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的“亞洲鐵娘子”,如今成了頭系繃帶、面色憔悴、囿于囚房的可憐老嫗。10年前,阿羅約上臺不久即推動對前任總統埃斯特拉達的貪腐指控,而如今,歷史在她身上戲劇性地重演。
■文/別傲
菲律賓前總統阿羅約去年下臺后,面臨至少6項轉移公款及從海外合約獲利的指控,并于11月18日在病房中被捕。阿羅約被控在總統任期內涉嫌“破壞選舉”,還被指控向2009年馬京達瑙省屠殺事件嫌疑人提供武器裝備和支持。
說來奇怪,針對阿羅約貪腐等指控早就開始,司法進程最近卻突然加速,這種步步緊逼的政治斗爭發生在菲律賓,實在耐人尋味。難怪阿羅約對有關指控矢口否認,她還指責阿基諾政府幕后操縱,企圖讓阿羅約陣營成為阿基諾政績不佳的“替罪羊”。
秋后算賬是常態
菲律賓民眾似乎已經見慣了這樣的場面。自馬科斯時代終結以來,菲律賓歷任總統幾乎沒有不被事后追究責任的:科拉松·阿基諾(阿基諾三世的母親)在土改中偏袒自己家族的前科,被此后幾屆政府時不時拎出來;人緣最好的拉莫斯,曾在馬科斯時代任總參謀長,這段經歷也被后人經常提及,要其為當時的軍管負責。
埃斯特拉達和以往那些出身于上流社會的菲律賓總統不同,他沒有顯赫的家世和學歷,但曾經是一個在電影銀幕上叱咤風云的明星。這種“明星”效應吸引不少影迷前來投票。在菲律賓近7000萬人口中,貧民約占四成,他們渴望出現一個能保護他們的政府,于是埃斯特拉達的銀幕“羅賓漢”形象就成了他們心目中。瞳憬的偶像。
埃斯特拉達于1998年當選總統,但就在走上政壇巔峰的同時,他開始大力扶持朋黨,廣泛培育自己的勢力,實則是培育“撈錢”的系統。2000年,埃斯特拉達的密友曝光了他任職總統以后培育的龐大受賄鏈,在這個鏈條上不僅有埃斯特拉達總統本人,還包括了他的兒子、總統顧問和警方官員。同年,埃斯特拉達被菲律賓議會彈劾。
阿羅約這位前總統迪奧斯達多·馬卡帕加爾之女上臺后不久,隨即推動針對前任總統約瑟夫·埃斯特拉達的貪腐指控,后者2007年9月被判終身監禁,同年10月獲阿羅約特赦。
埃斯特拉達的執政并沒有讓菲律賓社會的狀況得以改善,甚至可能在阿羅約上臺之后變得更糟糕。阿羅約時代,菲律賓貪腐依舊盛行,政府濫用權力、政治暴力的丑聞層出不窮,一度勢頭不錯的菲律賓經濟也在金融危機中遭重創,被東南亞鄰國拋在身后,且貧富差距十分懸殊。戰后迄今,菲律賓始終未完成土改,造成極大的貧富差距。
現在,歷史在阿羅約身上重演。舉著肅清貪腐、消除貧困標語的阿基諾三世上臺后,同樣推動針對前任總統阿羅約的貪腐指控,阿羅約背負操縱選舉和行賄受賄兩大重罪指控調查,直至最近被捕。
家族政治犧牲品
菲律賓最初屬于部落社會,部落的人自然要聽權威者的話。菲律賓后來淪為西班牙的殖民地,由寡頭對社會實行專制統治,菲律賓民眾依附寡頭而生。雖然后來復制了美國的民主選舉制度,但菲律賓的土壤卻開出“選主政治”之花。在菲律賓,一個家族如果足夠大,又能夠惠及到很多人,就能召集到很多選票,家族性的賄選現象時有發生。很多菲律賓政治家來自大地產家族,他們控制菲律賓農村的大片土地,也控制著菲律賓的政壇。
