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國際 > 國際縱橫

歐洲人口急劇減少 昔日良田今成狼群出沒的荒野

新華網 · 2010-07-16 · 來源:新華網
收藏( 評論() 字體: / /

http://news.163.com/05/0805/10/1QCT60VH0001121S.html

歐洲人口急劇減少 昔日良田今成狼群出沒的荒野

http://news.163.com 2005-08-05 10:44:10 來源: 新華網   網友評論 0 條

  “狼來啦!”

  寓言里那個愛騙人的放羊娃這樣叫著。現實生活里,這句話可不是嚇唬人的誑語。在歐洲一些農業地區,由于人口出生率逐年下降,加上現有人口遷出,村落漸趨凋零,廢棄的房屋周圍長起了茂密的樹林,狼和其它一些野生動物出沒其間。

  多少年來,環保人士一直批評人類的活動破壞了自然的和諧。但是,當自然真的回歸了,人口老齡化、農田荒置等新問題又暴露出來。自然的變遷很難說是好是壞,客觀事實是此消彼長,人曾經趕跑了狼,而現在又成了“狼來啦”的年代。

  “狼”丁興旺的背后

  1998年,德國野生動物學家蓋沙·克盧特觀察到,一群狼跨過波蘭與德國交界處淺淺的尼斯河進入德國東薩克森地區。那里有充足的食物--鹿。飽食終日的狼群沒過多久就繁衍出一個新家族。新狼群向西前進了大約30公里,占據了一片次生松林。克盧特說,照這樣發展下去,不久可能又會出現新的狼群,而它們可能往北朝柏林方向進發。在東薩克森地區,與“狼”丁興旺的局面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人氣冷清的村莊和散布其間的幾處荒廢的礦井。這和100年前人類的擴張導致該地區狼跡消失的情形正好相反。

  隨著新生兒數量急遽減少和現有居民不斷外遷,東薩克森地區的博克斯貝格和魏斯瓦瑟兩個村莊正在變空。它們附近的霍耶斯韋達鎮在過去15年里人口由7萬銳減到2.5萬。

  發生在德國的這一幕是歐洲人口狀況的一個縮影。據美國《新聞周刊》網站報道,全世界25個出生率最低的國家有22個在歐洲。該雜志網站援引最新的聯合國人口分布報告說,即使不斷有移民涌入,歐洲人口仍將大幅減少,到2030年將減少4100萬。

  聯合國和歐盟都預測,歐洲人口衰減最嚴重的地方將是鄉村,那里的人口屆時將減少三分之一。如今,那些地方每年出生嬰兒的數量還不及保持現有人口水平所應有的新生兒數量的一半。而且,鄉村居民正在往近郊或城市地區遷移。里斯本大學人口學家努諾·達科斯塔將“太少的孩子、太多的老人和太多離開鄉村的年輕人”比作“三顆定時炸彈”。

  達科斯塔說,過去,平均每個農夫至少能找到一個人繼承他的土地。如今很多農夫家庭只生一個孩子,而這唯一的孩子長大以后還可能到城市里發展。希臘東伯羅奔尼撒地區的普拉斯托斯村曾經有1000個村民,其中大多以耕田種地為生。如今村里只剩下幾十人了,而且還凈是六、七十歲的老人。因為村里沒有小孩兒,學校1988年就關了門。教堂停止了每周日敲鐘的慣例。昔日肥沃的土地由于多年無人耕種而在雨水沖刷下流失。故地重游的60歲居民彼得羅斯·利特里維斯看到這里凄涼的景象感慨不已。“這里的老人就要死去,一切都將被廢棄,”他說。在意大利,全國260萬農民中有超過60%的人年齡在65歲以上。一旦他們去世,他們留下的農田很多將被荒廢。如今意大利已經有多達600萬公頃的農田被荒廢,占全國農田總面積的三分之一。瑞士格勞賓登州由于兒童數量劇減,從前那種只有一間屋子的小型校舍上世紀80年代重新出現在幾百個小村里。如今那里的孩子更少了,以至于這么小型的學校都不得不紛紛關門。阿爾卑斯山上的克勞斯村,人口的減少使得當地的公共汽車服務被迫停止,孤寡老人出行全靠打電話叫出租車。為了鼓勵青年人留在村里,瑞士的于默奧大學正在推行網上教學。那些年輕人一旦跑到城里讀大學就很少再回到鄉下。

