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歷史 > 歷史視野

秋石客:中國向何處去

秋石客 · 2008-01-01 · 來源:本站原創
收藏( 評論() 字體: / /

中國向何處去

今天隨便同同學們交流一下中國向何處去問題,希望大家關注中國的政治走向問題,講錯了,請大家指正。

一個人有頭有四肢等,不能單一部分來看人,要弄清他的生理和結構性,才能對一個人作出正確判斷。看歷史中的哪一條因素決定歷史走向,也要看各種綜合因素,然后再進行比較推理,推理的正確與否,那肯定是取決于你的大腦質量,你的知識面、邏輯思維能力是否強。看什么問題都應該是這樣。

中國歷史源遠流長,詳細的講不完,我主要把1840到現在的政治發展趨勢的內在邏輯理清楚,這樣,中國向何處去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下面,我們一起高度簡化的回憶一下中國近代歷史。

1840年以前,古代中國在世界上處于什么地位?小農經濟為主,流通性少、地域性強。拋開地域性限制看中國是不行的。即使中囯地域性優勢不大,中國古代史在人類歷史上還是很輝煌的,可以稱的上世界老大。從經濟上講,實際上在雍正、乾隆年間,中國經濟總量在世界上占四分之一,是最富的。政治層面,世界上每一任何一個國家比不上秦始皇建立的政治體制完善。右派說中囯專制政治沒有制約是無知的表現,實際上制約得很好。比如監管制、左右丞相制,還有柬官制、特務機構如東廠、西廠監督制,等等,說明統治階級政治機構上的制約是很完善的。直到現在,正是由于太完善了,所以我們在排斥它的過程中就有很大的難度,所以總是說壓縮機構,改良,漸進民主。整個中國歷史上政治文化最輝煌的是春秋戰國時期。現在人們總是比較崇拜西方文化是不正常的。比如黑格爾等,其實他們任何一個都不能說超過《易經》的歷史地位,比如一分為二,實際上黑格爾本人也是承認受中國文化影響的。遺憾的是,中國幾千年來多把《周易》當作為算命的工具,在哲學層面上對它缺乏研究。再比如倫理學上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非常完美的社會和諧理論,其他任何國家都不能比的。軍事學的《孫臏兵法》,科技上的四大發明等都是世界領先的。總而言之,中華民族在世界上曾經是很輝煌很偉大的,作為后人既不能夜郎自大,更不能妄自菲薄。

那么后來我們是不是落后了?是的,是落后了,不承認這一點是不行的。但是,我們必須弄清楚是真落后還是假落后,是真落后還是比較落后。

真落后,是指世界各國正常發展,你中國沒有發展。那么中國是否如此呢?顯然不是,因為有發展,不能說中國真落后。

比較型落后,就是指各國發展速度都快,你的速度沒降下來,但別人比你稍快一點。西方通過文藝復興,出來了好的東西,出了好的經濟、文化、政治制度。也就是說人家找了一種比較好的先進生存方式,馬克思叫生產方式。政治上民主制,經濟上市場經濟,文化上自由化結果使西方發展速度比我們快,這叫比較型落后。中國乾隆是個敗家子,他爸雍正是個守財奴,兒子嘉慶后來是沒錢花,錯過了歷史變革機會。鴉片戰爭比較,西方人強,我們統治者自身就不行,比較弱,戰敗不完全是武器不行。

到了1840年時,不是右派講的我們閉關鎖國,中國外貿一直有,一直順差。西方為改變逆差用非法的手段,進行鴉片貿易,造成中華民族對毒品依賴性,借以抵消中國的順差。有識之士林則徐虎門銷煙,是合理合法的,西方干涉沒道理。這時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國內資本整合已經基本整合完畢,已到向外擴張的帝國主義階段。當時,西方許多傳教士來中國刺探信息,中國政府不大注意,和現在一樣,吃了大虧。結果,鴉片戰爭我們失敗,割地賠款,是中國歷史的轉折點,打破中國政治經濟文化是獨立自主、自給自足為主的局面。鴉片戰爭中國失敗的因素,一是武器不行,敵不過西方新式武器;二是戰略戰術不行,不懂機動;三是政府腐敗,將士不用命;四是民心漸失,民不為官所用。鴉片戰爭失敗后,滿族統治者以奕新為代表也有反思,但反思的不及時,不徹底。

