際上,我認為毛澤東時代發展策略中的這些問題和不足中的大部分都是高速工業化的副產品,如果不正確評價這個基本的經濟事實,就無法理解在毛澤東時代之后的時期占支配地位的改革。
在毛澤東當政期間,全國工業總產值增長了30多倍(如果從1952年算起則增長了12倍),其中重工業總產值增長了90倍(1949年以前中國重工業特別匱乏)。從1952年至毛時代結束期間鋼鐵產量從140萬噸增長到了3180萬噸,煤炭產量從6600萬噸增長到了61700萬噸,水泥產量從300萬噸增長到了6500萬噸,木材產量從1100萬噸增長到了5100萬噸,電力從70億千瓦/小時增長到了2560千瓦/小時,原油產量從根本的空白變成了10400萬噸,化肥產量從3.9萬噸上升到了869.3萬噸。到20世紀70年代中期,中國還在生產大量的噴氣式飛機、重型拖拉機、鐵路機車和現代海船等。我們還成了一個主要的核強國,完成了洲際彈道導彈的發射。
毛澤東時代的農業也同樣絕非如今被描繪的那樣慘不可言。維克多•李皮特曾指出,毛澤東時代農業的發展大大快于1868后至1912年日本明治年間備受稱贊的成功的近代工業化時期。從1952年至70年代中期,中國農業凈產量增長為平均每年2.5%,而1868年至1912年間日本工業化最強階段的數字也只有1.7%。正如馬克塞爾頓曾指出的:1977年中國人均占有耕地比印度少14%,而人均糧食生產卻比印度高30%到40%,而且是把糧食以公平得多的方式分配到了比印度多出50%的人口手中。
而且那時不僅比印度、巴基斯坦等其他低收入國家強,而且比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五倍于中國的中等收入國家要強。在毛澤東時代,由大部分人是文盲的狀況變成了大部分人識字。在農村差不多普及了小學教育,在城市幾乎普及了中等教育,而且在城鄉皆開創了成人教育和在職教育規劃。基本的社會保護措施得到了貫徹,如禁止童工,還有農村最低限度的福利方案等,后者中最著名的是對最窮困者們的食品、物、住房、醫療以及喪葬費用的五保。國企的工人們享有工作保障以及國家撥款的福利待遇。并在毛澤東時代結束之際,我們完全能夠聲稱擁有一個雖剛起步但相當全面的醫療保健體系,這使得我們國家在所有發展中國家都獨一無二。醫療保健以及營養和衛生的改善,共同造成了我們中國人壽命的極大增長,從1949年以前的平均35歲到了70年代中期的65歲。
在現代,對毛澤東時代的歷史記錄的污點和罪過吹毛求疵,而緘口不提當時的成就。已然成了一種風尚——??痔峒昂笳弑銜灰暈閷η罢叩霓q護。然而,對一個基本事實卻不得不承認,即毛澤東時代在促進我國現代工業改造時是在極為不利的國際國內條件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試想如果沒有毛澤東時代所發生的工業革命,在80年代一同出名的經濟改革家們上哪里改革去?毛澤東時代自力更生的政策雖然造成了經濟上額外的不利與艱苦,但是它也使我們可以自豪地說:在毛澤東時代結束之際,中國擁有一個既無外債亦無通貨膨脹的經濟,且在發展中國家絕無僅有。試問,現在的外債有多少?現在的通貨膨脹率又是多少呢?
綜上,我認為由在毛澤東時代我國取得的經濟建設的巨大進步及克服的種種困難,表明毛澤東在建國后沒有理由不該存在,在建國后的成就要比建國前的更大,而不是“功在建國前,過在建國后”。毛澤東時代是個自力更生的時代,這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使我國到20世紀70年代末以前一直處于經濟自給自足的狀況,當然這也是導致經濟上額外的不利與艱苦的原因,也就是所謂的經濟損失的原因吧!毛澤東時代一去不復返了,現在環境不一樣了??梢哉f毛澤東的一些策略過時了,但他老人家的自力更生的思想原則是給我們最好的“遺產”了,我想今天我們應該好好利用它。在今后的發展中我們應該學習些毛澤東時代的經驗??傊?,不能將毛澤東時代一錘子砸死。也就是用辯證的眼光來看問題吧!
衷心的祝愿我們的祖國更將強大!以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沉睡在東方的雄獅必將徹底醒來那時必將震撼全球!
注:1:本文相關數據、資料及小部分文段摘自莫里斯•邁斯納所著的《鄧小平時代:1978-1994,對中國社會主義命運的考察》一書中。
2:以上數據、資料有紕漏之處還請指正。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