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坡論臺灣問題曰:
臺灣問題雖然是中國內政,但由于眾所周知的歷史原因所致,解決臺灣問題最終是中國和美國的交量和交鋒,其歸根到底是中美兩國經濟實力軍事實力智謀策略和意志耐力等綜和實力的較量和交鋒.現階段只要臺灣在實質上沒越中國大陸的底線和雷池,在實質上和法理上沒走向獨立,在此前提下,我們應該千方百計再盡量爭取幾年或數十年和平時間加速進行更好的經濟發展,尤其包括軍事實力的發展.中國現在不要去理會那些無關疼癢的無謂的叫哮和紛擾,主要任務應該是經濟發展尤其要加速軍事實力的發展.
另外,在臺灣統一前的這段時間內,我們所有的中國人,從當官的到平頭百姓,思想的血液里始終要有備戰,敢戰,能戰和善戰的準備.我們不要過度迷信和平統一,過度迷信和平統一是可怕的軟弱和右傾,;同樣不能盲目叫哮現階段武力統一,盲目叫哮現階段武力統一是可怕的自大和左傾。這些都是事與愿違得不償失要不得的.只要臺灣還沒實質上走向獨立,我們最主要的任務是應該加速經濟發展和加速增強軍事實力,(在此期間最可怕最不要的是內亂和混亂,如象最近拉薩暴力事件,此類有關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事件一旦發生,應該豪不猶豫迅速加以平息,不要太顧及他人說三道四).我們一切加速發展的短期目標應該是從中國自身軟和硬兩個實力方面做扎實準備.準備的目的最終是為了敢和美國攤牌碰硬,選擇合適時機干凈利落徹底解決臺灣統一問題。
我們始終應該明白:臺灣一天不回歸祖國,中華民族就不可能有真正意義上的民族復興,讓臺灣回歸祖國是我們每個有民族血性的中國人的責任。臺灣問題也是中國崛起中華民族復興道路上不得不逾越的的絆腳石,美國是這塊絆腳石的作傭者和守護者。臺灣問題的解決最終是我們和美國的較量和交鋒.我們除了要一手發展自己的實力,尤其是應該更加重視發展軍事實力,另一手是應該想盡一切方法使用一切手段盡可能使美國長時期內外都陷入各種危機或其他戰亂或混亂,用盡千方百計拖跨消耗美國,不斷加速美國的衰落。這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統一臺灣才能夠變成現實。
總之,要真正統一臺灣,我們就應該時刻加強和美國作戰的各種資本和準備,尤其是軍事方面的發展和準備,要千方百計動用所有智慧和策略加強和美國的斗爭和較量。我們應該和美國斗智斗勇但決不斗氣斗狠。美國是一個過度崇尚軍事戰爭機器的國家,光有錢袋子沒有過硬的槍干子作后盾,指望和美國發展強大的經濟聯系就能使美國在臺灣問題上收手,臺灣就能和平統一這是不太可能的,這樣的期望也許永遠可能是一廂情愿的夢想。我們更不要被臺灣的哪一個黨哪一個時期上臺執政地叫喊所蒙蔽,局勢無論緊張還是緩和都不要過度去指望他們被他們所干擾或左右;更不要天真的認為一味的開放融合或經濟發展臺灣就會主動和平回歸。同樣僅僅只是一味的寄希望于臺灣百姓,指望多給他們經濟上的好處就能使人心歸順,臺灣就會主動和平回歸更可能是幻想和幼稚。有強大的錢袋子但沒有過硬的槍干子作依靠,和平統一臺灣只能是幻想。我們應該丟掉各種幻想,排除各種干擾,腳踏實地,時刻準備,同時建設起強大的錢袋子和槍干子,只有這樣應對臺海局勢我們才能從容不迫,游刃有余,按照自己的時間表統一臺灣.
----------2008年4月5日作于浙江
注:本小文是本人寫在環球軍事論壇上的原創貼子.
