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私有化問題的哲學思考
來自吳輝的個人網站www.wuhui01.com
一、黃裳的故事
不知大家是否知道黃裳這個名字?
黃裳是金庸筆下《射雕英雄傳》中的一個人物,據周伯通說,他曾奉宋徽宗之命剿滅明教(此時離張無忌出任教主尚早兩百多年),被眾高手追殺,他因寡不敵眾,躲到了一個窮荒絕地,苦練武功欲圖報仇。經過四十年苦練,終于創立《九陰真經》。當他志得意滿重出江湖準備找仇家決一死戰的時候,發現仇家都不見了蹤影。
什么原因呢?
郭靖猜了七八次,都沒有猜中。周伯通告訴他,仇家都死了。因為一晃四十年過去,有幾個仇家能熬過四十年?“哈哈,其實他壓根兒不用費心想甚么破法,鉆研甚么武功,只須跟這些仇人比賽長命。四十多年比下來,老天爺自會代他把仇人都收拾了。”
咱們說私有化的問題,為什么要講這么個破故事?
這個故事道理很深刻,哲學境界非常高。
對于個人來說,活命是很重要的事情。活過四十年,不簡單。四十年能讓仇家一個個被老天爺收拾。
對于組織來說呢?血脈的延續非常重要。我們為什么要尊敬祖先,因為中國的老祖先了不起,這個血脈傳承了五千年,生生不息,巍然不倒。很了不起。所以把時間的尺度拉大,能看到老祖先的偉大。而與中國老祖先較量過的一些部落,譬如匈奴、契丹,則毫無疑問是失敗者,因為這些部落已經凝固在歷史中,今天已經不再存在。他們生存的地盤,已經到了我們的手中。
這又關私有化什么事?
只有私有化才能救中國。私有化是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最偉大的成就。而沒有政治體制改革,經濟改革的成果也保不住。很多人有這樣的看法。杜建國闖世行報告會,反對私有化,要求佐利克“帶著你的毒藥滾回美國去”,對推行私有化的這些人打擊很大。
但是,還是有一些人心里不服。私有化多偉大?杜建國你懂個什么?
所以我們要把道理講清楚,要讓人心服。
黃裳的故事因此就非常重要。也就是說,如果私有化、政治改革能夠讓這個國家的血脈代代傳承,千秋不敗,那這個政策無疑應該擁護。但如果私有化、政治改革、自由市場這些東西,可能給民族血脈的延續帶來危機,讓中國步匈奴、契丹的后塵,那么毫無疑問,這個私有化就是要不得的。
活著不容易,共產黨能否再扛四十年,達到元朝的壽命?這是一個大課題。中國老祖先傳承了五千年的血脈,會不會在我們這一代人手里斷了,步匈奴、契丹的后塵?五十年或者一百年后,這片土地成了盎格魯撒克遜人的天下?
我們需要對此進行深入的思考。
二、私有化與逛窯子
私有化與逛窯子有什么關系?
剛才我們說了血脈延續,我們人是要老的,每個人的人生總歸宿,奔赴八寶山火葬場,或者奔赴祖山入土為安。以前我都只感覺到別人會老,從沒想過自己會老。但過了四十歲就知道了,原來我自己也會老!我們每個人都會老,都會離去。
怎么辦?這是一個問題。
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就是留下孩子。
孩子還會生孩子,血脈能代代延續。這太好了,太了不起了。
孩子很重要啊。
所以核電不能搞,云岡石窟1500年已經面目全非,核電站棺木必須經歷20萬年才能安全,而事實上這些棺木可能500年就會風化泄露,那我們的子孫就整個滅掉了。
咱們不說核電,說孩子。
逛窯子是不能生孩子的。那么多人上過,怎么知道這是誰的孩子?所以這個道理不用多說。
逛窯子消耗極大,但是不能生孩子。中國老祖先發明了一個字“淫”,意思就是“泛濫”、“過多”,不停地下雨,就是“淫雨”;放縱欲望不生孩子的交媾,那就是“淫欲”。萬惡淫為首。消耗了精髓卻不能留下孩子,這是萬惡之首。
這跟私有化什么關系?
