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倫·布什內爾是一個真正的理想主義者,一個極富同理心的人,也是一位偉大的國際共產主義戰士。他與那些口頭上喊著各種理想主義口號、崇高概念、偉大思想,實際上卻不敢觸及具體利益集團的人,那些精致利己主義者截然不同。他讓我意識到,今天仍然存在真正勇敢、愿意為被壓迫人民犧牲的人,這些偉大的思想不僅僅是空想。
他的犧牲引起了人們對巴勒斯坦情況的再次關注,對制造罪行的帝國主義國家造成了壓力,從而挽救了更多巴勒斯坦民眾的生命。亞倫不是孤單的,他代表了廣大人民的意愿。除了那些從中東戰爭中獲利的集團和頑固的帝國主義者之外,廣大的人民自然是站在支持巴勒斯坦的立場上。這也再次證明資產階級民主并不真正代表人民的意愿。生活在帝國主義之下的人民也逐漸意識到這個問題,人民,包括亞倫在內,已經開始發起反抗。資產階級的媒體一如既往地少談或者不談,甚至可以預見地進行污名化。以前視而不見的人現在依舊視而不見,對中國“人權”和“民主”問題大談特談“獨立思考”的人此刻無動于衷也是司空見慣。這是立場或者階級性的問題,靠說服沒什么用,也沒什么好說的了。
可是我們的媒體呢?為什么也很少提及?阻力到底在哪里?如果媒體掌握在人民手里,自然為人民利益發聲,反之亦然。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不會對他國的斗爭事業抱著“沒我的事兒”的態度。當然,階級斗爭熄滅論者、綏靖主義者、修正主義者及其利益集團自然是不屑一顧的。沒人希望看到流血和犧牲,可是我們并沒有生活在一個完美的社會中,社會的進步和變革總是需要不畏犧牲的人。不是火焰殺死了他,而是帝國主義的罪行殺死了他。反對帝國主義的同時也要反對修正主義,這不會是一條容易的道路,但卻是必要的。如果社會主義的國家機器不能有效地為人民發揮職能,那么這個社會遲早是要革命的。不過依我看,也不必悲觀,事情正在朝著對的方向發展。
最后,向亞倫·布什內爾致敬:你的犧牲已經被銘刻在了二十一世紀國際共產主義事業的歷史中,也注定要發揮重要的作用。
封面來源于網絡
2024年2月29日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