武候坡三論臺灣統一問題
今年四月六日在環球網論壇“臺海風云”攔目中,本人發表了《武侯坡論臺灣統一問題》的貼子。從歷史的高點和外部因素,已經較深刻的闡述了本人對臺灣統一問題的理解和看法,得到了很多朋友的認可和支持。
該貼認為:
臺灣問題雖然是中國內政,但由于眾所周知的歷史原因所致,解決臺灣問題最終是中國和美國的交量和交鋒,其歸根到底是中美兩國經濟實力、軍事實力、智謀策略、和意志耐力等綜和實力的較量和交鋒?,F階段只要臺灣沒越中國大陸的底線和雷池,在實質上和法理上沒走向獨立,在此前提下,我們應該千方百計再盡量爭取幾年或數十年和平時間,加速進行更好的經濟發展,尤其包括軍事實力的發展。中國現在不要去理會那些無關疼癢的無謂的叫哮和紛擾,主要任務應該是經濟發展,尤其要加快軍事實力的發展.
臺灣問題是中國崛起中華民族復興道路上不得不逾越的的絆腳石。美國是這塊絆腳石的作傭者和守護者,臺灣問題的解決最終是我們和美國的較量和交鋒。我們除了要一手發展自己的實力,尤其是應該更加重視發展軍事實力,另一手是應該想盡一切方法使用一切手段,盡可能使美國長時期內外都陷入各種危機或其他戰亂或混亂。用盡千方百計拖跨消耗美國,不斷加速美國的衰落。這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統一臺灣才能夠變成現實。
要真正統一臺灣,我們就應該時刻加強和美國較量甚至作戰的各種資本和準備,尤其是軍事方面的發展和準備。要千方百計動用所有智慧和策略加強和美國的斗爭和較量。我們應該和美國斗智斗勇但決不斗氣斗狠。美國是一個過度崇尚軍事戰爭機器的國家,光有錢袋子沒有過硬的槍干子作后盾,指望和美國發展強大的經濟聯系就能使美國在臺灣問題上收手,臺灣就能和平統一這是不太可能的,這樣的期望也許永遠可能是一廂情愿的夢想。我們更不要被臺灣的哪一個黨哪一個時期上臺執政地叫喊所蒙蔽,局勢無論緊張還是緩和都不要過度去指望他們被他們所干擾或左右;更不要天真的認為一味的開放融合或經濟發展臺灣就會主動和平回歸。同樣僅僅只是一味的寄希望于臺灣民眾,指望多給他們經濟上的好處就能使人心歸順,臺灣就會主動和平回歸更可能是幻想和幼稚。有強大的錢袋子但沒有過硬的槍干子作依靠,和平統一臺灣只能是幻想。我們應該丟掉各種幻想,排除各種干擾,腳踏實地,時刻準備,同時建設起強大的錢袋子和槍干子,只有這樣應對臺海局勢我們才能從容不迫,游刃有余,按照自己的時間表統一臺灣。
在今年四月十日本人又在該論壇相同攔目上發表了《武侯坡再論臺灣統一問題》。再次從臺灣本土復雜多變的社會和政治生態環境,闡述了本人對臺灣統一問題的理解和看法。
該貼指出:
自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在如此漫長的時間里,盡管中國歷屆政府和我們大陸同胞本著“兩岸一家、血濃于水”的善良心愿,對臺灣同胞和臺灣歷屆執政當局釋以長久的善意、誠意并一味謙讓,甚至在諸多方面為了臺灣同胞的根本利益,甘愿付出代價做出巨大犧牲。然而,事實表明,所有這一切的良苦用心換來的結果卻并不盡如人意,祖國統一大業的進程依然顯得漫長和艱難。之所以這樣,是因為:長時間的兩岸政治對立、人為隔絕、和外部反華勢力尤其是美國在臺灣事務上的長期影響、染指、插手和阻擾,培育并加劇了臺灣社會和臺灣政治生態環境的復雜性和多變性。而所有這些內外諸多因素,造成了臺灣陳水扁執政當局在和平統一的道路上漸行漸遠的局面。
臺灣社會和臺灣政治生態環境的復雜性和多變性,決定了臺灣各黨派、各政客、各勢力集團的投機騎強和多變的秉性。臺灣的復雜社會和復雜政治生態環境,注定了必然會產生李登輝、陳水扁為代表的臺獨分子極其黨派,而很難產生顧全民族大義以祖國統一大業為重的民族英雄。臺灣問題之所以難以解決,之所以變得越來越復雜,主要是因為外部反華勢力的干擾、插手和影響沒有得到根本性的有效的遏制,尤其是美國的干預、插手和影響至今還沒有得到根本性的有效的遏制,美國至今在不斷向臺灣出售武器就是明證。所以,僅僅只是通過我們的開放和經濟交往、釋放善心誠意、一味地寄希望于臺灣民眾的應對策略和方法,其效果當然也就大打折扣了。
