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世界的財富畸形瘋長,正在透支掏空著人類的精神世界。被市場扭曲的財富占有分配失衡,正在周期性制造著經濟危機。市場經濟全球一體化下的新一輪經濟危機,正在人類社會激蕩起盛況空前的“精神泡沫”。這樣的世界潮流,也正在席卷中華大地。中國人歷來就有引領世界文明之先的使命感,也有追潮流趕時髦的奮不顧身氣魄。而在這個最早起自于15世紀西方資本列強“亦商亦盜”遠洋探險殖民搶掠的“創富時代”,中國人不幸卻成為被搶掠的無奈的潮流跟風者。于是,這場全球經濟危機和“精神泡沫”,在中國就更顯得蔚為壯觀。“精神病患者超過一億”,或許就是在警示中國人的精神已經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我國將改擴建550所精神病院防病人肇事肇禍》、《媒體質疑銀行圈錢如兒戲 人均薪酬19萬卻拼命融資》及《中國勞資矛盾引群體事件高發工人渴求精神權益》,則顯示出我們社會各界對危機的真正正視才剛剛開始。
這是網聞博報小社員日前所發《國學家教:透視經濟危機的“精神泡沫”》和《國學家教:“精神東亞病夫”是怎樣煉成的?》、《國學家教:“拜金女”怎么“非主流”了?》、《國學家教:沖出去還是退守家鄉?》、《國學家教:改變未來從今天開始》、《“大道國學家教”西安首家開班》、《國學家教:“古文奇才”穿越了什么?》、《國學家教:北大還“ 憾失”了什么?》及《國學家教:“資本鴉片戰爭”不是傳說》。等系列專題文章的開首語,本文作為該專題的續篇,故照此沿用。我們還是先一起來瀏覽幾條相關資訊,然后再繼續本期話題《國學家教:創富時代究竟“富”了誰》。
【1】高盛承認對所承銷CDO等證券做空6.15億美元
據騰訊財經2010年7月01日報道,據國外媒體報道,根據高盛集團首席運營官(CFO)加里·科恩(Gary Cohn)在周三公布的一份證詞的內容顯示,科恩承認,自2006年下半年以來,高盛集團對自己所承銷的債務抵押債券(CDO)和住宅抵押貸款支持證券(RMBS)共做空約6.15億美元。科恩的證詞是為美國金融危機調查委員會(Financial Crisis Inquiry Commission)的聽證會準備的,該委員會正在研究2008年金融危機產生的原因。但科恩在周三的為聽證會準備的證詞中表示:“我們沒有‘對我們的客戶下賭注’,我在這里所說的數字只是為了陳述事實。”
【2】華爾街游說見奇效
據中國證券報2010年7月01日報道,美國參眾兩院上周五(6月25日)就各自版本的金融監管改革議案達成一致,該議案還需得到兩院的最終批準,并獲得總統簽字方能生效成為法案。目前,美國兩黨還在就金改議案的內容進行“討價還價”,由于部分共和黨人的反對,參眾兩院民主黨6月30日被迫修改了“銀行稅”,即由大型銀行和對沖基金支付用于金改法案180億美元資金的條款。華爾街游說見奇效。對此英國媒體評論稱,議案取消上述條款可視作華爾街的一項勝利。報道援引美國政府一名官員的話說,對沖基金等金融機構向國會發起“恬不知恥”的瘋狂游說攻勢,以求逃避這項稅收。2009年6月奧巴馬向國會提交金融監管議案,被美國媒體稱為大蕭條以來“最徹底”的金融監管改革方案。該議案還準備整頓信貸評級業,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進行研究后建立一個新的半官方實體對評級機構進行監管。在備受關注的銀行分拆衍生品業務方面,早前有呼聲建議嚴禁華爾街各大銀行從事利潤豐厚的衍生品交易,但25日通過的議案只要求美國各銀行分拆風險最大的衍生品交易業務,而可以保留利率、外匯、黃金、白銀等衍生品交易。
【3】美政府以威脅國家安全為由阻止中資入股美光纖制造商
據新華網2010年6月30日報道,美國谷歌公司的大衛·德拉蒙德6月28日又發博客文章了,說谷歌中國網站提供了新的訪問頁面,聲稱“這個新做法確保了Google.cn不對搜索結果進行審查的承諾,并且,我們相信,符合中國法律”。德拉蒙德還想如1月12日“揚言退出中國”和3月23日“將部分搜索業務轉至香港”那兩次發表博文一樣引起關注和“轟動”,但這回他恐怕要失算了。