曾國藩、李鴻章、張之洞的反思限于我們武器不行,得到共識,一買二造武器,產生了洋務運動的新政。其實,鄧小平的改革開放一百多年前就有了,就是洋務運動的新政。他們公派很多留學生,回國后辦學、辦廠,但主要還是以買為主,是買辦經濟,規模在亞洲首屈一指。就跟改革開放的現在一樣,以為自己很強了,長舒了一口氣。結果,甲午海戰被個日本人以少勝多打跨,洋務運動就破產了。

中日戰爭失敗,使中國改革人明白了中國落后不只在于武器。于是清政府思考怎樣避免亡國滅種,思路就到了政改上了,就跟現在高尚全他們在西山會議上講改革開放出現問題是政體不好、向美國看齊就好了一樣。當時清朝政府出現一幫維新派主張政治改革,搞君主立憲,以康有為梁啟超位代表,搞“公車上書”,也就是學潮。清政府接受一些新改良思潮,因為不是革命,所以不怕。清政府時康梁變法有個機會,就是有光緒皇帝的支持,但他不掌實權,他搞變法,但統治階級內部很多人反對,推行不下去。結果改良激進派想發動政變,想把當權派的保守派頭(慈禧)干掉,結果袁世凱告密,西太后發動反政變,發生“六君子事件”,康、梁逃跑,政治改革失敗。值得注意的是,現在中國和那時清朝一模一樣,先搞經濟改革,不解決問題,問題成堆后,又想搞政治改良。政治不總是上升的,可能循環或返祖,清政府的經濟政治改革都失敗了,新中國鄧小平的改革開放會不會失敗呢?我看完全可能。

所以革命,是最壞的情況下,在改良不成走投無路時才出現的,不是一下子就想到的。孫中山曾經給李鴻章寫過好多信,沒有人理他。后來孫中山看著改良不行才革命的。孫中山認為問題根子在滿清,不革命不行,就跑到美國成立興中會,爭取海外支持,搞了個三民主義。煽動反滿情緒“驅除韃虜,恢復中華”,這是民族主義;還有民生主義,老百姓活不下去了,要優先解決百姓生活;還有民權主義是說不能光皇帝說的算,老百姓也要一人一票。孫中山是完全接受了西方文化。許多人不知,中國完全西化的老祖宗是誰?是孫中山。他完全效仿西方,要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能不能行?當時許多進步人士都說行,支持孫中山。孫中山、黃興領導起義搞了十幾次,最大的一次是廣州起義幾百人,都失敗了。人們給孫中山起了個外號叫“孫大炮”,嘲笑他說大話。孫中山雖然一次起義也沒成功,但跟恐怖主義一樣,制造了事件,擴大了影響。孫中山敗了就跑,有后路,他們最絕望的時候是武昌起義前夕,黃興說革命不成功我不結婚,結果結婚了。孫中山的內部矛盾越鬧越厲害,清政府壓得也很厲害,許多人都不想干了。清政府對社會就跟現在“穩定壓倒一切一樣”,防范甚嚴,加強武裝力量,結果他們沒想到,反倒是自己軍隊內部鬧了起來,湖北新軍造反了,點燃了反清烈火。孫中山不在,武昌起義者名望、地位都不夠,就把黎元洪綁起來讓其當頭。孫中山雖沒參加武昌起義,但他傳播的思想起了作用,后來成了民國臨時大總統。

