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爾強震遇難人數上升至1910人
2015年04月26日 11:36
來源:中國新聞網
最新傷亡情況:
據央視最新報道,尼泊爾8.1級強震導致的遇難人數已經上升至1910人。
中新網4月26日電 尼泊爾發生8級強震,已致近2000人遇難。救援人員26日徒手挖掘殘垣斷瓦,盼救出生還者,當局則呼吁各國伸出援手。各地醫院人滿為患,醫護人員忙得不可開交。
尼泊爾人口2800萬,發生81年來最慘重地震后,各地醫院難以消化大批傷員,而裝備不足意味救難人員無法開挖,只能在瓦礫最上層找尋生命跡象。
救護人員喬德哈里(Dinesh Chaudhary)說,首都加德滿都的比爾醫院目前收治300至350名重傷傷員,且已有多人不治。
他說,院內醫藥用品已耗盡,必須到院外店鋪買藥,“明天還會涌進更多傷員,因為目前僅清除少部分的瓦礫。”
據報道,目前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醫院擁擠,應急物資短缺,部分病人在街道上接受治療。有消息稱,當地醫院的緊急庫存已經用盡,或需要動用軍事儲備。
與此同時,當地仍有余震發生,民眾因害怕余震破壞仍留在戶外。
加德滿都市郊巴克塔普爾醫院職員說,院外空地擺放約50具遺體。醫護人員在主要大樓旁邊的帳篷治療患者,忙到沒時間計算或登記死傷者的姓名,“這里一片混亂。”
尼泊爾地震已致1805人遇難 4718人受傷
2015年04月26日09:20 新華網
【新華社快訊】尼泊爾內政部26日宣布,該國25日強震造成的死亡人數已升至1805人,另有4718人受傷。
另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4月25日14時11分在尼泊爾(北緯28.2度,東經84.7度)發生8.1級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
尼泊爾地震已致西藏境內17人死亡 次生災害頻繁
2015年04月26日 09:25 來源:中國廣播網
央廣網北京4月26日消息(記者劉飛 記者德慶白珍)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受尼泊爾8.1級地震波及,我國西藏日喀則吉隆縣、聶拉木縣等鄰近地區震感強烈,房屋倒塌、道路損毀、通訊中斷,另造成人員死傷。
受尼泊爾這次地震影響,西藏日喀則通往中尼邊境樟木鎮318國道震后中斷,樟木鎮出現通訊中斷情況。昨天下午5點左右,在樟木鎮進行救援的聶拉木縣委副書記、山東援藏干部李東需要到中尼邊境線附近,利用尼泊爾電話信號和外界聯系。當時李東介紹,地震后,又發生多次余震,引發了山體滑坡等次生災害。
李東:余震還在不斷地發生,因為我們這里山體滑坡特別嚴重,大概能有二十幾處滑坡吧,滑坡已經把路段全部給切斷了,切斷之后我們現在的聯系很不方便。滑坡把房屋壓倒在下邊了。我們現在就是路通不了,這是最大的麻煩。而且之前的余震不斷,我們的次生災害也不斷地發生,山體不斷的滑坡。給救援帶來很大的困難。我現在在邊境上,打電話用的是尼泊爾的信號咱們倆才能夠聯系上,山體滑坡,信號發射臺都淹掉了。
樟木鎮所屬的聶拉木縣有民居倒塌,地震過后約一小時記者聯系上了當地居民卓央,她介紹,地震后大家跑到戶外,當時縣城秩序平穩。
卓央:震感特別強,我在辦公室,我在二樓,晃得特別厲害,我辦公室里面那些掛飾呀,還有那個書架呀,全部倒了,現在我站在縣大院里面,我們現在縣里邊的全部人都在縣大院里面,大家都在那個院子里邊坐著了,沒啥慌亂的。看到街上的一個樓房已經倒了,塌了4成吧差不多。
而西藏西南面和尼泊爾相鄰的日喀則邊境縣吉隆也有明顯震感。吉隆縣宣傳部部長拉卻介紹,當時感受到晃動明顯,吉隆縣有房屋倒塌,而吉隆鎮當時通訊中斷,打不通電話。
拉卻:我在吉隆縣宗嘎鎮,尼泊爾邊境線離我們這里有一百多公里,晃動比較大,因為我來了四年吧,我都沒見過。我問了一下,吉隆這邊,以前工作過的,他們說他們也第一次見這么大的。現在我們現場說是有一個房屋倒塌了,但是人員沒有傷亡,土坯房一面墻倒了,其他沒有什么。但是我們吉隆鎮現在電話聯系不上,有的時候打得通,有的時候打不通。
據最新消息顯示,截至26日零時,尼泊爾地震已引發西藏境內3級以上余震10次、最大震級達到7級,其中聶拉木、吉隆、定日、薩嘎、仲巴、亞東、拉孜、普蘭等縣受災嚴重。
目前已查明,地震共造成西藏境內17人死亡、4人失蹤、55人受傷、1191戶房屋和1座寺廟倒塌、5828戶房屋和54座寺廟出現不同程度受損,58座通訊基站受損,20多萬人不同程度受災。日喀則通往聶拉木縣城、聶拉木縣城通往樟木口岸道路嚴重受損,并多處出現泥石流和山體滑坡,交通阻斷。吉隆全縣電力中斷。
今天凌晨,武警西藏總隊日喀則支隊也派出救援分隊,由副支隊長韓智淵從日喀則出發,趕往聶拉木。
記者:您現在在什么位置?是否安全?