  在人類活動向城市靠近的時候,野生動物活動的范圍擴大了--熊回到了奧地利;瑞士阿爾卑斯山谷里的牧場退讓給森林;在德國和法國部分地區,野貓和魚鷹找回了曾經失去的家園。與此同時,以草場為棲息地的花、藥草、鳥和蝴蝶隨著草場被灌木叢覆蓋而消失。

  遏制減員很難

  鄉村人口流失引發的農田荒蕪問題已經受到歐盟國家的關注。

  針對農田被森林代替的現象,歐洲環境署生物學家揚·埃里克·彼得森說:“一處新長出來的森林要用幾百年時間才能實現生物多樣性。”歐盟為保護生物多樣性正在設法阻止農田荒蕪,為此,歐盟付錢給農民,讓他們每年至少犁一次地。法國和德國給牧羊者提供補貼,因為羊可以防止那些石楠瘋長。在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和烏克蘭這些沒有這方面補貼的國家,大片土地變成荒野。

  從歐洲北部寒冷的平原到炎熱的地中海丘陵,歐洲三分之一的農田都是貧瘠的土地。在那些地方耕作的農民大多靠歐盟的補貼生活,因為他們出產的農作物根本競爭不過價廉物美的進口貨。

  “如果沒有補貼,歐洲很多美麗的風景將會消失,”彼得森說。例如,在奧地利和瑞士阿爾卑斯山上的一些地方,幾個世紀以來那里都是青翠的果園和牧場。不過,那里的地勢非常陡峭,耕種的費用很高,90%的費用都靠補貼。正因為奧地利和瑞士政府保證付給農民這筆補貼,那種明信片式的風景才能保存至今。而法國和意大利就是因為近年來削減了山地耕種的補貼,致使阿爾卑斯山南部的村莊變成空村,森林范圍擴大。

  有些地方雖然人口流失嚴重,但有新的人口補充進來。例如,在英國和法國一些地方,住在城里的一些比較富裕的中產階級人士紛紛到鄉下購置第二居所。在英國南部,在城里整天勞心費神的金融業人士流行起閑暇時間到鄉間種地養豬,以此讓自己放松,農田的地價甚至因此上揚。在意大利中部的圣斯特凡諾-塞薩尼奧村,人口從20世紀早期的1700人減少到今天的124人,而且大部分還是老人。正在小村奄奄一息之際,瑞士有位投資家看上了這個地方。他把整個村莊買下,把村里那些老式建筑改建成旅館,吸引了很多去阿布魯佐山的旅游者和登山人士。在托斯卡納地區一個已經被人徹底遺棄的村莊,有位意大利富翁修建起健康水療設施,小村立刻有了人氣。米蘭博科尼大學的經濟學家卡洛·阿爾托蒙特憧憬著很多村莊的前景是“漂亮的村莊蓋飯店,不漂亮的蓋飯店員工的宿舍。”在鄉村地區人口減少的時候,城市近郊地區正在日益受到人們的青睞。想逃離都市喧囂的人,沒兒沒女的退休人士都愿棲身于此。從法國的普羅旺斯到意大利的皮德蒙特,從英國的肯特到西班牙的太陽海岸,住在郊區的人們在不用放棄咫尺之外的城市帶給他們的便利的前提下,盡情享受著度假屋、葡萄園和馬場的鄉村野趣。這種被旅游者和有錢人支撐起來的鄉村復興局面能支撐多久呢?前景不太樂觀。專家預測,到2020年,嬰兒潮一代開始去世,很多歐洲國家的人口會驟然減少。那時的人口將遠遠不足以維持那么多度假村和別墅。同樣讓人無法樂觀的是,沒有人知道政策能在多大程度上遏制人口減少的趨勢。一個已知的事實是,在長著大片茂密森林、人口稀少的瑞典北部,瑞典政府在過去30年里花費了大量金錢也沒能阻止這個地區的人口減少狀況。

  德國東部鄉村地區也是如此。那里在耗費了納稅人1000多億歐元后依然一片蕭條,白白建了很多花了大錢卻沒派上用場的設施,例如,勃蘭登堡一個破產的飛艇工廠和一個從來沒用過的一級方程式賽車道。在幾百個鄉村社區里曾經建設了超大規模的供水和排污系統,人們確信這有利于招徠新的企業和人員在那里安家落戶。實際結果是,當地人口不增反減,有些村莊由于人太少,排污系統長期得不到充分利用以至發生故障。

