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國際 > 國際縱橫

戰(zhàn)爭噩夢揮之不去 四個美國逃兵的故事

新華網(wǎng) · 2006-09-03 · 來源:王小河
收藏( 評論() 字體: / /
27517ec67cd430a650fceec63bd15ddd.jpg/78a5e050cbc2a30c7bea2b90f19e4aa9.jpg/c9992b112af005fd0ba81f5ca789966c.jpg/e3da5f7adc14680a8e32e0a72004b906.jpg


  喬舒亞·基
  達雷爾·安德森
  在伊拉克前線,時不時會傳來美軍士兵逃跑的消息。五角大樓稱,自2000年以來,總共有4萬名美軍士兵擅離職守。參軍曾經(jīng)是一些美國大兵孩提時代的夢想,也曾經(jīng)是他們生活中唯一的出路,而他們?nèi)缃駷槭裁匆斨芭褔钡闹肛煟爸煌度氡O(jiān)獄的危險,逃離戰(zhàn)場、背井離鄉(xiāng)、選擇流亡?他們逃到哪里去?過著怎樣的生活?今天我們?yōu)槟v述的是4個美國逃兵的故事。
  逃跑是唯一的選擇
  28歲的喬舒亞·基是美軍第43工兵連的士兵。現(xiàn)在他在加拿大和妻子以及他們的4個孩子住在一個地下室里,房東同情他們的境遇沒有收取租金。基煙癮很大,講話時一根接一根地抽。他的娃娃臉上蓄著凌亂的胡子,在繚繞的煙霧中,他的雙眼看上去疲倦迷離。
  那一幕幕可怕的場景在他腦海里永遠揮之不去,那是2003年,他們的軍隊剛剛進入伊拉克不久:“我們當時正沿著幼發(fā)拉底河行進,那是拉馬迪附近的一條路。我們往右急轉(zhuǎn),突然,我看見了一個尸體,沒有腦袋的尸體。緊接著,我發(fā)現(xiàn)有很多尸體堆在這里,頭顱堆在另一側,而我們就走在中間。天哪,這里到底發(fā)生了什么?是誰干的?有人尖聲叫喊著,我們不得不趕緊走出這個可怕的地方。”基奉命前去搜尋交火的痕跡,以解釋這些被砍頭的伊拉克人到底發(fā)生了什么。“我四處看了一會兒,沒看到任何交火跡象。”
  隨后他目睹的一幕令他此后噩夢連連。“我看到兩名士兵在踢那些頭顱,就像踢足球似的。我走回來,一言不發(fā),進入坦克,把門關上,我開始想,‘這太瘋狂了,我不能參與其中。我來這兒是為了戰(zhàn)斗,但這一切令人無法忍受’。” 如今,他總是在噩夢中驚醒,四散在地上的頭顱清晰地呈現(xiàn)在他腦中。“你站在一條小河的岸邊,那條河流從整座城市流淌而過,城市里堆疊著人的頭顱和尸體,你怎么能夠安然入眠?”他的妻子布蘭迪點了點頭,她說他時常在睡夢中放聲哭喊,像一個受了驚嚇的孩子。
  和其他人不一樣,軍旅生涯從來就不是基的夢想。他從小生活在俄克拉何馬州,成年后,他只想找一份不錯的工作。但是“那里沒有工作,沒有將來。當然,你可以在麥當勞餐廳干活,但那不足以養(yǎng)家糊口。”于是,他決定參軍,在經(jīng)過短期的訓練后,他被派往伊拉克。在伊拉克服役期間,基主要執(zhí)行安保任務。他喜歡和當?shù)厝肆奶欤@訝地發(fā)現(xiàn)許多伊拉克人英語說得很好,但軍方規(guī)定美軍不得接受當?shù)厝说耐聿脱垺Kf:“我不是殺人機器。他們說我不守紀律,因為我有良知。”在伊拉克待的時間越長,他內(nèi)心就越不安。“我們訓練如何安放炸彈、地雷。而這些訓練正是一個真正的恐怖分子所做的事。” 經(jīng)過8個月的苦戰(zhàn),他得到了兩周的假期。回到美國后,基決定不再返回伊拉克。
  他沒有向軍方報道,匆匆和妻子收拾好行李,帶著孩子一起離開了,他想離開他所熟悉的科羅拉多州基地越遠越好。在費城,他們?nèi)覐氐资ソ?jīng)濟來源,于是基找了份做焊接的工作。他們過了一年地下生活,因為怕時間太長會引起別人的注意,所以不得不過著居無定所的日子。“我變得疑神疑鬼,但是,逃跑是我唯一的選擇。我不能再被欺騙下去。”他們終于逃到了加拿大,希望在那里開始新的生活。
  瑞安·約翰遜
  右為伊凡·布羅貝克
  我不想去殺無辜百姓
  24歲的達雷爾·安德森是美軍第一裝甲師的一名士兵,他在伊拉克戰(zhàn)爭開打前不久參軍。在伊拉克奮戰(zhàn)7個月之后,他受傷回家,獲頒一枚勛章。他說:“在軍隊里,我有戰(zhàn)斗的欲望,我想成為一名英雄,我想解救伊拉克人民,我想保衛(wèi)自己的國家。”但是,在他抵達伊拉克不久,他就意識到伊拉克人并不需要他,而且他聽到一些殘忍的事情,這讓他感到吃驚和不安。
  即便平時的一些聊天也令他難以忍受。他的同伴曾說,“我恨伊拉克人,恨這些該死的穆斯林”。起初,安德森對這樣的講話感到困惑。“后來,我才漸漸理解,因為我自己也感覺到了那股仇恨。我的朋友在作戰(zhàn)中被打死了。我來這兒干什么?我們本應為祖國而戰(zhàn),如今卻是為了活命。”戰(zhàn)斗并沒有讓安德森退卻,但發(fā)生在一個檢查站的事讓他開始質(zhì)疑自己在那場戰(zhàn)爭中所扮演的角色。他當時正奉命保護巴格達一條街道檢查站,如果有汽車不在規(guī)定距離處停下就要開槍。
  “一輛汽車駛過來,在我面前來了個急剎車。所有的士兵都叫喊起來,按照規(guī)定我有責任開槍。但我沒有這樣做。一名長官走過來質(zhì)問我為什么不開槍。那時車子已經(jīng)停下來了,我看見車后座上有幾個孩子。我說,‘不開槍是對的’。但他卻因此要懲罰我。”