武昌起義從根本上動搖了滿清政府。當時滿清不是說沒實力,他的精銳軍隊在北方,但已經落在在袁世凱手里了。袁擁兵自重,后來和孫中山打起來,略占上風,然后同孫中山秘密談判。孫中山打不過袁世凱,袁說可逼清廷退位,但自己要當大總統。孫說只要清帝主動退位,我就辭去臨時大總統。袁世凱做工作,欺負人家清朝孤兒寡母,談判條件是紫禁城歸皇家世世代代住下去,皇室不掌權。于是清帝退位,袁世凱就成為新總統。但是很多歷史學家對袁世凱評估不足,盲目的說袁世凱就是稱帝復辟。客觀地講,在推翻滿族統治上他還是有功勞的。至于他是否要恢復帝制呢,仔細想想他也不是要完全恢復原來的封建帝制,他實際上想搞封建資本主義,政治上搞獨裁,經濟上搞資本主義。這其實跟現在的共產黨統治一個道理,你經濟上可以萬馬奔騰,但是你高尚全、張維迎想把共產黨推翻,在共產黨內反獨裁不一定行,許多官員未必贊成。袁世凱的兒子、媳婦都想讓袁世襲名義上當洪憲皇帝,把袁世凱給害了。社會大潮已經形成,大家都不主張搞帝制了,搞假民主、真獨裁可能行,當洪憲皇帝就太說不過去了。所以蔡鍔這些人就在南方率先發表通電反對他,他手下的大將包括吳佩孚、孫傳芳這些軍閥頭目都倒戈了,指責他,氣他個半死。實際他的死有兩個原因,一個是身體不好,有糖尿病;另一個我看主要是政治上太窩囊了,大總統當得好好的,一念之差要當洪憲皇帝,眾叛親離,氣死了。

袁世凱死以后,整個中國進入軍閥混戰時期。孫中山在南方鬧北伐,北京還有民國政府與之對抗。真正的國民政府中國一直沒有建立起來,袁世凱死后廢除了帝制,形式上是中華民國政府,它的旗幟可不是龍旗而是五色旗。不過,北方民國總統老換,有拿錢買的,有拿槍逼的。南方的也分兩派,有的主張選,走議會道路,宋教仁就是代表;有的主張斗爭,進行北伐戰爭。這時孫中山已經屬于非常困境了,也解決不了什么問題,在和軍閥合作中,他覺得美國那套不行了。美國也不給他經濟支持,人家愿意和北洋軍閥合作,因為北洋軍閥挺好、挺賣國。

當時正好蘇聯十月革命成功了,蘇聯支持孫中山。支持要有條件,所以孫中山就形成了新三民主義。新三民主義主要觀點是說:節制資本,扶助工農,聯俄、聯共。節制資本,扶助農工就是搞可持續剝削,資本家不能過分了,否則人家要造反,所以你少剝削點、控制點,老百姓得些實惠。聯俄聯共和原來舊三民主義就不一樣,向社會主義方向邁了一步,和共產黨的綱領靠近了一步。孫中山的新三民主義很有現實意義,對中國當今左派而言,要表態,是否支持新三民主義類似思想,我是從策略上支持的,當前主要敵人是帝國主義和官僚資本、買辦資本,左傾派是反對的,他們要一次性用革命方式打倒整個資產階級。

