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不能沒有航母
戴 旭
中國的航空母艦在哪里?在紙上,也在13億中國人的心里。
那也是綿延了近百年的一個中國夢。“中國航母”四個宇,不僅跨越了世紀,也早已跨越了軍事,成為一個遠在天邊、近在眼前的神話。
到2008年,中國的改革開放正好30年。如果問一句:這30年,所有中國人共有的、恒定的軍事話題是什么?相信大多數(shù)人都會脫口而出:航空母艦。
如果再問一句:為什么呢?
這就不是所有人都能回答上來的。
其實答案也很簡單:看看中國經濟增長的成績單,以及對外貿易的貢獻率就知道了:中國正在以開閘洪水般的氣勢和速度融入世界。這個說法很抽象,如果要具體一點理解,看看中國沿海的發(fā)展,看看中國忙碌的港口就知道了。海,把中國和世界結為一體。海,關系著每個中國人的生活,而中國卻無法保障海洋通道安全。不僅如此,我們自己周邊的海域尚且波翻浪涌、狼煙四起,祖國未統(tǒng)一,領海和島嶼被侵占。
這個地球上,陸地是割裂的,只有海洋和天空是相連的,所以,才有六百多年前中國的鄭和下西洋和五百多年前歐洲人通過遠航完成的地理大發(fā)現(xiàn)。而之前的所有所謂的世界帝國如羅馬帝國、波斯帝國、蒙古帝國,奧斯曼帝國等,通通不過是歐亞大陸的一個局部。海洋只需輕輕地揮動一下衣袖,就讓那些陸地上曾經不可一世的馬上英雄們,無奈地收住狂飆般的馬蹄。
中國人直到1978年才開始深刻地記住這一常識。公元1993年發(fā)生的一件事讓中國人對海的印象更加深刻,也更加痛苦:美國因為懷疑中國向伊朗運送化學原料,其海軍公然在公海上攔截中國商船“銀河”號,前后折騰了一個多月。這是中國人第一次感受到海洋通道的兇險。當時筆者身為中國空軍上尉,憤慨之余寫了一篇《“銀河”號事件警醒中國人》。在文章的結尾,筆者問道:如果“銀河”號后面跟著中國的航母艦隊,美國海軍還敢如此嗎?
3年之后,臺灣的李登輝拋出“兩國論”,大陸在東南沿海舉行大規(guī)模軍事演習。美國海軍兩支航母艦隊不期而至,虎視眈眈。此事再一次極大地刺激了中國人的神經。關于中國也應該擁有航空母艦的話題,至此如星火燎原,民議洶洶并經久不息。到21世紀初,由民間發(fā)酵的這種航母情緒,延燒到中國軍事學界,引發(fā)大規(guī)模爭論,其中又以2007年筆者與國防大學某著名學者在《環(huán)球時報》的公開論戰(zhàn)最典型。中國到底應該不應該擁有航空母艦?是發(fā)展?jié)撏н€是發(fā)展航母?在中國新軍事變革的大潮中,在信息化、跨越式發(fā)展的震天口號中,關于這個似乎純海軍的話題,就像颶風來臨前的海面,雖然波濤此起彼伏,但始終無法掀起驚天巨浪。
2009年,中國周邊海域在經過多年的動蕩之后,忽然同時大規(guī)模告警:先是遙遠的索馬里海域,中國商船被海盜劫持;接著是2月初日本媒體透露,將在釣魚島海域進駐大型海巡船;接著是日、美在琉球群島和沖之鳥礁海域,連續(xù)舉行針對中國的海空演習;然后是3月初美、韓在朝鮮半島展開有史以來最大規(guī)模的綜合演習。穿插在這些演習之間的零散火星是:菲律賓通過議案宣布出國黃巖島為菲律賓“所屬島嶼”;馬來西亞國防部部長到所占中國島礁上視察;美國間諜船在南海與中國船只發(fā)生摩擦,美國宣布向菲律賓贈送炮艇,為臺灣升級反潛機……印度總統(tǒng)不甘寂寞,也去視察其非法占領的中國藏南地區(qū)……美國無人機以打擊恐怖分子為名肆意襲擊巴基斯坦使路支省——那是中國海外投資最密集的地區(qū),也是中國唯一靠近印度洋的地方……