不著急,咱們慢慢道來。
三、國有制的問題
很多人對公有制的理解,就是國家所有,公有,不是某一個人私人所有。譬如中石油。
為了搞倒中石油,有人拿壟斷說事,說國有企業的壟斷,讓人發指。
我對這個事情非常敏感,曾經跟一位國企改革的權威當面表達過我的觀點,我說,煉油這一塊,可以分割,可以民間化,但是采油這一塊,這個是國家力量,跟中央軍委一樣,是絕對不能放棄的。你能說中央軍委壟斷嗎?軍隊國家化,多黨制,誰都進來摻乎一把,洛克菲勒福特基金會入股中南海,或者說,中投公司入股美國軍事基地,入股美國總統選舉,這行嗎?車子與老婆恕不外借,涉及到血脈主權的東西,不能買賣,就是要國家力量主導。
高盛公司,索羅斯基金會等等金融集團,其實都是國家力量,與美聯儲穿一條褲子,只不過是承擔損益責任。大公司都要國家出面,才可能形成國際競爭力。如果聽這些人的忽悠,反壟斷搞私有化,那中國這些國有公司很快就會變到美國人的名下。
但是中國的國有企業確實有問題。
問題在哪里?
缺少資本約束,沒有損益責任。
沒有國家力量支持的企業,國營食雜果品公司等等,總是賠錢。賠錢是顯然的,因為不賠錢那就得老實經營,很難。賠錢了,私人得利,把虧損甩給國家,何樂而不為?
而那些有國家力量支持的企業,中石油等,也賠錢。因為人的貪心不足,貪污了一百億,還要一千億。一方面壟斷,一方面找政府要錢,沒有底洞,因為人的貪欲就沒有底洞。
沒有損益責任,不管虧損還是賺錢,都不長智慧,沒有基因層面的進化。賺錢靠老爹贈予,賠錢靠老爹兜著,這孩子長不大。
這是溺愛。雖然不是逛窯子,但是孩子長不大。逛窯子是完全沒有孩子。
高盛公司是承擔損益責任的。波音公司這樣的國防企業,也要承擔損益責任。克萊斯勒為了尋求聯邦政府的貸款,還要去國會接受質詢。國家不會無原則支持你。美國的“國有”企業,與國家力量之間有非常合理的距離。不是“國有”,是“民有”,自生自滅,但是代表國家力量,是國家力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所以美國人非常聰明,懂得放手,你虧損找國家要錢,我不給。里根撒切爾在國有企業經營進入死胡同以后,想出了這個辦法,“不給”。或者叫“私有化”。這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事情。
有一篇文章叫《把信送給加西亞》,送信的人叫羅文,加西亞是古巴反對派領袖,當時是十九世紀,古巴被西班牙占領,美國跟西班牙打仗,需要聯合加西亞。美國總統不知道加西亞在哪里,送信的任務交給羅文,羅文把信送到了。
這個故事說明一個道理,信送不到怎么辦?
那你就別回來。
這是賭命。
資本責任比賭命要輕,是賭錢。如果企業輸了,虧損了,你就賠錢。你拿自己的錢做企業,做賠了自己掏腰包。不要去找國家。這才是合理的規則。
所以中國的國有企業改革,其實非常簡單,就是兩個字,“不給”。或者五個字,“控死印鈔機”。果品公司虧了,找政府要錢,不給。中石油虧了呢?不給。即使給,也要層層追究責任,下不為例,最終要往“不給”過度。
不給。這就是國企改革。
只要不印鈔票,國企的改革自然完成。根本就無需制定方案。你沒有效益自然就完蛋了,別指望政府給你印鈔。
馬克思是支持這一結論的,他把這個做法叫“在協作和對土地及靠勞動本身生產的生產資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礎上,重新建立個人所有制”,個人所有,也就是讓資本具備人格,承擔損益責任。
資本人格化,讓送信者變成羅文,送不到就賠錢出局。這顯然能提升企業的競爭力,能促成企業家內心的智慧提升,基因進化,賺錢長見識,賠錢也能長見識。這就是和諧增長,天人合一,這就是“公有制的實現形式”。
四、資本人格化
