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秉國警告日本莫“誤判形勢 美智庫鼓吹鎖住中國海軍
戴秉國警告日本莫“誤判形勢”
《參考消息》2010年9月13日
戴秉國深夜召見大使
【時事社東京9月12日電】中國國務委員戴秉國12日零時就在東海尖閣群島(即我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本報注)發生的海上保安廳巡邏船與中國漁船沖突事件,緊急召見日本駐華大使丹羽宇一郎,要求日方“不要誤判形勢,作出明智的政治決斷,立即送還中國漁民和漁船”。
丹宇因此事而被中方召見已是第四次。副總理級的國務委員在深夜召見大使是極為罕見的,表明了中方希望日方盡快釋放漁民使事態平息的堅決態度。
由于中國領導層要求菅直人政權作出政治決斷,日方似乎也會被迫采取某種對策。不過,對于涉及兩國主權的問題,誰也無法輕易讓步,因此人們擔心日中關系可能惡化。
【共同社北京9月12日電】中國外交部12日稱,國務委員戴秉國當天凌晨緊急召見日本駐華大使丹羽宇一郎,鄭重表明了中國政府的重大關切和嚴正立場,要求立即送還中國漁民和漁船。
級別高于外交部長的國務委員在周末凌晨見日本大使表明中方立場,這一舉動極不尋常,顯示了中方對事態的重視程度。考慮到國內指責日本的輿論高漲,中國政府展示了強硬態度。
中國此前曾邀請日本首相早日訪華,亞太經合組織首腦峰會也將于11月在橫濱舉行。如果問題久拖不決,有可能會對日中首腦交流造成影響。
【共同社臺北9月12日電】臺灣中華保釣協會與香港保釣行動委員會表示要租船出海宣示釣魚臺(大陸稱釣魚島——本報注)主權,預計13日中午從臺北縣野柳漁港出發。
中華保釣協會等11日在臺北縣召開“保釣論壇”,除臺灣外,香港、澳門的相關團體代表也出席了會議。大會以兩岸代表的名義發表聯合聲明,要求日本釋放被捕船長等。大會還宣布開始籌建“世界華人保釣大同盟”,力爭團結兩岸及全球華人保釣團體。
中華保釣協會執行長黃錫麟今天表示,該協會成員與港澳保釣人士將分乘兩艘船前往釣魚臺,以強調臺灣與中國捍衛釣魚臺主權和公民權益的決心。
中國拒絕日任何調查
【共同社北京9月12日電】日本駐華大使館說,丹羽宇一郎在被中國國務委員戴秉國召見時重申了日本的立場,即中國漁船妨礙海上保安廳執行公務,并非法在日本領海捕魚。
丹羽宇一郎說:“日方的立場是,我們將嚴格按照國內法嚴肅處理此事。”
他呼吁中方“平靜、謹慎地”對待此事,不要讓它影響到兩國總體“戰略互惠關系”。
而日本有關部門今早把中國漁船帶到沖繩縣石垣島附近海域,以再現它與日本巡邏船7日相撞的情景。
【美聯社北京9月12日電】日本海上保安廳官員今天將中國漁船和船員帶到沖繩島附近海域,以測試漁船性能,一艘載有海上保安廳人員的日本船緊隨其后。
日本媒體報道,日本官員還在漁船上發現了魚,并正在調查這些魚是否是在日方認為的本國海域非法捕獲的。
【中央社臺北9月12日電】中日釣魚臺爭議愈演愈烈,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姜瑜今天再重批日本。
針對日本今天對中國漁船進行現場模擬取證一事,姜瑜表示,“中方堅決反對日方對非法抓扣的中國漁船進行任何形式的所謂調查,日方的所謂取證是非法、無效、徒勞的。”
姜瑜說,中方要求日方停止導致事態升級的舉動,立即無條件放人放船,這是解決問題的唯一出路。
【日本《每日新聞》9月12日報道】日本巡邏船與中國漁船相撞,中國船長被捕。受此影響,中國推遲了兩國有關東海油氣田問題的締約談判,不過,中國這樣做不僅是為了要日方釋放被扣船長,真正目的是在東海的海洋權益談判中占據主動。