人們還會記得,3月23日德拉蒙德博客文章發表后,國務院新聞辦網絡局負責人立即發表談話,表明中國的嚴正立場。談話中指出:“如谷歌公司愿遵守中國法律,我們依然歡迎谷歌公司在中國經營和發展;如谷歌公司執意將谷歌中國網站的搜索服務撤走,那是谷歌公司自己的事”。這里說的再清楚不過,即外國企業在中國經營就必須遵守中國法律,這同中國企業到國外經營也要遵守所在國法律一樣,是最起碼的要求,天經地義、無可置疑。記者從政府有關部門了解到,經營谷歌中國網站的谷歌公司在華合資企業是谷翔公司,這家公司要繼續取得ICP許可證,關鍵是要承諾在華經營遵守中國法律。幾乎就在6月28日德拉蒙德先生發表博客文章的同時,谷翔公司已向政府有關部門遞交了ICP牌照年檢整改材料和“年檢承諾書”,明確承諾“我們將繼續遵守中國法律”,承諾本公司明確知曉所提供和接入的信息內容,保證不存在《電信條例》第五十七條規定的違法信息,并接受主管部門的監督檢查。
記者查閱了《電信條例》第五十七條規定,內容是:“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利用電信網絡制作、復制、發布、傳播含有下列內容的信息:(一)反對憲法所確定的基本原則的;(二)危害國家安全,泄露國家秘密,顛覆國家政權,破壞國家統一的;(三)損害國家榮譽和利益的;(四)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破壞民族團結的;(五)破壞國家宗教政策,宣揚邪教和封建迷信的;(六)散布謠言,擾亂社會秩序,破壞社會穩定的;(七)散布淫穢、色情、賭博、暴力、兇殺、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的;(八)侮辱或者誹謗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九)含有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的其他內容的”。谷翔公司在年檢材料中表示,“如果存在問題,將依法接受主管部門處罰”。這表明,谷翔公司接受了有關部門提出的年檢整改要求,應該說這是個進步,值得歡迎。據了解,谷翔公司遞交年檢整改材料的時間很晚,有關部門正在抓緊研究,相信很快會有結果。
現在回過頭看一下,德拉蒙德6月28日的博客文章就露出了“破綻”——明明是經營谷歌中國網站的谷翔公司明確承諾“我們將繼續遵守中國法律”、接受主管部門依法監管,而在德拉蒙德的最新博客文章中卻變成“確保了Google.cn不對搜索結果進行審查的承諾”。德先生如何自圓其說?企圖兩邊討好,實際上是既想在西方政治上得分,又想在中國經濟上得利。德拉蒙德拿谷歌中國ICP牌照年檢的問題說事,實在是自討沒趣。
【5】外媒稱去年中國房價上漲68% 漲幅居全球之首
據河南商報2010年7月01日報道,據印度《金融快報》報道,萊坊地產咨詢公司報告顯示,印度上財年住房價格上漲速度居全球13,較上年增長8.4%,中國居全球之首,較上年增長68%。中國香港、新加坡、澳大利亞和伊朗緊隨其后,分別較上年增長30.6%、24.3%,20%和15.9%。全球住房價格增長前四位的國家全部來自亞太地區。在參與調查的47個國家中,超過半數的國家住房價格呈正增長,價格上漲原因主要包括銀行的低利率,首次購買優惠政策,人口增長和剛性需求等。但隨著各大央行提高銀行利率、政府刺激措施逐步退出和供應的增加,萊坊地產咨詢公司預測在未來6至9個月中,住房價格上漲將有所減緩。
【6】
據新華網2010年6月29日報道,據世界銀行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數已由改革開放前的0.16上升到目前的0.47。依據今年前五個月的全國財政收入數據,有預測認為2010年中國全國財政收入總額或達8萬億元。針對此預測,有關政府財政收入比重過高、企業和居民負擔過重、“國富民窮”的討論迅速占據中國媒體的版面、時段和頁面。