馬克思所鞭笞的“私有化”,是指“依靠對生產資料的占有而奴役他人”。但是并不排斥個人占有生產資料。事實上,任何一種經濟形式都不可能避免個人占有,你發工資就是給個人的。如果說個人所有就是私有化,那國有企業發工資就是在搞私有化。你只要不奴役他人,協作、對土地、靠勞動本身——而獲得的生產資料,共同占有(不奴役),重新建立個人所有,這就是公有制。
通俗地說,誠實勞動所得,哪怕是個人所有,也是公有制。
但是,奴役他人,譬如殘酷剝削,譬如印鈔,這個就會導致社會矛盾,這就不和諧,就不是公有制。
所以說,私有化,其實是不正當的個人所有。
著名學者秦暉曾經反對私有化,說你們搞私有化,要公平地搞,不要巧取豪奪。
但“私有化”在馬克思的原意中,就是“不公平的個人所有”,就是巧取豪奪。一旦開啟“私有化”,哪還有公平的?如果控死印鈔機,大家靠勞動掙錢,這就是重建個人所有制,是公有制,不是私有化。我把這個主張稱之為“資本人格化”。
反對私有化,反對巧取豪奪,但是不能反對靠勞動賺錢。
資本人格化是有意義的,讓人承擔資本責任,不向國家要錢,這樣就能促成基因層面的變化,大家都誠實勞動。按照這個思路下去,中國也能成長出自己的洛克菲勒和波音公司。
但是印鈔機控制在改革者的手中,他們怎么能不用?這個改革一下就成了巧取豪奪,成了私有化。這個過程本來應該是可以控制的,如果央行領導人有這個戰略和決心,不給虧損國企印刷鈔票,改革自然能夠完成。改革如果不用“私有化”這個詞,而改用“去特權化”,或者“資本人格化”,國企私企一律不得依賴印鈔機。那就抓住了關鍵。但是很可惜,中國沒有撒切爾和里根,中國選擇的路徑,是放開盤子讓權貴印鈔。
我的《資本人格化》一書對國有企業“虧損印錢”的游戲進行鞭笞,認為國有制其實是官員所有制,這個體制形成了制度性印鈔的陷阱。我認為國有企業應該承擔損益責任,不能依賴印鈔。《資本人格化》一書的結論,就是“控死印鈔機”。
反對印鈔,但是不反對企業承擔國家責任。不依賴印鈔的民間企業和國家戰略結合起來,就是國家競爭力的根本依托。
五、“開放”
2002年底,中國加入WTO,選擇了一條大規模引進外資的“開放”之路。
中國的外匯儲備迅速增長。1998年東南亞金融危機的時候,中國外匯儲備1300億美元,2004年達到4000億美元。此時開始,美元開始持續貶值。2007年,外匯儲備達到1.3萬億,2008年,1.5萬億,2009年,1.9萬億,2010年2.3萬億,2011年,3.2萬億。
外匯儲備意味著同時給兌換外匯的美國代理人印刷了相應的人民幣。外國人手中的人民幣從1998年的1萬億,增長到2011年的20萬億,這個印鈔的速度,非常壯觀。
1989年我大學畢業,那一年學生鬧事,起因是官倒,物價猛漲,通貨膨脹,這個膨脹的源頭,是國企造成的。樓堂館所,鋪攤子,國企擴張,所有這些都通過印鈔彌補,于是造成通脹。然后治理整頓,砍項目,通脹緩解。我記得那一年居民儲蓄是4000億人民幣。
2000年左右,居民儲蓄膨脹到了5萬億,翻了十番。都是巧取豪奪,找印鈔機弄錢。
2007年居民儲蓄20萬億,而與此同時,外匯儲備1.3萬億美元,基本上是8.2進來的,約合10萬億人民幣。此時中國居民儲蓄有一半是美國人印刷的。中國拿著1.3萬億美元,就說明給美國代理人印刷了10萬億人民幣。
美國人拿了錢,收購中國的戰略產業。中國移動,中國石化,中國國有銀行,轉眼間都成了美國人的。
這也沒關系呀。美國收購中國戰略產業,那中國拿了美元,1.3萬億,可以收購美國全球軍事基地,壟斷全球話語權呀。
天殺的錯誤就在這個時候出現了。中國拿錢不買資源,更不買軍事基地,而是去購買美國國債,買兩房債券,搞“金融組合投資”。
宋鴻兵說,兩房債券是“金融毒垃圾”,中國的錢沒了。
當然,宋鴻兵不說,中國的錢也沒了。宋鴻兵不是次貸危機的制造者。問題是,美國人要說中國的錢沒了,總得有一個人來說呀。那就讓宋鴻兵去說吧。
宋鴻兵一說,大家還真信了。
當然,我不相信。我說3763億美元沒了,宋鴻兵查賬,一天查一億美元要10年時間,怎么可能?你沒查賬,怎么能說沒了就沒了?