日本一聲不響地跟在美國的后面,下水了一艘直升機航母。這已經是日本第3艘萬噸級的直升機母艦,雖然日本固執(zhí)地稱其為驅逐艦。但這就和日本自衛(wèi)隊不叫日軍一樣,稱謂是不能遮蓋本質的。日本還準備下水第4艘。由于歷史的包袱,日本不能像其他大國一樣,公開擁有大型護航航空母艦,但日本一直以這種變相的方式,韜光養(yǎng)晦、瞞天過海地快速發(fā)展著。日本不僅是近代的海上大國,還是曾經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航母大國,并旦是僅有的參加過大規(guī)模航母戰(zhàn)爭的三個國家之一。
同一個時期,印度宣布自制兩艘航母,并開始鋪設龍骨。這個把印度洋視為印度之洋的國家,在21世紀展現(xiàn)出的軍事雄心令人難以置信。而俄羅斯宣布將準備制造4艘核動力航母的背景,世人則清晰得多:一是俄羅斯正在和美國及西方在新冷戰(zhàn)的邊緣上徘徊;二是俄羅斯已公開宣稱對北極的主權。
算上南極附近國家的領士主張,由地球變暖和政治格局變動導致的新一輪世界地理發(fā)現(xiàn),已是箭在弦上。可是,放眼全世界,門前烽煙四起的大國,只有中國。這真是一個讓中國人無法理解的現(xiàn)實。19世紀的列強瓜分了世界,20世紀的列強重新瓜分了世界,中國都是受害者倒了21世紀,新列強們的目光大都對準地球唯一的無主地——南北極的時候,為什么中國還是被覬覦的目標?而旦覬覦者中還不乏一些建國歷史不足一百年的小國。
彌漫在這動蕩海天間的妖霧鬼煙,是整個西方對中國的刁難。
2008年中國舉辦奧運會。但是,就在這一年,歐洲和美國發(fā)生了圣火傳遞中種種羞辱中國的事件。而3月14日,西藏拉薩爆發(fā)了規(guī)模罕見的打砸搶事件。西方媒體已經揭露,在全球上演的與奧運和西藏動亂有關的一切,統(tǒng)統(tǒng)是由華盛頓中心和達蘭薩拉(印度)西藏流亡政府策劃的陰謀的一部分。事實證明,這一由非政府組織制定的陰謀,得到了美國和歐洲一些大國政府的密切配合。西藏暴亂一發(fā)生,西方政府首腦立即接見達賴,西方媒體不是譴責“藏獨”分子的暴力活動,反而對中國政府極盡污蔑之能事。同時,藏獨迅速和疆獨聯(lián)系;準備制造更大的事端,而疆獨也不甘寂寞,屢屢制造恐怖事件。
正是由于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政府推波助瀾,各種反華勢力才沉渣泛起,形成國際反華大合唱,使當前事態(tài)的發(fā)展正在超出一般意義上的國內和國家矛盾的范疇。美國是利用西藏和奧運會,在世界范圍內綁架中國的大行動的總指揮,西方和達賴只不過是配角和小卒子。美國為什么要發(fā)動這樣一場行動?西方又為什么要這樣賣力地配合?這將使中國未來與西方國家的關系發(fā)生怎樣的變化?這一切都要從戰(zhàn)略層面進行觀察和思考。表面上看,西方勢力和藏獨合流制定并實施了這一陰謀,是利用奧運會作為施壓手段,迫使中國改變對西藏的政策并動搖對中國西部的控制。但我們認為,這一陰謀還有更深的戰(zhàn)略用意。
