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4日,成千上萬的韓國工人與公務員響應第二大總工會——全國民主勞動組合總連盟(民主勞總)——的呼吁,聚集在首爾市廳前的首爾廣場,反對樸槿惠政府所提出的勞動市場改革。這些借「改善勞動力市場僵化」為名的措施包括:非工薪勞動者(non-salaried workers)合約期限由現時的2年延長至4年、逐步將法定最高工時從每周68小時縮減為52小時(工會要求立刻執行)、容許資方與雇員「自愿」擬定「薪水封頂制」 (Peak Wage Systems)[1]以及可隨意解雇「表現欠佳」工人等。
全國共有約26萬工人參與了是次總罷工,其中包括萬名公務員、1萬名教師、衛生人員以及工廠雇員。韓國民主勞總發言人表示:「樸槿惠政府為首的韓國保守派政府必須改變現時只服務財閥不服務民眾的傾向」、「同志們,雖然我們的起始較弱,但我確信你與我能最終能終結樸槿惠的統治。?
民主勞總的四大要求分別為:
一、停止倒退的「勞動市場改革」
政府的方案只會使雇主更容易解雇員工,壓低工資以及帶來更多的非正式就業崗位。總的來說,政府主導的勞動力市場改革只會惡化工人的生活與工作狀況,故絕不能給予任何形式的支持。
二、停止削減公共養老保險并改善國家養老金制度
韓國政府正計劃進一步發展私營養老保險,以削減公共養老保險的規模。樸槿惠總統公然違反了競選承諾——增加基本養老金,沒有提出任何政策以改善全國性養老金體系低覆蓋、低收益的缺點。相反,政府以「保持不同養老保險體系間的公平性」為借口,削減政府公務員享有的養老金。這只會加劇老齡人口的貧富與收入差距。政府應該做的是,通過提高基本養老金與全國性養老金的收益率,以達到公平的原則。
三、提高法定最低工資至每小時5580韓國圜(每月1,166,220韓國圜,約為8370港元、33180新臺幣)
此一水平甚至低于單一工人(沒有供養父母子女)的實際生活成本(2014年五月為1,506,179韓國圜)。2014年的法定最低工資——每月1,088,890韓國圜——只相等于常規工人(受雇于多于5名工作人員的單位)總工資的32.7%。故此,現有的最低工資制度無法達到收窄工資差距、改善分配體制的目標。
四、給予所有工人基本的勞工權益!《勞動標準法》必須適用于全體工人!修改《工會與勞動關系調整法》(Trade Union and Labour Relations Adjustment Act)第二條!
少于5名工作人員的單位共雇用了三百四十八萬名工人,占韓國整體勞動人口的19.15%。但現時的《勞動標準法》并沒有覆蓋這些工人。另外,非正規工人——包括勞資關系不明確與非直接雇用者——并沒有組織與集體談判的權利。
[1] 「薪水封頂制」,即依據不同年齡段考慮其生活費和勞動生產率的差異,在進入一定年齡段后,停止上漲反而下調工資的薪金制度。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