所以我提出“沒收美國人的在華資產”。主張“中國投向美國的每一分錢,都必須如數償還,否則,就以相應的在華資產抵債”。我不管你有沒有次貸危機,有沒有金融海嘯。你嘯你的,借我的錢一分不能少。
問題是,中國失去了主動權。操作的官員們都拿了回扣,不敢吭聲。
平心而論,十年開放(我們只算加入WTO的這十年),中國是有了極大的發展,高鐵高速公路飛機汽車洋房,這都是看得見的。但是問題也非常嚴重,中國的煤炭消耗達到30億噸,占全世界的三分之一!40%的GDP用來出口換回美元,再購買美國國債變水。相當于40%的GDP直接扔到太平洋。
中國賣出的是煤炭鋼鐵稀土,得到的是麥當勞可口可樂新能源經濟學家美國國債次貸危機金融詐騙。這個買賣到了一個什么程度?
到了一個這樣的程度,就是說,美國人,歡迎你來中國,我可以任意給你印鈔票,你拿了鈔票,往中國各個地方建工廠,能制造什么就制造什么,甭管資源代價,甭管環境污染,做出了產品,你全部免費拉走。
具體操作流程是,你先印美元跟我換人民幣,我給你印了人民幣之后,再把你換人民幣的美元,拿到美國去投資次貸。相當于美元再還給你,我給你白印人民幣。
如果中國可以去美國白印美元,拿走東西,我也樂意呀。
所以開放的成就大,問題也很多。關鍵是資源消耗大,國家被外人控制,產業結構成為白白奉獻,資源單向流失。
不買美國國債就好了,我們買石油,買優尼科,買軍事基地。
但如果那樣,美國就不跟你玩了。
但是我們貪心,我們信任美國,愿意購買美國國債,所以上當了。還做不得聲。
六、三條路徑的比較
看了溫總理的答記者問,“知我罪我,唯有春秋”,我非常理解。做人很難,不管怎么盡心,都不可能沒有失誤,也不可能讓人人都滿意。
但我們需要反思,我們往往出于好心,未必能把事情辦得很好。我在2007年提出“抵御美國經濟侵略”,烏有之鄉對我知遇有加,發表我的多篇文章,我感激不盡。
但并不理解我關于匯率民間化的文章,我被邊緣化,任我怎么解釋,都無濟于事。他們走向了一個對人不對事的極端,我也無可奈何。
但是無論怎么沉浮,我的主張依然存在,就是國家要重視資源,不能給美國人白印鈔票。我寫《印鈔者,殺無赦》,《以資源為焦點,決策人民幣匯率》,都是為了解決問題。我還寫了一篇《2012的新年禮物》,表明我不懷疑周小川,我認為沒有人敢背叛這個國家,包括周小川。
我們的分歧,僅僅是認知的角度不同。
我沒有見過溫總理,但是在2005年8月13日總理去長沙遠大視察的時候,那篇《就可持續發展致總理的一封信》,卻是張躍先生和我一起寫的。那篇文章說了一個重要的道理,發展需要資源。核能不可用,礦物能源至關重要,是經濟增長的總發動機。
要從資源的角度,看血脈的延續,才能對事情的利弊有完整的判斷。知我罪我,唯有春秋,這是一個境界。
按照前面的分析,中國的改革應該有三條路徑:
第一條,維持國有制。這個我是反對的,因為你總是印鈔,剝削人民。你不長智慧,不加強管理,總是惦記印鈔機,這不是個事情。有人提出國有企業要改革,要私有化,也是為了消除國有企業的弊端。事實上,這個改革在里根撒切爾那里是成功了的。
第二條,資本人格化。控死印鈔機,什么改革都不搞,死活自便,市場說了算。若干年下來,最終讓企業自己承擔資本責任。這是我所主張的“公平的改革”,我認為這就是“重新建立個人所有制”,就是“公有制的實現形式”。
第三條,“開放”。讓外國人主導,大肆印刷鈔票,發展日新月異,但是產業結構全部為外國奉獻資源。
