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阿巴斯和汪精衛
(2008-03-21)
● 于時語
前些時候巴勒斯坦加沙(加沙)地區局勢不斷惡化,以色列的大規模軍事掃蕩,并沒有阻止巴勒斯坦武裝分子向以色列發射火箭,而在以色列掃蕩中喪生的大量平民婦孺,除了導致國際輿論譴責,更進一步加強了阿拉伯和穆斯林世界的反猶太和反美民意,并且刺激了巴勒斯坦槍手襲擊耶路撒冷城的猶太教神學院。
阿巴斯被邊緣化
最近幾日來,加沙局勢終于出現了緩和跡象,從加沙發射到以色列的火箭顯著減少,而以色列政府也命令軍方在加沙地帶對哈馬斯采取行動時保持克制。盡管以色列官方始終否認,以色列當局和控制加沙地帶的的伊斯蘭運動組織哈馬斯之間,隱隱約約出現了某種停火協議。
與此同時,華盛頓與歐洲各國政府堅持不與“恐怖組織”哈馬斯來往的態度也出現松動跡象,美國報刊上的有關言論和風聲之外,法國外長庫什內近日接受《國際先驅論壇報》訪談時,公開表示與哈馬斯的接觸談判無法避免。
當然,巴勒斯坦生活條件的嚴重惡化導致極端勢力的失控,新近的緩和完全可能隨時被意外事件逆轉。但是這些發展,除了表明去年美國召集的安納波利斯中東和平會議已經事實破產,更顯示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阿巴斯被進一步邊緣化,中東和以巴沖突局勢的發展,完全不在阿巴斯的掌握之下。
一個多月前,我曾經有所保留地將阿巴斯比作中國抗日戰爭時期的汪精衛。新近的發展,卻日益顯示這一比喻的恰當。
阿巴斯派系和美以密切合作
尤其是最新4月份一期美國《名利場Vanity Fair》雜志刊登一篇內幕報道,詳細揭露了自從哈馬斯贏得巴勒斯坦議會選舉以來,華盛頓在以色列協助下,如何在軍事和經濟上秘密援助和武裝阿巴斯領導的法塔赫派系,力圖以暴力推翻民選的哈馬斯政府,終于導致加沙“政變”和法塔赫在當地一敗涂地的局面。
布什政府的這一計劃早已不是秘密,筆者也多次指出:哈馬斯的加沙“政變”,實在是對阿巴斯在美以共同支持下的武裝壓力的反應。但是《名利場》的內幕報道,還是揭露了阿巴斯派系與華盛頓以及以色列合作的深刻程度,而令人吃驚。
尤其是阿巴斯的“國家安全顧問”達赫蘭,直接接受美國中央情報局和聯邦調查局幫助和訓練,不僅被布什政府認作是“我們的狗娘養的”,甚至也被以色列視作同路人。由于埃及與加沙地邊界在以色列的嚴密監視之下,華盛頓通過埃及向加沙秘密輸送軍火和阿巴斯的“特種部隊”,都是得到以色列支持和同意的。
在新近以色列對加沙的軍事掃蕩中,在巴方平民遭受重大傷亡的局勢下,阿巴斯仍然遲遲不肯中止與以色列的“和平談判”,反而并無根據地指責哈馬斯在加沙引進基地組織“基地”組織力量。同時以色列總理奧爾默特則證實:以色列在加沙的軍事行動事先得到了阿巴斯的“祝福”。
最后歷史地位堪虞
連《國際先驅論壇報》的評論都承認,哪怕對仍舊在阿巴斯統治下的約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民眾而言,奧爾默特的證言也剝奪了阿巴斯與以色列談判的實際資格。正如筆者前次指出,阿巴斯和汪精衛一樣,認為在懸殊的實力對比之下,武裝對抗沒有意義,而和平合作卻能獲得對方的讓步。然而無情的現實卻是:阿巴斯的和平路線,并沒有帶來以色列的任何實質性讓步。相反的是以色列總理奧爾默特新近又批準在西岸增建猶太定居點。
另外則是《華盛頓郵報》3月6日從約旦河西岸報道,在阿巴斯采取“和平合作”路線兩年多來,以色列在約旦河西岸設置的路障關卡增加了50%之多。就是從去年安納波利斯中東和平會議以來,也有增無減。阿巴斯統治下的巴勒斯坦民眾成為事實上的囚犯。《華盛頓郵報》報道一個巴勒斯坦醫生每天去醫院上班,單程就要花上兩個小時,以通過這些關卡的盤問搜索。
如果阿巴斯忍辱負重的“和平合作”不能緩和巴方民眾的生活困境,并阻止以色列對巴方領土的不斷蠶食,那么他最后的歷史地位,恐怕不會比汪精衛好到哪里。
·作者在北美從事科研工作
原載:聯合早報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