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各自的優勢
作者:郭生
在這里所說的國有企業是指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在這里所說的民營企業是指除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和外資及外資控股企業之外的其他各類企業。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在國民經濟中都占有重要的比重,它們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兩個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充分發揮它們各自的優勢,對于堅持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堅持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國有企業屬于全體人民所有,它的經營活動的最根本的特點是要符合全體人民的共同利益。國有企業的所有者是全體人民,全體人民要求國有企業滿足全體人民的需要,維護全體人民的利益。因此,對全體人民來說,不單要在個別國有企業中實現財富(價值)最大化,最重要的是使所有國有企業在整體上實現財富最大化,從而使整個國民經濟實現財富最大化。在這里,整體利益高于局部利益,局部利益要服從整體利益,決不允許局部利益損害整體利益。國有企業的這一根本特點決定了它在首先要考慮社會經濟效益的經濟領域具有特殊的優勢。
第一,國有企業在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的建設和運營方面存在優勢。能源、交通、通訊、礦產等產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這些產業的存在和發展為其他產業的經營發展提供著必不可少的基礎條件。因此對這些產業的經濟效益不能僅從它們自身的情況進行判斷,而應當充分考量它們對全社會的經濟效益所作的貢獻。而這樣的考量民營企業是很難做到的。
第二,國有企業在事關國家安全的軍工產品的研發和生產方面存在優勢。在當今世界上一個國家的安全與其軍事裝備緊密相關。在這方面的投入和產出是不可能用通常使用的一般企業的經濟效益來衡量的。特別是對我們這樣一個經濟技術水平不是很高、財政實力不是十分雄厚的國家,要使我們的軍事實力跨入世界一流水平,只有國有企業在國家的組織協調下,集中力量,才能擔負起這個重任。
第三,國有企業在事關國計民生的重要產品的生產、儲備、流通方面存在優勢。在事關國計民生的重要產品的生產、儲備、流通方面是不能單純考慮承擔企業的經濟效益的,而必須通盤考慮這種生產、儲備、流通對整個國計民生的影響。這不僅關乎社會經濟效益,而且關乎全社會的穩定和安寧。擔負此類任務的企業不僅不能進行投機性經營,而且必須自覺服從統一的安排和管理。這只有國有企業才能做到。
第四,國有企業在發揮主導作用和配合宏觀調控方面存在優勢。實施國家發展戰略和規劃、優化經濟結構、提高科技素質對于提高國民經濟的運行質量、提高宏觀經濟效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國有企業的性質決定了國家可以有效地組織國有企業發揮主導作用。同理,國有企業也是國家進行宏觀調控,防止市場劇烈波動,推動國民經濟健康協調發展的重要經濟力量。
第五,國有企業在直接關系百姓生活的供水、供電、供氣、供熱等公益事業方面存在優勢。公益事業的特點是必須把滿足群眾的生活需要放在首位,而不能首先考慮企業的經濟效益,更不能利用客觀形成的壟斷地位盤剝人民群眾。毫無疑問,此類事業更適合國有企業來建設運營。
民營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主要受市場調節。在其生產經營活動中要追求的是其所有者的財富最大化。這就決定了民營企業首先關注的是企業自身的經濟效益,它們要千方百計地壓低成本、增加收入。在這方面它們不會受到其所有者的約束。另外,民營企業在所有者直接經營管理的情況下,不發生代理成本。雖然由于市場競爭的壓力,民營企業有時會不惜損害社會經濟效益去追求自身的經濟效益,但民營企業確實存在經營成本低、約束少、靈活性大、競爭力強的優勢。民營企業的這一特點決定了它們在變化快、規模小、競爭激烈的領域存在優勢。
第一,民營企業在一般競爭性行業存在優勢。在市場經濟的汪洋大海中,在一般競爭性行業存在著大量的各種各樣的企業。它們不斷地產生著,又不斷地被市場所淘汰。只有成本低、適應性好、競爭力強的企業才能發展成長起來。在這方面民營企業存在優勢。
第二,民營企業在滿足群眾豐富多彩的日常生活需要方面存在優勢。群眾的生活需要是多方面的,也是千變萬化的。只有大量的、分布在各行各業的中小民營企業才有可能不斷適應這種需要和變化。
第三,民營企業在提供就業崗位方面存在優勢。由于民營企業量大面廣,它們能夠提供大量的就業崗位。民營企業提供就業崗位的形式也是多樣的。人們可以受雇于各種民營企業,也可以作為自由職業者為民營企業工作。由于一些民營企業所需要的投資較少,有些人可以通過開辦民營企業來實現就業。
第四,民營企業在科技創業型企業的創辦和運營方面存在優勢。科技創業型企業有兩個重要特點:一是科技含量高,二是投資風險大。這就決定了它的產生和發展依賴于技術和資金的緊密結合。它的創辦者一般是擁有一定資金的科技專家,后續投資者一般是有豐富經驗和知識的投資專家。這種將個人自身的知識技能與自己的資金和利益緊密結合的企業更適合民營。
