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刀:買房就是愛國還能忽悠決策層嗎?
本輪調控,在開發商和地方政府拼死相扛之下,除一些個別地方個別樓盤在象征性的下降外,全國整體房價到目前為止還紋絲未動,有的城市還在上漲,因此,調控效果并不明顯。開發商甚至鼓噪說,就給政府一點面子,降一點房價吧。所以,商人已經大舉挑戰公權,到了公權必須向商人乞討的時候了。政府會低三下四的向商人乞討降價嗎?我想不會。
開發商死扛房價自然有開發商的道理,分析起來,開發商普遍有三個心理:第一,地方政府必須依靠土地財政,沒有土地出讓金,很多地方政府就揭不開鍋了,如果房價下降,地價必隨之下降,而地價一下降,可能導致土地流拍,因為,這些地方政府明里暗里都在扛著房價,而無視宏觀調控的政策執行;
第二,調控一百日,央行始終不敢加息,何故?因為地方政欠債太多,很多工程剛剛上馬,加息27個基點,整個地方政府一年要多增加利息將近2000億,本來有些項目就處在貸款還利息上,有些工程已經到了償債高峰,但是,沒有任何收入來源,這個時候利息在增加,很多工程將會因此而爛尾,這也是開發商可以拿捏調控政策的主要原因;
第三,一些地方政府的官員已經和開發商坐到了一條船上,官商勾結,通過高房價才能大肆斂財,房價下降不僅沒有了斂財的渠道,而且,內部矛盾會大量爆發,所以,增大調控力度,這條船可能會翻,因此,官商拼死相抗,即使沒有人買房子,即使一個城市的成交量不足正常情況下的十分之一,但是,就是不降價。
這種情況當然迫使一些專家教授之類的代言人,開始出面,從各方面論證,調控已經達到了效果,所謂的緊縮政策不能再執行了,新的政策不能再出了,有的銀行甚至悄悄地放松了三套房貸,從信貸政策的空隙里支持樓市的炒買炒賣的投機行為。有的專家又在拋出什么,20年后一半的住宅要拆除,有的說投機性需求已經撤出,有的甚至準備重新拋出臭名昭著的“買房就是愛國”的言論。他們的目的能夠得逞嗎?
買房就是愛國,在2008年末把整個決策層忽悠的一愣一愣,真的在2009年開始加大基礎貨幣的投放,向市場瘋狂注水,結果呢?中國社會發現,這些買房的人并沒有愛國,而是賺了錢趕緊移民走了。即使沒有移民的,也是因為錢還沒賺夠,老百姓的財富還沒有搜刮完,還舍不得走,因此,還撐在這兒,在全國660個城市撐出了6540萬套沒有人住的空房子。所以,現實告訴人們,買房就是愛國只是無恥的謊言。
那么,是不是宏觀調控就會停下來呢?已經沒有可能了。國際國內的經濟環境和社會環境,都不允許調控的停滯,因為現在停下來,不僅僅只是政府徹底失去誠信的問題,而是中國經濟的調結構擴內需就成了一句空話,經濟的結構性矛盾很快就將爆發,那就不是房價下降的問題,而是貨幣體系要受到嚴峻的考驗。而貨幣體系一旦出問題,那中國經濟就會出現整體性崩潰。
現在讓過快的經濟增速停止下來,甚至略有回調,也是符合經濟的基本規律的。沒有一直高速的經濟增長,也同樣沒有一直會暴漲的房價,把希望寄托在濫發貨幣上,是不明智的。因為現在只要央行摁住了信貸的水龍頭,死扛房價的開發商都要破產,而地方政府一些官員也將為此付出代價。
不要再提什么買房就是愛國,也不要說什么投機性的需求退出了。房價不降30%,投機性需求就不可能退出,道理很簡單,現在投機炒家手上存有大量的房產,有些房產是付了30%的首期,只有首期虧光炒家才會出貨。首期沒有虧光,炒家就會捂盤。而炒家一旦拼死捂盤,市場上可售房源就會減少,房價就不可能大降,調控就會功虧一簣。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