稍微拓展一下視野就可以發(fā)現(xiàn),西方利用達賴和西藏問題抹黑奧運會,大肆損害中國形象的做法,和西方近一個時期以來在經濟和國際政治領域一系列妖魔化中國的運動,是自然延續(xù)和配套的。西方在涉及自己的利益時會爭得不可開交,但在針對中國時卻是心有靈犀配合默契:先是德國總理默克爾接見達賴,德國議會就奧運與中國人權問題進行討論;英國大臣反對把奧運與政治掛鉤,引起軒然大波;歐洲對中國汽車零部件進口設障,美國對中國食品、玩具加稅;日本毒餃子,美國和歐洲一再壓人民幣升值等。中國人以為那只不過是一些孤立的外貿糾紛,其實,背后反映的都是西方大國對中國迅速發(fā)展的敵視心理。對中國產品的妖魔化;提高世界原油價格;宣揚中國對非洲實行新殖民主義……各種針對中國的指責不僅像長江之波一樣一浪接著一浪,而且像急風暴雨一樣一陣緊似一陣。
阻撓奧運圣火傳遞和西方國家聲援藏獨事件表明,西方幾乎已經準備在政治上和中國攤牌,為什么此時攤牌?美國在伊拉克戰(zhàn)爭后國際威望下降,國家總體實力也相對下降;中國今天業(yè)已崛起,威脅到20世紀下半葉以來美國在世界上的優(yōu)勢地位。歐洲由于人口老齡化及美國擠壓,在國際經濟政治中也出現(xiàn)邊緣化趨勢。歐洲在此事件中表現(xiàn)如此歇斯底里,說明的并不是歐洲強大,而是歐洲虛弱。歐美感覺如果此時不想方設法按住中國,未來將越來越不可能。于是,通過國際圍堵,引發(fā)中國國內民族和社會矛盾,使中國顧此失彼,延遲或中斷中國目前的上開勢頭,抵消中國軟實力影響等,自然就成了歐美的戰(zhàn)略共識。
如果不是突然瀑發(fā)的全球金融危機,讓美國和歐洲意識到必須和有錢的中國“同舟其濟”,2009年還不知道會怎么樣。G20峰會上,西方對中國領導人一片笑臉,但中國人無法徹底忘懷不久前的一切,更不會對國門前那片藍色國土上的危機無動于衷。事實同樣證明:中國周邊海域的危機背后,有美國和西方的影子。
19世紀,西方瓜分中國;20世紀,中國雖然站了起來,但仍然面對西方的重壓。21世紀,中國取得了空前的發(fā)展,但西方的不友善和沉重的壓力依舊。中國注視著洶涌起伏的大海和變幻莫測的世界形勢,就像在注視自己充滿危險的未來。中國人本能地再一次議論起航母話題。2003年3月,在北京召開的中國兩會上,清一色將官的海軍代表幾乎眾口一詞,談的都是航母。3月20日,中國國防部部長梁光烈在會見日本防衛(wèi)大臣濱田靖一時明確指出:“大國中沒有航空母艦的只有中國,中國不可能永遠沒有航空母艦。”
他的話算是為多年來中國是否應該擁有航空母艦的爭論畫上了句號:中國應該有航空母艦。”
該不該有的問題有了答案,反對的聲音瞬間消弭于無形。但接下來又是合乎邏輯的必然追問:中國何時會有航空母艦?中國會有什么樣的航空母艦?中國會有多少航空母艦?中國有了航空母艦做什么?這些后續(xù)問題讓這一波航母熱持續(xù)延燒。一時間,網上有人為航母起名者有之,表示捐款者有之。
可以說,航母已成為當代中國人的一個軍事圖騰。
縱觀已經擁有航母的國家和未來準備擁有航母的國家,從來沒有誰有如此持久不衰的熱情。為什么航母的話題像烈酒一樣,獨獨讓中國人如此興奮不已?
這是因為屈辱的歷史以及這個依然兇險的世界,賦予中國的并不善意和不確定的未來圖景所導致的憂患的現(xiàn)實。當然,還有傳統(tǒng)的陸地大國在社會轉型期不經意間突然發(fā)現(xiàn)本相并非如此的躁動:中國真的是千年以來自認為的大陸國家嗎?不!中國是一個半島!是一個陸海復合型國家!中國還有著相當于一半陸地面積的海洋!
那里蘊藏著中國的未來和希望!
(《環(huán)球視野》摘自2010年5月31日第294期,《海圖騰——中國航母》)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xiāng)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