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歷史 > 歷史視野

正名與救贖——中世紀“基督教黑暗”說解蔽

solosong · 2007-08-02 · 來源:作者博客
收藏( 評論() 字體: / /

正名與救贖——中世紀“基督教黑暗”說解蔽

solosong
<摘要>   關于為中世紀正名的文章及著作在近年來逐漸增多,這是一件可喜之事,畢竟這逐漸讓人們開始擺脫中世紀黑暗說的陰影,本文也在參考諸大方之家的作品后,闡述了些許前人沒有注意到或沒有深入研究的地方。比如基督教及其組織——教會,對促進歐洲交流及一體化所做出的貢獻是不可抹殺的,基督教以羅馬制度為基礎建立起了在人間的“上帝之國”。還略闡述了基督教對西歐社會發展比如大學的形成、城市的發展等所做出的貢獻。筆者亦有些許不明之處,本文不揣冒昧亦加以論之,望高明之士不吝賜教、指正。

<關鍵字>  諷古激今  一體文化  社會中興

      文藝復興以來,中世紀黑暗說一直大行其道。在眾人觀念里,中世紀是黑暗、愚昧、落后的代名詞。甚至有人指出在歐洲發展長河中盡可以把中世紀千年歷史抹殺掉。從此,中世紀便成了眾矢之的,遭人唾棄與否定。18世紀,英國著名歷史學家吉本曾在其《羅馬帝國衰亡史》中寫到:“在古典文學復興以前,西歐的蠻族陷于愚昧無知的黑暗深淵中,他們的土語帶有他們習俗的粗鄙和低劣意味?!雹?

     同樣,在19世紀末,英國歷史學家約翰·西蒙茲在其《意大利文藝復興》中寫到:“在文藝復興時期突然顯示其生命力的藝術和創作、知識和書籍曾長期被埋沒在我們被稱之為中世紀的死海之岸……中世紀的精神狀況是愚昧無知的拜倒在教會的偶像——教條、權威和煩瑣的哲學之前……總之,理智處在昏睡狀態,人對于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乃是一種財富一無所知?!雹?/p>

     而在中國,因為中國的社會形態和政府的意志導向的原因,中世紀黑暗說直到現在也甚為流行,并沒有什么太大的改觀。

某些學者提出的中世紀是古代和現代兩個發展高峰的割裂,就像著名社會學家吉登斯所提出的反進化論的觀點一樣,“認為現代性是對于原有秩序的斷裂,即現代社會制度在一些基本方面是獨一無二的,其在形式上異于所有類型的傳統秩序,其所產生的生活形態,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把我們拋離了所有社會秩序的原來軌道?!雹且蚕耨R克思所主張的與傳統觀念實現徹底決裂。

那么,這真的是一種決裂嗎?“世界放置在一頭大象的背上,但他希望人們不再追問支撐大象的東西是什么。”⑷持有“割裂”論的人不也是在堵人們的口讓其不要再追問支持現代科學及理性主義發展的東西是什么嗎?

為什么會產生這種看法呢?葛兆光先生在《中國思想史導論》中也提到了人們運用歷史方面的問題。凡過去的歷史老帳無外乎借古諷今,諷古激今等。那么,我認為提出中世紀黑暗說的人也正是想 “諷古激今”。就像中國清末明治維新及五四愛國運動中主張革除封建傳統,全面接納西方思想文化一樣的激進偏執。

在五四中,吳稚暉老先生提出“把線裝書丟到茅廁三十年”,⑸魯迅先生提出“拿來主義”。都是在諷古激今,將古代文明貶得一文不值才有利于新思想的發展。中世紀紀黑暗說也應與此相同。

“世界上其實本來無俗謂焦點和背景,正是觀看者有了立場,有了視角,有了當下興趣,這時回頭看去,便有了焦點和背景,面前的世界于是有了清晰和模糊的差異。”⑹提出中世紀黑暗說只是站在了對其并沒有深刻的了解和錯誤的立場,更主要的是為科學和理性作清道夫的立場上去看中世紀才有了這種觀點。

