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美國的國防轉型及其對中國的影響》第302頁
周建明主編 山東人民出版社 定價:30元
購書電話:62760856
第四節 美國往何處去?
在美國的國防戰略界正在積極推動國防轉型的時候,美國所面臨的矛盾正在積累。對內,在2004年的總統選舉中,小布什雖然以不大的優勢獲勝,但這并不表明小布政府的政策獲得了足夠了支持。美國選舉中情緒所起的作用,比理性所起更大。美國采用的“選舉人”制度,以及對于剝奪某些人選舉資格的規定,使得這種選舉的結果并不一定真正是代表了大多數的民意。就是選舉結果符合超過半數的民意,在保守主義情緒的裹脅下,也不一定真正代表著對美國內對政策的理性選擇。因此,對于2004年的選舉結果,可以理解為是對現行的國家安全戰略和國防轉型取得了支持,但并不意味著美國解決了它未來的發展方向問題。相反選舉中幾乎旗鼓相當的民主黨的反對力量表明,在美國走向何方這個問題,不管是國內政策,還是對外戰略在美國國內都存在著嚴重的分歧。而且,如果從國際的角度來看,美國2004年的選舉是進一步削弱了其他國家對美國的好感,美國的形象進一步惡化而不是改善。皮幽中心的調查證明了這一點:
表13—6 布會再當選對美國形象的影響
更有好感(%) |
更沒有好感(%) | |
加拿大 |
20 |
75 |
英國 |
18 |
62 |
法國 |
19 |
74 |
德國 |
14 |
77 |
西班牙 |
19 |
60 |
荷蘭 |
24 |
72 |
俄羅斯 |
15 |
36 |
波蘭 |
21 |
18 |
土耳其 |
11 |
62 |
巴基斯坦 |
10 |
36 |
印度尼西亞 |
12 |
52 |
黎巴嫩 |
9 |
57 |
約旦 |
10 |
31 |
印度 |
28 |
35 |
目前,對于“美國是當今世界的唯一霸權,要盡可能維護美國的霸權地位”這一問題,在美國國內沒有爭議的。關鍵在于美國如何看待自己的霸權,怎樣運用自己的霸權;追求什么樣的最終目標;美國在全球前所未有的影響力要為什么樣的最終目標服務。對這個問題的不同看法,將最終決定著美國是通過達成國際共識的方式來加強它的領導地位,還是主要依靠以實力為后盾的獨斷專行來維系它的主宰世界的地位。這個問題被布熱津斯基稱為是美國的真正選擇。不同的選擇也必將導致不同的后果。“在共識的基礎上取得領導地位,將增強美國在世紀事務中的主導作用,合法地鞏固美國的世界唯一超級大國地位;靠獨斷專行來維系主宰地位,雖然也能保住美國獨一無二的優勢地位,但需要美國在國力上付出更大的代價。換句話說,走前一條道路,美國將成為一個‘強勢超級大國’;而走后一條道路,美國將成為一個‘弱勢超級大國’。”
這個總是問題實際上涉及到了一個更終極極性的問題:“稱霸是為了什么?”當美國擁有霸權之后,美國是打算在利益分享的基礎上塑造新的全球體系,還是打算運用它強大的全球力量首先擴大自己的安全?
其實這個問題及到兩個層面:一個是倫理的層面,一個是現實的層面。倫理層面要回答的是:美國是否把追求一個民主公正的國際秩序作為自己的目標?一個天天拿著“民主”、“自由”、“人權”批語其他國家的美國,究竟是否真的反“民主”與“平等”作為自己的普世價值和在國際關系中決定自己行動的倫理標準?如果不把它作為自己在國際體系塑造中準備付諸于行動的倫理,那么它對其他國家“人權”、“民主”的批評就有虛偽性。很顯然,即使 是美國國內反對現行戰略的思想家,也沒有從這個角度對現行的戰略進行過批判。美國在國際上所信奉的仍然是實力決定地位,而不是民主與平等價值。
另一個層面是現實層面。布熱津斯基講座的其實是這個層面,即怎樣做才對美國更有利?在這個層面涉及的不是倫理,而是利益。布熱津斯基認為,建立在利益分享基礎上的霸權體系的代價,要比靠獨斷專行來維持主宰地位的代價要小。我們相信布熱津斯基的觀點是對的。但是這樣的觀點在新保守主義占上風的美國說服力極其有限。除非美國碰了大的釘子,否則很難會感受到代價之大所帶來的痛楚,也很難使美國在戰略的選擇上轉彎。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只要還能夠維持下去,美國還會在現行的戰略軌道上往前走。問題只是能再往前走多遠。對美國來說布熱津斯 基所提出的以下問題一直是存在的。但是,美國在國家決策層面上能否認真地重新思考下列問題則并不確定:
——美國面臨的主要威脅是什么?
——處于霸主地位的美國是否有權獲得比其他國家更多的安全?
——美國應當如何應對潛在的、常常不是來自強大對手而是來自弱小敵人的致命威脅?
——美國是否能建設性地處理好同擁有12億人口(其中許多人認為美國是不共戴天的敵人)的伊斯蘭世界的長期關系?
——美國能否堅決地解決以色列與巴勒斯坦(兩國人民都宣稱對同一塊土地的認權要求是合法的)之間的沖突?
——美國需要做些什么才能在歐亞大陸中央南沿混亂的新“全球巴爾干”地區建立起政治穩定局面?
——若歐洲在經濟上不斷發展,政治上緩慢地走向聯合,美國是否能發展與歐洲的真正伙伴關系?
——不再是美國對手的俄羅斯能不能加入美國領導的大西洋框架組織?
——在日本不情愿地繼續依靠美國并悄悄地擴充軍力、中國國力不斷增長的條件下,美國在遠東應當扮演什么樣的角色?
——全球化可能帶來多大規模的、具有凝聚力的反美主義和反美聯盟?
——人口爆炸和移民潮是否將成為全球穩定的新威脅?
——美國文化與基本的帝國責任相矛盾嗎?
——美國如何應對由當代科技革命引起的、并由全球化加劇的人類事務中出現的不等現象?
——美國的民主與霸權角色——不管這種霸權如何巧地偽裝——能相容嗎?這一特殊角色在安全上的需求對傳統的民權有何影響?
當美國開始認真地重新考慮這些問題時,也就是美國在對“往何處去尋找答案的時候。或許只有到那個時候,美國才會比較理性地對自己的道路做出新的定位。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