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讀者:
本人的長篇自傳回憶錄《逝者如斯》在《中國文革》和《烏有之鄉》等網站上網后,讀者反映比較強烈,這應當說在意料之中。對于大部分網友的支持和贊揚,本人表示感謝。但本人更對提出質疑和不同意見的網友表示感謝。因為我寫的東西不可能句句是真理。由于我的水平和能力有限,加上文革題材實在太大,年代又已經久遠,不可能沒有不當之處。下面,僅對某些網友的意見進行回答,以正視聽。
(一)關于本書的真實性問題:
筆者在前言中早已說明,本書凡是個人經歷的事情都是真實的。筆者已經進入花甲之年,沒有必要耍弄小聰明,那樣對不起讀者和自己的良心。對于自己沒有經歷但又不得不寫的內容,例如抓“四人幫”等內容,筆者按照寫作規矩和道德,早已注明是轉抄了誰或什么地方的內容。(例如葉永烈和師東兵的書中某些內容。)筆者沒有說這些內容是自己的經歷。至于任何人的回憶錄中能不能引用別人書中的內容,看來筆者和某些網友看法有分歧。
關于書中有關韓愛晶等人的內容,筆者早已在書中聲明,除了在“塘格木傳奇”中有個別不得不“胡編亂造”情節外,基本都是真實的。對我的老同學和戰友韓愛晶,我不可能無故丑化他,也不會為他掩蓋什么。實話實說,書中有許多為韓愛晶喊冤叫屈的地方,因為我認為對他的懲罰太過分。我寫的是歷史,我首先要對歷史和讀者負責。盡管寫本書過程中我和韓愛晶、蒯大富等人多次見面、交流,征求他們的意見,多次改正和刪除某些內容。但我不能保證他們對本書沒有一點意見。我認為我寫書應當有一定的自主權。
某些網友可能是當年北航的‘故人’,包括當年的不同政見者。筆者聲明,如果本人文革中曾經傷害過您,或者您吃過北航紅旗的苦頭,筆者這里向您賠禮了。但是,“逝者如斯夫!”歷史已經到了我們快進火葬場的時代了,請您包涵點吧!
筆者衷心希望讀者指出書中的錯誤和不實之處,以便筆者修改。指錯了也不要緊,因為多少年以前的事情了,難免各人記憶有誤。但是,對于明顯的問題甚至不懷好意的指責,本人必須說清楚。例如,有網友竟然對本人1966年9月在國防科委東大門附近的體育館里貼出大字報正式辭去北航紅旗一把手一事提出質疑。這件事情北航紅旗‘老人’們無人不知。不知這位網友是誰?希望您嚴肅一點。如愿意報出真姓大名,本人去拜訪您。本人的書是政治性的,文字可說是用血淚寫成的,甚至是冒了巨大風險的,不是風花雪月文章,不宜任意調侃。
關于武漢7·20事件,本人沒有參加,本人夫人尹聚平參加了。本人花了數年時間搜集“7·20”的材料,包括多次訪問王力,寫成了該章。(沒有訪問陳再道等人,因為一是不可能,二是陳再道有“7·20”事件的回憶文章。)本人認為是實事求是、比較全面真實地寫出了“7·20 ”事件的真相和有關問題及個人評論。當然,“7·20”事件復雜得很,可以寫一本書。筆者不可能面面俱到。至于有人竟然說謝富治、鐘漢華當時也被“百萬雄師”的人綁架劫持了,為什么我書中沒有提?因此斷定我的書是胡說八道。對此,我哈哈一笑也!
(二)本書主要是個人回憶錄,其中有些章節是評論或引用別人文章中的內容,目的是圍繞文革題材盡量向讀者提供更多的信息。書名叫長篇自傳回憶錄《逝者如斯》。有網友對此也斤斤計較,實出所料。建議這些網友給本書起個更好的名字。
(三)文革本身是錯綜復雜的,社會和社會人也是復雜的,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這是真理。不管是張三還是李四,只要是關心國家民族命運的人,筆者都視為朋友。對于文革的評價問題——從而對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等人的評價問題,筆者受水平和信息量的限制,書中有許多矛盾之處。這也是筆者寫該書最大的難題。筆者的基本觀點是,毛澤東發動文革的初衷有可取之處,但后期變成了動亂,國家和民族受到了很大的損失;毛澤東文革中有許多失誤,但毛澤東永遠是中國人民的偉大領袖。沒有毛澤東,就沒有共產黨的今天。鄧小平是一個偉大的政治家,他的改革開放政策是完全正確的,但老鄧也有失誤和錯誤之處。對于不同政見的網友,不管是毛澤東時代還是鄧小平時代的受害者或既得利益者,都應當拋開個人恩怨向前看,因為“逝者如斯夫!”
戴維堤 2005年2月20日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