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歷史 > 歷史視野

周恩來侄女在中南海的日子:被伯父當親生女兒

童木 · 2007-12-14 · 來源:環球人物
收藏( 評論() 字體: / /

周恩來侄女在中南海的日子:被伯父當親生女兒


2007年12月14日15:05 《環球人物》雜志


  周恩來侄女,在中南海的似水年華

  本刊特約記者 童 木

  周秉德至今還記得那次中南海春藕齋的周末舞會。

  “伯父風度翩翩,只要他一到場,幾乎再沒辦法在場外落座。”伯父微笑著攬住她的背,踩著音樂旋轉在舞池。“跳得還行,你樂感可以。”聽到伯父的夸獎,小秉德興奮得有點飄飄然,可馬上伯父卻略帶歉意地說:“轉到那邊你就下去吧,讓別的同志跟我跳,看好多人在排隊。”望著伯父和別人跳舞的背影,看到排著長隊的人群,小小年紀的周秉德突然明白:她這個伯父不僅是屬于家人的。

  周秉德是周恩來三弟最大的女兒。自12歲住進中南海,周秉德在周恩來身邊生活了十余年。周恩來夫婦無嗣,周秉德因此成為與周恩來關系最密切的晚輩。但周秉德一向處事低調,雖然她曾任中新社副社長,又是全國政協委員,但身邊幾乎沒人知道她的特殊身份。

  紅墻內的青春

  回憶起那段紅墻之內的童年歲月,周秉德覺得那真是無憂無慮的快樂時光。當時最讓她興奮的是,早年間只能在照片上見到的毛主席,到這里竟成為了她的鄰居,就住在周家隔壁。

  1949年夏天,12歲的小秉德生平第一次見到伯父周恩來,住進了中南海西花廳。親侄女來到身邊,周恩來和鄧穎超自然萬分疼愛,他們把這個漂亮的小姑娘儼然當成了自己的女兒。小秉德從此也開始了在這個中國最神秘的紅墻大院里長達15年的生活。

  周恩來日理萬機,并沒有多少時間在家。他總是來去匆匆,走路特別快,衛士比他年輕得多,跟著他都得一溜小跑。周秉德和他見面最多的時間是在飯桌上。偶爾有機會和他一起散散步,逛逛公園。工作之余,為了讓伯伯散散心,周秉德有時候和他一起唱歌。她說周恩來最喜歡唱“洪湖水浪打浪”,還很喜歡海棠花。西花廳后院種了十幾棵海棠,每逢春天滿院海棠盛開,十分漂亮。

  上世紀50年代,正逢留學蘇聯的熱潮。初中剛畢業的周秉德聰穎優秀,本來可以選擇當時絕大部分高級干部子女所走的道路:高中畢業后赴蘇聯留學。但看完前蘇聯電影《鄉村女教師》,她卻熱血沸騰,當下做出了一個讓周圍人大吃一驚的決定——報考中等師范專科學校,做一個電影中瓦爾瓦娜那樣的農村教師。那時的周秉德只有15歲。

  “當時老師同學們都很驚訝,勸我好好考慮自己的前程。我回到西花廳向七媽(鄧穎超)說了自己的想法,她反而立即表示支持,在飯桌上不斷地鼓勵我。伯伯一直埋頭吃飯沒有吭氣,只默默地聽著我們的對話。七媽問他說:‘你怎么不表態?’伯伯說:‘她得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你也說,我也說,不是壓力太大了嗎?將來她要后悔起來都沒辦法。’”

  后來回想起來,別人告訴周秉德,其實周恩來心里肯定還是想讓她讀完高中念大學,但他又不能明確地說出來,因為他一發言就會成定論。“伯伯其實也在觀察我到底是不是真的經過深思熟慮,他從來都是要求我獨立思考,自己選擇自己的生活。”

  師范學校畢業后,周秉德被分配到離北京城20里外一個小學做老師。但3個月后,她就被抽調去搞運動了。五六十年代政治運動無休止,以致她幾度想再上大學的計劃都被完全打亂了。周秉德笑了笑說:“我的青春大好年華,幾乎全在運動里度過了。”