這三條路徑都各有優劣。第一條路徑,維持三十年,中國肯定是一個封建等級制度,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有錢的都是當官的國企領導人,而且這些人沒本事,不長智慧,不賺錢,只知道“跑部錢進”,專門往國家要錢。這是溺愛的孩子,長不大,難以形成國際競爭力。難以自立于世界叢林。
第二條路徑,維持三十年,中國會有相當的重復建設,大家謹小慎微,經濟發展非常緩慢。生活水平低,但是可持續性會非常好。如果引導得當,能促成企業競爭力的內在增長。這是獨立的孩子,苦命,但是能適應叢林法則的檢閱,不過長成的速度太慢。
第三條路徑,維持三十年,國家資源會耗空,城市變成廢墟。這個孩子是迅速長成,也享用了短時快樂,但是沒有內在智慧,精華嚴重流失,跟同治皇帝一樣,面臨著英年早逝和絕后的危機。
戴旭有兩個很好的比喻,第一個,“改革開放就是叉開大腿讓人來搞”;第二個,“共產黨依靠美國,就是跟窯子里的人沾上了”。窯子里的人怎么能要?吸你的骨髓,敗你的家財,還污染環境,給你留下性病梅毒。然后沒有孩子,絕后。然后婊子無情,時刻算計著要你的命,拿你的財產走人。
我覺得這兩個比喻非常恰當。中國搞私有化,就是過度消耗資源,污染環境,相當于逛窯子。窯子里的人給你帶來轉基因計劃生育色情泛濫普世價值貪嗔癡慢,害人不淺。你還說樂了,誰知道樂了之后是什么?上了一次就終生不舉,還說樂了,是腦子被驢踢了。美國和西方價值就是以貪婪縱欲為代表,就是窯子,不能沾。杜建國說私有化是毒藥,這是對的。私有化在當前的形勢下,就是美國化,就是被窯子訛錢。
不管溫總理有沒有意識到問題,我在這里提出來。總理說歡迎異見人士到中南海,我在這里報一個名。我們畢竟是有緣分的人。我對于資源與可持續性的理解,不敢說無人能出我之右,起碼也是笑傲江湖。請我去中南海,我自信不辱沒總理的用心。
七、三條路徑的選擇
三條路徑都要消耗資源,而且都伴隨著個人財產的增長。這個無法避免。好比人要老要死,無法避免。關鍵是能不能留下孩子,能不能有基因層面的進化,能不能血脈延續永續傳承。
第一條路徑,維持國有制。國有制其實也是私有化,不過是以貪污的形式,損公肥私。沒有資本約束,印鈔機不停止,這個陷阱就無法避免。美國人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也曾經惡性通脹,后來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改為堅決控制通脹,這就是里根撒切爾的新政。
如果不控死印鈔機,中國的經濟增長肯定是“一松就亂,一緊就死”。維持國有制,持續給國企印鈔,又是一個無底洞。私有化、巧取豪奪每天都在進行,民眾的不滿也會日益增長。
我們選擇了改革,選擇了放棄國企。這是運數。但是我們的方法錯了,本來控死印鈔機能解決一切問題。我們卻去搞諸多“私有化”改革,結果印鈔機沒控住,人的貪婪私欲全部釋放出來了。
漢武帝搞鹽鐵官營,也是國企,但那個不印鈔,國企要接受市場檢驗。漢朝持續了四百年。說明只要控死了印鈔機,官有民有都一樣,不必要搞“私有化”。官有民有都可以成就國家力量。
但不印鈔又怎么能叫官有呢?既然官有怎么能不印鈔呢?撒切爾里根不印鈔,那叫“私有化”——不過比較馬克思所定義的“私有”,里根撒切爾的“私有”是有區別的,前者是“巧取豪奪”,后者是“不得巧取豪奪”。
如果把“私有化”定義為“不得巧取豪奪”,我認為這就是資本人格化。這就是第二條路徑。這是一條長智慧、可持續的路線。但是西方經濟體系的演變,經過了漫長的時間和頻繁的經濟危機,中國如果走這一條路,也不可能避免西方的危機。