  談起這些往事,安德森搖了搖頭。“我本來就不贊成這場戰(zhàn)爭。我不是去殺無辜百姓的,更不想去殺兒童。”他開始四處打量被戰(zhàn)火毀滅的城市和那些受傷的伊拉克人,逐漸懂得了伊拉克人對美軍的態(tài)度。“如果有人在我生活的大街上干這種事,我肯定會拿起武器反抗。對這些人我下不了手,他們不是恐怖分子,他們只是十幾歲的少年。我們占領他們的家園,闖入民宅,把人抓走。我們把他們關到阿布格萊布監(jiān)獄,他們在那里飽受虐待。我們妨礙了他們的日常生活。如果我在美國這樣做,那是要坐牢的。”
  安德森后來回家過圣誕節(jié),他感覺如果重回伊拉克,自己會徹底崩潰,因為先前在伊拉克親眼目睹的一切日復一日地困擾著他。他決心逃跑,他的父母也支持他的決定。在過完2004年圣誕節(jié)后,他驅(qū)車從肯塔基州逃到了加拿大的多倫多。
  如今,他并不擔心自己被遣返,因為不久前他與一名加拿大女子結了婚,這能確保他獲得在加拿大的永久居留權。不過,他打算今秋返回美國。“戰(zhàn)爭仍在繼續(xù)”,他說,“如果我回去,也許能發(fā)揮作用,我要與美國政府作戰(zhàn)。”激勵他回家的不僅僅是反戰(zhàn)事業(yè),還有他的將來。“伊拉克戰(zhàn)爭的夢魘折磨著我,我需要得到家人的支持。”
  我曾經(jīng)以為我們在做好事
  22歲的瑞安·約翰遜是第211裝甲騎兵團成員。2005年1月擅自離開部隊后,他回到在加利福尼亞的家鄉(xiāng)。“我當時非常緊張。我住的地方距離軍事基地只有4小時車程。我擔心他們隨時會把我抓回去,但他們沒有來,只是寄來一些信函。”除了發(fā)布一份聯(lián)邦逮捕令之外,軍方?jīng)]有多少人力用于追捕開小差者。
  不過,約翰遜最終還是移居到加拿大,因為他擔心被捕。而且,這種犯罪記錄會給他將來找工作添麻煩。“我有兩種選擇:到伊拉克去,把自己的生活弄得一團糟。或者,進監(jiān)獄,這樣的生活還是一團糟。所以,我決定到加拿大找出路。”
  約翰遜并沒有去過伊拉克,但在南加州的基地,他聽夠了那些從伊拉克回來的士兵講述的可怕經(jīng)歷。他說:“我不想成為這場戰(zhàn)爭的一部分。”然而,最初他是自愿去家鄉(xiāng)的征兵辦的。他當初真的不知道美軍在伊拉克殺人嗎?“我知道。但我不理解的是,殺人或看到朋友被殺的那種感覺有多糟糕。我從沒見過死亡。”
  約翰遜太天真了,“我當時20歲。我以為我們是要到伊拉克進行重建。我以為我們在做好事。但我們的軍隊炸了清真寺、博物館……我甚至沒意識到那里曾是文明古國,對那些文化和歷史我?guī)缀跻粺o所知。”
  他的許多軍中朋友如今都在伊拉克作戰(zhàn)甚至死去,約翰遜每天都上網(wǎng)查看傷亡人數(shù),看看名單上是不是有他的朋友。“我所在的部隊已經(jīng)死了7人,其中4人是我認識的。”約翰遜不想回美國去。“簡直太荒謬了。他們把人投入監(jiān)獄,僅僅因為人家不愿意去殺人。我知道,一旦我到了伊拉克,我就免不了要打死人。因為,如果我不開槍的話,對方也會開槍打我們。這是無法避免的。”
  如今,約翰遜正向加拿大當局申請難民身份。他對在和平的多倫多的新生活充滿憧憬。
  美國仍讓我念念不忘
  21歲的伊凡·布羅貝克是海軍陸戰(zhàn)隊第2團第2營士兵。他如今也在多倫多安了家。2004年他大部分時間都在伊拉克服役。他曾在費盧杰激戰(zhàn)過,“待在伊拉克你會非常生氣,因為你在為自己不相信的東西而戰(zhàn)。”
  置身于這片寧靜的多倫多高級社區(qū),布羅貝克的戰(zhàn)爭故事似乎有些不協(xié)調(diào)。他說,在戰(zhàn)斗中他就像一架機器,為了生存而浴血奮戰(zhàn)。回到北卡羅萊納州列尊營基地后,他開始考慮在伊拉克親眼目睹的“一些不該發(fā)生的事情”。“我看到有人鞭打無辜的囚犯。”他說,“我記得有一次,有人把一個囚犯從七八英尺高的大卡車上扔下來。那人雙手被綁在背后,頭上還裹著個沙袋。那個囚犯掉在地上后翻來滾去。我們把袋子從他的頭上拿走,他的眼睛合上了,鼻子里流出鮮血,他幾乎沒有呼吸了。”布羅貝克逐漸對敵人產(chǎn)生了某種同情。他說:“他們只想報仇。他們別無選擇。”
  布羅貝克在被派往伊拉克之前,在海軍陸戰(zhàn)隊服役。他說:“我聽到許多有關海軍陸戰(zhàn)隊在歷史上的偉大事跡。我愿意冒生命危險為一項事業(yè)戰(zhàn)斗,如果它存在的話。但這場戰(zhàn)爭不是。它對所有人都沒有好處。我入伍時才17歲,之前我只愛玩游戲、運動,我從不關心新聞。但現(xiàn)在我親身經(jīng)歷了戰(zhàn)爭。”
  從位于北卡羅萊納州的基地逃離輕而易舉。“我走到附近的一個巴士車站,在那兒的一個旅館待了一晚。次日車站開門后,我買上車票準備去弗吉尼亞州。我害怕極了,我醒來時是凌晨5點半,軍隊里的人發(fā)現(xiàn)我失蹤后,會到離基地最近的這個車站來找我。但他們沒來。我沒有回家見我母親,我擔心警察早已找上門。我暫時躲在一個朋友家里。”
  在布羅貝克離開基地28天以后,他發(fā)現(xiàn)了一個由加拿大反戰(zhàn)組織為美軍逃兵設立的網(wǎng)站,他從那里獲得了幫助,于是他從美國進入了加拿大。離開之前他給母親打電話約定地點見面。“我可能很長時間不能再見到她,她當時很難過。”他說,“但這總比第二次到伊拉克好多了。”
  越過邊界到加拿大的那一年,布羅貝克遇上了現(xiàn)在已成為他妻子的麗薩。他的難民申請雖然被拒絕,不過他對自己目前的流亡生活很知足,而且對未來抱有信心。“即便沒有擅離職守,我也覺得在這里生活比美國自由。” 但是“我的家人和朋友都在美國。所以,美國唯一讓我念念不忘的是那里的人們。”