各種明里暗里的反華勢力和政客,和臺灣不斷催生出的粉墨登場的各種政治勢力、不同黨派和政治人物,以及相對弱勢的、被動的、長期遭受資本主義制度熏陶的、敵視大陸社會制度的、極具功利思想的臺灣民眾,與之相應注定必然會產生各種價值觀念、各種利益訴求、各種政治主張。而這些利益訴求、價值觀念、各種政治主張,它們又相互牽扯、相互作用、相互交織,形成了當今復雜的臺灣社會和臺灣復雜的政治生態環境,是一鍋地地道道的大雜燴,這就使臺灣問題的和平解決顯得更加錯綜復雜,險象環生。臺灣問題解決起來也就不是那么單純的問題了。僅僅只是通過我們的改革開放和經濟交往、釋放善心誠意、一味地寄希望于臺灣民眾的應對策略和方法,其效果必然會大打折扣。
該貼當時認為并指出:我們現在(注意:此時還是四月十日)主要憂心的倒不是5.20之前,已成強弩之末的流氓政客陳水扁再弄出點什么新花樣。我們主要應該擔心的是:馬英久執政后,如果三面玲籠:一方面為了其對選民的承喏和其黨派在臺灣的政治利益,實行所謂的只拼經濟不講統一;一方面又和中國大陸表面上保持一團和氣,為了復興臺灣調弊的經濟討好選民鞏固其執政地位,而不得不和中國大陸進行極為有限的接觸和交往;另一方面卻一如既往,繼續和外部反華勢力(主要是美國)相勾連甚至走得更近,那我們該怎么辦呢?四年后的復雜多變的臺灣又將如何呢?這種“和而不統”的局面長期這么維持著,再加之所謂限于我們的實力,要維護來自不易的和平發展環境,而外部反華勢力(主要是美國)在臺灣事務上的干擾和插手依然繼續進行,并且依然還是得不到根本性的有效的遏制,反而有可能更加深入。如果這樣,我們該怎么辦?如果是這樣下去,那么隨著時間的推移,加上臺灣社會和臺灣政治生態的復雜性和多變性,用和平方式來解決臺灣問題的時間不但可能無限期延遲,而且和平統一臺灣只會變得更加棘手,變數和難度就只會大增。我們倡導的解決臺灣問題的和平方式也將面臨極大的風險、挑戰和考驗,僅僅指望通過開放和經濟交流增加兩岸民眾往來、通過有限的聯系交往和融合、一味寄希望于臺灣民眾,從而促成臺灣和平統一的愿望就有可能成為泡影。
該貼當時還認為并繼續指出:應對臺灣問題從方法上來說我們應該要有所區別,有所側重。首先對諸如外部的反華勢力(主要是美國)的插手,隨著我們實力逐步增強,我們應該要主動出擊,不能再有絲毫的溫良恭儉讓。要使用一切策略一切方法一切手段,調動一切力量和資源,削弱甚至斬斷外部反華勢力(主要是美國)同臺灣的聯系,尤其是軍事上的聯系。讓所有的外部反華勢力強有力感受到他們染指臺灣,干涉中國內政不但不能得逞,而且還要付出高昂的沉痛的代價;讓他們真正懂得中國人民在主權問題上的堅定的立場、決心、和意志;要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力量和資源,繼續強有力的打壓臺灣獨派政黨的生存空間,尤其是臺灣獨派政客們的國際活動空間。要想盡千方百計徹底斷掉有臺獨意識的政客們的幻想和投機冒險心理,盡可能的團結他們中的中間分子,分化瓦解他們;應該建立全球性的愛國統一戰線,繼續對臺灣民眾釋以長久的善意、誠意,繼續加強兩岸交流和往來,密切兩岸人民之間的聯系,加深兩岸人民之間的情感,促使并增加臺灣民眾對大陸社會政治制度的認同??傊畱獙ε_灣,要實行既軟又硬、既打有拉、既斗爭有團結的區別對待的方法,才可能為和平統一創造有利條件;總之,我們要繼續追求和平統一的目標,但時刻不能放松進行武力打壓甚至武力解決的準備,只有這樣,臺灣統一才能指日可待.
