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左派”菅直人
作者: 南方周末特約撰稿 黃文煒 發自東京
日本新任首相菅直人年輕時熱衷于中國“文革”,參與過激進學生運動,還頻繁參加市民運動,為百姓維權。六十多歲的他,依然好辯論,爆脾氣。
64歲的菅直人的座右銘是“人生只有一次”,他最近剛剛等到了一生一次的機會,出任日本首相。
6月8日晚間,日本民主黨菅直人新政權正式宣布啟動,菅首相把自己的內閣命名為“奇兵隊內閣”。這是有典故的,日本幕府末期的志士高杉晉作創設的武士和庶民組成的軍隊就叫“奇兵隊”。高杉以果敢的行動,為明治維新的成功發揮了重要作用,而高杉晉作一直為菅直人所崇拜。
在新內閣啟程之際,菅直人以古論今,一是寓意自己的平民身份,與他的數位出身顯赫、不是首相兒子就是首相孫子的前任劃清界限;二是期望新政權能夠重現維新業績。他說:“希望從國民中選出的國會議員們,要像奇兵隊一樣有高遠之志,果敢地戰斗。”
市民運動家
日本1978年度的“平凡百科年鑒”上記載有菅直人的名字,當時他的稱號是“市民運動家”。
這個普通家庭出身的人,祖父是醫生,父親曾經在一家玻璃廠當廠長。這樣的出身令他有機會廣泛地接觸社會,對平民的生活有了更多的了解,比如住宅不足問題、食品安全問題等他都有深切的體會,進而他頻繁參加市民運動,為百姓維權。
而在日本,一般人都認為,廣泛參與市民運動的人,大都是左翼激進派。
菅直人的“左”是有淵源的。在東京工業大學就學期間,正是日本學生運動的全盛期,東京大學發生了安田講堂事件等大規模的學潮。通過參加學生運動,菅直人進而對政治感興趣。在大學期間,他創辦了政治小組“現代問題研究會”,并成為“全大學改革推進會議”的領頭人。
據與菅直人接近的中國留學生回憶,菅直人早年對中國“文革”有特別的好感。1980年代中期,他還與一些日本的“文革”支持者聚會,“席間大唱文革歌曲”,而且盡管“他們絕大多數都不會中文,可用中文唱文革歌曲都是字正腔圓”。
事實上,中國“文革”曾經在日本青年人當中產生巨大的影響。當時日本學生討論、模仿“文革”的中心在東京大學,菅直人就時常去東京大學參與相關活動。而他跟大多數“紅衛兵戰友”的區別是:其他人大都是文科生,而菅直人是理科生。
“馬上生氣”
在日語中,“菅”的發音和“馬上生氣”的發音幾乎完全相同。
日本政界對菅直人一致的印象,就是喜歡辯論,性子急。六十多歲的菅直人還保持了二十多歲時的沖勁,動不動就要跟人唇槍舌劍一番,有時候甚至會傷害到自己人。他在擔任厚生相時期,人們常常能聽到從他的辦公室傳出大聲訓斥人的聲音。
這一定程度上與他早先的工作有關。畢業后他到一個從事代理商標注冊的事務所工作,這一方面需要精確到極致,一方面也需要快人一步,不然專利被人搶先注冊了,就前功盡棄。所以,菅直人年輕時養成的習慣保持至今,并轉變為他對手下人的要求。
而另一種解釋則認為,正是菅直人早年從事的左翼社會運動,令他充滿了對現實的批判性和斗爭精神。
從1996年菅直人擔任橋本龍太郎內閣的厚生大臣時,他就被視為未來首相的人選。不過那一年,真正令他全國出名的,是對“不潔血液感染艾滋病問題”的調查。
當時,因使用不潔血液感染艾滋病的問題在日本甚囂塵上。菅直人上任后,找出了厚生省長期隱瞞的有關血液艾滋病存在的最初報告資料,他和艾滋病受害原告見面,向他們賠罪,承認政府的過錯,使得政府和受害者得以和解。
某種程度上,菅直人年輕時推動市民運動的理想,在他真正掌權后,變成了現實。
不過菅直人也有馬失前蹄的時候。在今年1月的參院預算委員會的辯論中,自民黨和民主黨辯論兒童補貼的效用問題時,自民黨的林芳正冷不丁向菅直人提了個很專業的經濟問題“消費傾向和乘數效果有何不同”,菅直人一時語塞,當時他很尷尬,財政官員給他塞了字條才勉強敷衍過去。事后據菅直人身邊人士說,從那時起菅直人努力學習經濟學專業知識,甚至包括微積分方程式。
外交缺經驗
日本《文春周刊》1999年曾刊登有關菅直人緋聞的報道,稱他與傳媒界出身的女性形象分析師戶野本優子關系曖昧,兩人在酒店過夜。菅直人極力否認,并透露“我夫人說‘你們共同擁有了一夜,但沒有男女關系’”,也令這句話成為當年的流行語。
菅直人和日本民主黨元老小澤一郎是20年的棋友。菅直人還是麻將迷,在東京工業大學就學期間,他發明了麻將點數計算機,并取得了專利,樣品現在還陳列在千葉縣的一個麻將博物館。
與那些政治世家出身的首相不同,菅直人的政治之路充滿了失敗的經歷。1998年民主黨結黨時,他就擔任了首任黨首,后來卻在1999年的黨首選舉中敗給了鳩山由紀夫。2002年,菅直人重新擔任黨首,在2003年的眾議院選舉中,民主黨議席大幅增長,眼看離政權交替不遠了,但接著在2004年,菅直人被揭發自身也未繳納養老金,為此受到黨內外的非議而辭職。
之后,菅直人踏上了空海的修行之路,計劃拜訪88所寺廟,以洗心革面,后來終因雜事纏身,時間不夠,他提前返回“塵世俗界”。修行時的菅直人,頭戴斗笠,一身青衣,手拄拐杖,被日本媒體評價為“頗有仙人之風氣”。
不過,菅直人有一個形象,一直為公眾稱道:清廉。他的資金管理團體“草志會”公布的資金收支報告顯示,這個團體的獻金多是來自個人,數目有限,也不像其他政治團體大把大把地接受企業的捐贈。菅直人的全部家產是2232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50萬元),而鳩山內閣的平均資產是1.4億日元。
日本普遍的政治觀察是,對新首相菅直人來說,最棘手的沖繩美軍基地搬遷問題,“如果處理好了是菅首相的聰明才智,而如果處理不好也是鳩山前首相的遺留難題”,所以菅直人“壓力不會太大”。不過,菅直人對外交的不熟悉,在他上任之初就表露無疑。
在出席世博會“日本館日”活動的問題上,菅直人先表態愿意沿承鳩山由紀夫的承諾而出席,隨即又反悔,就被認為“缺乏外交經驗”,因為一方面“日本首相首訪美國是常識”,另一方面,在首腦會晤等行程都未安排時,就貿然同意訪問中國,“也不嚴謹”。
與此同時,菅直人過去也曾是“駐沖繩美軍撤退論”的支持者,并一直提倡“不追隨美國的自立外交”和“立足于亞洲”,但是他上任伊始,就與美國總統奧巴馬通電話,承諾“將為美軍普天間機場搬往沖繩邊野古而努力”。這也被認為“轉變太快”。
“不過無論如何,畢竟日本民主黨實際的掌權人小澤一郎已經傷了元氣,相比于鳩山前首相,菅直人新首相擁有了更大的權力空間?!比毡菊斡^察者陳言說,“而且平民出身和失敗經歷,會讓菅直人更加堅忍,而不至于像前幾任那樣,遇到困難就逃跑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