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乳企威脅論
拿下銀鷺、徐福記之后,“并購狂人”雀巢并購惠氏中國區業務又有了新進展。
據悉,雀巢收購輝瑞旗下的嬰兒營養品業務惠氏奶粉已獲得了中國監管機構的批準。11月6日,雀巢中國區公共事務部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華夏時報》采訪時確認,由于雀巢并購惠氏奶粉是全球性的并購,有些地區的審批還需要一定的程序,中國地區的收購已經獲批了。不過,雖然雀巢砸下118.5億美元血本收購惠氏奶粉注定是一場漫長的戰爭,而在中國地區闖關通過也不過是其中的一個關卡,即便是最終收購成功,一場艱難的整合也注定不可避免。
整合惠氏的煩惱
故事始于2011年7月,輝瑞制藥宣布出售惠氏嬰幼兒奶粉資產。
今年4月,在與多個競爭者拉鋸了近10個月后,雀巢最終擊敗達能、美贊臣等一票競爭對手,拿下惠氏奶粉。隨后便開始了多個國家及地區的審批之路。
不過,雖然在11月6日,雀巢相關人士已對本報記者確認中國地區審批通過的消息,但截至本報截稿時,中國商務部并沒有就雀巢并購惠氏一事公布相關信息。
事實上,雀巢來自荷蘭,惠氏來自美國,兩種不同的文化,也給這次并購帶來了新的煩惱。輝瑞投資中國有限公司企業溝通部總監席慶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他們已經做好了并購手續完成后的整合,這次不僅僅是財務投資,雙方會在渠道、員工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整合,現在惠氏營養品業務不但沒有裁員,還“招兵買馬”。
收購輝瑞營養品,有利于補充雀巢現有的產品線。雀巢中國公共事務上述相關負責人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坦陳,雀巢收購輝瑞營養品業務是對雀巢嬰兒營養業務的戰略補充,可以完善產品線以及在高增長市場的強勁表現。
不過,有一位不愿署名的本土奶粉行業人士告訴本報記者,雀巢和惠氏兩家來自不同的國度,雖然中國政府批準了它們之間的并購,但是下一步能不能整合好,現在還不好說,就像中糧集團整合蒙牛那樣,并不是那么容易,如果整合不到位,還可能導致雙方的市場都會受到不利影響。
“雖然雀巢獲得了中國相關部門的批準,但是其在美國、歐盟等主要國家的市場就沒那么簡單,這就需要雀巢剝離相關業務規避反壟斷審核。”對于雀巢的并購,商務部研究院消費經濟研究部副主任趙萍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評論稱,在中國,雀巢的奶粉業務做得不如惠氏好,這次并購惠氏也是為了補自己的短板,但是一個弱勢品牌去整合一家強勢品牌,整合起來就不是那么容易了,所以如何更好地整合惠氏將是雀巢最大的難題。
據本報記者了解,雖然雀巢和惠氏中國區的業務還未正式整合,但是雙方下一步如何整合,過去的半年內都在同步準備和推進。
100余家乳企的新敵人
一旦雀巢正式整合惠氏,在中國市場,它們將很快成為中國第一大奶粉商。對此,國內乳品企業紛紛感到如坐針氈。
“目前在國內,外資品牌中美贊臣、多美滋、惠氏排名前三。”圣元奶粉一位中層告訴本報記者,外資主要聚集在一線市場,定位高端市場,國內企業主要是在二三線市場,定位中低端市場,雀巢和惠氏一旦合并,就會超越美贊臣,躍居中國奶粉銷量第一品牌。
上述不愿署名的本土奶粉行業人士告訴本報記者,雀巢和惠氏的結合肯定會對本土奶粉企業造成很大的沖擊,本來洋奶粉的競爭優勢就很明顯,現在強強聯合來勢更兇猛了。
目前,以澳大利亞、美國、新西蘭為代表的國家大量向中國出口奶粉。調查數據顯示,外資奶粉在高端市場的占有率達80%以上,在中端市場上的份額也不斷上升。
