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冰:陳岱孫論正確對待西方經濟學
來源:中外經濟 作者:丁 冰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經濟學院教授
面對改革開放的大好時期,岱老特別注重正確對待西方經濟學,使之更好地為我國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現(xiàn)代化建設事業(yè)服務。
1.如何正確對待西方經濟學
改革開放之初,全國興起了一股渴望學習西方經濟學的熱潮,但應以什么態(tài)度來學習,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對此,岱老在1987年撰寫了一篇約1.3萬字、題為《如何正確對待西方經濟學》的長篇論文,作了系統(tǒng)論述和權威性的回答。
該文一開頭把西方經濟學定義為“在歐美經濟發(fā)達的國家中,資產階級經濟學家們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各方面的經濟問題進行探討的經濟思想體系”。接著實事求是地分析了建國以來我們對西方經濟學的態(tài)度所經歷的曲折的歷史過程,指出改革開放前,由于種種原因,我國對西方經濟學采取了回避、排斥和“全盤否定”的態(tài)度。“隨著對外經濟開放政策的實施……我們對西方經濟和西方經濟學的態(tài)度也有所改變。具體地說,一些人對于西方經濟學,從過去的陌生變?yōu)槟撤N程度的目眩,從過去的自滿變?yōu)槟撤N程度的自疑,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出現(xiàn)了對當代西方經濟學不加分析、不加鑒別和盲目推崇的傾向”。改革開放以后,直到“最近幾年,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從盲目排斥走向盲目崇拜的現(xiàn)象似乎有變本加厲之勢”。“這個從一極擺向相反的另一極的盲動也許都出于無知。但在出現(xiàn)這兩極擺動的情況下,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已經提出的如何正確對待西方經濟學的問題,就需要更嚴肅地對 待了”。怎樣嚴肅對待,岱老提出了幾條根本性的指導思想:首先,“西方經濟學不能成為社會主義經濟的指導思想”。因為經濟學是一門“有黨性的科學”,西方經濟學在本質上是以生產資料私有制為基礎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服務的理論思想。其次,“西方經濟學中有價值的研究成果可資借鑒”:一是借鑒管理的經驗和知識。二是在經濟學分析中,廣泛利用數(shù)學方法。岱老指出,“數(shù)學”本來是一個嚴謹分析的工具,沒有理由不利用它為研究我們的經濟服務,同時“我們更反對濫用數(shù)學,把經濟探討變?yōu)閿?shù)學游戲”。三是在西方經濟學中,有關市場機制構成和運轉的論述。四是西方發(fā)達國家各部門經濟的經營經驗及其在經營實踐 中提煉出來的對經濟運行規(guī)律的認識和結論。五是對所謂“后工業(yè)社會”某些問題的研究所暴露的問題。同時,岱老還特別提醒:“借鑒不是全盤接受,也不應生搬硬套,更不是拾人牙慧,把某些只言片語當作西來真諦。借鑒必然是有所取舍、抉擇。取舍、抉擇的根本原則應該是以符合我國國情為主”。這突顯岱老的愛國情懷和高度的社會責任感。
難能可貴的是,從改革開放初始到1997年7月謝世近二十年里,岱老都始終如一地信守這種對西方經濟學“一分為二”的科學態(tài)度和高度的愛國主義精神與社會責任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有效引領社會思潮和促進改革開放健康發(fā)展的積極作用。
2.在清除“精神污染”形勢下及時發(fā)出有力之聲
上世紀80年代初,國內有一些人在思想戰(zhàn)線上散布社會主義“異化”論,實即散布資產階級自由化思想。為遏制其消極影響蔓延,黨中央于1983年下半年發(fā)起消除“精神污染”的斗爭。經濟學界有人懷疑或誤以為這是當局取消或抑制對西方經濟學的研究和教學工作。在此情況下,岱老及時在《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3年第3期發(fā)表了《現(xiàn)代西方經濟學的研究和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現(xiàn)代化》一文,隨后《人民日報》又重發(fā)此文,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該文指出:“作為一個整個理論體系,現(xiàn)代西方經濟學不能成為我們研究、制定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的指導思想,卻不等于說當代西方經濟學中沒有什么值得我們參考、借鑒、利用的地方……當然,相反地,由于某些方面有可資借鑒利用之處,便盲目地全面接受,或者食洋不化,對于沒有用的技術手段采取生搬硬套的辦法更是有害的”。此言一出,立即獲得理論界廣泛的贊同和支持,澄清了人們的某些懷疑和混亂思想,有助于推動西方經濟學教學與研究工作的健康發(fā)展。