上面兩貼都是在5.20之前寫的?,F在,5.20已過去,正如本人在此前分析的那樣,已成強弩之末的流氓政客陳水扁,在政權交接前并沒能弄出什么新花樣。馬英九現在也高票當選順利上臺了,國民黨又奪回了在臺灣的執政權,而且還掌控了臺灣所謂的立法院。最近,臺灣民眾為四川地震災區自發捐款捐物,還派出醫療人員到四川災區搶險救災,幾乎與此同步中國共產黨的黨首高規格的接見了中國國民黨的黨魁,現在馬上?;秃f又要恢復多年終斷了的商談。等等。
5.20以來,上面一連串的事情讓很多人看得眼花繚亂。于是在臺灣統一問題上,產生了各種不同的看法和認識。觀點一認為:兩岸關系已經春暖花開,和平統一已經指日可待,近在眼前了,還設想了什么大中華邦聯制等國體和政體;觀點二認為:臺灣之所以不能統一,是因為我們太依重武力,太好戰,臺灣所有人和世界上的國家和人們都是善良的愛好和平的,還拿出目前臺灣和許多國家捐助四川地震災區作例證。這部分人認為只要我們放棄武備,刀槍入庫,馬放南山,好好說話,發展下去自然兩岸和平統一就會實現;觀點三認為:我們大陸的社會制度和政治體制不好不民主,是臺灣不能統一的根本原因,這些人認為只要我們象西方一樣民主了,社會制度和政治體制和臺灣一樣了,市場經濟大發展在世界居第一了,一切反華勢力都會自動拜到在我們腳下,臺灣就自然會和平統一了;有的認為統一的障礙主要是中國國共兩黨利益之爭不能協調,他們還提出了解決方法,甚至還假想了未來中國國共兩黨輪流執政,或者所有黨派整合重新建一個大的黨團來統一并領導中國的情形;另一部分人認為我們對臺政策太軟弱,太讓步了,說近年來在政治上,一個中國原則不提了,代之以所謂的“九二共識”;統一也不提了,代之以共榮;更不敢提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全中國唯一合法代表;大陸和臺灣同屬于一個中國也不提了,代之以臺灣和大陸同屬中華民族。等等。
臺灣問題的確是令所有中國人費心勞神的事,而目前中共當局一連串的對臺手法和對臺政策上的提法,的確讓普通民眾對臺海問題有了更多的想法和猜疑。
鑒于此,平民武候坡亦想再進一步講一下自己的看法和認知,故三論臺灣統一問題曰:
盡管國共兩黨近期互動甚密,但我認為:臺海格局正如本人前兩貼所言一樣,其基本情勢依然沒有發生實質性和根本性的變化和突破。國共兩黨的接觸和兩會的復淡,都只說明兩岸關系僅僅恢復到了多年以前汪辜會談時的原點。馬英九上臺后,臺灣在對抗祖國統一的問題上沒有發生任何令人樂觀的有實質性突破的變化。目前只不過是少了李登輝和陳水騙等激進臺獨分子公開的臺獨鼓噪和臺獨叫囂,僅僅是給中國共產黨極其中國政府解決自身問題和事務少添了些麻煩,贏得了多一些的時間。
臺灣復雜的社會和政治生態環境,和其多年信奉并實行的全西方式的社會政治制度和意識形態與多黨派利益,不僅是阻礙國共兩黨進行實質交流和合作的強大障礙,而且也注定了現在的國民黨和馬英九至少在這屆任期內,沒有膽識和膽量完成臺灣和平回歸祖國的歷史使命,除非發生重大的突發性的歷史事件或變故。
馬英九上臺不統不獨不武的宣言與對美國關系的政策宣示,和剛上臺就起用曾有臺獨色彩的賴幸媛做所謂主管大陸事務的陸委會主管,就足以說明他至少目前仍和陳水扁一樣,是一個地道的善變的左右逢源的政客,而不是什么有膽有識有勇有謀、敢于獻身顧全中華民族大義的政治家。吳伯雄來大陸,正如他臨行前對謀體所言,是扮演好他應該扮演的角色。他的講話,說兩岸同屬中華民族,有任何人抹殺不了的血肉親情,其實這是幾十年前他們的長輩蔣介石先生到死時都始終承認和堅持的,所以沒有任何新意,只是地道的外交說詞和政治作秀??晌覀儾糠秩司褪歉袆拥哪I,激動的不行。聽了這幾句話,看了世界各地包括美國和臺灣民眾在四川發生大地震時所表達的支援和愛心,認為這世界已經博愛了,美國也和藹了,臺灣也溫柔了。在兩岸同屬中華民族世界博愛的大前提大背景下,馬上就可以建立大中華共榮圈實現和平統一了,實際上哪有這回事。這純粹是不知道什么叫政治,將人道救援和主權統一問題混為一堂,地道的一廂情愿胡思亂想。