進而,中國國家海洋局的調查船“海監51”號11日越過日本主張作為專屬經濟區分界線的中間線進入爭議海域,要求海上保安廳的測量船停止海洋調查活動。
過去東海油氣田開發一直由中國單獨實施,經日方多次交涉,兩國2008年就聯合開發達成了原則協議。不過中方一直反應遲鈍,用了兩年多才開始事務級締約談判。
中國宣布推遲東海談判,日本政府雖表示不快,但也打算采取冷靜的態度。日本希望在摸清中國真實意圖的同時,使事態逐步平息。
關于中國海洋調查船要求海上保安廳測量船停止海洋調查活動一事,日本政府人士表示“不會進一步刺激對方”。為了不讓日中在東海問題上的緊張關系進一步升級,日本將慎重地密切關注事態發展。
日結盟動向值得警惕
【路透社北京9月12日電】中國外交高官今天加大對日本的壓力,警告東京勿“誤判”形勢。
這是日中這兩個亞洲大國圍繞領土糾紛的又一次外交爭端升級,使雙方幾十年來為消除不信任所作的努力受挫。
迄今為止,中日兩國一直使雙邊糾紛限于外交爭執,并避免采取會使兩國關系跌回幾年前對立冰點狀態的措施。
【德國之聲電臺網站9月11日報道】《南德意志報》認為,最近發生的釣魚島事件不會從根本上損害中日關系,但它反映了中國與日美在東亞安全利益上的潛在沖突。
針對中國政府對日本逮捕中國船長事件的強烈反應,《南德意志報》評論說:“發生這種激烈口角,背景是黃海、南海和印度洋上的領海主權之爭日益尖銳。這次可能是日本的海上安保力量反應過分了。觀察家認為,盡管北京表示強烈威脅和抗議,日本政府依然將中國船長扣留多日,這是一個目的明確的信號。駐北京的外交官說:日本要向中國表明,中國近年來越來越強烈地提出領土要求,是不會導致鄰國自動退讓的。”
評論還指出,釣魚島問題也反映了中美兩國在東亞安全利益上的潛在沖突。“10年來,美國海軍憂慮地從其日本的基地注視中國潛艇如何日益頻繁地進入日本沿海水域。人們估計,中國正在對日本周圍海底進行系統測量,以備發生潛在的戰爭。圍繞著天然氣和石油蘊藏的勘探,那里也總是出現沖突,最近的一次是一個月之前。”
【法國《世界報》9月12日文章】在前首相鳩山由紀夫作了空洞的自主表達后,日本再次投入美國盟友的懷抱。
盡管存在歷史隔閡,日本正試圖成為目前與中國賭氣的韓國的特殊伙伴。韓國對中國支持朝鮮感到不滿,同時北京也被美韓黃海軍演習所激怒。中國的憤怒指責說明它同韓美的緊張關系加劇。
這種演變加固了美國所屬的三方聯盟。同東京和首爾訂有防務條約的美國成了對付“中國威脅”的軸心。
美智庫鼓吹以琉球島鏈鎖住中國海軍
《參考消息》2010年9月13日
臆想“中國奪島”嚇唬日本
B
8月底,日本《讀賣新聞》報道稱,日本自衛隊計劃于12月舉行該國有史以來的首次護島軍事演習。日本將在此次演習中與美國海軍展開合作,以奪回保護不力的琉球群島,防止其落入敵對入侵勢力(中國)的手中。
考慮到自身所面臨的利害關系,中國迄今總體而言對此保持緘默。正如日本海上戰略計劃第一部分所呈現的那樣,中國海軍正不斷努力,以突破第一島鏈并在西太平洋海域上自由行動,要么是為了威脅臺灣東部海岸,要么是出于其他的一些目的。占領一座或幾座琉球群島島嶼,將令中國軍隊有機會實現這一計劃。只要隱蔽在島嶼鏈之中,中國軍隊就能擊退日美海上聯軍,讓東京和華盛頓無法關閉這條海上通路。
日本自衛隊必須應對與琉球群島有關的多種意外狀況。一種可能性就是中國為了在群島間開辟一條航道而展開嚴密且精準的打擊。中國軍隊可能會占領該群島中鄰接一至兩條海峽的島嶼。毗鄰宮古海峽和石垣海峽的宮古島便是首選。這麗條海峽是中國小型艦隊近年來根據其戰略部署選擇的航行路線。一旦在宮古島上部署導彈部隊,就能夠掩護途經這兩條海峽的中國艦隊,令該島發揮雙重作用。
