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29日參考消息
《查韋斯指責美“造謠中傷”》,拉美社加拉加斯4月27日電。美國一指責委內瑞拉藏有伊朗革命衛隊的軍人,委內瑞拉總統查韋斯就跳出來駁斥。我們只能說查韋斯這次又上了美國的當了,又被美國的幾句話捆住了委內瑞拉自己的手腳了。對于委內瑞拉這個擁有完全獨立主權的國家而言,它在國內接待什么人,允許什么樣的人活動,根本就是委內瑞拉自己的主權,任何外國都沒有權力加以干涉,換句話說,任何干涉就是對委內瑞拉主權的侵犯。再則,伊朗革命衛隊是伊朗的合法武裝組織,聯合國從來沒有出臺過任何把伊朗革命衛隊定性為恐怖組織的決議,因此,伊朗革命衛隊可以合法地在世界各地活動,而世界各國也可以接待伊朗革命衛隊的軍人。現在只是美國把伊朗革命衛隊定性為恐怖組織,而這種定性行為本身根本就沒有任何合法性可言,但是,現在查韋斯指責美國“造謠中傷”的行為等于是接受了美國的標準,等于是承認了美國把伊朗革命衛隊定性為恐怖組織的結論,等于是在和伊朗革命衛隊劃清界限了,這樣也就等于是捆住了委內瑞拉自己的手腳,從而使得委內瑞拉無法再和伊朗進行正常的交往了,反過來,委內瑞拉自己也被孤立了。
對于美國的報告,根本就不用那么認真理睬,特別是言詞上不能給美國留下什么把柄。美國的報告是最善于用一些情緒化的言詞來擾亂對手的思路的,最善于拋出一些“今天你居然刷牙”這樣的陷阱命題,如果對手被美國報告的情緒化言詞所迷惑,比如一聽到“居然”這樣的詞,就馬上產生了“逆反心理”,腦子一渾,就把“刷牙”誤解成是一件“壞事”了,然后馬上回應道“沒有刷,你不要冤枉人”,卻不知已經上了別人的當,結果別人再一說“你果然不講衛生”,這個時候,你除了胸悶以外還能剩下些什么呢?這就是美國一貫的流氓手段。美國經常指責其他國家的武器交易行為,如果單聽美國的言詞,似乎武器交易是不好的,但問題是,美國就是世界上最大的武器銷售國,可見,在美國指責他國武器交易的言詞背后,隱藏著的含義卻是美國反對任何損害美國武器銷售的行為。因此,對于美國的言詞,對手一定要冷靜地想好了以后再回答,要分清美國報告中的虛實,更要注意美國言詞中所隱藏的前提和條件,絕對不要再出現一聽到美國指責就馬上起來反駁的事情了。
《俄羅斯挪威劃定海上邊界》,俄塔社奧斯陸4月27日電。近來,俄羅斯積極改善和歐洲其他國家的關系,同時利用其他矛盾暫時穩定了美俄關系。這些動向似乎都在表明一件事情,就是俄羅斯正在為其內部的改革營造良好的國際環境。換句話說,俄羅斯馬上就要啟動一輪大規模的改革運動了。或許這輪改革會在總統大選前就展開。
《歐洲債務危機引發全球新恐慌》,美聯社倫敦4月27日電,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4月28日報道,法新社紐約4月27日電,路透社紐約4月27日電,路透社雅典4月28日電,美聯社香港4月28日電,法新社雅典4月27日電,美聯社雅典4月27日電,路透社里斯本4月27日電,路透社柏林4月27日電,法新社布魯塞爾4月27日電,英國《金融時報》4月28日報道。德國方面非常清楚美國制造希臘主權債務危機的用意,因此,在援助希臘的問題上,德國出現了動搖。而美國方面則通過打擊高盛,迫使美國的金融資本在是否打擊歐元的問題上盡快表態,雖然這場斗爭還處于斗爭的過程中,但美國金融資本對美國政府少許的讓步就足以在歐元區乃至全世界引起劇烈的動蕩了。隨著標普公司下調葡萄牙債務評級,歐元區的債務危機已經有大爆發的危險了,法德等國能否真正下決心去救援這些出現危機的國家就成了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如果不救,那么歐元區的解體就是不可避免的事情,而一旦去救,那么就一定會造成引火燒身的后果。現在關鍵的問題在于美國的金融資本能否抗得住來自美國政府和美國產業資本的壓力,特別是在美國中期大選就要開始的時候,一旦美國的金融資本向美國政府妥協,那么就會對歐元區國家造成巨大的傷害,歐元區為這次國際經濟金融危機埋單就將不可避免。