我們應該知道,現今的國民黨已不是蔣介石時期的國民黨,現在的臺灣也不是蔣介石時期的臺灣。蔣介石時期的國民黨至少在蔣介石黨政軍一把抓的領導下,在對待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這個原則問題上,始終是一貫堅持的,并且黨內島內步調和做法基本是高度一致的。而現在的國民黨里,實際已分化成兩派,以連戰先生、吳伯雄先生還有即將來臺的姜炳坤先生為代表的老年派,可能確有使中國真正完全統一的些許愿望,可是以臺灣所謂的現總統馬英九為代表的青壯派,就另當別論,心里恐怕另還有其他盤算了。更不要說臺灣現在還有其他什么黨,以后可能還會產生什么亂七八糟的黨所增添的牽制和變數了。我們現在看到的是,可能是真想統一的部分國民黨人,卻要受制于是國民黨黨員、但可能卻是假和平假統一、或者說是在兩岸問題上猶豫不絕搖擺不定暗藏心機的臺灣總統馬英九的領導。而馬英九僅僅只是代表,他的背后還站了一大幫掌控臺灣權利的人。這就是臺灣復雜的政治生態。
我們始終要清醒和明白:
在國際國內海內海外島內島外的當前形勢下,馬英九和國民黨之所以被迫回到“九二共識”,選擇在不同政治場合發表兩岸同屬中華民族的表態和言論,是有很多用心和用意的。但其主要的目的還是為了搶奪輿論和道德制高點,和現在老鼠過街人人喊打的陳水扁做必要的政治區隔,從而為其黨派政治利益服務。因為“兩岸同屬中華民族”這個不痛不癢的表態和言論,的確是個好東西,一方面可以安撫大陸民眾統一的急燥情緒;又可以給共產黨政府很好的臉面,堵拒大陸統一的言論甚至實際行動從而使兩岸關系和緩;還能夠依然保持臺灣實際上完全象一個國家長期分治的局面,這既讓臺灣民眾滿意,又使美國稱心;從而自己權力地位又得到鞏固和加強。真可謂一箭多雕。這樣的表態和言論說上百次又有何妨??
我們始終要清醒和明白:
馬英九和國民黨甚至可能還有其他黨派,之所以目前這么迫切的要和大陸走近,對中國大陸變的相對溫和,真正動因并不是他們認為兩岸血濃于水了,真正想要和平統一了,而是他們現在不得不依賴大陸,來復興臺灣八年來凋弊的經濟。因為只有這樣,也必須這樣,才能鞏固甚至延續他們在臺灣的執政領導地位。說到底,還是為了一己之私和其政治利益。試想,如果臺灣經濟目前不出現這種凋弊狀況,而是發展的很好,臺灣老百姓也非常滿意,也不必有求于大陸,而是錢袋鼓了腰板直了胸堂挺了了,任何一個在位的臺灣執政黨今天會怎樣對待大陸呢???會象今天這樣爭先恐后往大陸跑嗎??恐怕未必,甚至可能完全相反。
以上事實只能說明:臭名昭著的陳水扁在臺灣八年執政的反復無常胡作非為,徹底弄跨了臺灣民眾賴依活命、曾經引以為榮的經濟,客觀上又附帶的不經意的停止了美國對臺灣事務的更深層次的常態影響和更深層次的介入和支援,再加上中國大陸經濟的騰飛和巨大經濟利益的誘惑,才促成了今天我們所看到的兩岸關系的所謂新形勢。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偷雞不成倒蝕米的陳水扁還是有點“功勞”的,陳水扁才是這個所謂新形勢出現的真正“導演”。難怪有網民朋友戲稱,陳水扁是中國大陸派去的臥底。其實,從這里我們也可以看出臺灣的弱點和我們應該對臺灣實行怎樣的政策,才對我們的統一形勢有利。
