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鴻兵:刁難中國挽救不了美國經濟
2007年,一部從貨幣博弈的角度揭秘世界財富流向與金融騙局的財經讀物——《貨幣戰爭》備受關注。銷量過百萬冊,名列當年財經類圖書排行榜榜首。書中“預告”了之后發生的次貸危機,以及隨之而來的全球金融海嘯,同時也喚起普通人對貨幣銀行體系重要性的認識。11月22日,北京香山的一處院落里,宋鴻兵的《貨幣戰爭3》已進入收官階段。他在接受本報獨家專訪時“預測”:美國的量化寬松政策會以失敗告終,并可能將經歷長達14年的消費下滑期。
全球的貨幣大戰
貨幣戰爭比其他戰爭的文明之處,是以不流血的手段掠奪財富。
半島晨報:三年前《貨幣戰爭》暢銷之時,人們可能沒有想到這場戰爭來得如此之快。如今即使對經濟學一無所知的普通人,也承受這場戰爭帶來的傷害。您可否分析目前這場波及全球的“貨幣戰爭”爭奪的最大利益點在哪里?有可能持續多久?這場戰爭最可能的贏家是誰?誰會是最大的犧牲者?
宋鴻兵:貨幣戰爭是財富的戰爭,戰爭的本質就是為了掠奪財富,“貨幣戰爭”比其他戰爭的“文明”之處,是以不流血的手段掠奪財富。
中國作為新興大國,使美國一些人認為構成了對其地位的潛在的危險與挑戰,現有的霸權國家勢必對潛在的戰略對手進行政治、經濟、軍事及地緣等全方面的圍堵。貨幣構成了當今主權國家多維立體的國際安全體系新的重要的一維。
三年前我寫《貨幣戰爭》,“貨幣戰爭”和人民幣國際化是緊密相關的。當人們談到全球經濟不平衡,常常會說貿易不平衡。我認為還有另外的不平衡,就是經濟恢復發展速度不平衡,也就是經濟發展速度不同的兩個群體。比如中國、印度、韓國是從經濟危機中恢復較快的國家,而美國、歐洲、日本的經濟復蘇緩慢。這些國家面對國內政治壓力,需要尋找替罪羊,中國和人民幣成了最容易的選擇。這些和人民幣國際化是緊密相關的,而實際上人民幣國際化在金融危機后已經開始。
美國的陰謀戰
這將是一個長達14年的消費下滑周期,美國將經歷緩慢而痛苦的經濟復蘇時期。
半島晨報:您認為金融危機開始至今,美國經濟的最根本問題在哪里?在美國的“經濟自我保護政策”之下,其他國家最直接有效的應對辦法是什么?
宋鴻兵:美國是世界上金融最發達的國家,美元是世界儲備貨幣,因此牢牢占據世界金融的戰略制高點,在這一態勢之下,以金融為手段,向各國發動貨幣戰爭,構成了美國效率最高,費用最少,成效最大的戰略利器。美元危機的根本問題在于負債率過高,負債增速遠遠超過了GDP增長的速度,美國終將被龐大的負債所壓垮,因此量化寬松政策將以失敗收場。
半島晨報:您曾經預測美國房貸違約潮還有第二波、第三波,同時您認為美國將出現“消費瀑布”。為什么這么判斷?