2010年4月30日參考消息
《泰警告別國“勿干涉內政”》,法新社雅加達4月29日電,美聯社曼谷4月29日電。我們都知道,泰國政局動蕩不是昨天才開始的,而是已經開始了幾個月了,泰國政府武裝鎮壓紅衫軍也不是昨天才開始的,而是已經開始了幾個禮拜了。但是,外國勢力,早不來,晚不來,偏偏就在泰國政府馬上就要對紅衫軍全面下毒手的時候來了,現在不僅歐盟“關注”,連美國也開始“關注”起來了,而且是來勢洶洶,歐美忽然又開始想起“人權”這個問題來了。歐美的關注為什么會來的那么是時候呢?關鍵一點就在于,如果現在還不插手泰國事務的話,泰國政局眼看就有穩定的苗頭了,而一旦泰國政局穩定了,那么東南亞地區要想再掀起多大的動蕩就比較困難了,只要泰國政局不穩,那么歐美在東南亞其他地區做各種搞亂當地局勢的文章就相對比較容易了,只要東南亞長期處于動蕩狀態之中,那么中國就有可能隨時被東南亞的動蕩局勢給拖下水,美歐逼出該地區天量流動性的目的就能夠實現了。
《中鋼協默認鐵礦石臨時合約》,香港《南華早報》網站4月29日報道。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鐵礦石進口商,居然沒有能夠獲得討價還價的權力,這實際上反映了中國在此問題上至少存在兩個方面的缺陷。其一是中國國內的鋼鐵業的集中度太小,換句話說,就是壟斷程度還很弱,競爭的程度太強。而且,無論在國有控股領域還是在私有控股領域,鋼鐵業都很分散,山頭林立,缺乏統一協調。這不僅僅是一個既得利益問題,而且還存在國內交通運輸能力差的問題,東西南北運輸聯絡不便,導致割據勢力有了存在的條件。雖然鋼鐵業的數量很多,規模很大,但是內部的組織結構分散,沒有做到有機統一,因此無法形成高度的壟斷,因此也就無法形成合力,也就無法對外發表統一的聲音了。其二是中國在鐵礦石談判問題上手段太少。相對較美國在和中國進行的稀土問題上的談判所使用的手段,以及歐盟在和中國進行的焦炭問題上的談判所使用的手段,中國在鐵礦石問題上的談判所使用的手段簡直就是小兒科,除了摒牢不買之外,再沒有別的辦法。鐵礦石是戰略性的資源,中國方面居然還在用謙謙君子的方式和鐵礦石的壟斷者談判,這能有好結果嗎?在國際爭霸中,不流氓,就挨打。
《標普下調西班牙評級再引憂慮》,美聯社柏林4月28日電,法新社倫敦4月28日電,法新社柏林4月28日電。德國剛一同意采取行動去拯救希臘,標普公司馬上下調西班牙的主權信用評級,從而使得這場危機從希臘、葡萄牙擴散到了西班牙。而且,西班牙是西方的發達大國之一,其經濟總量是希臘的四倍。而且,就是希臘,歐盟和IMF的援助也只能解決希臘三分之一的問題。之前我們就討論過,美國打擊歐元區的策略就是掘坑待虎,先在希臘這里挖一個坑,通過輿論來迫使法德來救,而只要法德一采取實際的救援行動,也就是在法德掉入了這個陷阱之后,那么美國會立刻挖出其他的坑來,而且會一個比一個大,于是看你們救還是不救,如果不救,那么第一個救的行動目的就作廢了,如果去救,那么法德自己就等于為其他各國的債務危機背書了,法德自己也就等于陷入債務危機之中了。一旦歐元區各國的主權信用破產,那么美國打倒歐元就會輕而易舉,而歐元區成為這次國際經濟金融危機的埋單者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信用評級機構被指“落井下石”》,法新社柏林4月28日電,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4月29日報道。盡管IMF總裁對信用評級機構也頗有微詞,但是,所謂人在屋檐下,怎能不低頭,IMF也不敢過多地抨擊評級機構的做法,因為那些做法正是按美國政府的意志在進行的。這實際上反映出美國金融資本在這場斗爭中的無奈情緒。從其自身的利益而言,狡兔三窟,總比死守一地要安全的多,但問題是,世界上的事情并不是純經濟的,在經濟手段無效的情況下,各國政府就會使用政治和軍事手段,就會通過暴力來達到其經濟手段無法達到的目的。