這個期間,插了一個1919年的五四運動。當時中國知識分子有股潮流,都向美國向法國向俄國學習,就是全面西化,中國學了半天也沒成功。后來西方也分裂了,帝國主義國家之間打了一次世界大戰,冒出一個馬克思主義流派的社會主義國家蘇聯和資本主義針鋒相對。那么中國向何處去?許多精英開始認識到全盤歐美化不行,老百姓和更革命的知識分子把目光投向了馬克思主義,投向俄羅斯化。所謂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所謂馬克思列寧主義。送來了什么東西?實際上也是西方的東西。其實馬克思也好,斯密也好,都是西方的東西,可以講,中國近代史全盤西化是不分左右的。全盤西化其積極的一面是使中國有機會試驗各種各樣強國之路,缺陷是什么?是把中國老祖宗褲子扒了看屁股,把臉都蒙起來了。五四運動它的負面作用也很大,這一點許多人沒有認識到。比如反孔孟之道,結果中國燦爛文化唐詩宋詞、詩經等都給否定了。中國啥都不好,政治上獨裁,老祖宗啥都不行,經濟、文化都不行。年輕人瘋了一樣,不學資本主義就學馬克思主義。孫中山就把這兩股思路聯合起來共同反對北洋軍閥。就是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勾結起來反對封建主義。這時才團結起來了,他死后將介石也繼承了一段,就是北伐,共產黨在前面當炮灰,國民黨收桃子。差不多的時候,西方帝國主義一看,北洋軍閥這奴才沒了,就相中將介石了。將介石原來要啥都不給他,現在給,給得比蘇聯多。將介石想,將來誰和我爭奪天下呀,就是共產黨,所以他就發動了4.12政變。共產黨猝不及防,很多骨干都死了。共產黨一開始領導人都是書生,陳獨秀就是教授。沒種過地,沒下過工廠,沒當過兵,上課時講一套一套的,特別他是輕信階段論,上了馬克思主義教條的大當。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有幾條,一個是生產力決定論,另一個是社會發展階段論,都源于物質決定論,源于唯物主義原理。根據這個原理,陳獨秀認為中國應當先走資本主義才對,所以才有后來的放棄領導權、不要軍隊的二次革命論。直到今天的改革開放,理論基礎也源于馬克思主義階段論等教條。

這時,在中國歷史上出現了一個劃時代的人物毛澤東。毛澤東年輕的時候多虧他沒讀多少馬列,就讀了幾本像共產黨宣言等等。腦子里沒那么多框框。4.12以后,陳獨秀太右,共產黨的領袖就一個比一個表現的左。都和右派決裂,然后王明左的思想就起來了,攻占大城市,占領中心城市,學列寧主義教條。于是就有了南昌起義、廣州起義還有毛澤東的秋收起義攻打長沙。結果都失敗了。廣州起義慘敗,南昌起義留下朱德那部分躲在軍閥地盤里茍延殘喘。毛澤東沒打長沙,帶了一批殘兵敗將退到文家市,看了這樣下去不行,開會跟大伙說咱們還是生存第一,先上山當山大王去,搞農民戰爭和武裝割據。馬克思說農民是反動階級,毛澤東就用反動階級發動起義,還上山當山大王呢,特別是跟王佐這樣的恐怖分子在一塊,從現象上毛澤東一點馬克思主義也沒有。結果,毛主席低三下氣跟王佐客套,就留在了井岡山。毛澤東不斷地通過土地革命、通過三大紀律八項注意、通過支部建在連上,通過官兵一致,通過孫子兵法,主席苦練內功,把井岡山根據地壯大起來,連成了一片。

到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中共內一幫教條馬克思列寧主義者在上海經營不下去了,看見毛澤東小日子過得不錯,就來到了井岡山。他們如何得把權奪過來?一是靠斯大林的共產國際。二是靠馬列教條,眾口一詞,山溝里哪有馬列主義?指責毛澤東不懂馬列,毛澤東自己也覺得和馬、列對不上號,有口難辯。三靠指責毛澤東右傾,不打城市,說是富農路線。逐漸奪了毛主席的權。

后來,第五次反圍剿失敗,“馬列主義者們”從左的關門主義、兩個拳頭打人到右傾逃跑主義,進行戰略轉移,進行長征。湘江一戰,8萬紅軍損失5萬。不懂馬列教條的基層官兵就開始抱怨這仗怎么打的?要求換領導人。比如,連彭德懷都著急,罵李德、周恩來、博古是崽賣爺田心不疼!大家逐步認識到,要活命,還得老毛來領導。毛主席那時有病,在擔架上和張聞天、王稼祥討論爭取中央開會解決領導權和軍事路線問題。后來,遵義會議上決定毛澤東領導紅軍,也顧不上毛澤東懂不懂馬列教條了。毛澤東臨危受命,忽東忽西,沖破無數艱難險阻,完成了長征戰略轉移,到延安后就剩下七八千人。

