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法國央行行長、法國石化巨頭道達爾CEO、法國財長對美元在國際貿易中的霸主地位提出質疑,并表示法國在能源和貿易等方面推動“去美元化”。
其實,國際社會的“去美元化”是一種政治反應,即對美國霸權的反抗,比如此次法國巴黎銀行遭美國巨額罰款,比如遭受美國制裁的俄羅斯決定建立本國支付體系,并在能源貿易中使用盧布或人民幣等。
法國或俄羅斯等國有底氣“去美元化”,是因為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國家崛起,讓美國在全球經貿中的重要性降低,與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進行交易,本幣有了替代美元的可能。中國經濟規模的增長及越來越多的國家反感美元霸權,為人民幣國際化提供了一個契機。這也是中國趁勢與十幾個國家簽訂貨幣互換協議,并在多個國家建立人民幣清算中心的原因。
目前世界經濟體系建立在布雷頓森林體系之上,美國經濟霸權最近遭到全球性不滿,是因為一些國家認為美元支配性地位是導致國際金融危機的根源,及許多新興市場國家不滿美國在危機爆發后的表現。
在金融危機爆發后,IMF不再像以前對待發展中國家那樣提出嚴苛的援助條件,而是幾乎無條件地征集資源救助西方國家,這讓新興市場國家明顯感到其西方工具性的一面,而在提高新興市場國家在IMF中出資比例時,又遭到美國的反對,這讓新興市場國家更加不滿。
其次,美聯儲啟動和退出量化寬松政策,對巴西、印度等新興市場國家沖擊很大,這些國家的央行和政府指責美聯儲只顧本國利益而損害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利益。因此,美元霸權喪失了道義基礎,更多的國家有了“去美元化”動力。
這種基于對美國霸權與美元主導地位的全球性反感,意味著布雷頓森林體系面臨逐步瓦解局面,這不是人民幣崛起帶來的結果,而是美國衰弱及遭受抵制的產物。出于對IMF的不滿,金磚國家正在籌建金磚國家開發銀行及相關基金,中國也在籌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這些機構將削弱甚至瓦解布雷頓森林體系。
但是,人民幣國際化能否成功,取決于國內改革和轉型,只有成為一個依賴內需的開放型經濟體,人民幣才有可能成為世界貨幣。這個過程不能好大喜功地冒進,日本在這方面的教訓值得中國警示,中國的主要精力,仍需勇于國內轉型與調整。
附:英國《金融時報》網站:全球“去美元化”呼聲高漲
據參考消息7月9日報道【英國《金融時報》網站7月7日報道】題:美國對外國銀行的處罰可能適得其反
誰還用得著航母、隱形轟炸機或無人駕駛攻擊機呢?美國在全球推行其外交政策時有一種更強大的武器——美元。
問問法國巴黎銀行就知道了。上周,這家法國最大的銀行同意繳納近90億美元的罰款,就兩項指控作有罪申辯,此外,該行一年內將被禁止用美元從事石油和天然氣交易業務。
法國財長米歇爾·薩潘呼吁對全球結算貨幣進行“再平衡”。例如,他質問為什么歐洲國家間的飛機買賣只能用美元而不能用歐元結算。俄羅斯和中國也發出了類似的聲音。中俄今年5月簽署了價值4000億美元的天然氣供應協議,預計中國將用人民幣支付,至少支付一部分,以規避美國對俄羅斯的制裁。
懷疑美國的金融監管者為政治服務或許不太公平,但這樣猜想的人越來越多。如果美國對外國銀行逼得太緊,就有可能事與愿違,加快全世界擺脫美元的步伐,從而使華爾街的銀行喪失現有的巨大優勢。
【俄羅斯《導報》網站7月8日報道】題:法國加入反美元霸權的行列
法國財長薩潘指出,為了改善全球平衡,歐洲各國政府應當考慮如何推動在國際結算中更多使用歐元。他說:“我們用美元買飛機。這真的有必要嗎?我不這樣認為。”此前,華盛頓以涉嫌違反美國對蘇丹、伊朗和敘利亞的金融制裁為由,對法國巴黎銀行處以89億美元的罰款。
法國道達爾石油公司總裁克里斯托弗·德馬爾熱里表示,在不涉及美國的交易中使用歐元或其他貨幣來購買石油,這并不難。他抱怨說:“大部分交易都是用美元結算,這束縛了我們的手腳,我們并不希望總是跟美國法律打交道。”
美國奧本海默公司分析師菲德爾·蓋特指出,俄羅斯、伊朗、委內瑞拉和一些歐洲國家都在積極討論放棄用美元結算的問題。在巴黎銀行受重罰之后,棄用美元的支持者增多了。
據國際清算銀行統計,每年全球外匯交易市場中約87%的交易使用美元。
蓋特指出,所有與石油相關的金融交易很可能還將使用美元結算。美國如今是全球最大能源消費國和頭號經濟體,美元仍會是最穩定的貨幣。多國央行行長表示,盡管為貨幣多元化付出了努力,但從穩定性和流動性的角度來看,暫時還找不到美元的替代品。全球央行60%的外匯儲備還是美元。(新華網)