目前,菲律賓共有200多個政治家族。國會基本被幾個大家族所壟斷,尤其是阿基諾、加西亞、拉莫斯、洛佩茲四大家族,控制著整個國家的政治經濟資源。據統計,有四分之三的菲律賓國會議員來自世襲的政治家族。他們在國會里呼風喚雨,代代相傳,形成了一種世襲的“家族政治”。雖然個別草根政治家如埃斯特拉達曾憑借人氣入主總統府,但也正是這位“影星總統”上任后迅速地卷入和權貴如出一轍的腐敗丑聞。埃斯特拉達的起落讓菲律賓入覺得“哪怕選個草根還不是一樣貪腐,還不如選個可靠的世家子弟”,讓后來的草根政治家更難出頭。
由于政治家族勢力根深蒂固、盤根錯節,許多菲律賓省份仍然是“選家族不選綱領”,馬科斯的獨裁時代如此,后馬科斯的選舉時代也不例外。在家族政治環境中,各個政治家族為了爭權奪勢,腐敗不可避免,并因此陷入冤冤相報的“輪回”。不過,得勢的家族卻并沒有對它的政敵趕盡殺絕。年逾八旬的前總統馬科斯的夫人伊梅爾達號稱“貪腐夫人”,卻在去年順利當選國會議員,她的兩個兒子也當選了議員,她的女兒當了省長。前總統埃斯特拉達因貪污罪被關進特殊牢房幾年后,如今仍活躍在菲政壇。
阿羅約家族和阿基諾家族都是菲律賓政壇上有名的政治家族,是菲律賓最古老富裕的家族。阿羅約和阿基諾三世還是老鄉,來自同一省。阿基諾三世的父親貝尼尼奧·塞爾比利亞諾·阿基諾是參議員,母親則當過總統。阿羅約能當上總統,很大程度上要靠現任總統阿基諾三世的母親阿基諾夫人的提攜。然而在2004年,阿基諾三世和他母親以存在腐敗和大規模選舉舞弊要求阿羅約辭職,使得阿羅約怒火中燒。據說在阿羅約的授意下,屬于阿基諾家族的一個大農場被宣布為政府土地改革的對象。而在阿基諾三世的競選綱領中,則明確提出了要追查阿羅約的腐敗行為。阿羅約被捕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因為她涉嫌選舉腐敗,而是因為她與阿基諾家族的恩怨。
清算或是進步?
歷史似乎并不完全在重演。在獲罪的菲律賓政壇精英中,除了在1992年至1998年菲德爾,拉莫斯擔任總統期間兩名國會議員分別因軍火走私和強奸幼女獲罪服刑外,沒有哪名政客在被法院判決后真正受到牢獄之災。而這次,曾經在阿基諾三世的母校當過老師的阿羅約雖然沒能擺脫腐敗的“輪回”,最終還會落個身陷圖圄的下場嗎?
當年埃斯特拉達被定罪后,阿羅約表現出“寬恕”姿態,把對埃斯特拉達的監禁改為軟禁,讓埃斯特拉達得以在自己的豪華別墅中舒適地接受了長達6年的案件調查。去年,埃斯特拉達參加總統選舉,按得票數計位列候選人第二。
阿羅約一案今后如何發展,關乎菲律賓家族政治的傳統是否會遭受沖擊。菲律賓近代政治舞臺上,政治精英獲罪并不罕見,但真正服刑的人卻少之又少。而對于阿羅約,阿基諾三世先前明確表示“不會寬恕”。因為阿羅約一案關乎阿基諾三世競選宣言和洽貪訴求的“核心”:祛除菲律賓社會中官宮相護、社會精英可免除一切罪責的不成文傳統。雖然阿基諾三世正在顯示他打壓這種“家族政治”的決心,但是他打壓的對象只不過是他的敵人。 此外,阿基諾三世也同樣沒有撇清精英家族的“標簽”。他的父親是貝尼尼奧·塞爾比利亞諾·阿基諾二世是參議員,他的母親是已故前總統阿基諾夫人。阿基諾這個姓氏甚至可以說是阿基諾三世在去年總統選舉中獲勝的最大資本。阿基諾三世上臺后,沒有改變“任人唯親、任人唯友”的傳統。
在菲律賓政治和選舉改革研究所執行主任卡賽普爾看來,阿基諾三世既不是英雄,也不是白馬,但他卻是“我們推進政治改革的一個不錯的賭注”。其實,阿羅約又何嘗不是賭注的一部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