韓智淵:我們現在正在這個往樟木鎮走的路上,在去往聶拉木縣城大概十公里處了,距樟木鎮大概是30公里處。
記者:大概多久能夠趕到這個當地?
韓智淵:到樟木鎮是30公里,已經離開聶拉木縣城10公里了,我們是昨天晚上凌晨2點半到聶拉木縣城的。
主持人:那你這一路趕過去,這個道路是否暢通?
韓智淵:路上比較難走。昨地震過后,西藏總隊立即啟動應急預案,派出了聶拉木、吉隆兩個方向的救援遷出分隊,主要負責聶拉木方向的排查摸底和搜尋救援任務,我們是昨天下午16時30分從日喀則市出發,經過10多個小時,于凌晨2點半到達聶拉木縣城。因為沿途風雪很大,道路積雪很厚,車輛的通行很困難,特別是在距縣城15公里處,有長達2、3公里的塌方路段。車輛根本無法通行,人步行通過都十分困難,而且大小余震頻發,我們經歷了5級以上的余震就有2次,山上滾石不斷,救援物資也運不進來。救援分隊和我們的通信設備在地方政府和人民群眾的幫助下,我們官兵冒著生命危險用手抬、用肩扛,從塌方的石縫中穿越過來。沿途我們也看到有很多傷員,地方政府積極組織救護傷員、搭建帳篷、轉移群眾,到了縣城我們了解這個情況是樟木鎮受災受災嚴重。前方道路完全中斷,目前通信失聯,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不明,我們這個小分隊一行6人攜帶傳輸裝備和對方的救援人員一起在徒步往樟木鎮方向進發,預計需要4到5個小時后才能到達,因為它路途塌方嚴重。步行艱難,計劃可能到中午12點多、1點鐘才能到。
記者:預計咱們下一步的具體任務是什么?
韓智淵:我們現在的主要任務就是趕快趕到樟木鎮災區中心區域,搭建起衛星傳輸設備,讓圖象和通信聯絡跟咱們自治區指揮部和我們總隊指揮部建起通信聯絡,再實施我們救援行動。
記者:在趕往樟木的路途當中,救援目前的難點在哪兒?
韓智淵:難點主要是塌方路段比較多,山上碎石不斷的往下滾,次生災害頻發,人步行艱難,道路很危險。
受尼泊爾強震影響,位于西藏境內的珠峰北側海拔約7000米處發生雪崩,當時有中國業余登山隊運輸組人員正向北坳運輸物資,目前無人員傷亡報告。
昨天地震導致珠穆朗瑪峰發生雪崩,雪崩波及到尼泊爾境內的珠峰南坡山腳下的大本營,造成人員傷亡。在我國境內珠峰北側約海拔7千米發生了雪崩,所幸的是沒有造成人員傷亡。據了解,雪崩發生的時候,中國業余登山隊運輸組人員正在運送物資,好在他們并沒有在雪崩的區域。所以說昨天連續下撤到了6500米。另外從自治區政府了解到,昨天從山峰撤到安全地的除了珠峰以外,西藏境內還有另外三個山峰的國內外登山人員以及西藏的工作人員一共500多人,都已經撤離到了安全的地帶。
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地震預報部主任蔣海昆表示,地球地震活動以2004年12月26日蘇門答臘9.0級地震為標志,進入了8級地震活動的高發期,到目前為止共發生8級以上地震15次,9級以上地震2次,呈現了類似20世紀前半葉全球8級大地震多發的狀態。這次發生在尼泊爾的8.1級地震已經是本世紀以來發生在陸地上的第5次8級大地震。前4次中國和智利各有兩次:2001年昆侖山西口8.1級和2008年汶川8.0級地震、2005年智利8.1級和2010年8.8級地震。
習近平主席就尼泊爾地震向亞達夫總統致慰問電
2015年04月26日 09:14:00來源:新華網
4月25日,習近平主席就尼泊爾當日發生強烈地震向尼泊爾總統亞達夫致慰問電。慰問電全文如下:
驚悉貴國發生強烈地震,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我謹代表中國政府和人民,并以我個人的名義,對不幸遇難者表示沉痛的哀悼,對遇難者家屬和受傷人員表示誠摯的慰問。
我相信,在總統先生和尼泊爾政府領導下,尼泊爾人民一定能夠共克時艱、戰勝災害。在此危急時刻,中國人民堅定同尼泊爾人民站在一起,中方愿向尼方提供一切必要的救災援助。
印軍方稱在珠峰尋獲18具遺體 一名谷歌高管遇難
2015年04月26日08:40 中國新聞網
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04月25日14時11分在尼泊爾(北緯28.2度,東經84.7度)發生8.1級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圖為加德滿都地震救援工作展開。
