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克與彼得
趙景倫
這里說的當然是麥克里斯朵爾和接替他出任阿富汗戰爭盟軍總司令的彼得雷烏斯。但是實際上說的是奧巴馬擁有的阿富汗戰爭。
奧巴馬入主白宮以后不久,就在2009年三月,派二萬一千人增援阿富汗。從而把這場戰爭據為己有。接著,五月間,國防部長蓋茨就撤掉了才任職不到一年的阿戰司令麥基爾南,代之以曾任特種部隊指揮部司令的麥克里斯朵爾,聲稱為的是推行新的反起義戰略(COIN)。
在戰爭進行期間,陣前換將的先例最有名的是杜魯門撤掉韓戰主帥麥克阿瑟。麥克里斯朵爾上任也僅僅一年。就因“滾石事件”而丟掉了指揮權。一年多一點,兩度更換主帥。這場戰爭會有好結局嗎?
先回顧一下這一段歷史。麥克里斯朵爾去年六月到達阿富汗履新。才兩個月,就對局勢做了他自己的評估,于八月三十日向國防部長蓋茨提出報告。這個秘密報告被向媒體透露。結論嚇人:如果美國不向阿富汗增兵四萬,把駐阿美軍人數增加將近一半,美國就將面臨“使命失敗”。這就迫使奧巴馬對阿富汗戰略進行三個月的重新評估。
盡管副總統拜登反對大量增兵,在阿富汗泥淖越陷越深,而達不到削弱國際恐怖網絡的目的。麥克里斯朵爾在西點的同學,反起義戰略的主要批評者,退伍上校道格拉斯. 麥克格雷格說:“整個反起義戰略是一場騙局”“美國要花費一萬億美元去重新塑造伊斯蘭世界的文化荒謬絕倫。”
盡管這個極有見地的批評一針見血,奧巴馬仍然基本上給了麥克里斯朵爾所要的東西。他在去年十二月一日,在西點軍校宣布向阿富汗再增兵三萬。他不得不這樣做,因為麥克里斯朵爾將了他一軍,為了避免在國家安全問題上被人指責軟弱無能,他做出了進一步深陷阿富汗泥淖的錯誤決策。盡管他同時宣稱,十八個月后,即明年七月開始撤軍。這個承諾已經越來越像一句空話。
麥克里斯朵爾何許人也?《滾石》七月號刊登了麥克.黑斯丁斯寫的這位失控將軍的素描像。這位以謀殺和綁架“恐怖分子”為能事的將軍是個怪物。他每天只睡四個小時,只吃一頓飯,跑步七八英里。有點像修練過氣功的人物。他跟繼承他的彼得雷烏斯推行的“反起義戰略”核心是“保護人民”,“清剿(塔利班),占領,建設”。但是麥克里斯朵爾承認,阿富汗人民并不要外國軍隊(“十字軍”)來保護他們。
這一點也不奇怪。你轟炸他們的婚禮,強奸他們的女兒,對他們的兒子施以酷刑。你支持一個貪污腐化透頂的傀儡政權。一切的一切全都違背“反起義戰爭”爭取民心的核心原則。你想降低對無辜平民的傷害。拒絕派飛機去轟炸你的部隊要求打掉的目標。遭到自己部屬的大聲抱怨,把他們置于危險境地。最終仍然不得不依靠火力打仗。特別是把無人駕駛飛機進行“司法程序以外的”的謀殺當作最重要的殺手锏。注定要失敗還有甚麼疑義嗎?
美國的盟國巴基斯坦始終是一個靠不住的伙伴。她的大敵是印度。她的目標是削弱印度在阿富汗的勢力。最近巴基斯坦軍隊參謀長卡哈尼和情報機構ISI頭目帕沙頻頻訪問喀布爾,跟阿富汗總統卡爾扎伊商談廣泛合作,提出愿意斡旋讓實力雄厚的起義軍哈卡尼部跟卡爾扎伊合作分享權力。卡亞尼還親自表示愿意斡旋跟塔利班頭目奧馬爾達成某種安排。這一切活動的前提是卡亞尼跟帕沙同意卡爾扎伊的估計:不相信美國能夠在阿富汗取勝。
麥克里斯朵爾和他的僚屬(“殺手,間諜,天才,愛國者,政客和瘋子”)放肆攻擊奧巴馬政府高級幕僚,把副總統拜登說成“咬我”( Bite me)。安全顧問瓊斯是個“小丑”,“仍然停留在1985年。”特別使節霍爾布魯克像個“受傷的野獸”,甚至不想看他發來的電郵。美國駐阿大使艾肯貝瑞沒有掌握“總督”大權,因為麥克里斯朵爾把外交大權交給了英國大使馬克.賽德維爾。眾所周知,艾肯貝瑞不贊成增兵“我們將越來越深地介入這里,無法脫身,除非讓這個國家再次陷入無法無天一片混亂的境地。”對此,麥克里斯朵爾很不滿意。他說:“假使我們失敗了。他們會說’我告訴過你‘。”
我們早就告訴過讀者,阿戰沒有前途。奧巴馬說,換將政策不變,目標仍然是打破塔利班的勢頭。但是塔利班的勢頭越來越強勁。六月份尚未過去,盟軍陣亡人數已達八十六人。超過了去年七月份的高峰七十六人。
彼得雷烏斯的命運會好些嗎?他在伊拉克增兵“獲勝”。名聲在外。但是他只實現了戰術(策略)目標,降低了暴力水平;并沒有實現政治和解的戰略目標。此人是個政治將軍。人們期望他不久就將致力于共和黨總統候選人提名。
他能夠把“伊拉克經驗”移植到阿富汗嗎?阿富汗不是伊拉克。盡管塔利班是個暴力集團,但是它是土生的阿富汗最大族群帕什圖族人的組織。美軍很難施展故伎,像分化伊拉克遜尼派起義軍那樣,分化塔利班。彼得雷烏斯繼續推行已經失敗了的反起義戰略,期望取得不同的結果,恐怕并不現實。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