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報:階級戰爭仍在繼續,兩極分化令美國社會危機四伏
鮑勃•赫伯特
美國《紐約時報》11月27日文章 原題:打贏階級戰爭(作者鮑勃•赫伯特)
沒有人愿意提及的階級戰爭仍在繼續,沒有減弱。
就在數以百萬計失業的和其他為生計而掙扎的美國人勒緊褲腰帶過節的時候,美國的精英階層還有數百萬甚至數十億的金錢滾滾而來,他們穿上舞鞋像貴族一樣參加聚會。
衰退是對于小人物而言的,而不是針對那些位于美國統治階級核心的企業負責人和華爾街巨頭。他們對其他所有人發動了經濟戰爭,并且贏得了快樂的時光。
貧困階層在不斷擴大,因無力還貸被趕出家門的家庭或許要經歷一段不愉快的節日時光。而美國企業剛剛經歷了有史以來利潤最高的一個季度。據《泰晤士報》本周報道,美國企業在第三季度獲得了1.659萬億美元的利潤——這是自60多年前開始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數字。
企業界的權貴們正在令人擔憂地膨脹。他們的利潤在過去7個季度中飛速增長,他們難以掩飾地高興。
如果有人認為美國精英階層的財富和那些在貧困中掙扎的大量人群之間的這種巨大懸殊會有任何好處的話,那他就是愚蠢。這對精英階層來說也并非好事。
如果失業率長期居高不下、薪資水平停滯不前并且新增的工作機會都是低級別的職位,那就沒辦法讓美國的消費經濟回到健康的正軌上來。如果普通美國人無法用好工作帶來的收入進行消費,那么任何有意義的、長期的經濟復蘇都是沒有希望的。
除此之外,極度的經濟不平等有可能導致社會的不穩定。處于貧困狀態的家庭會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要籌錢支付房租或是貸款,要躲避票據收款人,要應對疾病和突發狀況,還要面對每天的極度焦慮。
隨著憤怒的積聚和替罪羊的出現,社會矛盾會逐漸轉移。
最終會有人借著這種環境起來煽動生事。富人們可能會覺得大眾不可能站到他們的對立面。但千萬別這么想,別忘了上世紀30年代動蕩的歷史。
紐約市的例子就說明了出現真正矛盾的可能。億萬富翁市長邁克爾•布隆伯格任命了一個美國貴族的榜樣來擔任該市的教育主管。赫斯特雜志集團董事長凱瑟琳•布萊克是一個很有能力的企業主管,但她絕對沒有教育領域的背景。
布萊克將會發現,在她和她將服務的工薪階層家長和學生間,有一條幾乎無法逾越的鴻溝。更糟糕的是,布隆伯格已經明確表示,由于預算不足,她需要集中精力對教育系統的開支進行縮減。
于是,我們看到億萬富翁和百萬富翁告訴窮人和為生計而掙扎的人們,他們將不得不靠著更少的資源湊合著過下去。你幾乎可以感受到仇恨在增加。
極端的不平等已經在加劇美國在政治和其他方面的兩極分化。并且它大大地削弱了一種觀念,即作為公民,我們應當以相當團結的方式來面對這個國家的問題,不管是經濟還是其他方面的問題。當太多的人滑向底層的時候,他們就會傾向于互相爭奪越來越貧乏的資源。
真正要做的是讓美國勞動者組成聯盟,并以善意的精神找到公正合理的辦法,來解決許多普通個人和家庭所面對的大量問題。我們需要強有力的領導人來組織這種聯盟并反擊那種幾乎毀了經濟、讓勞動者陷入困境的力量。
貴族曾被認為是美國人所厭惡的?,F在,當這個國家的其他許多人都在受苦的時候,他們是唯一還能笑得出來的人。
(《環球視野》第330期,摘自2010年11月27日美國《紐約時報》)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