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奧巴馬2010年11月訪問印度,希望把美國的復蘇與這個亞洲國家廉價的勞動力和新興的中產階層消費者掛起鉤來。印度人遐想著未來:上千萬人將擺脫貧困。時隔一年,形勢已大不相同。不僅印度的經濟增長在踩剎車,而且一系列關鍵的政府改革已經停滯,同時反腐運動令人們對資產負債表背后是否藏著臟錢感到不確定。投資者正在逃離。
據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網站報道,2011年,外國機構在印度的投資總額僅為2010年時的五分之一,印度基準股指SENSEX指數也下跌了25%。
印度經濟學家和作家古爾恰蘭·達斯說:“印度的經濟增長從預計的8%—9%降至7%,這兩個百分點的變化意義非常重大。每個百分點都關系到約1000萬個新工作崗位。”
報道指出,一些專家說,要想跟上人口增長的步伐,印度的經濟增長率至少需要達到9%。
若干因素,包括陷于癱瘓的政府、腐敗、高通脹以及盧比貶值,導致了印度經濟增長減速。
曾創造“金磚四國”一詞來描述四個最大的發展中經濟體的高盛資產管理公司董事長吉姆·奧尼爾也發出了警告。他在2011年12月舉行的2012年投資展望峰會上說,“金磚四國”的表現超出其2001年時的預計,但印度是其中最令人失望的,該國因嚴重缺乏強有力的領導而受到影響。
奧尼爾說:“印度的治理不善和腐敗問題跟俄羅斯一樣嚴重,而在技術方面,事實上俄羅斯要比印度強得多。”
不過,20世紀90年代曾預測了印度繁榮的經濟學家達斯說,這只是前進道路中的一點曲折。印度政府確實陷于癱瘓,但這個國家的經濟基本面強健,印度經濟對政府的依賴程度沒有其他國家那么大。
報道稱,印度工商聯合會秘書長拉吉夫·庫馬爾對此有不同意見。他說:“在我看來,所有這些關于印度能夠不依賴政府實現增長的說法都是荒唐可笑的。這種說法以前可能成立,但那個階段已經過去了。印度工業已經無法在內部和外部市場競爭。”
庫馬爾和達斯都認為,印度要想向前發展,必須實行重大改革。
在印度中部Shivpuri的一個營養診室,我們看到的孩子們瘦骨嶙峋、無精打采、身患疾病。即便他們能存活,長大後也會比同齡人矮小、虛弱、遲鈍。
Rajini體重僅5千克,是標準體重的一半。
Rajini的奶奶Sushila Devi說:“她輕得像一片葉子,這太糟了。”
印度兒童營養不良現象令人震驚。盡管該國經濟產出在1990-2005年增長了兩倍,成為亞洲第三大經濟體,人均年收入從96美元增至489美元,但兒童營養不良現象并無好轉。
上月一項政府支持的調查報告顯示,印度五歲以下的兒童中,有42%體重不足,該比例接近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兩倍,較五年前的43%大體持平。
總理辛格稱,兒童營養不良問題已經成了“國家的恥辱”,危及整個國家的健康狀況。
雖然政府試圖緩解兒童營養不良現象,但收效甚微,因許多家庭非常貧困,買不起需要的食物。
而衛生條件差、公共衛生支出低、教育和國民意識薄弱,也是影響因素。專家并指出,該國傳統上對女性的歧視,譬如童婚習俗,也是因素之一,并且難以根除。
此外,該國對食品儲備管理不善,享受補貼的高碳水化合物食物只能填飽肚子,并不能真正帶來營養,加上許多最貧苦地區物資嚴重匱乏,均導致兒童營養不良問題益發嚴重。
救治所工作人員Rekha Singh Chauhan在簡陋的房間里照顧著這群瘦弱的孩子們。Chauhan說:“眼下我們要照顧的孩子還不多。但到了4月份就會明顯增多了。”隨著夏季來臨,由於腹瀉和瘧疾爆發,會收治許多瘦弱的患兒。
Chauhan說:“情況會變得糟糕,得三個孩子合一張床,好多還得睡在地板上。”
貧富懸殊
這幅景象與印度過去五年經濟年增長8-9%的畫面實在是格格不入。印度經濟繁榮令數以百萬計的人收入增長,帶動了對汽車、電腦、服裝和豪宅的需求。
但都市中產階級在高檔購物商場品嘗各國美食時,數以百萬計的兒童卻連飯都吃不飽。
印度慈善組織Naandi基金會上月發布的報告顯示,印度兒童死亡案例中,有一半與營養不良有關。
而印度的公共醫療支出很低,2009年時僅相當於GDP的1.2%,在全世界排名靠後。
國際救助兒童會首席執行官惠特布蕾德(Jasmine Whitbread)指出,要解決營養不良問題必須從政策面著手,必須將解決這個問題放到優先位置。
這些患兒的母親自身常常也影響不良,剛進入青春期就被迫早婚,生育的孩子常常體重不足、免疫力低下。
這些母親由於缺乏教育或相關意識,不以母乳喂養嬰兒,而是喂養水牛奶以及被污染的水,因此孩子就容易得腹瀉等疾病,不利於營養吸收。
此外,這些家庭往往極度貧困,除了小麥餅外買不起其他食物,而小麥餅缺乏兒童成長發育所需的蛋白質以及其他營養。
印度若不重視兒童營養問題,將產生嚴重後果。營養不良的孩子即便有機會去學校,在校情況往往也不好,工作後收入偏低,更容易感染疾病甚至死亡。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中國在消除兒童營養不良和兒童夭折問題方面已實現了目標,中國的經濟增長受益群體更為廣泛,也重視醫療、衛生和小農生產等。(完)
http://cn.reuters.com/article/CNAnalysesNews/idCNCNE81G05J20120217?pageNumber=1&virtualBrandChannel=0&sp=true
2月1日在印度中部拍到的一名營養不良的兩歲兒童在稱體重,他只有五公斤東方網1月10日消息:印度總理辛格1月10日發布了一份有關該國國民營養狀況的調查報告。報告顯示,印度42%的五歲以下兒童體重偏輕。辛格對此評論說,營養不良是印度的“國恥”。
據法新社1月10日報道,這份報告名為《饑餓與營養不良》,受訪對象為印度九個邦的7.3萬個家庭,負責調查活動的是一家非政府組織。辛格當天在報告的發布會上表示,調查結果“既鼓舞人心,又令人擔憂”。兒童營養不良發生幾率雖有所下降,但這一比率仍非常高。
辛格指出,他已多次說過,營養不良問題是印度國家的恥辱。盡管印度國內生產總值(GDP)不斷增長,但國民的營養不良水平卻居高不下,所以印度在該方面的努力還不夠。
美國《紐約時報》2011年初就曾報道說,印度5歲以下孩子有一半忍受著營養不良的折磨。印度曾于上世紀60年代發起“綠色革命”,嘗試解決糧食供應問題。盡管印度雄心勃勃地要成為新興經濟強國,但依然掙扎于供養11億人口的漩渦中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利永貞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