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澳大利亞的“黑客羅賓漢”緣何得到南美國家的聲援?今年8月份,因維基揭秘而聞名全球、被美國追捕的阿桑奇,到厄瓜多爾駐英國使館尋求政治避難,引起了一場外交風波。
圍繞阿桑奇事件的外交博弈,凸顯出以拉美國家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與以英美為代表的發達國家之間不同立場的碰撞、話語權的爭奪和利益的博弈。而在這一外交事件中得分最多的,非厄瓜多爾莫屬。
2010年11月,因涉嫌強奸而被瑞典刑警通緝之后,阿桑奇當年12月在倫敦向英警察局投案自首,警方隨即將其逮捕,但阿桑奇否認相關指控,并經同意后獲得保釋。今年5月30日,英國最高法院宣布同意把阿桑奇引渡瑞典接受犯罪調查。阿桑奇申請重新審理而被拒絕。因擔心被引渡到瑞典后可能被移交至美國,阿桑奇逃入厄瓜多爾駐英國倫敦大使館,尋求政治避難。
8月15日,厄外長帕蒂諾正式宣布厄瓜多爾將向阿桑奇提供政治庇護,風波由此開始。英國外交部隨后表示,將不會給阿桑奇發放通行證,并威脅說,根據1987年英國通過的《外交和領事館舍法案》,英國當局可以采取行動,闖入厄瓜多爾大使館內逮捕阿桑奇。
英國政府的行為激怒了厄瓜多爾。厄總統科雷亞譴責英國政府的威脅,警告英國政府如果闖入厄瓜多爾駐英使館抓捕阿桑奇,那將是自殺。如果英國那樣做,英國人會發現他們在全球各個角落的外交使領館都會被人闖入。
8月底,厄瓜多爾與英國圍繞阿桑奇事件的矛盾有所緩和。8月29日,在倫敦觀看殘奧會比賽的厄瓜多爾副總統莫雷諾會見英國外交大臣黑格,會見后兩人均表示,兩國將繼續進行對話,通過外交途徑解決這一事件。
但是,阿桑奇事件短期內難以解決,因為該事件不僅牽涉英、厄兩國,而且牽涉到瑞典、澳大利亞和美國等國。據阿桑奇本人對記者說,他估計自己可能會在厄駐英使館待一年左右。
在諸多使館中,阿桑奇為何選擇厄瓜多爾駐英使館?實際上,早在2010年11月,厄瓜多爾副外長金托•盧卡斯就曾表示,愿在該國為阿桑奇提供一所住宅,而且“不附加任何條件”。今年4月,阿桑奇曾通過“今日俄羅斯”視頻對厄總統科雷亞做過一次訪談節目。節目中,科雷亞贊揚公布美國外交密電有利于國際關系“透明化”。科雷亞還邀請阿桑奇前往厄瓜多爾這個“受政治迫害者俱樂部”來避難。
據分析,科雷亞之所以積極出面并最終決定向阿桑奇提供政治庇護,主要出于三個因素。
一是借助此事進一步樹立自己在拉美左派中反美領軍人物的形象。近年來,古巴革命領導人菲德爾•卡斯特羅已年邁有病,難以拋頭露面;委內瑞拉總統查韋斯身患癌癥且忙于競選。科雷亞大有領軍拉美左派、與英美等西方國家對抗的勢頭。盡管此事表面上是厄瓜多爾與英國、瑞典之間的“角力”,但背后力量其實來自美國這個超級大國。阿桑奇真正擔心的是被引渡到瑞典之后,再被引渡至美國。今年4月,科雷亞曾因抗議第6屆美洲峰會不邀請古巴而拒絕參加峰會,這一反美立場使其名聲大振。
二是明年2月厄瓜多爾將舉行大選,科雷亞極有可能再次參加競選。通過向阿桑奇提供政治庇護、維護厄主權,科雷亞在國際媒體上頻頻露面,對他爭取民心、參加明年競選頗有益處。
三是厄瓜多爾國內反對派經常指責科雷亞在國內關閉了好幾家反對派報刊、不容許新聞和言論自由,這次給阿桑奇提供政治庇護,意在證明厄政府維護新聞和言論自由的立場。
同樣,拉美其他左派國家在厄宣布給阿桑奇以政治庇護的決定后,立即做出表態,紛紛支持厄瓜多爾。委內瑞拉總統查韋斯、玻利維亞總統莫拉萊斯和拉美多國外長在第一時間表態,堅決支持厄的立場。美洲玻利瓦爾聯盟和南美洲國家聯盟也先后通過決議聲援厄瓜多爾。在厄瓜多爾要求下,美洲國家組織成員國外長在華盛頓總部舉行外長特別會議,除美國和加拿大以外,其他美洲國家一致通過決議,對厄瓜多爾關于外交館舍“不可侵犯”的立場予以支持。
這與拉美國家允許駐外使館給予受政治迫害的駐在國公民或其他外國國民以政治庇護的傳統不無關系。當然,拉美國家在這一問題上的出發點并不完全相同,比如哥倫比亞、智利、巴拿馬和一些與英美關系密切的加勒比英語國家,只是反對英國根據其國內法強行進入厄瓜多爾使館逮捕阿桑奇的威脅,并不支持厄瓜多爾給予阿桑奇政治庇護。
(2012年11月13日)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