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聞新錄:今天再看當年對美國“新經濟”模式的無度吹捧
王 微
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1月25日在瑞士開幕,引起世界普遍關注。
一直是“市場經濟成功的標志”的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今年卻一反常態(tài),打破以往傳統(tǒng),一開場就確定了“關于資本主義辯論”這一議題。會上群情激憤,言辭激烈,以壓倒的態(tài)勢,聲討當前世界資本主義種種弊端。達沃斯論壇怎么變調了?資本主義社會出了什么毛病?
論壇主席斯瓦布在答記者問時承認:“雖然迫切需要對資本主義體系進行修繕,但僅憑修繕無法克服目前的危機,需要新的模式去解決全球面臨的新挑戰(zhàn)。”他又說:“今天的挑戰(zhàn)只能靠國際社會共同解決,而處置這些挑戰(zhàn)需要新的方式,因為將我們帶入危機的舊制度早已過時。”
德國《世界報》網站當天報道說,在達沃斯,人們必須“不斷討論(資本主義)制度,也要討論我們制度的模式”,并且說,“這種懷疑論調在論壇上廣為蔓延,無處不在。在達沃斯的這種氣氛中,明確表示信仰資本主義的人為數不多”。
該網站援引國際工會聯(lián)盟秘書長沙蘭•伯羅的話說:“20世紀的資本主義不再適合21世紀。今天世界上的不平等就像上世紀30年代大危機之前一樣嚴重。數億人沒有工作崗位。”。
法新社報道說,“就連包括總理默克爾在內的政界領袖也認為,歐洲決策者是反思的時候了”。
世界對資本主義的埋怨、不滿、指責、批判,從它誕生以來就是存在的。不過時高時低,時強時弱。那是正常現(xiàn)象。因為,迄今沒有一個社會制度盡善盡美,無法挑剔。畢竟資本主義只是人類社會發(fā)展史上的一個階段,人類社會發(fā)展過程不會在某一時間點上止步不前,不可能成為“歷史的終結”。但是,在這樣一個國際高級經濟論壇上,像今天有這樣多國際高級代表人物大聲疾呼,反思、痛數資本主義制度的缺失,懷疑它的自我“修繕”能力,公開指稱它是“早己過時的”舊制度,那確是從來沒有見過的。
是什么使這種顛覆性輿論在此時此刻發(fā)生,引我深思,開啟記憶,在腦海中搜索。恍惚十多年前,與之截然相反的看法頗為流行,一時充斥于國內外各種媒體的版面和頻道。它們齊聲唱和,對資本主義優(yōu)越性,特別是美國的“新經濟”的光輝業(yè)績,極盡夸耀歌頌之能事。當時頗不以為然,無法接受,但又無暇,也無力給出充分合理的回答。只能把它埋藏在心底。
今年達沃斯年會上的“大逆轉”,激活了我的再思考,深得回答這個問題的時間和條件或者已經成熟。于是,翻閱塵埋己久的筆記。驀然發(fā)現(xiàn),當時對資本主義的無度吹捧,在今天無情的現(xiàn)實檢驗下,突然成為笑柄,成為一眼看穿的笑柄。無需多高的理論水平和邏輯推理,就可看出它們的荒謬和離譜。
但它們確實白紙黑字被記錄在案,而且數量眾多,嘵嘵不休,丑態(tài)百出。細想一下,它們的出現(xiàn)不是偶然的。是當時的“大氣候、小氣候”決定的。上世紀90年代正是蘇共消亡,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解體之后。資本主義的術士高唱“歷史的終結”的凱歌,歡騰雀躍。被沖昏了頭腦的他們,抓住西方世界推行所謂“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得以暫時緩解了困擾經濟多時的“滯脹危機”,爭取到一個喘息時間。由是大肆吹噓美國已經“創(chuàng)造”出一個“新經濟”模式。說它能夠徹底擺脫資本主義經濟展的“周期律”,煥發(fā)出無限的生機與活力,“已經為了美國經濟永遠處于絕對優(yōu)勢打下基礎”。
這是一種“神話”,也是一個鬼話,欺騙世人的彌天大謊。今天,人們看得很清楚。
當時,英國報紙是這樣描繪美國的“新經濟”的。它的標題是:《美國經濟增長能打破歷史記錄嗎?》。說“美國經濟從1991年3月以來已經進入第93個增長的月份。自二戰(zhàn)以來,最長的增長在60年代,持續(xù)了106個月。最短增長期為12個月。二戰(zhàn)以來,增長期平均持續(xù)50個月,平均收縮期為11個月”。(英國《經濟學家》1998年2月5日)
其實,資本主義經濟的“增長期”與“衰退期”,都是相伴相隨的。“增長期”有長,有短。小“增長期”可能為期幾年,中等“增長期”可能長達十數年,長的“增長期”也可長達幾十年,例如二次大戰(zhàn)以后直到上世紀70年代初的“黃金時代”。有些經濟學家,依其延續(xù)時間長短,將其劃分為短、中、長三類。“長波”增長期的出現(xiàn),并不等于“周期律”的消失。
說什么,“美國經濟迎來了‘新經濟學時代’,過去那種經濟周期規(guī)律已不復存在”。這種說法是明顯違背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并不符合資本主義昨天、今天和明天的發(fā)展實踐。
