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國皮尤調查中心公布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3/4“自我描述為保守派”的美國人認為“窮人會生活得更加輕松,因為他們不做事也會得到政府的福利”。
對此,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公共政策研究專業教授羅伯特·賴希 (RobertReich)并不認同。賴希表示,當前是財富代際轉移最嚴重的時代,美國大部分窮人都在努力工作,常需要承擔兩份以上的工作,而真正不工作的是那些富人。這些富人具有相似的特點,即繼承家里的財富,他們不需要辛勤工作就能讓財富快速累積,這類人的數量正在逐年增加。這種現象是如何形成的?其將對美國社會產生何種影響?對此,本報記者采訪了賴希。
自力更生的傳統精英越來越少
賴希告訴記者,“在過去30年中,有很多人從華爾街的金融公司或高科技公司獲得了大量財富?,F在,這些人的后代正在享受上一代累積的財富。曾有人開玩笑說,世界上沒什么比出生在一個富有家庭更加重要了。盡管這句話充滿諷刺意味,但事實確實如此。那種依靠自力更生、努力打拼的傳統美國精英越來越少。”
賴希說,據統計,今天每10個美國富人中就有6個是依靠家庭財富變得富有的。
他向記者舉例稱,一項針對擁有超過300萬美元投資資產的美國富人進行的調查顯示,他們中3/4的人超過了69歲,基本都是嬰兒潮時期出生的,成為大量財富累積的第一代人。這些人的繼承人大多是年齡在35歲以下的千禧一代。少數人掌握大量財富,對社會正常發展及縮小貧富差距不利。
賴希分析稱,美國的富人通常是通過投資企業、房地產、藝術品和其他資產獲得高額收入。
政策偏向富人
對于富人的財富轉移問題,美國民主、共和兩黨都表現出支持態度。因為無論哪個政黨,在選舉時都離不開富人對他們的選舉資助。
賴希說,里根時代永久取消了對家庭信托的限制,這使得大部分富豪可以將財產在免稅的情況下給予后代。在喬治·沃克·布什執政時期,美國政府將最高所得稅稅率從39.6%下調至35%,將資本利得稅稅率從20%降到15%,將對股息征收的個人所得稅稅率從35%降到15%。此外,美國政府一直宣稱征收的遺產稅也只有2%的富人達到征收標準。盡管奧巴馬政府削減了一些利于富人的政策,但大部分還是保留了下來。
另外,賴希說,共和黨的經濟政策更傾向于消除所有利息稅、股息稅、房地產和資本收益稅。這無疑是照顧富人,而忽略普通人的利益?,F在那些富人的后代除了咨詢財產管理專家是否有賺錢的項目外,根本不用做其他任何事,這對美國來說是危險的,因為持續資產累積將使國家政策越來越偏向富人。
針對美國這種財富代際轉移問題,賴希提出了解決措施,首先,全面恢復房產稅,不能讓富人把投資房地產作為營利工具;其次,重新設置一個財產稅。盡管對中產階級已有一個年度財產稅,但對他們的主要資產股票或債券卻沒有收稅,沒能達到重新分配資源的要求。賴希說,“我們不能等著我們的精英被永久的‘貴族’取代,也不希望看到政府受到‘財富王朝’的影響。”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