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笑:尼泊爾制憲會議第六輪投票仍未選出新總理
新華網加德滿都9月5日電(記者何險峰 陳喬炎)尼泊爾制憲會議議長蘇巴什·內姆旺5日宣布,參加總理選舉的兩名候選人在當天下午進行的第六輪投票中均未獲得過半數選票,尼泊爾新總理仍未能選出。
內姆旺說,此次投票中,制憲會議第一大黨主席、尼泊爾聯合共產黨(毛主義)候選人普拉昌達獲得240票,第二大黨候選人、尼泊爾大會黨副主席保德爾獲得122票。
尼泊爾制憲會議目前共有601個席位。臨時憲法規定,獲選票超過半數的候選人當選總理,但臨時憲法并未就無人獲得超過半數選票的情況下如何產生新總理作出規定,導致選舉陷入僵局。
尼泊爾總理尼帕爾6月30日迫于國內壓力宣布辭職,成為看守內閣總理。主要反對黨尼泊爾聯合共產黨(毛主義)、尼泊爾大會黨及尼泊爾共產黨(聯合馬列)等就組建聯合政府展開一系列商談,但一直無法取得共識。
在7月21日舉行的第一輪投票中,第三大黨尼泊爾共產黨(聯合馬列)候選人卡納爾宣布退出總理競選,并在此后的選舉過程中一直保持中立,普拉昌達、保德爾在隨后進行的多輪選舉中均未能獲得過半數選票。
內姆旺說,此次投票中,制憲會議第一大黨主席、尼泊爾聯合共產黨(毛主義)候選人普拉昌達獲得240票,第二大黨候選人、尼泊爾大會黨副主席保德爾獲得122票。
尼泊爾制憲會議目前共有601個席位。臨時憲法規定,獲選票超過半數的候選人當選總理,但臨時憲法并未就無人獲得超過半數選票的情況下如何產生新總理作出規定,導致選舉陷入僵局。
尼泊爾總理尼帕爾6月30日迫于國內壓力宣布辭職,成為看守內閣總理。主要反對黨尼泊爾聯合共產黨(毛主義)、尼泊爾大會黨及尼泊爾共產黨(聯合馬列)等就組建聯合政府展開一系列商談,但一直無法取得共識。
在7月21日舉行的第一輪投票中,第三大黨尼泊爾共產黨(聯合馬列)候選人卡納爾宣布退出總理競選,并在此后的選舉過程中一直保持中立,普拉昌達、保德爾在隨后進行的多輪選舉中均未能獲得過半數選票。
參考:6次選舉仍未選出新總理 尼泊爾組閣為何屢次擱淺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胡唯敏):據尼泊爾媒體報道,尼泊爾制憲會議議長內姆旺5日傍晚在加德滿都宣布,在當天舉行的總理選舉中,參選的兩名候選人普拉昌達及其競爭對手保德爾均未獲得過半數選票,將于9月7日進行第七輪總理選舉。尼泊爾在短短兩個月內已經舉行了6次總理選舉,但仍未能選出一位新總理。
據報道,在5日的選舉中,尼泊爾制憲會議中擁有最多席位的第一大黨即尼泊爾聯合共產黨(毛主義)的主席、總理候選人普拉昌達獲得240票,第二大黨候選人即尼泊爾大會黨副主席保德爾獲得122票,他們的得票數距組閣所需要的301票即過半數席位都有不小的差距。根據尼泊爾臨時憲法,尼泊爾制憲會議共有601個席位,只有獲得過半數席位的黨派領導人才有資格當選總理并組閣。今年6月30日,尼泊爾總理內帕爾迫于諸多方面的壓力宣布辭職,成為看守內閣總理。之后尼泊爾國內最具實力的三個主要黨派--尼泊爾聯合共產黨(毛主義)、尼泊爾大會黨及尼泊爾共產黨(聯合馬列)等就組建聯合政府問題一系列商談,但一直無法取得共識。
在7月21日舉行的第一輪投票中,尼泊爾第三大黨派尼泊爾共產黨(聯合馬列)的候選人宣布退出總理競選,并在此后的選舉過程中一直保持中立,有關組閣的角逐主要在第一大黨尼聯共(毛主義)領導人普拉昌達以及第二大黨尼泊爾大會黨候選人保德爾之間進行。然而在隨后進行的多輪選舉中,普拉昌達和保德爾均未能獲得過半數選票,這導致各個黨派之間的多輪磋商均毫無成果,最終沒有任何政黨能夠聯合參選。
分析人士認為,尼泊爾政壇僵局是由于這個年輕的共和國尚未建立起一套完備的議會政治體制。在其它一些例如印度這樣的實行議會民主制度的國家,如果任何一個黨派都未能取得議會多數,則國家元首有權任命最大的黨派組閣。雖然尼泊爾也有國家元首--總統亞達夫,但臨時憲法并沒有規定在無人獲得過半數席位的情況下如何產生新總理,這是尼泊爾政局陷入僵局的原因。