石垣島是中國的另一個選擇。中國軍隊還有可能從日本手中奪走整個琉球群島,以實現更多目標。無論采取何種方式,中國的多種意圖都將通過島嶼行動得以加強。這將提升其“反介入/區域封鎖”行動能力。該戰略就是封鎖亞洲海域,防止美國增兵,并阻止已經身處該戰區的軍隊進入臺灣海峽等區域。
在島嶼鏈之間,中國的潛艇及水面作戰部隊能夠對從關島、珍珠港或圣迭戈等海軍基地遠道而來的美國海軍進行“縱深防御”。導彈及魚雷攻擊將造成嚴重的損傷,并消耗這些部隊到達戰區發動戰爭時所需要的燃料、彈藥及補給品。
這似乎是中國島嶼戰略的“南北”及“東西” 軸線。控制住日本南部側翼后,圍繞島嶼鏈部署的中國軍隊將為沿臺灣東部海岸巡邏的中國海軍艦艇提供空中及海上淹護。舉例而言,中國駐扎在琉球群島眾多小型港口的 “022型隱形導彈艇”能夠抵御日美聯軍,與此同時,解放軍將擊退臺灣海軍,并向陸地目標猛烈開火。此外,來自琉球群島及中國沿海的小型快艇及機動導彈將阻斷南北方向海上通道,令駐扎在日本的日美聯軍無法合作,來自東亞或東南亞的增援力量也無法到達。
島嶼戰咯為中國帶來的絕不僅僅只是軍事利益而已。比如,北京可能會將奪取有爭議的尖閣群島/釣魚島用作政治心理策略。
支招美日聯合“擊敗中國”
雖然預測中的前景聽起來很嚴酷,但這并不代表中國軍隊就一定能從日本手中奪走這片群島,中國占據這些島嶼抵抗日美聯軍反擊的可能性就更小了。中國的兩棲艦隊尚處在初步發展階段,此外,中國軍隊還缺乏遠征弳驗并具有其他不足之處,這些都凸顯了日本在中日競爭中的顯著優勢。東京具有—種永久的地緣優勢,它可以利用這一優勢沿琉球群島鏈增加防御力量。此外,日本仍具備在冷戰期間培養出的領先的軍事實力,其中最為突出的就是反潛作戰能力。這為日本與北京的競爭戰略打下堅實的基礎。
日本自衛隊的戰術家們曾用潛艇、反潛機以及精密的水下傳感器網絡阻斷海上要道,成功地嚇退蘇聯海軍的艦長們,讓他們不敢冒險穿越與日本海毗連的這片狹長海域。雖然在攻擊型潛艇作戰方面日本自衛隊有著明顯優勢,但日本艦艇的反潛作戰優勢正在減弱。中國海軍潛艇艦隊是中國軍事現代化的先驅,其數量正穩步增加、隱形技術也愈加成熟、打擊效果亦曰趨致命。在新的靜音技術的幫助下,發現、跟蹤并擊沉中國艦只變得越來越困難。
反潛作戰正逐漸向資源密集型和資產密集型方向靠攏。事實上,美國的潛艇人員眼下正質疑自己在太平洋上進行反潛作戰的能力。簡而言之,水下作戰的重擔更多地落在防御者身上。尚不清楚日本的海上及空中反潛作戰部隊是否依然有實力遏制經濟上愈加強大的中國。如果中國軍隊對反艦彈道導彈加以完善,那么日本的這種能力就更加值得懷疑。反艦彈道導彈是打擊日本自衛隊直升機航母的一種理想武器,而直升機航母是日本水面艦艇反潛作戰能力的核心。
一種更具進攻性的想法或許代表了日本的未來海上戰略。艦艇數量至關重要,但這個問題也許并不像它看起來的那么難以解決。日本自衛隊往往會讓服役約15年的潛艇退役,以確保本國艦艇擁有最為尖端的技術優勢。相反,美國海軍攻擊潛艇的服役期限是30年左右。按照美國的做法,東京應該很容易就能夠以很少的資金增加潛艇數量。日本只要按照目前的速度建造新艦只,同時延長老艦只的服役年限即可。
最后,日本自衛隊必須采取的措施就是保護群島本身不受攻擊,為日本免去從占領者中國軍隊手中奪回該群島的麻煩。目前,這片群島幾乎沒有任何保護。只有通過島上工事、反艦和防空武器的掩護,日本部隊才能夠為琉球群島提供絕佳的保護,令中國軍隊無法在遠程作戰的情況下奪取這片島嶼。有效的聯合行動能夠在戰爭時期防止中國軍隊猛攻這片群島,即使未能達到這一目標,日本仍能切斷、孤立、等待并擊敗中國。無論是哪種方式,日本都將在中日競爭中占據優勢。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