美國政府正在整治美國金融資本的第一打手——高盛,對美國金融資本而言,現在要考慮的是如何擺平這件事情,因此,在很多方面不得不配合美國政府的要求,而且,歐元究竟能不能活,關鍵還要看歐元區自己,關鍵還要看法德維護歐元的決心到底有多大,如果法德自己都不上心,那么美國金融資本也就沒有必要去瞎軋鬧猛了。當然,我們所說的法德維護歐元的決心,絕對不是去援救希臘、葡萄牙乃至西班牙的決心,恰恰相反,法德能否敢于做出壯士斷腕的決定,正如德國之前所放出的風那樣,把不合格的國家驅逐出歐元區,所謂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只有守住了法德的陣地,才談得上日后對美國的反攻倒算,如果救援行動把法德自己給搭進去的話,那么后果恐怕就不堪設想了。
2010年5月1日參考消息
《英保守黨候選人領跑大選民調》,法新社倫敦4月30日電。最近在歐盟國家爆發的主權債務危機必然加重英國選民對本國經濟形勢的擔憂程度,因此,只要這種擔憂不改變,那么無論是保守黨還是自由民主黨,只要是反對黨,那么它們戰勝工黨就是必然的。對于歐元區發生的一系列危機,英國或許正在為其沒有選擇使用歐元而暗自竊喜,但是,一旦歐元區解體,歐盟也就失去了維持它繼續存在的經濟條件,歐盟也就必然解散,而一旦歐盟解散,那么英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則會進一步的降低,從而必然會導致新的英鎊危機。英國想在歐元區崩盤后獨善其身,那是不可能實現的。資本主義世界的每一次危機只會使得原來的霸主陷入更大的危機之中,資本的反國家性會在這些老牌帝國主義身上體現得更加明顯,危機過后,這些老帝國的國際地位是不會上升的,反而會進一步下降,因為在危機中,它們和新帝國(也就是美國)的矛盾會有進一步的發展,新帝國只有通過進一步吞噬老帝國的既得利益才能維持它的國際地位,同時又不得不向新興國家渡讓部分自己的既得利益(當然,這些利益實際上是新興國家自己通過斗爭得來的)。對于英國而言,一旦工黨下臺,那么英國自身的分裂問題恐怕就會馬上浮上臺面,蘇格蘭獨立的問題必然會成為今后英國政治斗爭的焦點所在。
《巴塔利班頭目生死再引關注》,路透社伊斯蘭堡4月29日電。就在巴基斯坦前總統穆沙拉夫返回巴基斯坦組建新黨之際,巴基斯坦的情報官員曝出了一條美國方面最不愿意聽到的消息,就是巴基斯坦塔利班領導人馬哈蘇德居然還活著。美國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急于通過斬首行動來為自己在這些地區的戰爭劃上圓滿的句號,從而為美軍撤軍提供借口。然而,事情并不如美國想的那么容易,馬哈蘇德的“復活”使得美軍的撤軍大計受到了打擊,美國方面不得不再次認真對待此事,否則如何能夠說服其國內民眾,特別是說服那些軍事既得利益集團的人呢?對美國而言,它是否應該進一步加強巴基斯坦的反恐力量呢?或者說,找一個能夠穩定巴基斯坦局勢的人,比如說像穆沙拉夫那樣的人,來確保美軍在巴基斯坦的補給線的安全呢?否則的話,馬哈蘇德的“復活”已經證明了一件事情,就是在巴基斯坦,美軍的補給線是不會獲得一個安全的環境的。阿富汗北面的吉爾吉斯斯坦的局勢,按照俄羅斯的說法,很可能會出現新的更大的動蕩,那樣就會直接威脅到美國在吉爾吉斯斯坦的軍事基地的安全。現在阿富汗南面又出事了,那么在阿富汗的美軍的生存問題將如何解決呢?美國總要確保一條退路吧。
2010年5月2日參考消息