第五,民營企業在對外投資和生產出口方面存在優勢。國際市場的競爭是非常激烈的。無論是在生產出口商品進行對外貿易方面,還是在“走出去”進行對外投資方面,要能在世界市場上站穩腳跟,不僅要在成本、技術、資源等方面占有優勢,而且要在體制和經營管理方面能與世界接軌,符合國際慣例。在這兩個方面民營企業都更有優勢。
綜上所述,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有著不同的優勢。充分發揮它們各自的優勢才能使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優越性充分的顯示出來。為此,必須使它們有科學合理的分工,相對明確各自的主要經營發展領域。
具體來說,在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的建設和運營方面、在事關國家安全的軍工產品的研發和生產方面、在事關國計民生的重要產品的生產、儲備、流通方面、在直接關系百姓生活的供水、供電、供氣、供熱等公益事業方面要依靠國有企業。可以在國有企業之間展開競爭,但在一般情況下不允許民營企業進入,以防止國有企業在競爭中不敵民營企業被迫退出而影響社會經濟效益。而在一般競爭性行業、在滿足群眾日常生活的服務性行業和小商品生產經營方面國有企業應當逐步退出,以發揮民營企業的積極作用。在創辦科技創業型企業方面、在對外投資和生產出口方面則應主要依靠民營企業。當然,這種分工不是絕對的。例如,在軍工產品的出口生產方面仍然要靠國有企業;在某些基礎產業允許民營企業投資國有控股項目;隨著情況的變化有些重要產品可以放開由民營企業經營等等。另外,在國有企業發揮主導作用和配合宏觀調控的情況下,要組織安排國有企業投資經營必要的領域、行業和產品。
為了充分發揮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各自的優勢,必須高度重視以下幾個問題。
一是要進一步加強對國有企業的監督管理。國有企業的優勢來源于國有企業的全民所有制性質。國有企業屬于全體人民所有,滿足全體人民的需要,維護全體人民的共同利益應當是它們的宗旨。如果它們違背了這個宗旨,就會改變其全民所有制的性質,也就會失去其應有的優勢。比如,如果它們利用各種形式的壟斷地位,盤剝人民群眾,謀取壟斷利潤;如果它們生產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破壞資源環境;如果它們進行投機性經營,制造市場波動謀取暴利;如果它們把企業自身的利益甚至是企業經營管理者的利益置于全體人民的利益之上;就會給國家和人民帶來更為嚴重的危害,就失去了國有企業應有的作用。對國有企業既要委以重任,又要加強監管。
二是要進一步加大對民營企業的支持力度。民營企業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最活躍的力量。民營企業在社會主義現階段無論是在對內搞活還是在對外開放方面都有著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對民營企業應當高度重視、大力支持。要根據民營企業在發展經濟、促進就業、提高技術、擴大開放等方面的貢獻,有針對性地在稅收、貸款、投資和其他資源的使用等方面給予優惠政策。特別是應當支持民營企業走向國際市場。民營企業雖然不是國有企業 ,但是中國企業,是中國走向世界的開拓者,是中國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
三是要堅定不移地堅持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全民所有制的國有企業是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經濟基礎。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對于社會主義經濟基礎的鞏固又有著必不可少的作用。這是因為作為社會主義經濟基礎的國有企業要靠黨的領導和各級政府的規范管理來保持其社會主義性質;要靠黨的領導和各級政府的組織指揮來發揮其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制經濟應有的基礎和主導作用。因此,必須堅持黨的工人階級先鋒隊的性質,堅持勞動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制度。否則社會主義經濟基礎就不能鞏固,社會主義制度就不能得到保證。民營企業的所有者是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但他們不是,也不可能是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者。只有在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制度下,民營企業才能在國內外經濟舞臺上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獲得前所未有的歷史地位。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