我們義無反顧地選擇了第三條路,這也是運數。歷史必然。如果不選擇這一條路,我們也不會知道美國人的窯子面目,我們總會要去試一把的。溫總理說,“知我罪我,惟其春秋”,我相信他這句話。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誰都不會有先見之明,換了誰可能都會走到這條路上去。再來一次,也可能要選擇這條路。因為畢竟有捷徑,中國不可能放著捷徑不走。
但是我們要發現問題,并且采取補救措施。而不能放任國家被美國人奴役,甚至破罐子破摔,故意賣國。
八、回到黃裳的故事
如果我們現在還是計劃體制,我們還在謀求改革。第一條路徑被否決。如果我們控死印鈔機搞封閉演變,我們就會要求向西方學習,第二條路徑也被否決。現在我們選擇了第三條路徑,結果資源消耗極大不可持續,精華流失危機四伏。歷史沒有假如,不管我們的選擇是否正確,不要再爭論。我們要活下去,當務之急是面對現實解決問題。
現在發現問題還為時不晚。
美國發現問題是在七十年代,增長的極限。而此時美國人犯下的諸多錯誤已經無法挽回。我們比美國人應該幸運,十年的時間就發現了發展戰略中的諸多致命問題。
我寫過一篇《我向國家敬獻“和氏璧”》,提出反核電、反城市化、反美國國債、以農耕為本四項主張。現在再加上一條,反計劃生育。如果我們按照這五條去行動,我們可以讓這個國家的血脈延續下去。選擇第三條路徑所碰到的種種危機,我們均可以化解。
下面就這五條逐一說明。
第一,反核電。這是最緊迫、最迫在眉睫的事情。核電站一旦建起來,壽命四十年,污染二十萬年。運行期限一過,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建核電是貪欲膨脹的典型癥狀。我做過一個測算,不停建核電,500年內中國發生核泄漏的可能性是99%。如果北京真的發生核泄漏,如果在今天發生,什么后果?北京立馬成為一座空城,損失何止千百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們自己不要的事情,為什么要強加給子孫呢?為了不至于斷子絕孫,我們哪怕不用電,哪怕茹毛飲血刀耕火種,也絕對不能建核電。建核電是整個滅種一個不留。二十萬年是100個秦皇漢武的周期,想想這么長的污染,人類要死多少遍。
第二,反計劃生育。目前的工業文明壽命不過四十年,繁華過后城市變成廢墟。一旦礦物能源枯竭,這個血脈還得往下傳承。回歸農耕過艱苦生活是惟一的出路。適應艱苦生活,必須靠多生孩子,讓孩子受苦。不生孩子自斷子嗣,怎么可持續?回到黃裳的故事,血脈延續是頭等大事。反核電之所以排在第一位,是因為這個事情太迫切太恐怖。
第三,反美國國債。跟窯子里的人打交道的時候,往往是甜言蜜語的。美國人騙我們購買美國國債,花言巧語肯定沒少說。但是已經上當了,絕不可以再犯。弟子規說,無心非,名為錯,有心非,名為惡。再買美國國債,性質就不一樣。夏斌一進貨幣會,就沒干過什么好事。幸虧這個人被清退了。這個人太糊涂。
匯率必須民間化,外匯儲備必須軍管,這是國家突破美國封鎖的戰略要點。匯率民間化讓央行退出,美國印鈔就無以得逞。這就是最大的反印鈔。
第四,反城市化。城市是人類的墳墓。城市繁華,是三十年來的偉大成就。可是我們沒有來得及發現,城市其實靠礦物能源支撐。我們如果早就知道城市必須依賴礦物能源,而且知道礦物能源必定很快枯竭,人類沒有任何出路,城市只能變成廢墟,我想,國家不會這么大力的推行城市化。
現在農村基本沒人了,城市還在擴張。別再弄了。現有的城里人還要往農村走,再建住房擴張城市,勞民傷財,有何益處?