日本打過來,發生西安事變,毛主席愿意放棄紅軍稱號、穿國民黨軍服聯合抗日,蔣介石一為活命,二為美蘇壓力,只好答應終止內戰,一致抗日。這時紅軍中的左傾派指責說是投降了蔣介石,右傾派說既然合作,那就一切聽蔣委員長的。毛澤東告誡說,第一我們必須要脫下紅領章,第二,我們骨子里不能變,還是共產黨說了算!要堅持統戰獨立自主原則。后來,共產黨的隊伍好像消失了,沒了,他們分頭到山區、到農村、到敵后打游擊戰去了,日本人開始也沒在意。毛主席就讓打游擊戰,不長時間又發展到二三十萬人。有點本線了,彭德懷就打了個百團大戰,以為自己有為中華民族作出貢獻了,結果把共產黨家底暴露了,導致日本對解放區大掃蕩,損失慘重。百團大戰從全局上講是打擊了日本人,但損耗了共產黨家底。后來延安整風時彭德懷被批了40多天。

日本投降了,中國又回到走什么道路上來。蔣介石要走資本主義,毛澤東要走社會主義。到49年時社會主義打敗了資本主義。新中國向何處去,到49年就劃了一個句號,是社會主義方向了。

毛主席在建國之前有一段想法是搞新民主主義,允許民族資本家存在、允許市場經濟存在,搞一個工農兵商混合的社會。解放后發現資本家老是背后拖后腿,比如朝鮮戰爭時發戰爭財。后來就逼著民族資本家也走了社會主義道路,基本上是斯大林的社會主義道路。斯大林道路政治上是獨裁,這條不是真正的社會主義道路,而是帶封建色彩的社會主義道路。就是政治上獨裁,脫離群眾,經濟上社會主義。獨裁和脫離群眾危害很大,所以,戈爾巴喬夫時期,右派起來打到共產黨時,那么大個黨說解散就解散了,沒有什么反抗。斯大林把共產黨負馴服成個工具了,誰用都可以,你上邊說聚就聚,你上邊說散就散。所以,蘇聯復辟時群眾因對黨有意見,跟共產黨已經離心離德了,垮不垮臺,跟百姓無關系。這個歷史現象毛主席早就看出來了,所以他要求不脫離群眾,搞整風,搞社教,搞大民主,搞文化革命,天天喊反修防修,防止資本主義復辟。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的紅色和蘇聯的紅色不一樣,中國更紅一些。

毛主席在五十年代時就派江青(他自己也經常去)去調查,發現蘇聯摸式不行,計劃經濟僵化、政治獨裁,開始讀些書。于是,有了《論十大關系》,有了56年整風,想讓老百姓監督當官的。毛主席發表了好幾十篇文章,找民主黨派人士談話,他們感動得熱淚盈眶,說我們得說話,不說太對不起主席了。就這樣整風來了。共產黨干部不樂意,可是毛主席讓整風就得整了。可是給共產黨提意見問題就復雜化了,有的是善意的,有的是非善意的,后來大右派站出來要共產黨輪流坐莊。劉少奇鄧小平就找毛主席,說這樣下去不行啊,主席就說調一下頭,整一下右派,他寫了一篇文章“事情正在起變化”,警告說整風過程中有資產階級在從中破壞。那些共產黨干部這回可早憋得不行了,早等著中央說話了,誰整我了我就整誰。于是,從中央到地方就開始反右。有一部分是真右派給反了,大多數是響應毛主席號召給黨提意見也被打成了右派。結果與毛主席初衷相背離,他想整干部,結果整了群眾,把部分群眾給害了。

毛主席有個思路,就是政治上要民主,經濟上要躍進,文化上要革命化。因為中國是個農業國,經濟基礎太薄弱了,需要迎頭趕上。大躍進這個思路是對的。那時修水庫老百姓是不要一分錢的,紅旗如海車如潮,修了兩萬來個水庫,一個水庫要用錢修,也得兩個億吧,大躍進光水庫的錢就節約了4萬億,能說大躍進完全錯了嗎?全國的大量工業布局,像北京的十大建筑,都是大躍進時弄得。內地那些五六千人的大廠,什么時候建的?多是那時建的。就像窮人過日子,真正會過日子的一定要勒緊褲腰帶,買房子、買地,買馬、買車,毛主席過的就是窮國必須過的日子。整天回家買點豬耳朵,買兩瓶燒酒,那你始終都是貧困戶,你永遠也發不了家。