附:中國將成美元霸權的真正攪局者 對抗美元貨幣戰爭開打
作者邱林撰文指出,就在美國咄咄逼人地強制執行金融制裁之際,中國正在大力推廣人民幣在國際貿易和投資領域的使用,這是中國為使本國貨幣能夠挑戰美元地位而施行的最新計劃的一部分。美國與其他國家之間矛盾激化,演變成為一場金融戰,中國可望漁人得利,人民幣國際化也進一步提速。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將成為美元霸權的真正攪局者。這一論述對理論界具有一定參考意義。
世界對美元的獨霸狀況已經感到“疲倦”了。由此,歐盟推出了歐元,讓其成為僅次于美元的國際流通貨幣。而現在,一些發展中國家也在這方面進行著積極的努力。一個顯著的例證是,反美元的“金磚國家”聯盟正在逐漸形成。本月15至16日,金磚國家領導人將聚會巴西,商討金磚國家開發銀行的組建,他們將以此為契機,打一場對抗美元的貨幣戰爭。
央行7月4日宣布,中國已經與韓國銀行簽署在首爾建立人民幣清算安排的合作備忘錄,此后,央行將確定首爾人民幣業務清算行。雙方將充分協商和相互合作,做好相關業務監督管理、信息交換、持續評估及政策完善工作。
而在此之前,央行已經與法蘭西銀行(法國中央銀行)、盧森堡中央銀行簽署了建立人民幣清算安排的合作備忘錄;授權中國銀行(601988,股吧)法蘭克福分行擔任法蘭克福人民幣業務清算行;授權中國建設銀行(601939,股吧)(倫敦)有限公司擔任倫敦人民幣業務清算行。
事實上,烏克蘭危機以來,面對西方的制裁,俄羅斯也一直急于推進“去美元化”。3月下旬,俄羅斯總統普京提出俄羅斯可以效法中日,建立自己的國家支付結算系統,設法減少對西方的經濟依賴。普京5月份訪華期間,俄羅斯與中國簽訂了本幣結算協議,在去美元上邁出重要的一步。
有分析認為,1944年創建的布雷頓森林貨幣體系已明顯過時。上世紀這套體系確定國家間的貨幣關系,現在已經不符合現代多級世界的現實情況了。也就是說,從前景來看,美元將走向沒落。但盡管如此,目前還沒出現轉用其它貨幣的必要性。
不過,隨著世界新的經濟中心的出現,例如以中國為主導的上合組織銀行、金磚國家開發銀行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出現,以及許多國家愿意與中國合作,使用人民幣進行貿易結算、金融機構之間貨幣互換,將打破了以美國壟斷國際金融市場,以及美元獨霸全球貨幣流通的局面。
分析人士指出,人民幣有著不錯的前景——可以成為跨國結算的貨幣之一。人民幣的優點在于,它是一種相對穩定的幣種,而且,宏觀經濟也是穩定的。再說,中國正在與一些國家落實一系列人民幣清算安排。人民幣的加速國際化或會對美元的國際貨幣核心地位構成一定威脅。
有關美元作為唯一儲備貨幣可能崩潰這一問題,金融專家以世界銀行為例。2013年,世界銀行在香港發型了首批以人民幣為幣種的債券。一些在港金融組織、公司和個人成為該債券的買家。盡管債券發行量僅為5億元人民幣(7600萬美元),但其出現已經證明,世界經濟正在尋找能夠替代“患病”美元的其它幣種。
人們發現,由于當前美國對國際熱點地區極不愿意采取軍事行動,制裁禁令已經變成了美國最喜歡的政策工具,比如對伊朗、委內瑞拉、朝鮮、俄羅斯等國的制裁,美國試圖通過這一手段影響其他國家的行為。最近的受害者是法國巴黎銀行。由于美國指證該銀行與受制裁的伊朗、委內瑞拉國家從事商業活動,美方對法國巴黎銀行89.7億美元的天價罰單和一年內禁止從事美元交易。
然而,由于法國不滿美國的制裁,該國央行行長諾亞日前對美國提出了直接警告:法國企業或將因此停止使用美元結算,或用歐元和人民幣直接跟中國做生意。法國財長薩潘也對美元在國際貿易中的霸主地位提出質疑,呼吁全球支付貨幣實現“再平衡”,稱巴黎銀行制裁案應該“讓我們認識到,使用多種貨幣的必要性。”
英國《金融時報》日前刊登的評論認為,美國在采取金融制裁這種做法的同時,也擔上了激起對美元在全球經濟中所處地位強烈抵制的風險,而此時中國等正在崛起的對手正努力爭取在國際金融體系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法國巴黎銀行被處罰事件一發不可收拾,因為法國將轉用歐元或人民幣進行結算。
其實,就在美國咄咄逼人地強制執行金融制裁之際,中國正在大力推廣人民幣在國際貿易和投資領域的使用,這是中國為使本國貨幣能夠挑戰美元地位而施行的最新計劃的一部分。美國與其他國家之間矛盾激化,演變成為一場金融戰,中國可望漁人得利,人民幣國際化也進一步提速。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將成為美元霸權的真正攪局者。(和訊網)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