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之實質
近來連、宋之流跑到大陸跳梁,具體作了些什么,有什么深意,廣大的百姓也沒有心思(也無法)去關心,只是好象兩岸氣氛可以緩和(實際上這幫失勢的家伙只是做了扁哥的緩沖氣囊,正可以使他借坡下驢,左右都可逢源),不至于政治家和武人都迫于臉面,不得已赤膊上陣,兵戎相見,使得生靈涂炭(人們該可以記得50多年前的燒殺淫掠吧)。
不料,大陸上有一種人,似乎可以稱作前朝遺少,就是常常出入于高檔場所,如高級健身房酒吧之類,在里面滿懷深情地回憶“黃金的30年代”的一幫人(事實上,那個時候根本也沒有民族資本的發展--所以才有建國時的合作,只是官僚買辦資本和外國資本大力發展的時候。所以這幫遺少,渾身都是買辦氣,與國內的“鷹派”,想搞帝國主義的是絕對談不攏的)。這些人忽然萬分感動起來,涕泗交流,“不圖今日重見漢官威儀”:“大哥!你終于回來了!” 只是可惜這大哥已沒了“我胡漢三又回來了!”的威風,不能與這幫買辦鄉紳的點頭哈腰相映成趣了。
其實,連宋兩位"大哥",不過是破落戶而已。在臺灣失勢之后,想到大陸來打打秋風。與覺得臺灣勞動力較貴、市場較小、資源較乏,跑到大陸辦廠剝削低等“同胞”的臺商,沒有多大區別。他們還能走著來,而不至于爬來爬去,唯因國民黨經營多年,特別是軍特兩方黑勢力還有黑的人脈殘根而已。無論如何,國民黨在臺灣的落馬,至少從形式上應該作為這個中國官僚買辦資產階級的代表徹底推出歷史舞臺的謝幕式予以慶祝的,竟然還有人扼腕——除了一二被狹隘愛國主義欺騙的少年之外,則剩下的買辦遺少一族,其用心可見矣。
于是就有了“感人”的詩,還要譜曲......從文學角度講,其內容之庸俗不堪、詞句之惡心肉麻,就不必講了。單單里面顛倒是非,混淆黑白,就比比皆是。什么只談感情不談政治咧,說謊!如果不是出于政治目的,連宋會來嗎?這些年有些東西已經顛倒得夠黑的了!連一心夢想竄犯大陸的死硬反共反人民的國民黨戰犯,如陳立夫,也被描畫成愛國者了。當然,所有的資產階級都生而為愛國者,因為國家代表了他的利益(見法國大革命文件),但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如中國,由于資產階級先天不足,患有嚴重的軟骨病,在世界性的資本主義大生產中必然無可奈何地具有買辦性(蔣委員長何嘗不想統治一個“值得愛”的如美國一樣的帝國!可惜,碰到日本就得服軟,中國的無產階級不是伴隨民族資產階級產生的,所以并沒有被傳染這種病患)。而且,資產階級雖然在宣傳中刻意抹殺階級界限,但是,涉及到階級利益,他們可是真正的國際主義者和清醒的階級戰士,“寧贈友邦,不予家奴”。對于廣大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他們從來就沒有任何感情可言,稍微的不服從壓迫他們就恨之入骨——所以就攘外必先安內了(穩定壓倒一切哦,呵呵,閑話,閑話)。
所以,建國以前幾十年的共產黨領導的對國民黨的斗爭,其實就是廣大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附帶了不愿投靠的小資產階級和部分民族資產階級對于“三座大山”的斗爭。這一點是不容抹煞的。而且,中國共產黨內的官僚化、蛻化并沒有改變國民黨的性質,它一直就是“三座大山”在中國的代表。反動的東西,即使剩了最后一個堡壘,你不攻陷,它還是夢想擴張。這就是它的心態。至于因其本黨不行,或流年不利,民進黨要取代他當這個代表,也沒有改表其階級本質,并不是說它下野了,就可以代表中國人民特別是勞動人民了。它不過是魯迅先生教導我們要痛打的一條落水狗而已!哪里是什么大哥!
其實,單就時序而言,如同中國的無產階級早于民族資產階級產生一樣,國民黨也叫不上大哥,實際是共產黨的小弟而已,叫共產黨的養子幾乎都可以了,如果考慮到斯大林和共產國際對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錯誤指導的話。因為他們錯誤地認為新民主主義革命不能由無產階級直接領導,一定要“造”一個適合的資產階級政黨,國民黨應運而生。而且由于當時的一再右傾退讓,才培植起此黨。(當然,這也有物質條件:中國的落后性、無產階級的力量、組織、及其政黨的影響力不夠、有一部分表面適合的、有力量的資產階級活動家如孫中山、蔣介石等。)查國民黨一大,乃是1924年召開,晚于中共,其宣言,甚至為國際代表鮑羅廷等所炮制。其中更承認:在彼時以前“且尚未能獲一有組織、有紀律、能了解本身之職任與目的之政黨......”。吾人不知共黨愿自侮如是!當然,這已不是第一次了,這才是使人扼腕之處!人未侮之,自侮在先!如果先前是由于自身力量弱,不得已而示弱為小弟,現在如此對待一個破落戶,則體現了某些操縱政策、輿論的人的階級本質了!
當然,在中國代表官僚投靠派的鄧賊的信徒,死抱著劉賊的“請求剝削”論,對此都是視而不見,或故意縱容,長此以往,我們可以看到這一幕的再現:這位大哥再次腆胸疊肚,“我胡漢三又回來了!”。所謂禍在蕭墻之內,真正作亂的不是導彈打三峽,而是國內的反動分子!中國無論是要統一也罷,安定也罷,日夜夢想著如何扼殺產業無產階級大軍的人是永遠也看不到的。你以為賣身就可以富貴了嗎?想想婊子的下場就知道了。無論多么有錢,還不是任人玩弄?最后只能唱一出“怒沉百寶箱”,走上絕路。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