宋鴻兵:從目前看,可能使經濟前景更糟糕的是美國正在衰老的“嬰兒潮”。美國的“嬰兒潮”時代指的是美國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的從1946年至1964年,這18年間美國出生的人口高達7700萬人,占美國人口的1/4。這群人是當今美國社會的中堅力量。隨著“嬰兒潮”人口的成長,美國的經濟步入了令人炫目的繁榮期。
進入20世紀80年代后,60年代初的“嬰兒潮”高峰期人口大學畢業陸續進入勞動力市場,這一大批年輕人朝氣蓬勃,敢于創業,大膽消費,刺激了美國經濟,極大地拉動了消費,創造了經濟繁榮時代。
根據美國勞工部的統計數字,美國人一生的消費最高峰是在47歲,此時的人生正當壯年,年富力強,收入達到鼎盛時期。過了47歲,人們開始考慮退休和養老,身體也日漸衰老,不得不準備看病吃藥,從這時開始,人們對未來收入的預期下降,消費開始逐步滑落。而2009年正好處在人口消費曲線所代表的懸崖邊緣,再往前一步就是“消費瀑布”的拐點。當1962年出生的最后一批“嬰兒潮”滑過2009年——47歲的消費最高峰年齡,接下去就是一個劇烈下滑的消費周期,其持續時間直抵2024年。這將是一個長達14年的消費下滑周期,美國將經歷緩慢而痛苦的經濟復蘇時期。
普通人的財富保衛戰
白銀比黃金更加稀缺。白銀未來有望上漲4倍達到100美元/盎司。
半島晨報:目前人民幣對美元升值,這如何造成人民幣購買力的縮水?
宋鴻兵:假如中國擁有2萬億美元的外匯資產,而人民幣對美元比價為8:1,如果在美國的壓力下,人民幣被迫升值到6:1,這時將發生什么呢?我們做個比喻,如果2萬億美元在國際市場上能夠換回16萬億個面包,現在突然價格變為用12萬億張收據換16萬億個面包。貌似升值后的收據購買力提高了,但實際上當人們用這個比價關系去換取面包時,會突然發現在前12萬億張收據取走了16萬億個面包后,還有4萬億張收據什么也換不到了。在人民幣升值的那一瞬間,強制12萬億張新收據等價于16萬億張舊收據,意味著舊收據對于存量資產購買力的暴跌。更糟糕的是,由于美元濫發,導致了國際商品價格上漲,這意味著升值前的人民幣的實際購買力大幅縮水。
半島晨報:現在很多普通百姓都認為“錢毛了”之后,應該大量買黃金保值,您認為對于普通人而言,在貨幣戰爭中如何保護自己的財富?
宋鴻兵:按照現在人民幣貶值的速度,40~50年后手頭有3個億才能相當于現在60萬元的購買力。現在手頭有1千萬元也不能保證以后退休后的生活,因為貨幣貶值速度是非常快的。鈔票可以印,但黃金、白銀卻不能。
目前,同為金屬貨幣,黃金一度突破1400美元/盎司,白銀才25美元/盎司,價格被嚴重低估。白銀之所以被低估,是在近20年來,其工業用途遠遠大于金融屬性。因為白銀被廣泛用于太陽能、電池等新材料領域,而黃金因為價格高昂,工業用途并不多,這就是說,白銀比黃金更加稀缺。白銀未來有望上漲4倍達到100美元/盎司。
宋鴻兵
特寫
美利堅大學碩士。長期關注和研究美國歷史和世界金融史。回國前曾先后擔任美國最大的非銀行類金融機構房利美和房地美的高級咨詢顧問。
2007年5月,出版《貨幣戰爭》;2008年,回國擔任宏源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結構融資部總經理、首席國際金融戰略分析師。成功預測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和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
2009年8月,出版《貨幣戰爭2-金權天下》。
目前宋鴻兵正在進行《貨幣戰爭3》的寫作,計劃于2011年1月出版。
美譽
2009年11月18日,宋鴻兵因《貨幣戰爭2-金權天下》被美國《商業周刊》評選為“2009年中國最具影響力40人”之一。
與其他當選者不同的是,宋鴻兵并沒有政府背景,也不是傳統意義的商業精英,他的當選皆源于他對當前國際金融市場的洞悉和了解。在新出版的《貨幣戰爭2》中,宋鴻兵提到“建立一個由極少數英美精英分子所統治的世界政府和建立最終統一的世界貨幣發行體系,然后是對所有地球公民征收‘世界稅’,這就是所謂‘新世界秩序’”。
■新書解析
用貨幣和金融來解讀歷史
半島晨報:從飽受爭議到廣受好評,《貨幣戰爭》系列引發了金融類書籍中少有的全民關注。這一系列的創作思路是沿著怎樣的軌跡?有什么樣的內在聯系?
