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霸權結束后會出現什么情況 |
理查德·哈斯 |
|
英國《金融時報》4月16日發表文章,題目是“美國霸權結束后會出現什么情況?”作者是美國外交學會會長理查德·哈斯。作者認為,美國獨霸的單極時代僅持續了約20年就已結束。為何如此之快?從歷史來看,新力量的崛起是不可阻擋的,不是美國自己衰落了,而是新實體變強了;美國的能源政策、經濟政策和伊拉克戰爭,削弱了自己的相對地位;這也是全球化的結果。不過取代單極時代的不會是兩極或多極世界,而是一個威脅成倍增長的無極世界。文章摘要如下。 4月17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美國總統布什(右)與到訪的英國首相布朗交談。布什當天在白宮會見布朗,雙方就兩國關系和國際熱點問題交換了看法,主張維系兩國間的“特殊關系”,并強化國際社會對伊朗的制裁。新華社/路透 單極時代———史無前例的美國稱霸世界的時代———結束了。這個時代持續了大約20年,在歷史長河中只是一瞬間。 為什么結束?一種解釋是歷史。新力量的崛起是不可阻擋的。各國能更好地開發和整合人力、金融和技術資源,公司和其他組織機構也是如此。結果是能在地區或全球施加影響的行為體越來越多。并不是美國變弱了,而是其他許多實體變強了。 單極時代結束的第二個原因是美國政策。由于美國已經做的事情和沒有做的事情,美國加速了新實力中心的出現并削弱了自己的相對地位。 美國的能源政策(或者缺少能源政策)是單極時代結束的推動力。自20世紀70年代第一次石油危機以來,美國的石油消耗量增加了約20%,更重要的是,美國進口石油產品的價值在總消費量中所占百分比將近翻了一番。對外國石油需求的增長,推動了世界油價的上漲,導致大量財富和實力流向那些擁有能源儲藏的國家。 美國的經濟政策也起了重要作用。布什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打仗需要付出很高的代價,他還削減了稅收。2001年時,美國的財政盈余有1000多億美元;而到2007年時,財政赤字估計達2500億美元左右。經常項目赤字現在占國內生產總值的6%以上。這就形成迫使美元下跌的壓力,刺激通脹并推動了財富和權力在世界其他地方的積聚。次貸危機使這些問題變得更加嚴重。 伊拉克也對美國實力的削弱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事實證明,無論從軍事、經濟和外交上來講,還是從人力角度來講,這都是一場消耗巨大的戰爭。 最后,單極時代的終結不只是其他國家和組織機構興起的結果,也不只是美國政策的失誤和愚蠢的結果。它也是全球化的結果。全球化增加了從毒品、電子郵件、溫室氣體、商品和人員到電視和無線電信號、病毒(虛擬的和真實的)和武器等所有東西跨國界流動的規模、速度和重要性。其中許多流動是在政府控制之外以及政府不知道的情況下發生的。結果,全球化削弱了大國———包括美國———的影響。這些流動經常會加強能源輸出國、恐怖分子、流氓國家以及《財富》雜志列出的世界500強公司的實力。成為最強大的國家不再意味著擁有接近壟斷的實力。個人和團體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容易積聚和投擲大量實力。 所有這一切引起一個重要問題:如果單極時代結束了,什么東西可以替代它?有些人預言會回到成為冷戰時期國際關系特點的多極世界。這是不大可能的。中國的軍事實力跟美國相差甚遠;更重要的是,它的注意力仍然集中于經濟增長,這種選擇導致其謀求經濟整合和避免沖突。俄羅斯可能喜歡重新形成兩極世界,但它也是合作的利益攸關方,而且不管怎樣都缺乏挑戰美國的能力。 還有一些人預測會出現現代多極世界,一個中國、歐洲、印度、日本、俄羅斯跟美國一起發揮主要影響的世界。這種看法忽視了世界已經發生的變化。從理論上講,世界上有幾十個重要的權力中心,包括地區大國、國際組織、大公司、媒體、宗教運動、恐怖組織、毒品集團和非政府組織。今天的世界越來越像一個權力分散的世界而非權力集中的世界。替代單極世界的既不是兩極世界也不是多極世界,而是無極世界。 那些歡迎美國得到應有的懲罰、單極世界被無極世界替代的人先不要忙著鼓掌。集體回應全球問題以及使機構運轉將變得更加困難。威脅將成倍地增長。關系將更難建立和保持。美國再也不能奢望奉行“不支持我們就是反對我們”的對外政策。任何其他人也都不能奉行這樣的對外政策。只有更加集中、更有創造性的和更加集體的外交,才能防止無極世界變得更加無序和更加危險。 |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