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和30日,中印邊界問題特別代表會晤在北京舉行,中國國務委員戴秉國和印度國家安全顧問梅農出席會晤。就在中印兩國政治家和媒體對邊界問題磋商寄予希望的時候,印度軍方卻再搞小動作,在有爭議的所謂“阿魯納恰爾邦”(中國藏南地區)新增兩個山地師,目標直指中印邊界。
規模已達5個師
據《印度時報》報道,印度國防部多位官員證實,除了不久前剛剛組建的“阿魯納恰爾偵察兵部隊”外,印軍又向印度東北部與中國接壤的邊境地區增派了兩個山地師。這兩個山地師有軍官1260名、士兵35011名,配有適合山地戰的“特別裝備”,并將于明年“具備全面作戰能力”。據印度國防部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員稱:“兩個師事實上已經部署到位,目前正在接收新裝備,包括單兵防護設備和輕型防空火炮。”
英國廣播公司(BBC)早些時候就印軍新增兩個山地師的性質和意圖分析認為,新部署的這兩個山地師是為了拱衛與中國有爭議的地區,其中第56師負責“阿魯納恰爾邦”的東翼,以防“中國從緬甸方向對其發動攻擊”,第71師則負責保衛“阿魯納恰爾邦”的腹地,而印軍此前已經在“阿魯納恰爾邦”的西翼部署有第5山地師。除此之外,駐扎在阿薩姆邦的印軍“反游擊部隊”可以隨時增援中印邊境。
BBC分析稱,隨著這兩個山地師部署到位,印度在與中國接壤的東翼邊境地區的軍力已達5個師,“規模直逼中印兩國差點爆發戰爭的1986年和1987年”。
談判換取籌碼
在中印1993年簽署和平與穩定協議之后,雙方都減少了邊境地區的駐軍力量。但近一段時間以來,印度卻不斷在邊境地區加強兵力部署,其動機不能不令人警惕。
對此,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所國際問題專家葉海林指出,印度方面在談判之前采取向爭議地區增兵的行動,一方面是希望借此向中方施壓,以利于在談判中爭取主動;另一方面是向國內民眾顯示強硬姿態,緩解國內對于遲遲不能解決的邊界問題的不滿,以換取選票。
單就中印關系而言,印度素來秉持“只要己方足夠強硬對方就會妥協”的心理,一直向爭議地區增兵,意圖很明顯,就是要以實施占領的現實逼迫中方作出妥協。葉海林表示,中印是近鄰,又都處于崛起的階段,處理好兩國關系對雙方都有利。中印邊界問題是殖民主義遺留的歷史問題,有相當的復雜性。目前采取的接觸談判的方式是正確的。但是印方抱著敵視與防范的心理,不斷在爭議地區制造緊張,既不利于邊界問題的解決,又不利于兩國關系的正常發展,不僅會破壞兩國共同發展的良好環境,而且最終一定會有損于印度自身利益。(世界新聞報 記者/曹岳)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