  歡迎外國移民

  為了振興鄉村,西班牙90個鄉鎮成立了“西班牙抗人口減少鄉鎮聯合會”。只有720人的阿瓜維瓦鎮在2000年推出了為來鎮上定居的外國家庭提供免費機票和住宿的措施,幾年來吸引來130多人安家落戶,其中大部分是阿根廷人和羅馬尼亞人。鎮上的居民對這些外來者百般照顧,從心里感謝他們給小鎮帶來了人氣。

  上世紀90年代,阿瓜維瓦鎮關閉了所有學校,只保留了一個教室和一位老師。今年,鎮上的學齡兒童多了起來,如今已經有92個,小鎮為此又聘用了一名教師。鎮長路易斯·布里希奧說:“阿瓜維瓦鎮差點兒就從地圖上消失了,是移民解決了我們的問題。”

  然而,在歐洲大部分有人口流失問題的地方,外國移民并沒有發揮多少作用。首先,外國移民和歐洲人一樣喜歡往城市發展。另外,發達的西歐地區原本指望從相對落后的東歐國家引進移民,但是這些東歐國家本身也面臨著出生率超低的問題。例如,烏克蘭和保加利亞的人口到本世紀中將減少三分之一。如果歐盟想在2050年以前維持現有的勞動人口,每年需要比現在多引進160萬移民。歐洲各國政府在鼓勵國民生育上也采取了很多措施,有的給家長提供更好的照顧孩子的條件,有的按生育孩子的數量給父母發放津貼。(完)(新華網特稿作者歐颯 )

  之一:法國人口研究機構稱全球人口近65億

  法國人口研究機構6月23日公布報告說,全球人口目前已接近65億,其中超過半數居住在6個國家。

  根據這份報告,全球每100個人中,有61人居住在亞洲,14人居住在非洲,11人居住在歐洲,9人居住在拉丁美洲,5人居住在北美洲,居住在大洋洲的則不足1人。

  6個人口最多的國家是中國、印度、美國、印度尼西亞、巴西和巴基斯坦,人口總和為33億。

  全球每100名新生嬰兒中,57人出生于亞洲,26人出生于非洲,9人出生于拉丁美洲,5人出生于歐洲,3人出生于北美洲,大洋洲出生不足1人。

  之二:歐洲人口為何減少

  歐洲在二戰后曾有一段生育高峰期,但隨后人口出生率開始下降。許多年輕夫婦都抱怨,撫養孩子費用太高,不敢多生。也有大量育齡婦女因追求事業發展等原因推遲生育,或者干脆不生孩子。

  統計數據表明,在德國受過高等教育的婦女中,39%不想要小孩;而受教育水平較低者中,也有25%不愿要后代。2003年統計數據顯示,德國每名婦女平均生育1.34個孩子,而要保持人口結構平衡,需要每名婦女生育2.1個孩子才行。

  歐洲委員會今年4月7日公布一份研究報告預測,到2050年,歐洲人口與1995年相比,可能會減少13%到22%。

  不孕癥是歐洲人口下降的主要原因。英國設菲爾德大學研究生殖學的教授比爾·萊杰最近指出,受婦女晚育、性傳播疾病發病率上升、兒童肥胖人數增加和男性生殖能力下降等因素的綜合影響,歐洲夫婦面臨非常嚴重的生殖問題,不育夫婦人數10年內將翻一番。(完)rachel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反抗吧,我的人民,反抗吧
  2. 毛主席,為什么反不得?
  3. 為什么總有人把毛主席放在后四十年的對立面?
  4. 劉繼明|隨想錄(20)
  5. 吃飽了才會有道德嗎?
  6. 美化軍閥是嚴重錯誤,整改批判應一視同仁
  7. 孫錫良 | 圓圈里的天才
  8. 由“高考狀元”想到了毛主席教育革命
  9. 從‘10塊’到‘400塊’:新農合背后的沉重與希望——請對農民好一點
  10. 子午:請珍惜我們的社會主義傳統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4.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5.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6. 到底誰“封建”?
  7.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8. 掩耳盜鈴及其他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小崗村分田單干“合同書”之謎及其它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車間主任焦裕祿
  2. 地圖未開疆,后院先失火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5.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中文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三级视频 | 亚洲精品综合在线影院 | 中文字幕免费无遮挡无删减 | 亚洲日韩在线观看你懂的 |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 天天爱天天做久久狠狠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