  數十年的秘密

  周秉德在26歲那年迎來了生命中的“真命天子”。那年,周恩來的老警衛秘書何謙為兩個年輕人牽了紅線,周秉德見到了英俊帥氣、會四國語言的空軍上尉沈人驊。他謙和、穩重、正派、有知識。周恩來夫婦得知他即是著名民主人士沈鈞儒的長孫時,非常欣喜。周秉德和沈人驊迅速墜入愛河,當時沈人驊在和她見面不久后就返回了西安工作,此后兩人一直靠鴻雁傳書。

  在沈人驊給周秉德的一封信里有這樣一段話:“今天我騎車經過學校后院的一片紫竹林,微風拂過,捎來陣陣槐花的清香,沁人心脾。”就是這幾行樸素的文字,讓周秉德產生了感情,“我相信對方是個懂得生活情趣的男人。”第二年的國慶節,他們結了婚,開始患難與共的相守。周秉德的臥室床頭,有張精心裝裱起來的廬山風景照,便是周恩來送給她的結婚禮物——“這是伯伯本人最珍愛的七媽的一張攝影作品。望著那張照片,仿佛能看見云霧在山間緩緩流動。”

  如今周秉德還依然記得1960年的夏日,在北戴河的沙灘上散步,伯伯和她之間那番看似不經意的談話。“伯伯談起多年前他在法國留學時的初戀往事。他曾有過一個很談得來的女朋友,但當他決定獻身革命時,他覺得只是作為革命同情者的她并不合適。他所需要的是能一輩子從事革命,能經受起任何艱難險阻和驚濤駭浪的愛人。”周恩來對周秉德回憶說:“所以我后來選擇了你七媽,在這一點上你七媽是當之無愧的。”

  1965年,周秉德跟隨丈夫調往西安工作。在他們到達西安后,“文革”狂潮隨即席卷了整個中國。周秉德一時成了造反派揪斗的對象。“后來人事科長跟我說,如果當時講出我是周總理的侄女,造反派肯定不敢關我了!但我真的沒辦法做到。作為伯伯的侄女,我從來沒依靠過他的關系為自己做任何一件事情,包括為自己開脫。”

  自己是共和國總理的親侄女——這一秘密,周秉德一守就是幾十年,即便她和家人遭受苦難,她也三緘其口。

  1968年,紅衛兵向江青報告,周秉德的父親周同宇參加了“反革命組織”——“聚餐會”。江青將案卷送到總理辦公室,周恩來親筆批示逮捕了自己的親弟弟。結果周同宇被關了整整7年。對于父親被抓,周秉德曾一度不知情。在接到七媽的來信后,當時由于奔波辛苦險些流產的她,陷入了深深的痛苦。如果造反派把矛頭指向自己,這肯定會殃及到丈夫。她整整三天三夜茶飯不思,決定向丈夫提出離婚。而沈人驊只是輕輕擦干妻子的眼淚,對她說:“無論發生什么,都要一起面對。”

  不久,沈人驊被調進位于貴州遵義深山里的軍工廠,生活條件極其惡劣。夫婦倆天不亮就得起床上班,到夜里12點才能回家,只能把兒子托給鄰居照顧。直到1979年,周秉德父親的問題才徹底澄清平反。

  談起伯伯和七媽的愛情,周秉德拿出周恩來和鄧穎超那張甜蜜的20年代合照,她感慨地說:“看看他們倆,多好啊!七媽告訴我當時用這么親密的姿勢拍照,就是一種革命了。”周秉德還記著伯伯和七媽之間那些浪漫的通信。

  當時周恩來在蘇聯,鄧穎超給他寫信說:“來:帶給你的水仙花和家書一封,想已到達,閱后有何感想?你忙得怎么樣,覺要多睡,酒要少喝,澡要常洗,這是我關心惦記的,回來要檢查哩。”

  “超,西子湖邊飛來紅葉,竟未能迅速回報,有負你的雅意。忙不能作借口,這次也并未忘懷,只是懶罪該打。”

  1951年3月23日,鄧穎超寫道:“不像情書的情書,給我帶來了喜慰,先寄語桃、李、海棠,善備盛裝迎接主人呀。”當時鄧穎超在杭州,周恩來在北京。周恩來3月31日回信:“昨得你23號來信,確實寫得不像情書,陸璀答應我帶信到江南,我當時戲言,俏紅娘稍帶老情書,結果紅娘走了,情書依然未寫,想見動筆之難……”

  周秉德笑著感慨:“是不是沒想到,周恩來也是個浪漫的人吧!”

