菅直人拒絕向中國道歉賠償
參考家園2010-9-27 15:51:08
堅稱釣魚島是日本領土
菅直人強調,深化戰略互惠關系是日中兩國共同的認識,呼吁雙方冷靜應對:“雙方站在顧全大局的立場上行動,這一點非常重要。”
菅直人就釋放船長一事僅表示:“我認為這是檢方綜合考慮事件的性質,根據國內法進行判斷的結果。”
【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9月25日報道】日本外相前原誠司在接受本社記者采訪時說:尖閣群島是日本固有領土。我們一直有效地控制著這片島嶼。在20世紀70年代早期以前,中國并沒有宣稱擁有這片島嶼的主權。但在發現該地區海床里存在天然氣和石油之后,中國人開始宣稱擁有主權。所以我們的立場是,東海不存在領土爭議。我們會繼續在這片地區從事巡邏活動。如果發現任何惡意行為,那么就會根據日本法律予以逮捕。
前原誠司說:日美同盟是日本外交事務的基石。就在昨天,美國總統奧巴馬和日本首相菅直人達成共識,要深化兩國雙邊關系。雖然并非針對中國,但奧巴馬總統這次在會談中對菅直人首相表示,美日在東海、南海和黃海要加強合作。
此外,希拉里明確對我說,尖閣群島在美日安保條約第五章的適用范圍內。我們兩人在談話中表示,過去一年中,日美雙方的討論往往更多專注于沖繩美軍基地問題。但在今后,日美戰略對話要在如下領域更緊密合作,如朝鮮、中國、亞洲其他國家的形勢,伊朗核開發問題,阿富汗、巴基斯坦以及中東和平進程等問題。
【共同社東京9月25日電】日本民主黨干事長岡田克也25日談及中國要求日本就撞船事件道歉和賠償一事,他批評說:“雖然大家都已經知道中國不是民主國家,但此事讓這一點體現得更為鮮明。”在此基礎上,岡田要求中國冷靜對待,指出“對中國而言,這也毫無裨益。我覺得許多日本人已感到失望”。
岡田就撞船事件強調“日本依據法律進行了處理”,認為“就此事道歉和賠償,讓人完全無法接受”。
菅直人政權或將受沖擊
【美國《紐約時報》9月25日文章】東京接受了北京立即放人的要求。這一讓步似乎標志著太平洋意志考驗中一次令人蒙羞的退卻。
日本在使事態升級之后打了退堂鼓的做法,使首相菅直人受到大量批評。周五,他所在的執政黨民主黨的黨員與反對黨議員一道,譴責了釋放船長的決定。“眾人之黨”代表渡邊喜美說:“讓我大吃一驚的是,此事以日本遭到如此明顯的外交失敗而了結。”
此次挫折看來很可能引發對民主黨領導能力的新的擔憂。不過,這次對決突出地顯示,日本國內對中國的反感情緒已變得多么強烈。中國軍艦日益頻繁進入日本水域在日本國內激起擔心。
【日本《讀賣新聞》9月26日報道】題:民主黨擔心菅內閣支持率
對于釋放中國船長一事,日本朝野政黨25日紛紛要求政府做出解釋。執政黨民主黨內部出現了對菅內閣前景的擔憂。
民主黨國會對策委員長缽呂吉雄25日表示,是否釋放中國船長是國民非常關心的問題,司法當局、檢察廳有必要在10月1日召開的臨時國會上就此事進行說明。
民主黨內有意見認為“政府宣稱要堅決應對此事,卻做出了以保留處分形式釋放的決定,言行不一。這難以得到國民的理解”。另外,民主黨內還出現了對菅內閣高支持率會因此驟降的擔憂。
【共同社東京9月26日電】日本自民黨干事長石原伸晃26日表示,關于那霸地檢釋放中國船長一事,他將在臨時國會上要求傳喚檢方證人。石原批評政府的應對舉措是“外交白癡、將載入史冊的大失態”。
自民黨總裁谷垣禎一表示,他計劃在10月1日開幕的臨時國會上追究政府責任。
【共同社東京9月25日電】日方決定釋放中國船長,這到底是誰的決定?首相官邸稱是那霸地方檢察廳,但地檢的解釋則似乎可讀出“政治介入”的色彩。雖然這是涉及日本安全的重大問題,但政府內部卻盡顯相互推卸責任的丑態。
外務省官員為防止被批評為“軟弱外交”拉起了“警戒線”,聲稱“并不是我們敦促的”,強烈暗示此次決定是受到了首相官邸的影響。
在管轄地檢的法務省,法相柳田稔否認與此事有關。法務省內部也傳出質疑海上保安廳應對措施的聲音,認為在逮捕時就應想到會變成這樣;而海上保安廳則反駁稱:“負責的檢察官也打算起訴的。海保的處理是恰當的。”
中日間“神經戰”仍將持續
【日本《每日新聞》9月26日文章】圍繞中國漁船和日本巡視艇相撞事件,日中關系25日再度出現緊張。在日本放還詹其雄后,中國外交部要求日本“道歉并賠償”,使強硬路線進一步升級。對此日本外務省發表聲明稱,“斷然不能接受”,以示抗議。中國似乎看穿了日本借放還船長以打開僵局的意圖,提出了更為強硬的要求。日本在猜測中國的真意,而中國則在窺測日本下一步的行動,這樣的神經戰仍將持續。
日方本希望通過放還船長緩解緊張局面,但中方卻似乘勝追擊地步步緊逼,使得事件更加難以解決。一位對中國頗有研究的專家認為:“日本必須弄清中國的真意,到底是僅在口頭上要求道歉和賠償?還是正試圖提出更加強硬的要求?日本表示拒絕道歉和賠償后,中方很有可能延遲取消事件后采取的對抗舉措。”
不過,雖然雙方在表面上堅持對立姿態,外務省還是仔細研究了中方聲明的意圖。外務省注意到,中方聲明提及了堅持發展戰略互惠關系的方向和維護兩國關系大局這兩點。日方的講話對此予以了呼應,表示不希望兩國關系惡化,認為“日中雙方從大局出發,繼續充實戰略互惠關系是至關重要的”。
【日本《每日新聞》9月26日文章】題:日本當務之急是重新制定對華戰略
中國漁船與日本巡邏艇相撞事件,讓我們再次感受到了中國以國力增強為背景的“強力外交”姿態。中國認為,美國不再像以前一樣擁有絕對實力,所以才在各個有主權爭端的地方加大了控制力度。此次撞船事件折射出亞洲新的外交勢力圖。在日美關系磕磕絆絆的情況下,日中之間的對立成為了菅直人政權外交的沉重負擔。
釋放中國船長后,菅直人在紐約會見記者時談到強化日中“戰略互惠關系”的重要性。但是中國在外交部的聲明中要求日本“道歉并賠償”。日中雙方的對立恐怕會持續一段時間。
日本各界很多人批評菅政權在無法控制局面的情況下,錯誤地估計了中國的態度,缺乏與中國溝通的有效途徑,導致無法進行桌面下的斡旋,最終導致“危機管理失敗”。面對今后恐怕還會繼續推行“強力外交”的中國,有意見認為日本不應該被動應付,而應該建立一種以追求國家利益為目的、能夠駕馭中國的體制。也就是說,應該重新制定對華戰略。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