那么,怎樣去正確看待中世紀?近年來,隨著從西方歷史主義學說的盛行和目前仍在中國流行的歷史“訓世”寫法逐漸在歐洲消弭。人們正逐漸改變著對中世紀及基督教的看法。

歷史主義注重從多樣化的個性中去理解歷史的統一性。梅涅克在《歷史主義的形成》中提到“發展的思維方式與個性化的思維方式是直接休戚相關的。在個性——無論是單個人的個性還是理性的和現實的集體的個性——的本質中就蘊含著,他只有通過發展才能呈現出來?!雹藦囊陨险Z句,我們可以看出,歷史主義關注的主要是發展的和個性化的,一言以蔽之,承認某個時期,某個民族或某種文化在歷史長河中的特殊地位的同時,更承認這段歷史與其前后的有機聯系。

這改變了長久以來啟蒙運動理性史學所提倡的自然法理論關于千古不變的普遍人性以及一切民族、時代和文化的理性統一性和永恒性的觀點,同時也逐步改變了“訓世”的治史原則。

同樣的,我們在看待中世紀時,也要持一種“歷史主義”的態度,還歷史以本來面目,不要被權威、經驗和流俗、偏見所遮蔽。就像蘭科學派所提到的“如其實在所發生的情形一樣。”不要“用理想的或今人的標準去概括和衡量一切時代和一切民族的歷史?!?/p>

讀文學作品要身臨其境,讀史更要身臨其境。將自己置身于當時當事,深刻的體會歷史風云與激潮。只有這樣才能用正確的世界觀去看待歷史,也只有這樣才能看到歷史的本來面目。

中世紀,不可否認的有其落后、愚昧的一面,尤其限制文化社會發展的一面。

正是隨著西羅馬帝國慘死在奧多亞克騎兵鐵蹄下,西歐就變成了征伐與掠奪得澤國,各野蠻民族紛紛豎起旗幟搖身變成獨立王國;落后的生產方式不能滿足人口的急劇增長,這些獨立王國開始探出了掠奪的鋒利長矛,西歐陷入了了一片混亂。“法律體系和社會秩序陷入了癱瘓,城鎮被摧毀,經濟生活被徹底打亂,迅速由城市商品經濟向封閉的農村經濟轉變;原有的學校也消失了,古典的理性文化基本泯滅,社會水平急劇下降,到處都陷于一種蒙昧的精神狀態?!雹?/p>

在中世紀初期,展現在人民面前的確實是一片荒蠻。羅馬存留下來的僅僅是幾座殘破的城市和基督教。城市里到處燒殺搶掠,鄉村充斥努力被殘酷折磨得痛哭聲,社會經濟遭到嚴重的破壞。

同時,希臘、羅馬古典文化也日益衰落,正如馬文·佩里在《西方文明史》上卷中提到的那樣“舊羅馬的上層階級丟棄了他們的傳統,而將日爾曼征服者的習俗吸收進來,羅馬的學校關閉了,羅馬法逐漸廢止。一直作為希臘——羅馬藝術主題的人的形象被簡單的幾何圖形所取代。除了教師,幾乎沒有人能獨能寫拉丁文,而有學問的教士也屈指可數。歐洲人的希臘語言知識幾乎完全喪失,拉丁語的修辭風格也退化了,許多古老的古典文學著作或失傳或沒人去讀。與拜占庭、伊斯蘭和古羅馬的高度文明相比,歐洲文化似乎差之甚遠?!?/p>

這時中世紀初期的情形,而到了晚期,基督教也產生了“黑暗”的跡象。教會內部發生了嚴重的分裂和道德上的墮落;中世紀宗教文化陷入了價值危機。

但是單單看到這些“黑暗”面是不能真正認識基督教及其教義的,何況造成中世紀這種情形后的原因不能都歸咎于基督教。

首先要看到羅馬帝國對出現中世紀此種情形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羅馬帝國經過長期的征伐戰爭成為龐大的帝國,但獲得益處的僅僅是少數,也就是那些獲得羅馬公民權的人。更嚴格一點地說是羅馬城內的元老和騎士貴族,而除此之外的行省人民卻是被剝削奴役的對象。其中與其最先結盟的意大利本土的拉丁人也逃不出此。就如伏爾泰《風俗論》中寫到的那樣“羅馬人對祖國之愛表現為將從其它民族掠奪的東西帶回分給所有的人,這便是強盜得道德。愛祖國就是慘殺擄掠其他人。但在共和國內部卻有著極偉大得道德。”⑼羅馬將一切優先權益都交給了羅馬城內的少數公民。而整個偉大的帝國行省卻陷入貧窮與落后。