文章吹噓說,“美經濟持續(xù)增長己進入第8個年頭。凡是該增長的都增長了,如國民生產總值(GDP過去兩年增長4%,既不偏低,也不過高)、資本開支、收入、股票市場(景氣已進入第17個年頭,道-瓊斯指數還差886點就突破10000點大關)、就業(yè)人數(失業(yè)率已經降到4.6%)、出口、消費者信心;凡是該降的都降了,如失業(yè)率、通貨膨脹率(1.4%,30年來最低點)和利率。”
文章喜洋洋地說,這決非偶然。因為目前美國的經濟結構是一種新型經濟結構,有四大特點:
——對經濟的不干涉主義、現(xiàn)實主義及創(chuàng)新等美國精神。
——在職工教育和再教育方面肯下本錢,每年投入1000億美元。
——在信息、電訊等高科技的科研方面肯投入巨額資金,美國人均計算機是歐洲和日本的5倍,美國在這方面科研資金的投入占世界總投入的40%。
――美國對世界的作用將像硅谷對美國的作用那樣,是世界新經濟尖端技術的“發(fā)源地”,特別是在信息工業(yè)方面,其他國家與美國的差距不是在縮小,而是在擴大。
一個標題為《應探究美經濟強勁奧秘》的評論更進一步的發(fā)揮說,美國資本主義經濟不僅走出了“周期率”,而且在“在美國的現(xiàn)代市場經濟中己不存在完全無政府的、完全自由的市場經濟,相反,80年代以后,美國采用國家干預與自由競爭相結合的方式一套既嚴格又規(guī)范的以戰(zhàn)略計劃指導或干預經濟的宏觀調控手段不斷加強對市場的調節(jié)。同時,受凱恩斯經濟理論的影響,美國按戰(zhàn)略需求和宏觀調控目標對經濟發(fā)展作有計劃調節(jié)的市場經濟體制模式逐步形成,國家干預經濟已是現(xiàn)代市場經濟發(fā)展的內在要求。如果說90年代以前,這種宏觀調控還較被動的話,那么進入90年代后就變得比較主動了。政府要達到預期的經濟目的就必須干預經濟。例如,有效調節(jié)社會的需求,貨幣財政政策的運用,國家投資及消費的指導,法律制度的制約以及金融政策的調整等。這種對市場經濟的干預手段一般是戰(zhàn)略指導性的,而不是指令性的。”
如此說來,美國上世紀90年代就已經解決了市場經濟和國家宏觀調控完美相結合問題。果真如此嗎?
從當前美國禍及全球,人神共憤的金融危機惡果來看,所謂美國“一套既嚴格又規(guī)范的以戰(zhàn)略計劃指導或干預經濟的宏觀調控手段”究竟在哪里呢?美國的“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到底為誰的利益服務呢?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美國的“高國債、高赤字、虛高消費”現(xiàn)象,不就是國家錯誤的宏觀經濟政策導致的直接結果嗎?美國出臺的用開動美元印鈔機推行“限量寬松的貨幣政策”,不就是向國外輸出赤字,輸出通貨膨脹嗎?
俗話說,“山不轉,水轉”,“十年河東,十年河西”。到今年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國際風向大變,資本主義成了“過街老鼠”。這要怪誰呢?
這說明兩點:一是不能把違背事物發(fā)展的基本規(guī)律的,毫無客觀根據的夢囈當作真實,硬要使之“變現(xiàn)”。其結局只能是頭破血流,一敗涂地。所謂“天命不可違”。“天命”此處就是規(guī)律,客觀存在的自然規(guī)律。二是對那些嘵嘵不休的各類術士提高警惕,隨時戳穿他們的唯心胡說。
我把當年對美國肆無忌憚吹捧“新經濟”言論不厭其詳地擺了出來,請大家明鑒。不想“秋后算賬”,也不必在此對資本主義“過街老鼠”多說什么。只是想指出,世上確有一些專門靠依耪“大款”謀生的食客騙子。總是“一犬吠形,百犬吠聲”,爭先恐后,向“主子”獻媚,以求乞得一些殘羹剩飯。這種人外國有,中國也有。
這些人有一個常犯的毛病,也可以說是“惡習”。就是當西方資本主義世界日子好過的時候,拼命地神化它,美化它。把它當作人間天堂,“極樂世界”,五體投地,頂禮膜拜,轉過身來橫眉立目地指斥蕓蕓眾生冥頑不化。當西方資本主義日子不好過的時候,便騰挪躲閃,噤若寒蟬。
世界上,不僅馬克思主義者早就指明了資本主義社會的根本缺陷,就是一些頭腦比較清醒的學者、政治人物都不諱言這一點。廣大工人階級、勞動人民、某些所謂“中產階級”更是以親身的體驗感受了資本主義社會的弊端。
我們始終要把握一條,就是什么都不要絕對化,超越真理一步就是荒謬。人人都要認識到人類歷史是不斷發(fā)展著的,永遠不會出現(xiàn)“歷史的終結”,除非人類死光。人類族群有幾十億,會有共同的“愿景”,但不能把一時一地的價值普世化。誰來規(guī)定“普世價值”?除非是上帝,因為只有他,不死不生。對于資本主義我們不會輕易地講什么它們何時“歷史的終結”。但相信它不會是萬古長春,不可取代!今年的達沃斯論壇就證明了這一點!(2012年2月7日)
(《環(huán)球視野globalview.cn》第438期)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xiāng)
責任編輯:執(zhí)中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