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將釣魚島“國有”意欲何為
金一南
近來,日本在圈海劃地方面可以說是動作頻頻。前幾天剛剛宣布邀請美軍參加今年年底舉行的“奪回離島”軍事演習,近日又決定要在2011年3月底以前把25個離島收歸“國有”。這其中包括了與中國有爭議的釣魚島以及不被中國承認是島的沖之鳥礁。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所長金一南少將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日本近期動作表明對其合法性的不自信;海峽兩岸的中國人應以大胸襟共同捍衛海洋權益,取得兩岸中華民族的共贏。
美日“奪回離島”軍演各懷鬼胎
記者:近來,日本除了宣布邀請美軍參加今年年底舉行的奪回離島軍事演習以外,又決定要把25個離島收歸“國有”,這其中就包括了與中國有爭議的釣魚島,以及不被中國承認是島的沖之鳥礁,您如何看日本最近的這些動作?
金一南:日本最近的這些動作,實際上不光是離島的問題,包括了日本自身的一種考慮——他力圖完全解脫二戰以來對自身的這種限制。因為在二戰結束之后,相當一段時期日本的離島是被劃分出去的。像日本的琉球群島等等,包括沖之鳥礁更不用說,全部是國際托管,而且實際上就掌握在美國人手里。直到1971年,美國通過這一紙歸還沖繩的協定,才把這個島嶼還給日本——實際上從美國的內心來說,是不想還的。但當時美國迫于越戰的嚴重壓力,以及日本反復的抗議等等,所以不得不把該島還給日本。美國人占據這些離島,實際上是當時作為二戰結束之后,對于日本一種懲罰,把離島剝離出來。
記者:雅爾塔體系。
金一南:對,已經剝離出來了。所以日本人在70年代初,包括沖繩、琉球群島收回來之后,他內心是忐忑不安的,能不能長期地據有,他并沒有把握。
我們可以看到,進入新世紀以后,日本反復地強調這個問題。像沖之鳥礁這樣一個礁盤,包括日本的很多政要都上過礁盤,尤其是包括石原慎太郎上了礁盤,說了很多甚至是不惜戰爭、不惜沖突的這種叫囂,反復宣稱日本對所謂離島的權益,而且是不許任何人的染指。而且,日本人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他也做的非常巧,他力圖把美國拉進來,就像以前講的叫拉大旗做虎皮,包住自己去嚇唬別人。實際上是日本完全自身的這種所謂國家主權的追求,但是他需要通過《美日安保條約》給他做一個備書。他可以說:你看,美國人承認這是我的土地,而且美國人承諾要保護。
這一回所謂離島演習,很大一部分目的是這樣。美國人有多大主動性?日本人有多大主動性?實際上從美日來說,雙方都是各懷鬼胎,并且目的是完全不一樣的。
從日本看,日本就完全是通過這樣的所謂離島演習,奪回一個所謂被其他國家所奪占的島嶼。它實際上是達到一個什么目的?就是達到一個他所謂威懾的目的,嚇唬別人。通過誰來嚇唬?主要通過美國,就是所謂美日安保的問題。《美日安保條約》,把他所有的離島都罩在里面了。
實際這些東西對美國來說,美方的解釋也很含糊。美方今天愿意與日本共同進行這次聯合演習,美方有美方的目的。美方的目的是通過演習,證明一下美國在西太平洋的存在,美國在西太平洋說話的份量,如此而已。那么美國是不是真的就為了日本的離島,要去犧牲自己官兵的生命,我覺得這要大大打問號。因為最初把日本的離島從日本本土剝離出去的不是別人,恰恰就是美國。
日此舉表明想加強占島的合法性
記者:日本把與中國有爭議的島嶼也進行“國有化”,這種行動是否具有法律效力?我們又應該怎樣應對?
