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衛·羅斯柴爾德:讓金融帝國復活
沒落貴族還是幕后巨鱷?他的家族曾經號稱擁有50萬億美元財富,相當于900多個比爾.蓋茨或者巴菲特的身家,現在他們的金融業務只有百億元的規模,不過花旗的一個零頭。如今,吉利收購沃爾沃的幕后,讓世人看到新一代家族掌門人大衛·羅斯柴爾德,正駕馭著曾經的金融帝國航母化身核潛艇,繼續在世界版圖上勾畫著他們的野心。
編譯_馬李靈珊
大衛·羅斯柴爾德和他的黑色獵犬拉布拉多在家中的奢華書房。
1974年6月29日,31歲的大衛·羅斯柴爾德(右三)和他的新娘、
18歲的奧林匹亞·阿爾多布蘭迪尼(中),以及雙方父母
在法國諾曼底的Reux酒莊外合影。左二是大衛的父親蓋·羅斯柴爾德男爵。
吉利收購沃爾沃、中國汽車企業并購世界名車,就在這枚重磅炸彈的煙幕還未淡去時,一個神秘的身影更是吸引了世人的好奇與注目。羅斯柴爾德,這個號稱“全世界最富有的家族”,百余年來一直若隱若現,這個金融巨鱷的真實財富真如人們知道的那樣多?它的足跡是否已經潛伏中國多時?
在國外一家專業“億萬富翁制榜單”公司制作的2010年全球名單上,似乎佐證了世人對這個傳奇家族的財富想象。名單中,身家超過10億美元的羅斯柴爾德家族成員共有8位,遠超過通常認為的3位。而在家族成員中,最有錢的就是第六代掌門人——大衛·羅斯柴爾德。
2007年,暢銷書《貨幣戰爭》令羅斯柴爾德家族第一次走進大多數中國人的視野。作者宋鴻兵根據資料推斷,羅斯柴爾德家族財富迄今為止有約50萬億美元之巨。而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估算,截至2006年底,包括各種衍生品在內的全球金融資產總值也僅為350萬億美元左右。換言之,羅斯柴爾德家族擁有世界全部金融財富的七分之一。
學界對宋鴻兵的推斷眾說紛紜,大多數金融從業人士并不信服50萬億這么巨大的財富,但也無法證明宋所言為虛。身處風暴中心的羅斯柴爾德家族,卻一如既往地謙和與低調。
只是,在家族第六代掌門人大衛·羅斯柴爾德2009年訪華之時,他私下對工作人員透露——拒絕邀請宋鴻兵到場參與對話節目錄制。而在央視《對話》節目的錄制現場,面對主持人屢次拋出的尖銳問題,大衛·羅斯柴爾德總是“避實就虛”,一如既往地表現出一個老江湖的風度與涵養。
那次采訪現場,對主持人拋出的中國某汽車并購外國知名品牌汽車交易一事,他避而不談,末了拋下一句“誰也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么”。果不其然,在吉利收購沃爾沃的背后,人們看到了羅斯柴爾德家族的身影。
金融市場變幻莫測,但羅斯柴爾德家族只有一個。浮沉商海40余年,憑借一己之力在80年代拯救羅斯柴爾德家族在法國的金融生意,最終執掌家族大權的大衛·羅斯柴爾德,也只有一個。如今,他風度翩翩地領著他的家族來了。
起步之路
沒人知道羅斯柴爾德家族到底多么富有,大衛說,他從不對外公布財富數目,因為“數錢已經毫無意義”。言下之意,對羅斯柴爾德家族而言,影響力已比財富重要。
在接受中國媒體采訪時,大衛主動提及《貨幣戰爭》,但不直呼其名,稱其為“中國出版的一本暢銷書”,委婉地表示“書中描寫的內容與家族真實情況有差異”。當被問及家族到底多有錢?羅斯柴爾德家族是世界經濟的背后操縱者之一嗎?無論問題多么尖銳,他始終面帶笑容,回答時不慌不忙,附加手勢說明,直視著對方的眼睛和滿頭白發,讓人認為他只不過是一個誠懇的普通老人——他給出的答案永遠讓人挑不出毛病,但是,卻也永遠在可想象的范圍之內。
面對媒體時的大衛,狡黠之外,還有睿智。主持人陳偉鴻提出了很多有意思的問題, 但十幾次都被大衛以“NO”開頭來回答。
與其說是對話,不如說那是一次交鋒或者探詢,面對一眾頗有來頭的嘉賓,大衛儼然是擅長外交辭令的高傲的歐洲貴族。財富時報《美中觀察》主編、金融危機對策評估中心高級研究員赫然,參加完節目后寫下了這樣的感想,“他是在暗示羅斯柴爾德現有的資產規模可能已經比不上大摩和花旗這樣的大公司,但是羅斯柴爾德依然對于商界政界有著重要的影響力?!焙杖辉诂F場一個強烈的感覺是:羅斯柴爾德家族的資產可能真的沒有傳說中的那么多! 他總不正面回答這個問題,那么無非是因為真的有大錢不愿公開,或者就是羅斯柴爾德早已不在TOP50大銀行大基金之列,不好意思,故意保持神秘色彩。