  不留一塊墓碑

  1967年周秉德出差到北京,到西花廳去看望伯伯和七媽。那時她就已經心酸地發現,伯父的臉變得極瘦削、憔悴,原本炯炯有神的雙眼布滿了血絲。“吃飯也是胡亂幾口,之后就急匆匆地去辦公室忙碌。”

  到了1975年5月的一個下午,周秉德接到伯父病重的電話,心急如焚地要去醫院探望,卻被七媽一再地阻攔了。“七媽說中央有規定,為了保證治療,只能撥通病房的電話跟伯伯說上幾句話。電話里伯伯的聲音聽上去平靜從容。他的噓寒問暖被我很急躁地打斷了,我當時很難過,只是一直追問他:是否跟護士詢問過他的生命還有沒有一年。伯伯很輕松地安慰我,說那只是開個玩笑。我在電話里都快哭了,我說玩笑也不應該講,您是要長命百歲的!”電話那端傳來伯伯和藹而平靜的聲音:“你是共產黨員,是唯物主義者,人總是有那么一天的。想開點,好嗎?”

  “隨后的5月20日,是我最后一次見到伯父。我在伯父身邊坐下,見他當時氣色還可以,他還詢問了我的工作和兩個孩子的情況。但怕打擾伯父休息,聊了一會,我就起身告辭。出門時,我提出和他合張影。‘你看,家里人很多,下次我們再照吧!’他握著我的手,輕聲說。”

  如今回想起來,周秉德后悔自己太天真了,“當時伯父的膀胱癌已經到了第4個年頭,早已惡化,小便次次是血尿,但這在當時都嚴格保密。住院期間,七媽堅持按當時中央的規定,不讓親屬探視。如果我真的知道他病情竟然如此嚴重,不管說什么我也要闖進醫院去看伯伯的。”沒想到,這一天成了永別,最后一次會面她連和伯伯的一張留影都沒照上。

  如今,伯父已經去世整整30年了,他將自己的骨灰融入祖國的山川湖海。周秉德的公公沈謙在病痛中也留下遺囑:“我一直敬佩周總理,更要學習周總理。我死后的骨灰,你們千萬不要送進八寶山,你們幫我撒到江湖或樹下。”沈謙病故后,周秉德夫婦將他的骨灰撒入天津海河的入海口。1992年,周秉德又連續送走了兩位至親——先是伯母鄧穎超病逝,7月周秉德來到天津海河入海口,為伯母的骨灰送行;然后12月周秉德的婆婆病故,再次撒播骨灰入海。1999年,相伴她多年的摯愛丈夫沈人驊也走了,她悲傷地踏上了人生中第四次送走親人骨灰的水路。

  周秉德的這些親人們,在世間沒有一塊墓碑,但她對他們的懷念卻深埋心底。如今,已年過七旬的周秉德居住在北京一棟50年代的紅磚老房里。從中國新聞社副社長職務上退休之后,她還擔任著全國政協委員。采訪結束時,她的兩個雙胞胎孫子剛放學回來,周秉德的臉上滿是享受天倫之樂的慈愛。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胡錫進硬懟平原公子,這釋放了什么信號?
  2. 李克勤|“深切緬懷毛主席,您永遠的學生王光美”:劉少奇的妻子晚年的說法做法意味深長
  3. 郭松民 | 也說“滬爺撐起一片天”
  4. 美國加州大火燒出了房地產金融騙局
  5. 奴顏婢膝的學生與急眼了的老師
  6. 改開以來民間“順口溜”拾穗(一)
  7. 選擇題:到底誰讓老百姓吃飽了飯
  8. 洛杉磯大火如此猛烈,能燒醒中國那些殖人嗎?!
  9. 泰緬綁架更多內幕公布,受害人都是貪心自找么?
  10. 臥龍大橋擴寬:南陽人民的恥辱!
  1.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2.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3.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4.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5.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6. 到底誰“封建”?
  7.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8.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掩耳盜鈴及其他
  1.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2.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3.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4.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5.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6.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7.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8.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他不是群眾
  1. 車間主任焦裕祿
  2. 地圖未開疆,后院先失火
  3.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4.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5.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中文字幕欧美日本亚洲 | 欧美中文字高清在线播放 | 亚洲国产一区在线观看 | 久久偷拍免费2020 | 中文字幕乱码亚洲∧V日本 伊人精品成人久久综合 | 中文字幕大香视频蕉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