▲來源:淄博時空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烏有之鄉(xiāng)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wǎng)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wǎng)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wǎng)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xiāng) 責任編輯:青木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wǎng)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tài)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胡錫進硬懟平原公子,這釋放了什么信號?
  2. 李克勤|“深切緬懷毛主席,您永遠的學生王光美”:劉少奇的妻子晚年的說法做法意味深長
  3. 郭松民 | 也說“滬爺撐起一片天”
  4. 改開以來民間“順口溜”拾穗(一)
  5. 美國加州大火燒出了房地產(chǎn)金融騙局
  6. 選擇題:到底誰讓老百姓吃飽了飯
  7. 奴顏婢膝的學生與急眼了的老師
  8. 臥龍大橋擴寬:南陽人民的恥辱!
  9. 研究和評價“文革”,是否應該跳出個人恩怨、得失的小圈子?
  10. 否定前三十年,就是在否定偉大領袖毛主席!
  1. “深水區(qū)”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2.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3.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xù)集?
  4.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fā)現(xiàn)的時候已經(jīng)怨聲載道了!
  5.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fā)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6. 到底誰“封建”?
  7. 兩個草包經(jīng)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8.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chǎn)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掩耳盜鈴及其他
  1.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2.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3.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4.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5. 歷數(shù)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6.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7.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8.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zhàn)士,敢于戰(zhàn)斗,善于戰(zhàn)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他不是群眾
  1. 車間主任焦裕祿
  2. 地圖未開疆,后院先失火
  3.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fā)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4.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5.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xù)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亚洲AV伊人久久青青一区 | 亚洲欧美v国产一区二区 | 亚洲国产天堂网精品网站 | 制服丝袜亚洲中文欧美在线 | 亚洲综合天天夜夜久久 | 日本免码va在线观看免费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