令羅斯柴爾德家族褪去昔日傳說中巨額財富光環的,除了時間,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二戰。身為猶太人的他們,在這場戰爭中損失慘重。不但旗下超過三分之二的金融機構灰飛煙滅,北美與澳洲的金融資產被吞沒,歐洲大陸的資產也所剩無幾。而且,還有家族成員在戰爭中死去。
為了躲避納粹的迫害,大衛的父親蓋·羅斯柴爾德不得不舉家從巴黎遷徙到紐約,1942年,大衛在紐約出生。
二戰期間,大衛都和母親待在紐約。但羅斯柴爾德家族“熱愛戰爭”的血液不容許他的父親也長期待在后方,戰爭中,蓋前往英國,投身抵抗納粹的大潮。戰后,他們也第一時間搬回了巴黎,蓋繼承了羅斯柴爾德的家業。
1966年,大衛從巴黎政治學院畢業,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佩尼亞羅亞礦產冶金公司。這家公司也是羅斯柴爾德家族財產之一。隨后,他又被派到了家族旗下的一家銀行接受鍛煉。他的父親野心勃勃地一直推進家族企業在礦產、石油與冶煉方面的投資,60、70年代,羅斯柴爾德家族的財富一直不斷膨脹。
1981年,密特朗當選法國總統。新的議會通過了一項全新法案——將一系列大規模的銀行收歸國有。羅斯柴爾德家族的銀行,當然也概莫能外。大衛這樣形容那段至今想起來仍覺得屈辱與不公的歷史,“我們不得不從200年前我的祖先所創辦的銀行,搬到一個非常小的辦公室,只剩下我和父親還有我們倆的秘書,一共四個人?!?/p>
憤怒和沮喪的蓋當時已經72歲,一怒之下,他搬遷到了紐約,在那里從事一些有限的商業投資。年輕的大衛則留在了巴黎,等待下一個機會。
1986年,密特朗代表的社會黨失去了政權,大衛想方設法獲得了一個新的銀行牌照。1987年,大衛和同父異母的弟弟愛德華·羅斯柴爾德以及表弟埃里克,創建了一家全新的銀行——Rothschild &Cie銀行。
創始之初,這家小銀行的資本只有100萬美元,員工則只有5個!但憑借羅斯柴爾德家族數百年的基業與良好的信用,他們很快站穩了腳跟。如今,這家銀行已然成為法國最成功的投資銀行之一,擁有超過650名員工,大衛令羅斯柴爾德家族得以在法國乃至歐洲大陸的金融業東山再起。
雖然員工數目并不多,但幾乎每一名員工都是大衛親自挑選的。在歐洲金融圈,他以擅長“挖墻腳”而聞名,喜歡招賢納士。所以,即使在面對動輒數以千人計的頂級投行如摩根士丹利時,羅斯柴爾德銀行的實力也不容小覷。
2003年,家族第五代掌門人伊芙琳·羅斯柴爾德退休,家族的英法兩家分公司宣布正式合二為一,并稱“羅斯柴爾德集團”。這個綿延200多年的金融業豪門基業,開始由大衛掌舵。
與“國王”一起散步
沒有人比大衛更能理解家族祖訓中的這句話了——“我們一定要和國王一起散步”。
大衛在80年代的興衰,都與法國政局密切相關。從大衛自己透露的信息就能看出他的人脈有多么強大。德國前總理施羅德是羅斯柴爾德集團的重要顧問,而法國總統薩科奇更是他的老朋友,堂兄伊芙琳的婚禮是在白宮舉行,原因是“希拉里是他的朋友”。
而回溯整個家族歷史,成功的秘訣毫無疑問都有一條——密切保持與政治的相關性。滑鐵盧戰役令他們賺得盆滿缽滿,替王室理財放貸是一本萬利的生意,時至今日,羅斯柴爾德家族的收入當中有一大半來自于世界各地的政府,他們為政府提供顧問咨詢和金融投資的服務。
更多的情況下,大衛恪守祖訓,堅持“安靜、低調”地出任那個“幕后角色”。英國媒體稱首相戈登·布朗出行海灣地區洽談金融投資的隊伍中沒有大衛的名字“令人驚奇”。當然,隨后大衛就低調地在同一時間出現在海灣地區,并且一如既往地,否認自己與官方行為有關。
在與各國政府的關系保持良好的同時,家族擴張的腳步也在有條不紊地進行。在英國,羅斯柴爾德家族為英國政府提供資金,幫助其在金融危機中保證國內金融市場穩定,同時注資汽車業。在荷蘭,家族與政府合作,實現價值100億歐元的荷蘭國際集團下屬安銀銀行(ING)的資本重整計劃。在金磚四國,他們是最早進入這些市場的國外金融機構,羅斯柴爾德家族在當地的代理人,幾乎毫無意外,都與當地政要有著非同一般的關系。
身為猶太人的羅斯柴爾德家族,對于金錢的敏感與嗜好幾乎出于本能。對于他們來說,這個世界并不存在禁區。