《英國石油將賠償漏油受害者》,路透社倫敦4月30日電。英國石油公司在美國墨西哥灣制造的油井爆炸事件造成了大量石油的泄漏和污染,由此迫使奧巴馬政府不得不暫停了在美國沿岸開采石油的計劃。之前,我們看到一個明顯的動向,就是美國正在不斷收縮石油的供給線,一方面大幅度減少其從中東地區的石油進口(把那些客戶都轉手給中國了),另一方面大幅增加了對西非、加拿大、拉美地區的石油進口,同時還準備在美國沿岸開采石油。我們判斷,美國的這種動向絕對不是某些人說的美國要在新能源誕生前先把其沿岸的石油給變現了,因為這種說法不能解釋美國方面為什么不全力開采自己的石油(現在說停就停了),而只是把對中東的石油進口轉移到了對西非和美洲,要知道,中東的石油開采成本比西非和美洲要低,在高油價時期,那些成本差異當然不算什么,但是如果真的有新能源誕生的話,也就是石油價格存在大幅度下降的情況的話,那么石油的開采成本就應該成為主要考慮因素,而且,美國在自己沿岸開采石油的成本還要加上巨額的前期投資,如果沒有豐厚的回報預期的話,那么美國又有什么必要進行石油開采投資呢?因此,只有把這種現象解釋成美國方面預期石油價格會出現大幅飆升,而且這種飆升是以中東石油斷供為條件的,那樣才能使美國所有的收縮石油供給線的行為變得合理。而美國之所以會判斷中東石油會斷供,那就是因為美國方面認為中東可能爆發新的大戰,而且這場大戰不僅會涉及到伊朗,而且會涉及到沙特阿拉伯等在霍爾姆斯海峽西岸的石油開采國。那么這場中東大戰也就必然會涉及到以色列,涉及到巴以問題了。而美國收縮石油供給線的行為實際上也是美國要從中東撤軍的信號,同時這也就意味著美國準備放棄其保護以色列安全的責任了,因此,這種行為可以看做是對以色列的一種要挾和訛詐,更是對猶太資本的一種要挾和訛詐。美國在國外的大動作,其目標是為了解決其國內的問題,是為了讓猶太資本“堅定”其在美國繼續經營的決心,“堅定”其維護美元債券信用的決心。
對于美國政府的要挾,以猶太資本為主的美國金融資本所做出的妥協方案就是通過高盛在歐盟制造了希臘主權債務危機,而且,這個危機越來越大,在總的形勢上造成了歐元的危機。但是,美國的金融資本心里很清楚,歐元是它們手里的一張牌,而且是一張大牌,因此,絕對不能打死,一旦把歐元區真地搞崩潰了,那么金融資本自己也就失去了一條非常重要的退路,它和美國政府以及產業資本的討價還價的能力也會大大下降,很可能會落得個兔死狗烹的下場。因此,到現在為止,歐元區的問題只是少數小國的問題,沒有傷及到法德這樣的歐盟核心大國,國際金融資本的代理機構IMF和歐盟達成的援救希臘的協議在如何執行的問題上變來變去,就是擔心一旦落實,那么后果恐怕不堪設想,而如果沒有這個協議的話,金融資本又不好和美國政府交代。
當然,美國政府絕不是那么好糊弄的,為了加速歐元的滅亡(實際上美國自己的債務問題也很危險,時間并不在美國這一邊),美國政府開始嚴打高盛,其用意就是告訴美國的金融資本,如果在打倒歐元的問題上消極怠工的話,那么美國政府還是有很多手段來懲治金融資本的,高盛事件究竟是變大還是變小,那完全決定于歐元區的債務危機規模的大小,兩者是成負相關的關系的。于是我們看到歐元區的主權債務危機從希臘擴散到了葡萄牙、西班牙,而且荷蘭和意大利也都處于岌岌可危的狀態之中。
就在這個時候,英國石油公司在墨西哥灣的采油平臺爆炸了,石油污染也越來越大,而且所有的先進手段都用上了,似乎還沒有什么辦法能夠止住漏油,因此,奧巴馬不得不宣布暫停開采美國沿岸的石油。無論英國石油公司油井爆炸事件是否存在陰謀,我們都可以將此事件理解為這是對美國政府在開采沿岸石油問題上的一種態度摸底行為。這等于是在問美國政府,你是否還堅持將美國的石油進口從中東轉移到美洲呢?你是否還堅持從中東撤軍呢?如果美國政府真的覺得有抓緊時間開采沿岸石油的必要的話,那么就可以把該爆炸事件做個案處理,完全沒有必要停止所有的沿岸石油開采計劃,而奧巴馬政府的回答表明,美國政府由于無法確定何時重啟沿岸石油的開采計劃,那么勢必要確保美國從中東地區的石油供給安全,因此就勢必要維持其在中東的軍事存在,因此也就勢必要維護以色列的安全。這等于是在肯定美國金融資本在打擊歐元問題上的積極表現,當然,肯定歸肯定(而且這種妥協也是靠油井爆炸才催生出來的,完全就是一種恐怖平衡),美國政府在沒有看到歐元崩潰之前是不會放松對金融資本的敲打力度的,就像唐僧控制孫悟空那樣,時不時要念幾句緊箍咒。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