德國哲學家文德爾班也提到:“這個龐大的帝國對于它融成一個強大的整體的各族人民,不能給他們抵償喪失民族獨立的損失,他既不能給他內在的價值,也不能給他們外在的財富?!雹?/p>

羅馬實行的是一種極不平等的統治方式,就像元朝將全國人民分等級一樣,羅馬也將帝國內部分為具有羅馬公民權的公社,半公民權的城市或公社,拉丁殖民地,同盟者,臣民五級。各級擁有不同的權力,只有羅馬公民具有參政,參軍的權力。⑾

這種野蠻的統治方式是不會是帝國達到文化、社會、經濟全省的。而且它的內部矛盾重重,隱患遍布。到帝國晚期,這些久已蛀居于帝國靈魂最深處的蠹蟲開始發揮其效力。

     作為世界的霸主,羅馬所掠奪的財富和享有的權力卻將羅馬和意大利推到了崩潰的邊緣,到了帝國晚期,生活奢糜、賄賂盛行、巧取豪奪、道德淪喪……富人和窮人之間的殊死斗爭接連在帝國各個角落演繹。在J·H·伯利斯坦德的《走出蒙昧》中曾提到這種情形:“很多品行好的人秘密逃離故土,或者做浪跡天涯的乞討者,或者過著殺人越貨的生活?!雹幸粋€國家竟然出現因交不起稅而逃離土地的現象,而且這種現象還不在少數,那么這個國家也就已經停止了發展的動力。

     “隨著戴克利先專制式的重整帝國而結束了百年革命,古代人民在藝術和文學方面的創造力完全被摧毀了……在一個取得了文明進步的古代社會,文明的歷史卻隨著戴克利先的上臺而告結束?!雹?/p>

      可想而知,早在歷史的車輪進入中世紀以前,社會經濟已開始倒退,思想文化已經腐朽,被切斷了涌流的大動脈。

      威爾·杜蘭說:“羅馬人與基督教的漠視科學,使得遠在野蠻人入侵以前已存在的科學源流幾乎干涸,這種模式擾亂了一個已經破碎社會的殘存文明的傳遞?!雹蚁鄳目茖W亦走上了絕路。⒁

      進而到了蠻足大移民階段,這一切的前世輝煌就煙消云散了。

      “頻繁的毀滅性的戰爭是西歐社會全面崩潰是不言而喻的,不僅在經濟上的,而且還有文化上的。日耳曼人在劫掠的過程中,燒毀了大量的書籍和文物,古希臘哲學家的著作毀于一旦,古典學幾乎完全絕跡,這極大的阻礙了西歐古典文化的延續。”⒂

      早期日耳曼人擁有歷史上所有蠻族人應該具有的特征,燒殺搶掠無所不用其極。

      410年,西哥特人攻占了羅馬城,從此羅馬陷入了戰爭、搶劫、天災、饑荒等一系列災難之中?!?68年,來自北方的倫巴的人幾乎沒有受到任何抵抗就進入意大利北部。倫巴得人的入侵給意大利帶來了新的災難。圖爾的格利高里對此有過這樣的記述“他們占領這個地區之后,在這里來來去去的游蕩了七年。搶劫教堂,殺害教士,把所有東西都據為己有?!雹詿o數被殺死的人暴尸城內,郊外和田野,無人掩埋,成為瘟疫的溫床?!斑@就是有名的“汪達爾主義”。

      但是,在日耳曼蠻族野蠻性中真正最具有破壞力的是他們對文化的極端藐視,而且這成了希臘羅馬古典文化失傳的最根本原因。就像王亞平先生在《基督教的神秘主義》中提到“日耳曼在西歐立足,建立了自己的政權,作為西歐社會的主宰者,他們并沒有改變輕視文化的傳統習慣,這是造成希臘羅馬古典文化失傳的根本原因。”⒄

      每當習慣戰勝舊有的知識、文化,習慣是不會為文化化知識流有傳存下去的余地。而此時日耳曼民族習慣依然成為了中世紀的主流思想?!盎浇痰纳鐣诮坦δ芎陀绊懸泊蟠蟮乜s小,僅僅是社會上層和城市里的宗教,失去了廣大農村和社會中下層的信仰者。充滿恐懼的人們不加選擇的抓住任何一個他們感覺能救命的稻草,原始的巫術廣為流行。人們害怕魔鬼的魔力,盲目的崇拜圣物,一片樹林,一口枯井,一條河流,一座山峰都可能隨時被作為生物被受到崇拜?!雹?/p>