中新網4月26日電 據“中央社”26日報道,印度軍方發言人表示,印度軍方登山團隊在珠穆朗瑪峰尋獲18具遺體。
據媒體此前報道,尼泊爾觀光部稱,尼泊爾25日的強震已經導致10名登山者遇難,但觀光部發言人表示,雪崩死亡人數可能會攀升,且雪崩掩埋了基地營的一部分。發言人又說,基地營的兩個帳篷內擠滿傷者。
此次雪崩其中一名罹難者佛瑞迪博格(Dan Fredinburg)是住在加州的谷歌公司(Google)工程師。根據將佛瑞迪博格送至基地營的登山業者的說法,他遭雪崩擊中,頭部傷重不治。
外媒援引佛瑞迪博格妹妹梅根(Megan)的話報導,佛瑞迪博格因為頭部受傷過世。
梅根在哥哥推特上寫道:“我是丹(佛瑞迪博格)的妹妹梅根。在此遺憾地告訴所有愛他的人,珠峰今晨雪崩期間,丹頭部重傷,最后未能撐過去。”
報道說,谷歌隱私部門主任勞倫斯.尤(Lawrence You,音譯)在部落格文章中寫說,佛瑞迪柏格當時和數名同事在圣母峰。同事逃過死劫,佛瑞迪柏格不幸過世。
“我們在這場悲劇中不幸失去團隊一員。佛瑞迪柏格是谷歌隱私部門1位老班底,當時和其他3名谷歌同事在尼泊爾攀登圣母峰。他過世了。”
尼泊爾觀光部官員估計,當強震來襲時,基地營或圣母峰至少有1000名登山者,包括約400名外國人。
(原標題:印度軍方稱在珠峰尋獲18具遺體 一谷歌高管遇難)
尼泊爾地震損失緣何嚴重:房屋抗震性普遍較差
發稿時間:2015-04-26 09:17:35 來源: 新華社 中國青年網 我要評論
尼泊爾位于歐亞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的交界區,而這里是全球地質活動最頻繁的地區之一。兩大板塊以每年4厘米至5厘米的速度相向“漂浮”移動,在這種相互作用下,地震現象頻繁。
全球14座8000米以上山峰中,有8座位于尼泊爾境內或與鄰國邊界上,正是兩大板塊相互作用產生的結果。
據統計,全球有85%的地震發生在板塊邊界上。板塊運動過程中的相互作用,是引起地震的重要原因。全球共有6大板塊,其中歐亞板塊與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的交界區,便是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所在地。
【淺源爆發危害大】
雖然地震頻繁,但先前地震沒有造成重大人員傷亡的部分原因是震級不高,破壞性不大。
眾所周知,地震震級相差一級,所代表的地震強度差別巨大。比如,里氏6級地震釋放的能量大約是里氏5級地震的30倍。震源距離地面越近,對地面造成的破壞力就越大。
全球多家權威機構測定的結果顯示,這次尼泊爾地震震級介乎7.8級和8.1級之間,震源深度介乎11公里和20公里之間,屬于淺源強震,地面震感非常強烈。
【房屋脆弱添傷亡】
這次地震造成重大人員傷亡的另一重要原因在于,震中靠近尼泊爾人口最稠密的首都加德滿都,而當地房屋抗震性普遍較差,難以抵御如此級別的強震。
加德滿都是尼泊爾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人口超過260萬,占全國人口的大約十分之一。尼泊爾警方25日晚更新死亡人數,當時確認的876名死者中,有524人死于加德滿都河谷地區。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先前有關評估認定,加德滿都及周邊地區所住的房屋為不經加固的磚土結構,在地震產生的晃動中非常容易倒塌。
值得一提的是,地震發生后的4小時內,至少發生14次4級以上余震,其中有一次震級達6.6級。
英國開放大學地質學教授戴維·羅瑟里說,盡管余震的破壞力遠低于先前強震,但當地不少沒有完全損毀的房屋結構已遭破壞,很可能在余震中發生坍塌,釀成二次傷亡。
【地形特征增隱憂】
這次強烈地震引發珠穆朗瑪峰雪崩,造成10人死亡、至少30人受傷,另有不少登山者被困。
鑒于地震震中及周邊地區地勢崎嶇,依據以往經驗,當地有地震后發生山體滑坡的可能性。
英國廣播公司報道,尼泊爾不少村莊附近山勢險峻,很可能在山體滑坡中遭到侵蝕,即使沒有受損,也可能面臨與外界隔離的境地。這種情況意味著,不少偏遠地區的死傷情況可能要經過較長時間才會傳遞到尼泊爾當局,最終死傷人數可能進一步上升。(徐超)
原標題:尼泊爾地震損失緣何嚴重:房屋抗震性普遍較差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