“全國生產嬰幼兒奶粉的乳品企業有100多家,這次雀巢收購惠氏對于他們來說是一把雙刃劍。”完達山副總經理余寧江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這是中國乳企參與市場競爭的一次機會,也有不利的一面,假如說國內企業在并購前不能擴大市場份額的話,未來壓力就會很大,以后的市場定價權就會掌握在他們手里。
此外,雅士利一位不愿署名的人士也告訴本報記者,兩個那么大的企業進行合并,不僅僅對他們企業,就是對整個行業來說肯定都會產生影響。
本土奶粉訴苦出口為零
事實上,在洋奶粉突飛猛進,一路高歌,攻城略地的同時,本土奶粉的日子越來越不好過了。
2008年“三聚氰胺奶粉事件”發生后,洋奶粉乘機而入,大肆蠶食國內乳品市場,并逐步掌握了奶粉定價權。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后,洋奶粉占據了國內越來越大的市場份額,2010年中國進口乳制品74.5萬噸, 2011年進口104萬噸,2012年上半年進口56萬噸。
“2008年之前,完達山是最大的奶原料出口商。現在,出口為零,國外市場基本封殺了中國奶原料的出口。”完達山乳液董事長王景海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是最大的乳品市場,受三聚氰胺的影響,民族產業受到打擊,一年比一年艱難。2011年,國際乳品進口盡快達到頂峰,全國市場上占到了51%,價格比國內貴很多。
有數據顯示,新西蘭全國有11618個奶牛場,奶牛約450萬頭,乳制品出口比例高達到95%(其中40%出口到中國,主要為奶粉)。
對此,有不愿署名的行業人士透露,新西蘭加大乳制品出口將使新西蘭在未來15年內人均收入提高60%,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進口奶粉每增加10萬噸,將直接導致國內減少85萬噸的生鮮乳的需求,相當于減少34萬頭奶牛,直接影響整個產業鏈上的幾十萬人就業。
“行業內,美贊臣、多美滋等外資品牌都出過很多問題。”業內專家告訴本報記者,奶粉的新鮮感是最重要的,口感也更好,由于進口產品和民族產品管理標準不平衡,他們不在有關部門的管控范圍,營養含量底,卻不作為有關部門的監測的范圍標準。
公開信息顯示,國家質檢總局14個月以來的通報名單中,發現共有34批次超過270噸不合格進口奶粉被銷毀或退貨,其中四分之三為嬰幼兒奶粉。
對于目前本土乳企的困境,東北農業大學食品科學院霍貴成教授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認為,對洋產品的搶購和盲目信任,是造成洋奶粉價格一路高漲的主要原因,而國內奶品市場卻靠價格在打拼市場,拼誰更便宜,所以國內企業也要轉變經營理念。
韓國巨頭每日乳業出口中國牛奶檢出病原菌
【環球網報道 記者 李小飛】據韓國《亞洲經濟》11月9日消息,韓國乳業巨頭每日乳業9日宣布,8日出口中國的165箱牛奶產品中被檢測出含有金黃色葡萄球菌,在入境前遭廢棄。據悉,金黃色葡萄球菌是一種可能引起食物中毒的病原菌。
每日乳業相關人士稱,作為出口產品的滅菌牛奶不可能含有任何微生物,在出口前的自行檢查中也未發現任何異常,目前推測可能是產品運輸、裝卸過程中出現包裝破損、污染。今后將加大對出口中國的滅菌產品、加工產品等的檢測力度,保證不再出現類似差錯。
滅菌牛奶是指產品中不含有任何微生物的牛奶,產品中添入其它成分,比如巧克力牛奶、草莓牛奶等屬于加工牛奶。
據了解,每日乳業的牛奶2011年曾被檢測出含有福爾馬林,原因是其使用了受污染的進口飼料。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