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林彪,兼談秋石客的褒林彪
老秋兄自云研究林彪幾十年,我們也姑且認定他是站在左的、文革的立場研究林彪。但是,考察歷史和歷史人物者,如果世界觀和方法論出了問題的話,那么,無論主觀動機如何,他的“研究成果”必然是“失之毫厘,謬以千里”的。秋石客堅信“英雄創造歷史”,這一點倒同林彪如出一轍、聲氣相通,只是與毛澤東秉承的奴隸創造歷史觀全然相悖,足可見他寧可違逆毛主席也要替林彪翻案,絕非偶然,是有其心理淵源的。
曾經作為文革中堅力量的歷史人物,不管是當時還是以后,一旦被打倒便永無翻身之日,這的確是一出歷史悲劇,翻案林彪假使可以得成,客觀上的確有點為文革張目的效果,可惜,林彪根本就是一個扶不起來的阿斗,他把有些事情“做絕”了。
我以為,如同其他不少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一樣,林彪也不外乎是個民主革命者,而且多半還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者。當代中國革命史的特殊性質,即以戰爭手段一次性完成反帝、反封、反軍閥之革命任務的獨特歷程,注定了要將當時一切具有歷史進步意義的階級代表人物、思想和意識形態集結于共產黨旗幟下,內中究竟有多少人士可以稱得上為名副其實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和馬克思列寧主義者殊難判斷。真正可觀的顯著的標志只有考察這些人跟隨毛主席的腳步走得有多遠,因為毛澤東是當代繼列寧之后舉世公認的最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而單純的以戰功論和以歷史功績論則是非常之偏頗的,許多人物,如高崗、王明、陳獨秀甚至張國燾在某些特定時刻同樣是功勛卓著,比之林彪一樣不可忽視,毫不遜色。
對毛主席發動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態度,是鑒別民主革命家與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分水嶺,林彪在這個嚴峻的歷史考驗面前所交的答卷很顯然并不及格。林彪一向以毛主席的學生自居,但歷史的客觀局限性導致他始終位能真正理解偉人的襟懷。他在文革中的表演,用他自己的話說,不過是“理解的執行,不理解的也要執行”而已,唯心主義的世界觀妨害了他的視野。他認為文革的目標只不過是意在“清君側”,一些人企圖謀朝篡位,作為忠臣良將的他必須站出來正君威,護社稷。文革初起時他的大談“政變經”,可以說如實反映了那時候他的心態。他認為革命形勢要求他做的一是打倒一些人,一是頌揚主席的文治武功,歷史證明在這兩個方面他都是罄盡全力、做到最好的。有資料顯示,林彪的內心深處,他的社會主張其實是更傾向于劉少奇的,他緊跟毛主席是在“克己復禮”,曲盡忠心。文革中批判他時說他要復的是資本主義之“禮”,不過是一種方便的“借題發揮”。
至于說林彪從來就是一個資產階級的野心家、陰謀家,那倒也未必。林彪要設國家主席,由自己來當國家主席,就其本質說,仍然是一種對文革的顛覆,是要恢復文革前的社會秩序和治理模式,穿新鞋,走老路,這以毛主席發動文革的初衷當然是背道而馳的,所以必為主席所不能容忍。文革的根本目標是還權予民,克服官僚主義,消弭官僚資產階級,“打倒閻王,解放小鬼”,怎可能換燙不換藥,拆了閻王廟,請來夜游神呢?已經當了“法定接班人”的林彪做不做國家主席并不重要,問題的核心仍然在于思想政治路線的分歧。無論是自然形成的還是有意結黨營私的,林彪一伙客觀上已經成為文革繼續深入發展下去的攔路虎和絆腳石,毛林的根本沖突恰在于此。
總之,秋石客想為林彪翻案,歸根到底還是對林彪等人客觀上的階級屬性認識不足的緣故。
2007年9月26日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