金一南:從這點看,日本人之所以這么迫不及待,最明顯的是什么?就是日本人本身也覺得,他們這種做法的合法性很成問題。
不要說離島,就連如琉球、沖繩的合法性,日本人現在也感覺很成問題。因為包括沖繩,琉球群島它也是1879年剛剛奪占的。日本人現在當然非常急于讓國際社會有這樣一個共同的認知,把日本這些他認為統治并不是太穩固的島嶼加以固化,然后最終完成對這些島嶼的實際占領。尤其包括像釣魚島這樣的島嶼爭議更大,這些日本人心里是完全沒有底的。
所以在這些方面看,日本舉行此次演習,他所做的想定,與其說表現為日本的自信,其實恰恰是反面,表現的是他的不自信,他的恐懼,這種心里的沒有底。
如果在《國際法》上,已經很合理、合法,然后得到國際的公理,并且國際的正義能夠支持你,你何必做這些東西?之所以做這些,就是急于通過武力、通過威懾,然后通過《美日安保條約》,通過軍事同盟,把過去所占領的這些島嶼進行固化。用這樣的手段,只能證明日本現在考慮這些問題時,自己感覺到的虛弱。
海峽兩岸要以大胸襟來維護共同利益
記者:面對當前的釣魚島以及其它一些海洋權益問題,有國人主張,海峽兩岸的軍人應該共同捍衛祖權,這個“祖”是祖宗的“祖”,呼吁臺灣與大陸建立統一戰線共同維護海洋權益。對此,您的觀點是怎樣的?
金一南:其實這樣的說法很值得海峽兩岸考慮,因為海峽兩岸同屬一個中國。雖然在臺灣方面有不少“深綠”的人認為,臺灣要獨立出去,可是我們從歷史上看,我們說釣魚島,釣魚島是臺灣宜蘭縣管轄的,那么臺灣又是中國的一個省。從這個大的方面來看,從中華民族的共同利益來看,海峽兩岸共同在完成解決這些所謂東海的權益問題方面,對海峽兩岸無疑是個共贏的局面。這種共贏是什么?是中華民族的共贏。
從這些方面看,在東海、南海,海峽兩岸的合作,這是一個中華民族共贏的局面。在東海、南海問題上,如果出現一些不和諧的聲音,出現分裂的話,很容易就是中華民族內部被對方所各個擊破。而在這兩個問題上,如果說大家都認為自己是中華民族的共同體,那么開展合作獲得的完全是一種共贏。當然在這點里面需要什么?是一種更大的民族的包容心,超出意識形態、超出社會制度、超出現在這種所謂統獨的爭論,尋找更大的共同點,那么獲得的毫無疑問將是兩岸很大的共贏。
但這是一種設想,我們也考慮到這一點,達到這種設想其實非常難。難在哪里?就是防止這種局面的出現,實際上早已經進入日本的考慮范圍了。日本方面為了防止海峽兩岸出現這樣持一個共同的立場,解決東海問題,甚至解決南海問題——日本方面早做了深度防范。這些深度的防范,包括從臺灣方面的一些政治人物,像李登輝、陳水扁了種種的表現都能看出來。日本所做的工作,從一定程度上說是頗有成效的。
而臺灣方面有些政治人物打的什么旗號?打著所謂維護本島的利益,維護臺灣的利益,從這樣一個立場出發。實際上是什么?實際上破壞的是中華民族的總體利益,而且迎合的是日本的利益。
日本非常樂見海峽兩岸的分裂,因為只有海峽兩岸的分裂,他才能夠從這些分裂的現狀中,從這種矛盾中找到縫隙,實現他自身的利益,這是日本的考慮。
記者:所以我們應該防止這種令“親者痛、仇者快”的事情,是吧?
金一南:對,所以我們在講要防止這些事情的出現。我們經常講歷史呼喚大胸襟的問題,而且同時我們呼喚大榮辱的問題。我們經常說人民創造歷史,但是我覺得,從歷史上看,在歷史上是有小人物的,是有大人物的。你說陳水扁這樣的人物他算什么人物?那是非常典型的小人物。什么樣的人叫大人物?就像孫中山這樣的,以國家民族為胸懷,為奮斗的志向,而不以個人的利益,不以集團利益為志向。我想像孫中山、毛澤東、鄧小平這樣的人是大人物。那么只有這樣的大人物才能書寫大歷史。怎么樣共同書寫海峽兩岸、中華民族的大歷史?書寫的歷史是大歷史還是小歷史?當然也取決于我們的胸襟和氣度,和我們具體的這種追求。
中廣網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