     此時此世,由一元宗教退步到了自然崇拜。曾有學者提出多元宗教向一元宗教過渡是一個偉大的進步。而這個偉大的進步此時此刻卻發生了時空的顛倒。這是西歐人民的悲哀,更是人類文明的悲哀。

    由上可以看出,羅馬帝國的衰落已然為基督教留下了一個難以收拾的爛攤子,而日耳曼也為基督教造就了“一艘遭受嚴重損壞的破船?!雹?

    所以說,中世紀的衰落并不能簡單得歸咎于基督教的專制與愚昧,當人們認識到中世紀初期所造成的情形是任何歷史上的大帝國都難以挽救的,當人們認識到基督教一件挑起文化復興的重擔知識的艱難選擇之時,也會改變一下對基督教的看法。

    此時此刻,有誰能承擔起這份重擔呢?世俗的權利?舊有的世界?還是宗教勢力?最終歷史選擇了基督教,同時基督教也選擇了歷史。

    公元前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推翻羅馬帝國的蠻族將古代文明、古代哲學、政治和法律等一掃而光,幸存下來的只有基督宗教和一些殘破不全的城市。然而,在歐洲社會重建中,擁有高度文明進展的基督宗教對于當時尚處于文明低級階段的蠻族進行了反征服。其結果,占領者和被占領者在信仰基督宗教上達到了和諧與共鳴,找到了歐洲文藝復興的出發點?!雹?/p>

    而在論述基督教及其教會之時,讓我們先看一下曾為中世紀初期留下不可磨滅的災難的日爾曼蠻族。

    縱觀中世紀,構成中世紀主題的是基督教文化,輔之以希臘羅馬文化的余威,再加上日耳曼的習慣法。在其中日耳曼的習慣法也起到了非常重大的作用。

    蠻族在中世紀初期的破壞性作用現在也開始逐步展示其建設性作用的一面。在法律方面“日耳曼人的習慣部落法在逐漸吸收了羅馬法的一些成分后,寫成書面文字,取代了羅馬法,并在整個歐洲傳播,構成了中世紀法律文化的一個主要成份。”(21)

    同時,日耳曼人也為中世紀封建制的形成及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日耳曼族在征服羅馬后,開始了原有的公社制向封建轉型的旅途?!笆献褰M織變成國家組織,軍事首領成為國王,親兵成了貴族,并在羅馬已經發展的生產力的作用下,逐步向封建制轉化?!?22)原有的家臣制、親兵制、開始向采邑制過渡。封建主開始產生,被束縛在土地上的隸農也逐步開始向繳納地租的農民轉變。封建制度就在日耳曼人的推動下向前發展著,就羅馬帝國早已停滯的社會經濟也開始逐步發展。

    “蠻族人把財富和道德聯系在一起的思想觀念,勇敢好戰和重視榮譽的精神品性以及慷慨和揮霍的生活態度,也都構成了中世紀文化結構中的某些基本特性和某些基本價值觀念。”(23)這些基本觀念也深深的烙在了現代歐洲人的深層記憶中,構成了現代西方人的基本特性,這也是中世紀與現代不可割裂的證據之一?!?/p>

     蠻族人對中世紀做出貢獻,但真正扛起復興中世紀大旗的卻是基督教?!霸谥惺兰o早期處于一片蠻荒狀態下,基督教也只有基督教承擔起了傳播文化的火種,重建中世紀新文化的歷史重任。在這一過程中,蠻族人相繼皈依了基督,統一在信仰的旗幟下,理性開始了艱難的萌生和尋覓?!?24)

     歐洲因蠻族崛起,文化、社會交流難度加大,但基督教卻在這些貧瘠的土地上扎根生長,起到了聯系的紐帶作用。在以下的行文中,筆者將分層闡述基督教對中世紀發展的貢獻。

(一)   思想文化    

中世紀文化是以基督教為核心的信仰文化,其主流思想就是神學。神學的發展大大借助于羅馬帝國晚期斯多亞學派和新柏拉圖主義的哲學思想。新柏拉圖主義和斯多亞主義皆有過哲學對本體的追問進一步轉向對人類靈魂的關懷,關注的是孤獨的個人和擴大的世界的關系,“人在一個更廣大更復雜的世界中的處境和命運,從此成為理性的關注中心,試圖解決人的利益感和危機感,為人提供自我控制和道德獨立的精神支持,以便在一個充滿敵意的世界中獲得幸福?!?25)