大躍進時也出了不少問題,比如說吃大食堂。但問題主要不是出在毛主席身上,干部隊伍素質差,劉少奇等跟著推波助瀾,搞形左實右,在執行毛主席正確的戰略部署時發生了一些問題。而右派不去想深層問題,只說大躍進搞錯了,中國不該跳躍。所以,要有這樣的認識:第一、大躍進的成績是偉大的,第二大躍進的成績本來應該更偉大,但后來出了一些問題。廬山會議彭德懷揪住問題不放,它主要是想弄一線領導劉少奇等。彭德懷在廬山會議上對三面紅旗有看法,想改變領導班子。1959年毛主席搞一二線,一線領導是國家主席,即日常工作是劉少奇管,毛退居二線。彭德懷要找問題肯定找的是劉少奇的問題。廬山會議本來是要調整糾正大躍進中的左的錯誤,可是叫彭德懷這么一鬧,變成反右了。彭德懷在中國歷史上客觀上起的效果是很壞的,干擾了中國大方針調整。本來是反左,結果一鬧就沒人敢反左了,表現得一個比一個左,比以前還左,造成了三年困難時期。

毛主席因大躍進問題,62年就遭到對手清算了,黨內有人就說,說到底,問題就是毛澤東搞大躍進搞的。劉少奇也講:三年困難是三分天災七分人禍。按劉少奇的思路,中國最后搞啥呀?搞資本主義。毛主席要搞社會主義,但始終有人想中國的社會主義搞不成,跨越了歷史階段,違反了馬克思主義。毛主席搞得是大托拉斯、大資本運作。是先有集體化后有工業化。先搞生產關系后搞生產力。先搞農業、輕工業,后搞重工業,結果,剛剛布局就出了問題。

中國究競搞社會主義有出路還是搞資本主義有出路,至今仍然不能取得共識。

中國鴉片戰爭后,李鴻章、曾國藩、張之洞鄉搞洋務資本主義運動,敗了。然后是光緒皇帝時,康有為梁啟超想政治革新,搞資本主義,敗了,也不行。然后孫中山鬧革命搞全盤西化式資本主義,敗了,也不行。然后軍閥混戰,越搞越亂,學這個學那個學到最后是軍閥混戰。然后,毛主席結束了這種軍閥混戰道路。

毛主席勝利后可有多種選擇,如走封建資本主義道路、走西方資本主義道路或者走俄國人封建社會主義的道路。毛主席這三條道路都沒走,他最后另尋一條新道路,就是文化革命。它的真實想法就是當官的要為人民服務。年輕時革命的死了那么多人,目的是什么,就是要過上沒有壓迫沒有剝削的生活。現在是過去的地主資本家沒有了你成了地主資本家了。你把三座大山搬走了你變成三座大山了。主席通過歷次運動整干部,56年整風,64年社教,文化大革命。毛主席這條線是一直整干部,對立的另一條線是一直整群眾。文化大革命主席要確保他的政治路線,民主集中制、當官的要受老百姓監督、老百姓可以貼大字報可以進行大鳴大放大辯論、可以罷工結社。經濟上堅持自力更生獨立自主。文化上堅持共產主義文化把工農兵搬上舞臺當主角。他預言文革如果不搞,中國少則幾年多則十年就要復辟,結果被他不幸言中。中國新道路斗爭的轉折點就是76年江青等被抓,于是,中國把毛澤東的新社會主義道路打上了死結。