分析人士指出,從相對數來看,中國財政收入比重并未過高;通過轉移支付、加大民生投入可以推進“國富”向“民富”轉化,兩者并非此消彼長的關系;隨著經濟發展以及收入分配制度完善,中國將實現“國民共富”。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29日接受記者采訪表示,與世界平均水平相比,中國財政收入占GDP比重并沒有過高,即使在發展中國家也是屬于中等偏低水平。他說:“預估的8萬億元是絕對數,全面考量財政收入問題,更重要的指標是相對數。中國財政收入占GDP比重在20%左右,這在發展中國家屬于中等偏低水平,并且明顯低于經合組織國家平均水平。即使按全口徑財政收入比較,中國政府集中財力相對數在發展中國家中也不超過中等水平。”據統計,財政收入占GDP比重的世界平均水平為40%,即使是發展中國家,這一比重的平均水平也達35%。中國目前仍處于高速發展過程中,需要大量的建設資金。目前中國的財政赤字占GDP的比重在3%以內,累計國債余額占GDP比重在20%左右,地方政府也有大量顯性和隱性債務,因此,中國政府的財政收入還談不上寬裕,更不用說富裕。
當前,造成部分群眾不公平感的是居民收入占國民總收入比重連年下降的趨勢。數據顯示,1996年至2007年,中國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從69.3%下降到57.5%,累計下降11.8個百分點。中國的儲蓄率從1998年前后的37.5%升至2007年49.9%,其中企業可支配收入占國民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從1997年的13%升至2007年的22.5%,而同期政府可支配收入的占比僅上升2個百分點。1996年至2007年,在勞動者報酬比重大幅下滑同期,企業利潤所占比重卻從21.2%升至31.3%。目前,作為中國居民收入主要渠道的工資收入,在生產要素中的分配比例偏低,僅占企業運營成本的不到10%,遠低于發達國家的50%。
知名經濟學家、中國國家發改委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常修澤指出,收入分配是一個相當復雜的制度體系,其中蘊涵著經濟社會的深層次問題。在收入分配上要防止陷入拉薩爾的“分配窄圈”,單純“在分配問題上兜圈子”,而是要超越分配問題,從更深層次的制度層面來思考問題。
【7】市場的瘋狂有幾分“理性”可言
如網聞博報小社員前文所述,在這個最早起自于15世紀西方資本列強“亦商亦盜”殖民搶掠的轟轟烈烈的全球“創富時代”,市場的核心機制功能,本來就是資本的逐利與保值增值。受市場經濟主導的社會,原本就是金錢至上。被金錢物質私欲吞噬了精神靈魂的,又豈止是“黃賭毒黑腐假”的亡命之徒。自私自利,叢林競爭,弱肉強食。機構投資左右市場,資本寡頭集團主導全球化市場經濟,華爾街金融資本寡頭高端操控世界資本金字塔體系,華爾街的美國遙領著當今全球化創富時代的潮流風騷。至于“普世價值”、至于“國際慣例”、至于先進科技、至于體制創新與文化創新、至于金融創新與觀念創新,其實都只是華爾街資本價值觀的先進“工具”和“道具”,也是其榨取“世界工廠”血汗、收割“次貸危機”的“泡沫”以及收獲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紅利”的文化武器。至于西方資本列強國家政府對金融業的監管和對市場的“法制規范”,自16世紀荷蘭“郁金香金融泡沫”以來,這樣的“法制規范”與“金融泡沫連續劇劇”,其實已經上演了幾百年了。