尼泊爾各主要政黨之間的矛盾沖突已經孕育發展了相當長一段時間,尼泊爾聯邦民主共和國政府雖然于2008年8月正式成立,但是這個新成立的共和國的政治基礎卻十分脆弱,特別是在一個國家內存在兩支軍隊的狀況對尼泊爾的穩定構成了極大的隱患。尼聯共(毛主義)雖然早已決定停止武裝斗爭,走議會民主路線,但它麾下的一支人數接近兩萬人的“人民解放軍”仍然是尼泊爾其他各派最為忌憚的力量。除了尼泊爾“人民解放軍”,尼泊爾還有一支軍隊即原來屬于國王,在新政體內忠于保守派的尼泊爾政府軍。圍繞著這兩支原本水火不容的軍事力量的整編問題,尼泊爾國內各派之間的矛盾越演越烈。在普拉昌達當政時期,尼泊爾政府軍根本不聽從尼聯共(毛主義)所領導的政府的命令,雙方的激烈斗爭導致了尼聯共(毛主義)領袖普拉昌達不得不于去年5月辭職。隨后,屬于中間派的內帕爾在各大黨派的支持下出面組閣。然而,由于尼泊爾各黨派之間幾乎在所有問題上觀點南轅北轍,尼泊爾制憲會議中的矛盾沖突一天也沒有停止,內帕爾也是出于這樣的原因而于今年6月宣布辭職。
據報道,目前尼泊爾各派之間對于是否應該繼續這樣徒勞的選舉并沒有一致意見。尼制憲會議議長內姆旺5日召開會議,提出7日再次舉行總理選舉。然而分析人士認為,未來的政局發展完全取決于各黨派之間能否達成妥協,否則尼泊爾組建一個穩定政府的希望將變得遙遙無期。
據報道,在5日的選舉中,尼泊爾制憲會議中擁有最多席位的第一大黨即尼泊爾聯合共產黨(毛主義)的主席、總理候選人普拉昌達獲得240票,第二大黨候選人即尼泊爾大會黨副主席保德爾獲得122票,他們的得票數距組閣所需要的301票即過半數席位都有不小的差距。根據尼泊爾臨時憲法,尼泊爾制憲會議共有601個席位,只有獲得過半數席位的黨派領導人才有資格當選總理并組閣。今年6月30日,尼泊爾總理內帕爾迫于諸多方面的壓力宣布辭職,成為看守內閣總理。之后尼泊爾國內最具實力的三個主要黨派--尼泊爾聯合共產黨(毛主義)、尼泊爾大會黨及尼泊爾共產黨(聯合馬列)等就組建聯合政府問題一系列商談,但一直無法取得共識。
在7月21日舉行的第一輪投票中,尼泊爾第三大黨派尼泊爾共產黨(聯合馬列)的候選人宣布退出總理競選,并在此后的選舉過程中一直保持中立,有關組閣的角逐主要在第一大黨尼聯共(毛主義)領導人普拉昌達以及第二大黨尼泊爾大會黨候選人保德爾之間進行。然而在隨后進行的多輪選舉中,普拉昌達和保德爾均未能獲得過半數選票,這導致各個黨派之間的多輪磋商均毫無成果,最終沒有任何政黨能夠聯合參選。
分析人士認為,尼泊爾政壇僵局是由于這個年輕的共和國尚未建立起一套完備的議會政治體制。在其它一些例如印度這樣的實行議會民主制度的國家,如果任何一個黨派都未能取得議會多數,則國家元首有權任命最大的黨派組閣。雖然尼泊爾也有國家元首--總統亞達夫,但臨時憲法并沒有規定在無人獲得過半數席位的情況下如何產生新總理,這是尼泊爾政局陷入僵局的原因。
尼泊爾各主要政黨之間的矛盾沖突已經孕育發展了相當長一段時間,尼泊爾聯邦民主共和國政府雖然于2008年8月正式成立,但是這個新成立的共和國的政治基礎卻十分脆弱,特別是在一個國家內存在兩支軍隊的狀況對尼泊爾的穩定構成了極大的隱患。尼聯共(毛主義)雖然早已決定停止武裝斗爭,走議會民主路線,但它麾下的一支人數接近兩萬人的“人民解放軍”仍然是尼泊爾其他各派最為忌憚的力量。除了尼泊爾“人民解放軍”,尼泊爾還有一支軍隊即原來屬于國王,在新政體內忠于保守派的尼泊爾政府軍。圍繞著這兩支原本水火不容的軍事力量的整編問題,尼泊爾國內各派之間的矛盾越演越烈。在普拉昌達當政時期,尼泊爾政府軍根本不聽從尼聯共(毛主義)所領導的政府的命令,雙方的激烈斗爭導致了尼聯共(毛主義)領袖普拉昌達不得不于去年5月辭職。隨后,屬于中間派的內帕爾在各大黨派的支持下出面組閣。然而,由于尼泊爾各黨派之間幾乎在所有問題上觀點南轅北轍,尼泊爾制憲會議中的矛盾沖突一天也沒有停止,內帕爾也是出于這樣的原因而于今年6月宣布辭職。
據報道,目前尼泊爾各派之間對于是否應該繼續這樣徒勞的選舉并沒有一致意見。尼制憲會議議長內姆旺5日召開會議,提出7日再次舉行總理選舉。然而分析人士認為,未來的政局發展完全取決于各黨派之間能否達成妥協,否則尼泊爾組建一個穩定政府的希望將變得遙遙無期。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