這都與基督教所要解決的問題是一樣的,基督教早期的教父們努力吸收古典哲學中的理論以充實基督教教義。比如前期占統治地位的奧古斯丁神學體系奉行的是柏拉圖主義的哲學,而后期占統治地位的托馬斯·阿奎那神學體系則奉行亞里士多德主義的哲學。

雖然,中世紀哲學已淪為神學的婢女,但神學一直探求者如何與哲學的統一,神學家們將理性作為論證信仰的途徑和工具,進一步挖掘古希臘、羅馬哲學的精髓。

基督教對斯多亞主義的吸收亦更好的驗證了這一點?!盎浇痰囊恍┑浼纭缎录s·使徒行傳》,幾乎一字不差的抄襲晚期斯多亞學派哲學家塞涅卡,以致后者被恩格斯稱為‘基督教的叔父’,另一位晚期斯多亞派哲學家愛比克泰德的著作《手冊》,長期以來被基督教會采納為教科書,斯多亞派的世界主義、禁欲主義等思想為基督教神學的發展打下了深刻的烙印。(26)

所以說,基督教神學并沒有拋棄原有的哲學和理性,向現代人所普遍認為的基督教扼殺理性是完全不正確的。

(二)   民主、政治、法律

    古羅馬帝國倚其武力征服天下,用劍和血贏得了世人的仰慕,然而古羅馬帝國已然形成了東方式的君主制,隨著幾百年君主制的發展,其權威統治理念也逐漸滲透人心。我相信照此發展下去,西方現代的民主自由思想是無論如何也不會形成的。

而西方卻幸免于東方專制主義的政治鎖鏈,這應極大的歸功于基督教的影響?;浇讨鲝堅谏系勖媲埃巳似降?,不管你在世俗生活里是君主還是被壓迫的農民,等到世界末日,最后審判時都一視同仁。就像圣本尼迪克為修道院立下的院規中提到的“在基督眼里,我們都是一樣的。我們用同樣的勞動服務于同一個主。”

在這種文化熏陶中,早已形成了人人平等的思想觀念。而眾多神學家的言論也加深了這些思想的社會作用。例如:圣托馬斯·阿奎那曾說過:“一個不忠于自己職守的國王違背了忠順的諾言。廢黜他不算造反,因為他也是一個反叛者,人民有權利把他拉下馬?!?/p>

英國弗蘭西斯修會修士威廉·奧卡姆也曾表達了他的君主立憲主義思想:國家是借助于人類社會的共同契約建立的,國家的目的是扶植國家法律所允許的一切共同福利。參與國家立法是每個成員的權利,當權者是人民的一個代表;人民能夠自己確立法規,選舉自己的領袖,皇帝和國王只能在不違背共同福利的范圍內發揮作用,只有為了共同福利才能管理自由的人民。如果它違背自己的義務,越出自己的權限,人民有權廢黜,甚至用寶劍殺死他。(27)

這在潛移默化間影響了人民亦影響統治階層。伏爾泰在其《風俗論》中寫到“歐洲沒有一個君主是專制的。領主們把國王的權利限制在狹小范圍內……阿拉岡人至今還記得他的國王登基時的例行講話,王國大法官代表所有城邦這樣說:“我同你一樣,甚至比你更有力量;我們讓你當我們的國王,是要你保持我們的法律;否則就不讓你當我們的國王了?!?28)

正是由于西方不同于東方的基督教傳統,才使得西方沒有產生東方一樣的君主主制,也同時沒有為近代現代西方的法治民主思想提供了文化資源。

(三)   歐洲交流及一體化

詩人艾略特曾經說過這樣的一段名言:“一個歐洲人可以不相信基督教信念的真實  然而他的言談舉止卻都逃脫不出基督教文化的傳統,并且依賴于那種文化才有意義    

   如果基督教消失了,我們的整個文化也將消失。接著你便不得不痛苦的從頭開始,并且你也不可能提得出一套現成的文化來。你必須等到青草長高,羊吃了青草長出毛,你才能用羊毛制作一件新大衣。你必須經過若干世紀的野蠻狀態。“(29)