第五,以農耕為本。四十年之后,中國最好的職業可能就是農民。不要對城市抱有任何幻想,越早回歸越安全。城里的房子,該廢棄就廢棄,已經犯下的錯誤無可挽回。500年后城市風化,又會變成耕地(只要不發展核電,否則土地再生周期延長400倍)。我們要相信自然的偉力可以撫平一切,不要過于內疚。中國如果回歸農耕,節省資源,可以給全世界樹立一個榜樣。大家都互不相讓必然整個毀滅。退一步海闊天空。
有了這五條,國家可以持續。五千年的血脈可以繼續傳承。四十年后日本毀滅,一百年后美國毀滅。但是中國的毀滅,可能一千年,可能一萬年甚至更遠。
回顧一下,私有化有三重含義:
第一,在馬克思那里,私有化意味著“殘酷剝削巧取豪奪”。大家都反對巧取豪奪,反對這樣的私有化。
第二,在里根撒切爾那里,私有化意味著“不得巧取豪奪”,用自己的錢承擔資本責任,虧了自己賠,不得向國家伸手印鈔。我把這個稱之為“資本人格化”。
第三,在佐利克那里,私有化救中國,這個私有化的含義,是利用人們對第二種私有化的信任,實施第一種私有化。“私有化才有效率”,你一愣,他就把你的財產私有給他了。
私有化前兩種含義,一種是“巧取豪奪”,一種是“不得巧取豪奪”(承擔資本責任,風險歸私人,虧了賠錢)。您說不能私有化,他們就利用后一種解釋,不私有,國有,虧損歸國家,甚至人為制造虧損,巧取豪奪。您說私有化,他們就利用前一種解釋,化公為私。不管怎么弄,我們都是被耍了。“私有化”一詞在此具備了“波粒二象性”,你說是粒子它就是波,你說是波它就是粒子,你一迷糊,錢就到了他們手中。私有化的“波粒二象性”,就構成了私有化一詞的第三重含義。
所以,最好不要使用“私有化”這個詞,一用就上當。可以使用“特權化”與“去特權化”來認知企業行為,或者使用“印鈔依賴”與“去印鈔依賴”,或者使用其他更好的詞。
要讓血脈延續,第一種私有化要不得,第三種私有化我們死得早。第二種私有化能約束人的貪婪,可持續,這正是“公有制的實現形式”。
我們對改革的三條路徑進行分析,不管是哪條路徑,都要消耗資源,最終都會導致礦物能源的枯竭。關鍵是枯竭之后,我們能否繼續活下去。我們引用黃裳的故事,對三條路徑做哲學分析,是為了做一個類比:
第一條路徑好比包辦婚姻,缺少幸福的感覺,大家會不由自主去掙脫。這條路徑雖然也能生孩子血脈延續,但不利于孩子基因的進化,孩子可能弱智,這也是不人道的。
第二條路徑好比一夫一妻勤儉持家,有獨立精神,但是謹小慎微,難抗風險。這個血脈可持續,但是不夠風光。
第三條路徑好比逛窯子。現在已經被窯子耍了,精髓掏空,吃了大虧,甚至可能掛掉。但是現在還有救,染上梅毒還不是晚期,需要驚人的毅力和決心調整戰略,懸崖勒馬,才能轉危為安,血脈延續。
如果不能從窯子里醒來,還在樂,還在“偉大成就”,那用不了三十年,中國人口將會銳減,生育能力下降,嬌生慣養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精華早泄,基因退化。再加上外敵入侵,大國空巢無力抵抗,那五千年的血脈就可能在我們這一代人手里斷了。
結論:選擇第三條路已經是既成事實,木已成舟,生米煮成了熟飯,跟窯子已經同房。事已至此,還可以活,看下一步的戰略。
我提了五條,反核電,反計劃生育,反美國國債,反城市化,以農耕為本。這五條除了反計劃生育外,其他四條都可以歸結為“反印鈔”,核電以印鈔支撐,美國國債也是通過匯率制度的缺陷由印鈔支撐,城市化房地產是印鈔支撐,沒有印鈔,人們不得不回歸農耕。
所以印鈔是萬惡之源。核電美債房地產,都是對老百姓敲骨吸髓。反印鈔可以扭轉社會諸多亂象,關住國家頹廢的總閘門。
敬請關注:推廣弟子規,關心下一代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