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美國商務部發布對中興通訊出口權限禁令,禁止美國企業向其出售零部件,期限為7年。而在美國發布出口禁令的前一日,英國網絡安全監督機構發出警告,要求電信運營商不要使用中興通訊的設備,因為其所有權屬于國家引發安全擔心。
受美國封殺中興通訊事件的影響,中興通訊和港股股票均暫停交易。而中興通訊大中華區供應商股價紛紛下跌,中富通跌7.32%,天和防務跌2.87%。與此同時,3000億流通市值的科技股海康威視也一度躺在了跌停板上。這讓我們真正感受到,躺著中槍的滋味不好受!
面對中興通訊被美國政府全面封殺,很多人擔心華為也會成為美國的下一目標,這樣中國的科技發展就會遇到重大挫折。更有人認為,美國政府是借機挑起貿易事端,中美貿易戰又將升級。中國商務部也表示密切關注事態進展,隨時準備采取措施,維護中國企業合法權益。
現在問題來了,美國全面封殺中興通訊事件,究竟是中美貿易戰升級,還是中興自己闖了禍?此事發生后,美國政府會不會馬上劍指同樣是中國通訊業大佬的華為呢?
首先,中興通訊被美國封殺事件只是個例,并非是中美貿易摩擦升級。美國這次封殺中信通訊理由是,非法將美國商品和技術運輸至伊朗、朝鮮,違反了美國的制裁條例。
于是,美國早在2016年就對中興做出的制裁,任何美國企業向中興出售零部件或儀器前,必須向商務部申請出口許可。而在之后經過雙方積極協商之后,美國政府宣布“暫時”中止了對中興的制裁,并給予中興 3 個月的臨時出口許可。
而到了2017 年 3 月中興認罰,并同意支付8.92 億美元罰款,就美國指控其違法向伊朗及朝鮮出售美國科技及妨礙司法調查達成和解,后續中興若違反與美國商務部的協議,還須額外支付 3 億美元罰款。本來中興通訊挨了罰款,把再把事情妥善解決了,該事件也就終束了。
不過,按照美國商務部在2018年4月16日發布的公告,中興之前曾向美國商務部提供了虛假陳述。根據之前的和解協議,中興通訊承諾解雇4名高級雇員,并通過減少獎金或處罰等方式處罰35名員工。但中興通訊只解雇了4名高級雇員,未處罰或減少35名員工的獎金。這導致美方認為中興通訊對執行和解協議上缺乏誠意。
對此,就連美國商務部官員也否認了中美貿易摩擦升級的說法,按美方表述:“中興通訊違規行為最初是與奧巴馬政府啟動調查的。一直到最近才有了結果”。我們也認為,這次中興通訊被全面封殺,只能說明這是個例,并不會影響到華為產品對外商品輸出。
再者,中興通訊被處罰,只是在這個特殊時期發生,很容易讓人與貿易戰升級劃上等號。而事實上,此次中興通訊被處罰與貿易戰的出發點完全不同,禁止美國企業對中興通訊出售芯片乃是限制美國高科技產品出口,這和貿易戰擴大中國從美國進口的這一邏輯是完全相反的,所以還是只能理解為單獨個案。
最后,華為在國內外的口碑較好,美國政府恐怕難以針對華為進行制裁的理由。這與華為是中國民營企業,美國政府有可能遏制其在美市場拓展業務,但是全面封殺卻不太可能。
此外,華為雖然不能完全擺脫對美國制造芯片的依賴,而近兩年華為也在研發自己的芯片和核心零部件。目前看來,禁止美國企業出口芯片還是針對中興通訊一家的個案被處罰的情況。
當前,社會輿論一聽到中興通訊被美國全面封殺,就認為特朗普政府又要再挑中美貿易爭端,美國下一個目標就是華為。但我們認為,中興通訊被封殺與中美貿易摩擦沒多大關系。中興通訊之前違反了美國禁止對伊朗、朝鮮等國出口商品和技術禁令。
而作為國內知名民營企業的華為,雖然在美國國內的業務發展也會受到來自各方的壓制,但是全面封殺是不可能發生的。因為,美國企業也與華為進行合作,如此也能解決眾多美國人就業問題。所以,中興通訊事件應該算是個案處罰,華為絕不會成為美國下一個目標。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