     這一段話道出了基督教文化在西歐歷史發展中的重要性,同時也道出了西歐人民的文化認同。

“西方”這個概念在古代是沒有的,首先出現在《圣經》中,據《圣經》記載挪亞的三個兒子閃、含、雅弗成為大洪水之后人類種族的祖先,其中閃為黃種人的祖先,其后裔分布在東方或亞洲,含為棕色人種或黑人的祖先,其后裔分布在南方或非洲,雅弗為白種人的祖先,其后裔分布在西方或歐洲。“(30)

自此,西方的概念時成,歐洲人也開始有了統一的歸宿。就像中華民族以炎黃子孫為認知載體,民族本源一樣,基督教也為歐洲人尋找到了民族的本源。

卓新平在《宗教理解》中討論,民族宗教與世界性宗教中提到“民族性宗教為保護本民族及其文化的生存而對其它文化持自我封閉性和明顯的排外的態度,但世界性宗教卻有著開放性體系和兼收養蓄的能力?!?/p>

基督教在中世紀的崛起并非偶然的,基督教借助其宗教功能構筑起龐大的文化體系,將各種文化包攝于內,“罩上一層神圣的星光,才使歐洲人真正告別古代的地中海世界,形成今日所理解的‘西方’概念和其它文化價值體系?!?31)

自此,歐洲有了自己的統一的價值理念,有了統一的思想文化。

就比如中國在秦漢時期,秦朝雖然統一了全國,但他的統一是靠起強有力的武力結果,并且在統一之后焚書坑儒,聚全國民間金屬成九個“金人”,這都是在制造恐怖氣氛。人民生活在專制的氣息之下,雖短時間內莫敢言,但長期流淌在人民內心中的自由之河卻終究會潰堤成奔騰之勢,一發不可收拾,最終秦朝二世而亡。

到漢武帝時,“廢黜百家,獨尊儒術”,實現了思想上的專制。這時權威控制了思想,儒家思想成了擁有權利的意識形態而籠罩一切。人民大眾也逐漸將儒家思想由共識變成常識最終成為了人們的積習,這時真正的民族大一統形成。

所以說,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的統一、一體化,其文化是首當其沖的。而在基督教的中世紀已然形成了這種局面,雖然沒有實現統一,但這是對整個歐洲的認同與交流起到了關鍵作用。

今天的歐洲一體化也提出了“文化歐洲”的概念。提出建設“文化歐洲”是不可避免的,歐洲之父讓·莫內說過:“如果能重新做起的話,我將從文化入手?!蔽幕瘹W洲建設不僅成為深入一體化的必然選擇,而且也是鞏固經濟,政治一體化的有力保障。

中世紀基督教對于歐洲文化認同起到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我們同時也應該看到作為傳播基督教物質載體的基督教教會的作用。

日耳曼人摧毀了西羅馬帝國之后,“西方的順勢在規模龐大的政府與組織方面表現得最為明顯。黑暗時代期間,雖有些查里曼帝國曇花一現,但仍然顯示出此一時期人們無力阻止一個龐大的政府來治理一個廣大而復雜的政治或經濟社會。只有羅馬公教能超越這種早期國家或省區間的狹小界限,可以在廣大的人民當中維持一個有效地組織。”“基督教會承襲了羅馬帝國的傳統,他作為一個較高層次文明的使者,帶著羅馬法的威望和羅馬名字的權威來到蠻族中間。羅馬帝國政治制度的崩潰留下了一個任何蠻族國王或酋長也不能彌補的巨大空隙,而這個空隙被作為新興民族的導師和法律制定者的教會填補了。”(32)

羅馬帝國雖然滅亡了,它的靈魂仍在基督教中活著,后者不但繼承了前者的社會組織形式,更繼承了其對后世最有影響的世界帝國的宏愿。

到了中世紀的全盛期,教皇政權幾乎成了整個基督教世界的統治機關,在教皇的指導下,整個西歐像是一個相對統一的基督教世界的王國。

當我們看到,教皇英諾森三世頭戴“三重冠”站在上帝的臣民們面前慷慨陳詞時;當我們看到,整個歐洲不論你是國王還是被壓迫的農民都懷著激憤的心情,崇景的目光面向與上帝為敵的伊斯蘭世界時;當我們看到,來自法國的,來自倫巴第的騎士們共同聚集在教皇的旗幟下卷起千里煙塵向伊斯蘭進軍之時。你不會懷疑真正的基督教帝國形成了。