與李鴻章的淵源
鮮為人知的是,羅斯柴爾德家族早在100多年前就開始了與中國的合作。他們曾和清末重臣李鴻章交情非凡,據說在羅斯柴爾德位于北京的辦事處,還張貼著李鴻章當時寫給家族的一封信。
一年前,大衛訪華時,就毫不避諱地坦言:“我們的客戶包括中國移動、中國聯通這樣的央企,還有小肥羊、阿里巴巴這樣的民企。作為財務顧問,我們曾參與了和中國相關的最大并購案,中國聯通以240億美元收購中國網通。”
據路透社報道,羅斯柴爾德銀行大中華區總裁俞麗萍、負責汽車業務的美瑞克·考克斯等組成了幫助吉利收購沃爾沃的特別顧問團隊。他們中有些人與政界交情匪淺,俞麗萍“是那種可以快速通過機場任何安檢的少數人之一,這令人印象極為深刻”,考克斯就讀于伊頓公學。換言之,幾乎每個人都對這樁收購案知根知底。
在查閱湯森路透的數據后,人們發現,羅斯柴爾德家族目前在北京、上海和香港三地都設有辦事處或資產管理公司,還在內地獲得了QFII執照。
事實上,早在1979年改革開放后,羅斯柴爾德家族就開始研究中國市場。大衛曾表示,葡萄酒、藝術和銀行是家族的三大傳統投資領域。目前,羅斯柴爾德家族在中國的直接投資包括:持有青島銀行4.98%的股份,以1.5億元競得中海基金股權成為第三大股東,與中信華東集團在山東蓬萊合資成立羅斯柴爾德男爵中信酒業公司。
雖然在華直接投資并不多,但在中海油收購優尼科、南京汽車和上海汽車的合并等項目,都能看到羅斯柴爾德家族染指。不包括這次吉利收購沃爾沃的交易,根據湯森路透數據,羅斯柴爾德在過去一年承接的汽車業并購交易總價值就達892.5億美元,遠遠超過其它投行。
顯然,大衛還在謀求更大的利益。他看好中國商業銀行的發展前景,對中資銀行更是重視,“我們正在尋找合適的中國伙伴。”
去年中國之行,他就表示,正在與中國證監會洽談和其他機構展開合作的可能性,希望成立合資券商或者基金公司。目前,羅斯柴爾德家族在中國的資產管理業務約占其全球業務的3%,大衛希望未來能提升至10%。
背后站著整個家族
在羅斯柴爾德家族創始人梅耶的遺囑中,曾這樣明確寫道:“家族的所有成員都必須團結友愛,不得勾心斗角。”去世前,他還反復叮嚀兒子們:“只要團結,世上就沒人能戰勝你們?!边@個綿延200余年的龐大金融家族,歷經時代變遷而不倒,在大衛看來,正是出于恪守祖訓。
大衛曾經坦言,“經歷了國有化沖擊、納粹的迫害、歷次世界大戰,我們始終都在。是家族所有成員齊心協力的參與,令羅斯柴爾德集團區別于其他金融機構,得以在歐洲乃至世界茁壯成長?!?/p>
他有三女一子,兒子亞歷山大今年29歲,在商業領域開始“嶄露頭角”。67歲的大衛計劃74歲時退休,如果亞歷山大到那時仍然無法繼承家業,他在考慮由侄子本杰明作為過渡人選。看起來,這是個不錯的選擇。本杰明自己的財富管理公司在過去數年間積累了上百億歐元的財富。無論如何,羅斯柴爾德家族的利益,總是至高無上的。
金融危機爆發之前,許多人詬病大衛的保守。比起其他現代投資銀行,他的銀行顯得遲鈍和不愿接受新鮮事物。大型投行們在金融衍生品市場上賺得盆滿缽滿,而羅斯柴爾德的排名卻相對靠后。他們更傾向于與客戶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為他們提供咨詢意見。羅斯柴爾德家族的行事風格決定了——他們以身為被人信任的顧問感到自豪。金融危機爆發后,羅斯柴爾德家族幾近毫發無損。
身為羅斯柴爾德家族的一員,是一把雙刃劍。籠罩在巨大的光環下,許多羅斯柴爾德家族成員,過得并不快樂。1996年,41歲的阿姆斯切爾·羅斯柴爾德在被要求擔任家族倫敦銀行的領導職務后,在一家酒店的浴室上吊自盡。2000年,拉斐爾·羅斯柴爾德則因服用海洛因過量,倒在了曼哈頓的人行橫道上。
與他們相比,大衛的聰明,體現在將商業與生活平衡的智慧。他定期往返于巴黎和倫敦,住在巴黎郊區的小鎮,還兼任了小鎮鎮長18年。
羅斯柴爾德家族傳說中的一部分,是家族創始人梅耶將5個兒子送到歐洲的各個角落,他們中的每一個人都創造了屬于自己的輝煌。被稱為“羅氏五虎”。
如果,大衛也要復制祖先的舉動。他會把孩子們送到哪兒去呢?“亞洲,歐洲和美洲”,羅斯柴爾德家族的野心,永遠都在整個世界。
(南都周刊)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