還有人認為:臺灣統一的障礙是國共兩黨政治利益之爭,是臺灣的黨派和民眾不認同大陸的社會和政治制度所致。他們認為大陸現在的社會和政治制度沒有臺灣的好,只要變得和臺灣一樣,完全自由民主了,統一就自然形成了。這同樣是天真和幼稚的想法。如果真是這樣,“一國兩制”提出并在港澳實行多年了,并且還同意臺灣保留軍隊,臺灣數屆執政當局為何拒不接受?實際上,臺灣數屆執政當局的真實意圖始終只有一個,那就是謀求臺灣的實質性或變相的獨立,脫離中國的版圖。寧為雞首不做鳳尾才是他們的真實想法和基本行事準則??v觀古今中外,任何一個國家的統一大業使命,都必須交付一定歷史時期的能代表大多數人利益的較先進的政黨或組織才能夠實現。在目前的歷史條件下,祖國統一的使命當然不可能由偏安一隅的臺灣各政黨來主導實現,而只有代表了大多數中國人民的中國共產黨才能擔當,這是歷史的必然選擇。所以臺灣統一的障礙不是簡單的國共兩黨政治利益之爭,也不是簡單的社會政治制度之爭,而是分裂和反分裂、維護還是破壞國家的主權之爭。
目前我們的對臺政策地確有了許多變化,尤其在很多提法上。但在我看來,這可能都只是策略性的,是統戰的手段,也并沒有太多原則上的讓步。所要做的,只是為了最大限度消除兩岸之間的積怨,不再給別有用心的外來勢力可乘之機。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全中國唯一的合法代表,這個提法是征對外來干涉勢力和臺獨勢力的。臺灣和大陸同屬中華民族,也只是說明一個事實,是為了避免現階段不刺激臺灣民眾,是為了促成臺灣民眾去全面了解和慢慢認同大陸,是一個彈性很大的提法。但是不管怎樣提,我們都要明白,要真正統一臺灣,遲早都必須要付一定的犧牲和代價。不管文統也好,武統也罷,都是一場斗爭甚至可能是戰爭。在臺灣問題上光急燥是不行的,但僅靠一時的權變和謀術也是完全不夠的,必須要依靠長遠的戰略和強大的國家實力,而這一切都需要時間和時機,都需要艱苦的努力和較長時間的準備。因為,把臺灣視為牽制中國重要戰略棋子的美國并沒有睡著,也不會馬上就自動衰落,更不會輕易放手臺灣。美國之所以現在看似在臺灣問題上漠不關心,是因為他們知道,兩岸積怨太深,兩岸人民之間的問題在短時期內不可能真正和解,不會出現對美戰略利益不利的局面。所以在臺灣問題上,在整個戰略上,我們真正的敵人依然是美國?,F在我們是利用借助國共兩黨互動的平臺,面對自己的同胞,必須要有所犧牲有所忍讓,必須盡力促成兩岸往來,加深兩岸人員溝通交流,從而落實統戰政策,扭轉臺灣普通民眾人心向背,分化瓦解臺獨勢力和臺獨分子,共同對抗美國的染指,從而為最終兩岸統一創造條件。
總之,臺灣問題不僅事關中國主權問題,更大程度上更事關中國的整個發展戰略、國家興衰和民族復興的問題。所以必須全局著眼,全面布局。既不能急燥盲動,也不能太樂觀浪漫,更不能無原則的一味妥協退讓。還是那句話,臺灣是一頭上山的騾子,對其必須實行既軟又硬、既打有拉、既斗爭有團結的區別對待的方法。對普通臺灣同胞,我們應該表現出巨大的忍讓和善意;對臺灣當局和各政黨政治勢力和政客,依然要聽其言觀其行;對外來干涉勢力和臺獨勢力可能的挑釁,依然要加快必要的軍事斗爭準備,決不能馬放南山,刀槍入庫。只要我們面對現實,腳踏實地,時刻準備,開動腦筋,應對臺海局勢我們就能夠從容不迫,游刃有余,就一定能夠完成祖國的統一大業。(完)
------------------------2008-06-09武候坡于浙江.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