就像趙汀陽先生指出的“帝國可以是個文化政治制度,而不一定是個強權國家實體。”

在十字軍東征期間,作為西歐國家共同的對外宗教戰爭,極大地增強了西歐世界的認同感和凝聚力。而作為倡導者的羅馬教皇,其權威也達到了鼎盛。這時,你不可服認,按照趙汀陽的說法,真正的基督教帝國已然形成?;浇烫峁┝宋幕瘷嗤?,而教會也提供了一種相對簡單的政治模式。中世紀基督教帝國是羅馬恒久生命力的延續,是其世界帝國宏愿的再現。

(四)   大學

提到大學,很難邁過中世紀這道坎,因為中世紀是大學形成的土壤。中世紀大學與宗教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11、12世紀是依附于修道院和教堂的,此后才逐漸脫離。

正是因為其與宗教千絲萬縷的聯系,才避免了他與世俗政權的瓜葛,形成了大學的思想自由和言論自由,這種傳統為歐洲的大學所繼承。

中世紀大學形成過程中還被賦予了另一種特性,這就是他的世界精神與超國界性。香港中文大學校長金耀基先生認為“中世紀大學最值得一提的是它的世界精神與超國界性格?!倍@種性格的培養及形成正式基督教這位慈父諄諄教導的結果。

當代歐洲著名大學大多數是在中世紀大學的基礎上形成發展起來的,比如巴黎大學,牛津大學等。

關于中世紀基督教對中世紀及后世卓有成效的建設作用還表現在其對文學、建筑、社會建設等方面的貢獻,在此限于篇幅不一一贅述。

基督教作為一文化實體對中世紀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而作為其承載體的教會其功勞亦不可小覷。

基督教會在中世紀不只是打擊異端,遏制科學理性發展的代名詞,他在另一方面充當了建設者的角色。其中修道制度的形成與發展是其最成功的一筆。

在羅馬帝國覆滅,日耳曼蠻族入侵,戰火燎原的年月里,成千上萬的古籍被焚毀,一座座精美絕倫的希臘式、巴西利卡式建筑變成了炮灰。而僅存的古跡及古文物就是因為修道院和教會的努力才得以保全。

修道院是當時野蠻世界的避難所和文明之島,修士們耕耘土地和維護古老的文獻,而外部世界中卻籠罩著無法無天和強者權利。

“當羅馬帝國無力遏制野蠻人時,教堂的影響卻能發揮作用。教堂逐漸馴化并改變著野蠻人的野蠻國王們的野蠻本性。曾經保衛過地中海文明的羅馬政府和羅馬軍團已經軟弱無力,然而代之而起的教堂卻成功地將羅馬帝國的權力轉移給了西方的野蠻人,從而使得希臘和羅馬遺贈給我們的文明遺產免遭徹底的破壞?!?/p>

“我們今天主要得益于修道院修道士們的圖書館以及他們手抄的古代文學著作才得到了保存下來的拉丁文學,像維吉爾的《埃涅阿特》這樣最古老、最重要的抄本都是來自于基督教修士圖書館中保存下來的羊皮紙抄本?!?/p>

我們不得不感謝這些修道士們,正是因為他們的辛勤耕輟,我們今天才能有機會面對著這些宏偉的文化財富頂禮膜拜。

在挽救文化的同時,修道士們也在為中世紀經濟的恢復與發展做出了貢獻。8世紀在西歐掀起第一次興建修道院的高潮,帶動了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業墾荒活動?!爸惺兰o的修道院大多建在無人居住的荒地,修道士的體力勞動就是向荒地宣戰,這也是世俗封建主捐建修道院的主要動因。在修道士的帶動下,一片又一片的荒地被開墾,在修道院的周圍出現了一個又一個新的居民區。西歐很多城市和村鎮都是在修道院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他們至今依然沿用修道院的名字。”“修道院被經濟史學家們譽為西歐中世紀墾荒活動的排頭兵?!保?3)