文革進行的客觀結果,的確產生了個別極左,老百姓有所厭倦。鄧小平爭取老干部和知識分子,最主要的是結束了毛澤東文化革命思想路線。說白了,是想再試一試李鴻章那條路,洋務運動:開放,是要外國人的東西進來;改革改啥?不是改掉封建主義、改掉資本主義,而是要改掉社會主義,因為毛主席那時沒有多少封建主義和資本主義,有的是大量的社會主義。把大民主政治改了,把集體所有制改了,把國有企業也改了,把工農兵文化方向改了。

鄧小平的思路是現在世界上的主流思路,認為人是自私的,所以只能用社會達爾文主義、用叢林法則、生存競爭;用斯密的看不見的手,重視市場經濟、神化看不見的手。人性是自私的,有了這個錯誤理論基礎,那社會主義肯定搞不下去了,因為社會主義違背了人性。于是開始搞私有制。原來是私有制做公有制的補充,資本主義做社會主義的補充,后來是倒過來了。所以,從經濟形態上講,中國事實是搞了放縱式資本主義。

那么,三十年來搞資本主義有沒有救中國?沒有!恰恰相反,產生了大量的政治腐敗、民生及道德問題,經濟也隨時會崩潰,自然資源遭嚴重破壞,中國重新陷入亡國的前夜,和清朝末年差不多,從民族意識上講,比清朝末年還危險,因為清朝的賣國是被迫的,而今天是自愿的。

西方資產階級都羨慕中國資產階級的富貴。他們不知道,中國新資產階級形成有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就是毛澤東周恩來時代省吃儉用攢了很多錢,打下了很好的基礎。改革開放,到后來高尚全、張維迎之流就出企改等主意,怎么樣和高干一起把這些公共財產歸他們所有。不僅如此,他們不但坑害國家以肥私,而且坑害百姓。于是房改、教改、醫改都來了,那都是從老百姓身上搶劫啊!房地產政策一下子就把所有百姓勞動成果給偷了。大學生就業也沒以前好了。改革開放這種新自由主義路線,他從最基層的農民身上開始吃,吃到大學生頭上,再吃到小資本家頭上,吃掉中國主權,并且要出更大的富翁,這就是這個改革開放的真正趨勢。

現在,中國的新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性質已經基本形成了。下一步再走就是鐵路礦山資源私有化銀行自由兌換。美國在安排世界格局,他不會讓中國強大的。他要搞垮中國、肢解中國,給中國人洗腦,讓中國人變成親美奴才。經濟上控制你,思想滲透,他用各種辦法讓你說共產黨獨裁,應當自由競選,然后天下大亂,西藏、新疆、內蒙、臺灣、東北等等都獨立。美國怎樣想不要命,要命的是現在我們一些“精英”要主動給美國當二奶。

20世紀70年代,毛澤東周恩來搞的可是美蘇中大三角戰略呀,中美蘇是平等的,可不是讓后人當孫子呀。毛主席要我們主要交非洲的朋友,交非洲的朋友不是白交,而是交市場!然后還交歐洲朋友,孤立美國和蘇聯,讓他們干起來。當時美國弄得不好,就是來求咱們了。毛主席在家里設局,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就是我們要自力更生、搞四個現代化、進行大資本運作。不講什么主義,光從國家民族主義上講,也是千載難逢的強國機會啊,改革開放浪費了這個機會。

中華民族最危險的時候是什么時候?現在就是。抗日戰爭表面上危險實際上很有希望。現在沒希望,因為民族精神死了。

總之,對比一下,中國走資本主義道路還是不行的,李鴻章不行,蔣介石不行,鄧小平也不行。毛澤東的道路我認為比鄧小平的好的多。

接下來的問題是中國下一步咋走。我認為,一是現在整個中國回到傳統社會主義是不行的,因為傳統社會主義也有很多問題,主要是沒解決政治公有制問題,即大眾民主。二是目前中國要走放縱資本主義,搞依附發展,把家底全搞掉,更不行。二者既然都不行,需要結合起來,搞一個新的中間道路行不行?我看不是行不行,而是必然走到這條道路上。因為中國左的試驗有了,右的試驗也有了,還缺乏中的試驗,從正反合理論來看,中也是歷史發展必要的一步,舍此不能回到毛澤東式社會主義道路。