對外與這個市場化私有化世界體系“國際慣例”的接軌,在國內導致的是貧富兩極分化和社會道德精神沉淪迷惘的危機。買辦資本精英的市場化私有化貪婪,還在變本加厲。自以“國進民退”為名推動“公退私進”鼓噪后,又將貧富兩極分化的矛盾焦點轉移向僅剩不多的壟斷國企及農村集體土地的“市場化”。現在,又以“國富民窮”鼓噪再將矛盾焦點對準了政府手中的“國有”財政資產。“中國財政收入占GDP比重并沒有過高,即使在發展中國家也是屬于中等偏低水平”。“中國的儲蓄率從1998年前后的37.5%升至2007年49.9%,其中企業可支配收入占國民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從1997年的13%升至2007年的22.5%,而同期政府可支配收入的占比僅上升2個百分點”。“1996年至2007年,在勞動者報酬比重大幅下滑同期,企業利潤所占比重卻從21.2%升至31.3%。目前,作為中國居民收入主要渠道的工資收入,在生產要素中的分配比例偏低,僅占企業運營成本的不到10%,遠低于發達國家的50%”。
由此可見,僅就GDP財富增值環節的“收入分配”比例而言,持續大幅提升的還是企業收益和資本利潤。根本談不上“國富”,“民窮”卻不假,而真正“暴富流油”的只是少數資本階層。再從財富原始占有分配來說,國有集體企業資產的市場化股份化私有化國際化“改制”已基本結束,其中的官商勾結“化公為私”造就了一部分“先富先貴”的“原始資本積累”,“1%的家庭占有中國41。4%的社會財富”。所謂的貧富兩極分化和收入分配不公以及“富N代”與“貧N代”現象,真相本質就在這里。而所謂的“國富民窮”新鼓噪,則預示著世界資本寡頭和中國的買辦資本精英,又在朝著讓中國進一步“國貧民窮”的新目標沖鋒了。這與西方列強“亦商亦盜”的“船堅炮利”軍演,其實是內外遙相呼應。市場的瘋狂和資本的貪婪,怎么能會“理性”?盡管,“世界工廠”還在拼命地給世界資本“掙錢”。盡管,中國還在大把地讓美國“借錢”。盡管,華爾街金融寡頭站在世界資本金字塔頂端還忙著“數錢”!就這樣,在這個被“資本鴉片”麻醉了的新創富時代:錢,“貧富分化”了中國。錢,讓中國財富“失血”。錢,淘空了中國人的精神。“資本鴉片戰爭”,已經“不宣而戰”!
【8】是誰在炮制“市場化創富神話”?是誰在“做空中國”?
回望我們的“創富時代”來路,大約是從對市場化教義“圣經”的頂禮膜拜開始的。曾幾何時,市場化是資源要素配置最“科學”最“先進”的“國際慣例”,資產產權的明晰和對個人財產的保護是市場化法制規范的基礎,參與世界經濟大循環才能實現市場化效益的最大化,政府要退出經濟不要干預市場,要在更大范圍發揮市場機制的資源配置功能,不受政府干預的自由交換才是法制規范的市場經濟等等,我們就是在這樣的“市場化教義”布道聲中,一步步走到了今天貧富兩極分化的“國貧民窮”境地。這是誰的“曠世奇勛”呢?首先應歸功于華爾街資本的買辦精英,歸功于我們的“市場化”主流精英學者。
但我們回頭再來看,在要求我們的“經濟門戶洞開”的過程中,這個當今世界資本金字塔最頂端的美國經濟的市場是“開放的”嗎?美國的市場是“自由的”嗎?要求窮國比富國的市場更開放更自由,這和“引狼入室”又有何異呢?
美國的光纖制造業和內華達州礦業謝絕華資“入內”,美國的金融業銀行業更不會容華資“染指”。美國的市場經濟,的確是“法制的”,但絕對不是“自由的”。可美國政府對市場的政策干預和“計劃調控”,卻并不具最高權威。因為美國的政客們,從來就是以華爾街資本的“競富”贊助支持為登臺表演基礎的。所以他們制定什么樣的法規政策,包括他們的在位與下野,又都是必須受華爾街“計劃調控”的。而對市場包括全球市場的操縱與“計劃調控”的壟斷權力和“自由”,僅僅屬于且只能屬于華爾街。當然,為了平息“老歐洲”對主權債務危機“元兇”的憤怒,也為了平息國內財富縮水破產失業的廣大中產階級及下層貧民的民憤,美國政府也必須對華爾街有所“問責”。于是,便有了這場華爾街“瘋狂游說”的勝利,便上演了這出投資贊助商與演員共舞的世界頂級“民意秀”。
不久前,華爾街資本禿鷹已經發出了“做空中國”的尖叫。操縱市場,制造泡沫,對賭漲跌,“雙向收費”,華爾街資本寡頭集團的“創富功法”舉世公認。從市場化飚車的“公退私進”到“貧富分化”,再到被進一步推向“國貧民窮”,中國難道不是已經被在“做空”嗎?
時至今日,“金融海嘯”、“歐債危機”、“歐美股市全線大跌”、“第三次大蕭條正在醞釀”,隨華爾街世界資本金字塔體系頂端經濟危機沖擊波傳導而來的,依然還是“亦商亦盜”的“船堅炮利”軍演示威。居安思危,救亡圖存,需要已被金錢資本和儒學禮教復合麻醉了“國學”趕快蘇醒,并以蘇醒了的“國學”喚醒國人文化精神的覺醒!
