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凈利潤呢?據相關資料介紹:根據企業會計準則體系(2006)的有關規定,“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反映在企業合并凈利潤中,歸屬于母公司股東(所有者)所有的那部分凈利潤;且這個企業會計準則體系于2007年1月1日起,率先在上市公司范圍內執行。
然而,讓人搞不懂的是,由眾多上市公司披露的年\季度財務報表顯示,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就是當期上司公司實現的+凈利潤。如某上市公司2010年一季度財報顯示凈利潤是:1576800萬元,可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也是這個數額;又如,近期雖然A股市場萎靡不振,跌跌不休連創新低,但一家2010年一季度取得了不菲業績的公司股價卻是一路高歌,然其所獲得的4275.48萬元凈利潤與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也是相等的。如此的話,其他股東所持有的股票凈利潤不就成為了“大鴨蛋”了嗎?
眾多滬深兩市的上市公司被投資者稱之為是:一毛不拔的“鐵公雞”。雖然“鐵公雞”對投資者非常吝嗇,卻對其高管薪水發放又異常的大方。如此極不正常的現象,是不是蓋因“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利潤”所致的呢?由此再來看如題為《上市公司鐵公雞排行榜出爐 110家十年未分紅》、《2009年上市公司:誰是鐵公雞 誰是奶牛王》、《派現3800億 2009年四成上市公司“鐵公雞”》等報道,是不是也是因上市公司當期的凈利潤都歸屬了母公司股東,進而使得一些上市公司“被鐵公雞”了呢?此舉是不是還有掏空上市公司的嫌疑呢?
據已公開的數據\資料顯示:“中石油、中石化、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當初境外上市融資不過百億美元,但是隨后四年海外分紅就超過千億美元,投資回報十倍于融資,而A股市場股東卻從來沒有享受過這樣大比例的分紅。”造成這樣的同股不同利,是不是也是拜這個“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凈利潤”所致的呢?
匪夷所思的是,雖然京東方A(000725)財報顯示,公司從2005年8月開始至2010年4月止,其就沒有向投資者(二級市場)分過紅利,但06、08、09年卻實現了在A股市場的連續增發;可增發完成了,2010年一季度財報顯示,每股虧損-0.04元。這是否也是拜“歸屬母公司凈利潤”所賜呢?
吊詭的是,面對著自08年刮起的金融風暴,在我國的外資股東是賺得盆滿缽溢,可二級市場上的投資者卻多沒有獲得什么分紅,此是否是“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利潤”所造成的?由此再回過頭看“國際版”要推出的消息見諸媒體后,股市以暴跌相迎,是不是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呢?因為,“土鐵公雞”的問題尚沒有從根源上得到解決,再來個隨鄉入俗的“洋鐵公雞”,二級市場上的投資者焉不懼怕、恐慌呢?
雖然諸多人士對“圈錢市”的評價\說法很不以為然,或不滿;或許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這個“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凈利潤”上吧。試想,諸多上市公司當期的凈利潤基本都歸屬了母公司股東,這對于母公司股東來說,上市公司下給自己的是“金蛋”,下給其他股東的又是個“大鴨蛋”,何樂不為呢?何況,或許我們會自然的認為,既然母公司股東能夠有凈利潤,其他股東又怎們能沒有呢?迄不知,一個“歸屬”就將上市公司所獲得的凈利潤全劃到母公司股東名下了。
都說同股同權、同利同責,公平公正是證券市場健康發展的基石,可把上市公司的凈利潤全部歸屬到母公司股東名下,是不是在破壞這個基石呢?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