這是修道士們的表現,而其在塵世最終地服從者——教皇也也表現了他們的個人魅力。在這里邊最出色的就是“中世紀的第一位教皇”格里高利一世?!八谌私袒势陂g,他順利地解決了羅馬教會與君士坦丁堡教會之間爭論了很久的相互所屬的關系問題,他輿倫巴德人締結了聯盟,消除了其對羅馬城的威脅;他與法蘭克人和西歌特人保持著友好的交往,減小了敵對面的范圍。在當時群雄爭霸的歐洲,體弱多病的格里高利一世既不善戰,又無兵力,但是,它不僅成功的周旋于日耳曼的武士之間,而且在與拜占庭教會的對峙中,為羅馬教會在西歐爭取到了不可動搖的宗教領袖地位?!保?4)

結語:愛因斯坦曾說過:“當宗教離開了科學,他就成了瞎子;當科學離開了宗教,他就成了跛子。”理性和信仰就像一對翅膀,社會這只巨鳥要想騰飛,就離不開這對翅膀。而且你必須學會合理的運用,因為丟失了任何一只,你就只能站在黑暗的峭壁上空有悲鳴之力,再無振羽之時。

    所以當我們再次回首那段歷史,但愿看到的不只是黑暗的地獄之光,因為那里是上帝的國度;當我們沉浸于今朝的物質財富,但愿不要忘記那擁有信仰的日子,精神充實的日子;當我們注目未來,不要疏忽了還有著上帝的聲音讓我們聆聽.

.  

注釋:(1)(2)(7)(10)(14)轉引自田薇《信仰與理性——中世紀基督教文化的興衰》 河北大學出版社 2001年11月第一版

     (3)轉引自《現代與中國》 趙汀陽主編  廣東教育出版社 2001年4月第一版 

     (4)轉引自《中國思想史導論》  葛兆光著  復旦大學出版社

     (5)轉引自《杜維明——學術文化隨筆》 中國青年出版社  99年11月版

     (6)《中國思想史導論》  葛兆光著  復旦大學出版社

     (8)(21)(23)(24)(25)(26)(27)田薇《信仰與理性——中世紀基督教文化的興衰》 河北大學出版社 2001年11月第一版

     (9)(28)伏爾泰  《風俗論》

     (11)《羅馬史》 于貴新著     吉林大學出版社    1998年11月第一版

     (12)(13) 《走出蒙昧》 J·H·伯利斯坦德  江蘇人民出版社 1998年9月第一版

     (15)(16)(17)(18)(19)(20)(33)(34)《基督教的神秘主義》 王亞平著 東方出版社  2001年10月第11版

(22)《世界史 中世紀史》  劉明翰主編  人民出版社   1986年9月第一版

(29)《基督教與文化》 T·S·艾略特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9年第一版

(30)(31)《宗教理解》 卓新平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1999年月第一版

(32)《宗教與西方文化的興起》克里斯托弗·道森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9年第一版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胡錫進硬懟平原公子,這釋放了什么信號?
  2. 李克勤|“深切緬懷毛主席,您永遠的學生王光美”:劉少奇的妻子晚年的說法做法意味深長
  3. 郭松民 | 也說“滬爺撐起一片天”
  4. 改開以來民間“順口溜”拾穗(一)
  5. 美國加州大火燒出了房地產金融騙局
  6. 選擇題:到底誰讓老百姓吃飽了飯
  7. 奴顏婢膝的學生與急眼了的老師
  8. 臥龍大橋擴寬:南陽人民的恥辱!
  9. 研究和評價“文革”,是否應該跳出個人恩怨、得失的小圈子?
  10. 洛杉磯大火如此猛烈,能燒醒中國那些殖人嗎?!
  1.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2.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3.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4.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5.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6. 到底誰“封建”?
  7.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8. “當年明月”的?。浩鋵嵤侵袊说耐ú?/a>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掩耳盜鈴及其他
  1.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2.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3.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4.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5.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6.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7.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8.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他不是群眾
  1. 車間主任焦裕祿
  2. 地圖未開疆,后院先失火
  3.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4. “當年明月”的?。浩鋵嵤侵袊说耐ú?/a>
  5.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三级人!妇久 | 午夜福利免费视频一区二区 |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无敌色 亚洲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深喉 | 亚洲人成一区在线网站 | 欧美高清一区三区在线专区 | 亚洲欧美国产制服日本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