宋鴻兵:我覺得《貨幣戰爭》系列主要是普及一種意識,它主要是引發別人對金融的興趣,而且范圍越廣越好。
在寫《貨幣戰爭1》的時候,直覺告訴我,金融風暴的背后肯定有只無形的手在操縱,但是我沒有證據,于是我開始了曠日持久的尋找和積累,我開始了自己的拼圖游戲。我的核心理念是,用“誰掌握了貨幣發行權誰就掌握了世界”這個邏輯,將經濟世界的發展拼湊起來。
歷史發展的基本原動力就是人與人之間利益的博弈,而利益的最高體現形式就是金錢,特別是在工業革命時代以來,西方資本主義興起的歷史進程中更是如此。因此,在《貨幣戰爭2》里,我抓住金錢這一線索,就抓住了西方近兩百年歷史演進的主要矛盾。以三百年的時間跨度,全面闡述歐美主要金融勢力集團的形成、發展、排擠、沖突、聯合與制衡,系統解析當今世界幕后主宰力量的運作和決策機制,第一次揭開統治世界的“國際銀行家族俱樂部”的神秘面紗。
半島晨報:聽聞《貨幣戰爭3》將著筆于中國,您是否會延續前兩本書的寫作風格?對于中國經濟發展中的弊端,思路和視角是否有所調整?
宋鴻兵:這三本書的共同之處就是用貨幣和金融來解讀歷史。第三本書也會沿用這個方式,因為各個國家,不管東西方,人活著就是趨利,就是一定要獲得最大利益,這就是人性。《貨幣戰爭3》將以“貨幣高邊疆”為題,充分介紹人民幣國際化戰略。“貨幣高邊疆”是國家主權的新的維度,包括貨幣從產生到流通的每個環節:中央銀行,金融機構,清算中心,金融市場和產品,信用評級機構,法律制度,技術網絡構架,最終用戶。
在《貨幣戰爭3》里,我是用國際化,金融,歷史的視角來看待中國近現代史的重大事件,并對當今發生的正在面臨的金融問題提出建設性的思路和意見。比如匯率、貿易等。《貨幣戰爭3》大體是從1840年開始,它是一個穿越式的,到1949年。然后避開了1949年之后的3年,因為這3年的金融問題,我還作了更進一步的研究。然后就是橫跨過來之后,就變成是國際化的問題。因為實際上歐元、美元、人民幣,最后有一個三國演義的問題。新時代三國演義,應該跟誰和,對抗誰?這是三國之間的博弈關系。
本版稿件均由特派首席記者蘇琳電自北京
■語錄
戰國論
其他國家若想有效制約美國,必須有效團結起來。但因為各國利益取向均有不同,使得美國得以使用分化瓦解的策略給予各個擊破,如同當年秦滅六國之時,而六國無法有效組織抵抗,致使逐次敗亡。
三國論
實際上歐元、美元、人民幣,最后有一個三國演義的問題。新時代三國演義,應該跟誰和,對抗誰?這是三國之間的博弈關系。
嬰兒潮
根據美國勞工部的統計數字,美國人一生的消費最高峰是在47歲,此時的人生正當壯年,年富力強,收入達到鼎盛時期。過了47歲,人們開始考慮退休和養老,身體也日漸衰老,不得不準備看病吃藥,從這時開始,人們對未來收入的預期下降,消費開始逐步滑落。而2009年正好處在人口消費曲線所代表的懸崖邊緣,再往前一步就是“消費瀑布”的拐點。當1962年出生的最后一批“嬰兒潮”滑過2009年——47歲的消費最高峰年齡,接下去就是一個劇烈下滑的消費周期,其持續時間直抵2024年。這將是一個長達14年的消費下滑周期,美國將經歷緩慢而痛苦的經濟復蘇時期。
白銀論
白銀之所以被低估,是在近20年來,其工業用途遠遠大于金融屬性。因為白銀被廣泛用于太陽能、電池等新材料領域,而黃金因為價格高昂,工業用途并不多,這就是說,白銀比黃金更加稀缺。白銀未來有望上漲4倍達到100美元/盎司。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