1983年黨中央發(fā)起清除“精神污染”、反對社會主義“異化”論的斗爭,岱老一直是持積極支持態(tài)度的。除了上述發(fā)表關于正確對待西方經濟學的文章外,他還在1984年1月2日為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90周年發(fā)表的《堅持馬列主義普遍真理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一文中,直接批評了所謂“異化”論的錯誤。他說:“在異化問題的研究中,有一部分人對于這題目的興趣在于探討作為馬克思主義發(fā)展歷史的初期的階段中一個理論范疇的意義,這是無可厚非的。但另有一部分人的研究就超出了這個范圍,他們研究的目的是企圖以馬克思 的異化論來否定剩余價值和歷史唯物論”。該文的最后還強調指出:“總之,高舉毛澤東思想旗幟,就是堅持馬列主義真理和我國革命實際相結合的原則。當然,我們所堅持的是這些基本原理的科學體系,它既不是某一歷史時期的個別論斷,更不是如異化論這一類的、雖然在早期著作中出現(xiàn),但在晚期著作中已被更科學的理論所更替的學說”。岱老批評了某些人企圖用馬克思早期尚不成熟的觀點來否定后來成熟的觀點的錯誤思想,表明岱老并非教條地而是真正信奉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社會科學學者。
3.20世紀90年代多次強調反對盲目崇拜西方經濟學
20世紀90年代,經濟學界逐漸滋長了一種邊緣化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和盲目崇拜西方經濟學的不良傾向,如有的迷信市場機制萬能,反對宏觀調控;迷信通貨膨脹有益論,反對物價管制;借口科斯產權明晰之說,主張把國有資產量化到個人;甚至以80年代西方掀起的私有化浪潮為榜樣,主張我國搞非國有化(實即私有化)改革,企圖從根本上否定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在我國經濟改革和建設中的指導作用。這種不良傾向若任其發(fā)展,后果不堪設想,俄羅斯采取“休克療法”和非國有化政策的悲慘結局就是前車之鑒。面對這種嚴峻形勢,岱老在1994年3月由國家教委高等學校社會科學發(fā)展研究中心舉辦的“西方經濟學學術報告會”上說:“對西方經濟學,我們一度進行盲目的批判,現(xiàn)在又存在一種危險,即盲目推崇。盲目的推崇會帶來很大的問題,因此,目前對西方經濟學有深入研究的必要。”同時,他還列舉了“市場經濟”、“休克療法”和“通貨膨脹”等方面的問題以論證其論點。同年11月,岱老在中華外國經濟學說研究會第六次學術討論會上又說:“在過去相當長的時期,我們對西方經濟學采取盲目批判,全盤否定的傾向。其影響所及,使受這種傾向裹挾的某些學者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基本觀點和基本方法忘在腦后,將西方經濟學奉為神明,特別是對近年來在全世界尤其是在發(fā)展中國家和某些社會主義國家泛濫成災的西方新自由主義經濟學崇拜得五體投地,把西方新自由主義那一套奉為社會主義經濟改革的金科玉律,在理論上造成嚴重混亂,在實踐上造成嚴重后果”,同時還強調指出:“近年來我國學術界對西方經濟學的研究和借鑒工作,主要的傾向和主要的危險是盲目崇拜和照抄照搬”。
1995年末,岱老在為筆者主編的《現(xiàn)代西方經濟學說》(中國經濟出版社,1995)一書作序時,在上述一系列反對盲目崇拜西方經濟學論述的基礎上又進一步全面系統(tǒng)論述了這一觀點,明確指出:“70年代末,我國克服了對西方經濟學說的盲目批判、一概排斥的態(tài)度”,“我們有一批專家從改革開放伊始,就主張對當代西方經濟學采取分析的態(tài)度,棄其糟粕,取其精華,作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的借鑒。但在洶涌而來的對當代西方經濟學盲目崇拜的浪潮中,這一正確主張的聲音似乎太小,不足以左右社會潮流的方向。于是我們就面 臨這樣一個歷史格局,從過去的對西方經濟學的盲目排斥這一極端,跳到對西方經濟學盲目崇拜的另一極端,這是當前的一個主要危險”。該“序”還進一步提出了如何克服當前盲目崇拜西方經濟學這一主要危險傾向的九條措施,其中特別提出要“大力加強馬克思主義的學習和研究”,真可謂對癥下藥,恰到好處。
岱老的“序”當時以《對西方經濟學研究工作的幾點意見》或《西方經濟學研究和我國社會主義經濟改革》為題,先后由《經濟學動態(tài)》、《高校理論戰(zhàn)線》、《求是》等全國十多家報刊全文或摘要發(fā)表,在海內外引起強烈反響。1996年3月,國家教委社科中心、中華外國經濟學說研究會、社會主義經濟規(guī)律研究會在京聯(lián)合舉辦“西方經濟學研究問題學術報告會”,全國120余位經濟學者參加并一致贊同岱老的觀點,認為當前西方經濟學研究中存在的主要危險傾向是對其“盲目崇拜,照抄照辦”,亟待改進。岱老提出的這個問題,不僅是一個如何正確對待西方經濟學的方向問題,也涉及如何更好促進改革開放事業(yè)健康發(fā)展的問題,是岱老晚年對西方經濟學研究和社會主義改革開放與建設事業(yè)作出的重要貢獻。
當然,在學術理論的研究探討中,任何一個問題或觀點,各個不同學者有不同意見都是難免的。1996年4月28日,岱老曾針對當時有人誤以為“序”的意見不是出于他的本意的觀點給我寫的一封親筆信中說:“其實,說是由我所引起的對西方經濟學的意見,乃是當時相當一部分對西方經濟學有過涉獵者的共同意見。”這十分肯定了“序”中對西方經濟學看法的意見,既是他本人的意見,也是當時許多研究西方經濟學者的“共同意見”。
1997年1月19日,上海財經大學經濟系主任程恩富教授為自己即將出版的新著《西方產權理論評析》請岱老題詞。岱老十分高興,當即寫了蒼勁有力的16字箴言:“弘揚馬列,銳意求新。借鑒西學,體察國情”。這凝結了他一生寶貴的治學經驗,指出了我們研究西方經濟學正確的方向、方法,同時再次重申了他的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為學術界留下了最寶貴的精神財富。
(摘自《高校理論戰(zhàn)線》2009年第8期,原文標題為《陳岱孫學術思想研究(下)》)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