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軍魂是什么
——羅東進將軍談軍魂
2007年9月29日下午兩點半,原二炮副政委,中將軍銜,羅榮桓元帥之子羅東進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做了題為“將軍眼中的軍魂——紀念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80周年”的講座。此次講座由烏有之鄉書社提供支持,在場聽眾主要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及周邊高校專程前來參加本次活動的青年學子。
可容納400人的多媒體大教室座無虛席,許多沒有位置的同學站在后面聽完了全場。現場氛圍極為濃烈。講座尚未開始,平易近人的羅老就早早出現在教室里,給正在布置會場的同學一個不小的意外。不少提前趕來聽講座的人,在得知羅老的身份后,爭先恐后前來要簽名,年近七十的羅老并沒有推辭,一一仔細的寫好,署明日期。
9月29日,如果不作特殊說明,恐怕很少人知道這一天是什么日子。在羅將軍走進北航的這天,他告訴我們,今年的9月29日是三灣改編八十周年紀念日。這個在中學歷史課本上沒有明確提到日期的事件,對中國人民解放軍而言,其意義非同小可。毛主席“槍桿子里出政權”這句名言怕是無人不知,但今天,羅老以他特殊的身份,更真切地講述了對我黨、我軍而言,這幾個字里所包含的曲折和血汗。
羅老談到了大革命的失敗以及南昌起義的發起。當一個又一個的事實證明,沒有武裝斗爭就沒有革命的勝利時,毛澤東同志組織了秋收起義,進行了三灣改編,提出了前面那條真理。然而,羅老補充說,這一思想并沒有立即得到黨中央的認可。幽默的羅老插述說,遠在蘇聯的斯大林甚至嘲諷性的反問:“那是從槍筒里出啊,還是從槍托里啊?”
但是主席堅持了下來,并最終領導我們的軍隊擊敗了日本法西斯的侵略,擊敗了國民黨反動派的獨裁。羅老說到這里頓了一下,現在,是說這個軍魂的時候了。
我們可以把一切形式上的東西與國際接軌,但這個軍魂永遠不會,最本質的東西永遠不變,羅老強調說。但這個軍魂,絕不是所謂的亮劍精神。羅老充分肯定了《亮劍》的突破以及其廣受歡迎這一事實,但是,羅老指出,這只是一個軍人必備的品質,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軍魂是中國獨一無二的黨指揮槍的思想。
世界上任何一支正義的、驍勇善戰的軍隊,都具有這種“亮劍”精神。勇武,對于一支敢打仗,敢打大仗,敢打硬仗,敢打勝仗的軍隊是一種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質。中國人民解放軍只是在這方面表現得比其他軍隊更加優秀而已。羅老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真正的靈魂在于這是一支人民的武裝,是代表廣大人民群眾利益的軍隊,是為中國的廣大人民群眾的解放而戰斗的軍隊;是戰無不勝的毛澤東思想武裝起來的軍隊;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軍隊。以毛澤東思想作指導,堅定不移地走群眾路線,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真正的軍魂!這種軍魂是世界上任何一支軍隊都無法與之同年而語的。正是因為這種軍魂是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所以,中國人民解放軍是所向披靡,戰無不勝的。
中國人民解放軍,自1927年南昌起義,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22年時間里,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這22年的時間里,雖然遇到了種種等等的困難,雖然面臨了重重的災難,雖然艱辛異常,雖然付出過巨大的犧牲。但是,無論遇到任何情況,這支部隊總能夠咬緊牙關,下定決心,排除萬難,不怕犧牲,爭取到最后的勝利。即使,有些時候,在外人看來,幾乎到“潰不成軍”的時候,這支軍隊還是能堅定不移的堅持到最后。究竟是什么支撐著這支隊伍?究竟是什么幫助這支隊伍取得這么大勝利?是人民!中國人民解放軍參與的所有戰爭都是正義的戰爭,都是為消滅禍害人民群眾的戰爭而進行戰爭。解放軍密切聯系著群眾,解放軍所到之處,對人民都是秋毫不犯,都是“水滿缸,院掃光”的服務人民。這支軍隊以其貼合人民群眾,為人民群眾謀解放、謀幸福的理念發動了人民群眾,以其過硬的作風打動了人民群眾,以其堅決為人民服務的赤誠緊密聯系了人民群眾。贏得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便贏得了戰爭勝利的保障,便贏得了解放全中國的根本支柱。走群眾路線,并非容易,走群眾路線,首先要有過硬的思想政治工作,首先要讓人民群眾從道理上明白。中國人民解放軍正是擁有了一大批像羅榮桓元帥這樣優秀人,為廣大人民群眾做著思想工作,才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建立了廣泛的群眾基礎。
“政治”,在當年,對于發動人民群眾、帶領人民群眾團結起來取得全國解放有很重要的作用;在今天,仍然是每個人都必須關注的頭等大事。“政治”告訴人們前進的大方向,大方針,大戰略,告訴人們為人民服務的最佳途徑,告訴人們經世致用的最佳方式。羅老回憶,20歲那年,他考入了“哈軍工”,臨行前,他的父親羅榮桓元帥為他題詞曰“學業務,學政治”。羅帥一再強調在學習業務的同時,一定不能耽擱政治學習。羅帥此言極是, “業務”本身無所謂好壞,但是“政治”是有其趨向性的。在進步的,為人民服務的政治思想指導下,“業務”才是有意義的業務,才是能為人民的事業做出貢獻的業務。否則,在腐朽的,反動的“政治”之下,再強的業務水平,也是為害人民,為害祖國的。由羅老回憶的這件小事,我們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者,對政治工作的深刻了理解。中國共產黨的勝利和這些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奮斗息息相關。
羅先在講座中多次提到以毛澤東為代表的第一代無產階級革命者,提到這一代人堅定的革命信仰,扎實的理論素養,過硬的作風和“人民事業高于天,功名利祿矮于地”的價值觀念。羅老講述的其父親羅榮桓元帥的一些不起眼的小事,便是那一代人種種優良品質的絕佳印證。
羅老回憶,羅榮桓元帥生前曾多次教育他,不要過問金錢,榮譽,要把全部的時間和所有的精力都放在為人服務上。羅先生小時候問他父親,“元帥”(當時羅榮桓正在準備授“元帥”銜)是怎么回事的時候。羅榮桓元帥的回答及其簡單幽默:不就是古裝戲那樣,身后插三面小旗子嘛!羅帥生前很低調,不愿過多地談及自己。
最讓講座現場聽眾潸然淚下的是,羅老講,羅帥生前和毛主席接觸很多,同毛主席的關系也非常好。但是在羅帥逝世后準備出版紀念相冊的時候,翻遍了幾乎所有的照片,都沒能找出一張羅榮桓元帥和毛主席在一起的單獨合影。
中國人民解放軍正是許許多多像羅榮桓元帥這樣久經考驗的,卓越的無產階級革命戰士的共同奮斗下,在先進的馬列主義指導下,在戰無不勝的毛澤東思想的引領下,鑄就了走群眾路線,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的軍魂。這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特有的軍魂,這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無不勝的理由!
在講座的最后,羅老就聽眾的提問做了細致的解答,和大家交換了在一些社會問題上的看法。講座結束后,當大家還沉浸在講座的氣氛中時,去上衛生間的羅老,卻不聲不響的獨自“溜走了”。聯系羅老的蘇鐵山老師告訴我們,和羅老一起工作過的人都說他身上有羅帥的風范,而最明顯的,就是做人很低調……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