如上講的是鴉片戰爭以后到現在的中國政治模式變化。中國社會這些模式每一步都有內在的聯系。最近的聯系就是,如果沒有文化大革命就不會有改革開放。現在中國政治規律要求遠離極左和極右。以后往哪走才是最佳的道路?要通過實踐檢驗。今天中國確實面臨著事關前途和命運的道路之爭,也就三條道路,一是社會主義,二是資本主義,三是混合道路。現在資本主義占主導,不可能一下走到社會主義,只能通過中間道路的過渡,先從放縱式資本主義退回到節制式資本主義,再從節制式資本主義進到毛澤東式社會主義,這就是我對中國向何處去的回答。

對中國向何處去的問題,左翼內部左傾派和策略派爭論跟大,主要內容就是中國能否一下子回到社會主義道路上來。在內涵上,左傾派試圖一步到位,策略派主張先解決極右,先回到中間混合道路,再向毛澤東道路過渡;在方法上前者主張革命,反對改良,后者主張改良,反對在條件不成熟情況下妄談革命。中國是否爆發革命,取決了統治階級是否放棄或調整改革開放的錯誤路線和政策,如果頑固不化地堅持改革開放不動搖,必然引發社會革命!

最后,強調一點,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延續發展到今天,是因為它有它的根基,就是古代留下的燦爛的文化遺產,所以,不要跟著西方妖魔化中國。在這方面,我們要以毛澤東為師,毛年輕時也是熱血青年,還崇拜過康梁變法。他對傳統文化很有研究,有深厚的傳統文化功底。對秦始皇的稱贊和借鑒到死也沒變,但他也借鑒西方的先進文化,如馬克思列寧主義。他采取了秦開創的中央集權制、郡縣制。五四運動的負面是歇底斯里的反對中國傳統文化,以外國為時髦。不過,在追求時髦中,毛澤東選擇的是馬克思列寧主義。他做過湖南自治的實驗努力,康、梁、孫中山等等的實驗,也給了他現實和理性的深刻感受。毛澤東之所以選擇十月革命道路,是因為當時十月革命不是落后的,而是世界最先進的,不是書生之見。毛澤東深知中國不能走資本主義道路,更不能走封建王朝道路,就必然選擇了十月革命社會主義道路,并對這條道路進行揚棄和發展,具體表現為發動文化革命。

當然,如果毛澤東不搞文化革命,不探索人類的新道路,那他在中國歷史上就是個中國的斯大林或者中國的列寧而已,由于他發動和領導了文化革命,就使毛澤東把一切歷史偉人遠遠地拋到了后面。

二零零七年一月十九日根據錄音紀錄稿修改整理。

http://qiushike.blog.sohu.com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oozz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胡錫進硬懟平原公子,這釋放了什么信號?
  2. 李克勤|“深切緬懷毛主席,您永遠的學生王光美”:劉少奇的妻子晚年的說法做法意味深長
  3. 郭松民 | 也說“滬爺撐起一片天”
  4. 美國加州大火燒出了房地產金融騙局
  5. 奴顏婢膝的學生與急眼了的老師
  6. 改開以來民間“順口溜”拾穗(一)
  7. 選擇題:到底誰讓老百姓吃飽了飯
  8. 洛杉磯大火如此猛烈,能燒醒中國那些殖人嗎?!
  9. 泰緬綁架更多內幕公布,受害人都是貪心自找么?
  10. 雙石|大勢已去,無力回天——西路軍基本解體
  1.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2.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3.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4.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5.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6. 到底誰“封建”?
  7.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8.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掩耳盜鈴及其他
  1.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2.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3.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4.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5.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6.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7.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8.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他不是群眾
  1. 車間主任焦裕祿
  2. 地圖未開疆,后院先失火
  3.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4.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5.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日本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免费 | 欧美黑白配黑人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播 | 一区二区三区夜夜玩人妖 | 色综合中文字幕不卡 | 在线观看欧美亚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