【9】中華傳統文化是中國人的精神根脈,更是取之不盡的人生智慧寶庫
亦如網聞博報小社員前面《尋源華夏華胥州》、《舞動中華文化采風錄》、《華夏尋根啟示錄》和《東瀛之鑒:資本法則下的“不戰而敗”》、《山雨欲來:吳敬璉吶喊引發危機問責》、《多事之秋:中國如何應對“最后通牒”》及《最后通牒:中國財富精英兵團如何“迎戰”?》等“日出西邊/風動中國”人文探秘系列文章所述,財富創造的主體和主人,永遠是勞動者自身而不是金錢資本。財產占有與分配的私有化和市場化,并沒有改變財富的創造本質,而改變的僅僅只是財富的流向和收入的分配。財產原始分配格局決定財富流向,流程模式調控決定財富流速和收入分配,資本利潤最大化決定資源與勞工成本最小化,這才是市場經濟資本叢林等級體系的“財富分配等級定律”。自15世紀“老歐洲”列強“亦商亦盜”開始世界遠洋探險殖民掠奪,積斂世界資本市場法則體系的“原始資本”第一桶金,到從西班牙、葡萄牙、荷蘭、英國以至于薪火承傳到“新大陸”的美國華爾街,“資本為王,贏者通吃”,就始終是這個資本叢林世界的不變軍規。“少數西方國家富裕,大多數國家貧窮。少數人富貴,大多數人貧賤。”這也是資本市場叢林法則主導下,幾百年不變的世界等級格局和社會收入分配等級格局。自1840年以來,把中國完全納入這個幾百年不變的資本市場法則體系和世界等級格局,也是西方列強和世界資本寡頭集團幾百年的夙愿。這場美國對華“經濟戰爭”,對中國自身而言,本質上就是當年“鴉片戰爭”的繼續。
當今之時,美國金融海嘯,歐洲主權債務危機,世界經濟二次探底陰霾不散,“天人合一”大系統循環陰陽失調,“人--地”子系統循環陰陽失調,“人--人”社會子系統循環陰陽失調,“物質--精神”人文子系統循環陰陽失調,人類社會的道德沉淪與精神信仰危機正在步步加深。支撐中國社會的最廣大中堅勞動階層,正在承受著越來越重的“擠壓”蹂躪。從追夢世界的“富貴病”到“自討苦吃”的現實,從自己經濟身份的認知到文化身份的再次確認,我們還是要歸根于中國,我們還是要歸根于中華民族。有國才有家,有家才能做主人,我們13億兄弟姐妹共有的家是中國。一代人的精神傷痛,還是需要我們自己來療養。而讓下一代人再繼續“世襲”我們的苦痛,則是我們這一代人對歷史的犯罪。改變未來,從今天開始。改變命運,從下一代的“國學家教”開始。但卻絕不是回歸“復辟”尊孔尊儒“以權贏利”的等級禮教,而是要尋根溯源于易理大道。
“以大道國學為本,以公德正義為基,明自然陰陽之理,通天地古今之變,應時世動靜之勢;固元守神,完善人格,強健魂魄;文化調養補氣,打通身心關節,激活精神免疫,啟迪智慧潛能,感悟生活樂趣;‘應試教育’與‘應事教育’相銜接,自然科學與人文綜合素質教育相融合,思維拓展與知識學習相促進,國學素養與國際視野相貫通,通識教育與專業培訓相補充,理論知識與勞動實踐相統一,集中培訓與業余學習相結合;天資、性格、興趣、基礎與優缺點‘量身診斷’,聽、說、讀、寫與實用技能綜合訓練,治學、做人、作文、做事與和諧人際綜合素質全面提高”。“大道國學家教”西安首家開班,漢唐長安有同道,網聞博報小社員甚幸!當然,這種中國式的“文化調養補氣”,將是一項長期而艱苦的社會化公共工程。但只有做,才會有改變的希望。只有更多的人來做,中國社會的精神面貌才會有更大和更快的改觀。過于物質化急功近利造成的精神萎縮,需要我們以理想激情和英雄豪氣來強大。
蒼天不老,中華永續!
中國人的文化自救,中國式的文化藥劑,或也將是這個世界走出“資本金字塔”精神迷宮的最后希望。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