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之戰:誰是朋友,誰是敵人?
龍凱鋒
毛偉人說得好:革命的首要問題,就是分清誰是朋友,誰是敵人?隨著臺灣3.22公投綁大選的到來,我們確實得思考一下,在臺海之戰中,誰是我們的朋友,誰是我們的敵人?
在臺海之戰中,全球國家大致出現兩種戰略態度:一是支持我國的統一行動。這種態度又可以分為三種情況,即口頭上和行動上全方位支持、先口頭上支持后視情況行動上提供戰略支持、僅僅口頭上道義上支持。二是反對中國的統一行動,即口頭上和行動上全方位反對、先口頭上反對后視情況行動上反對、僅僅口頭上反對。
一、臺海之戰中,誰是我們可能的朋友?
在臺海之戰中,是我們可能的朋友的國家,可以分為三種情況,下面我們可以分析一下具體情況。
(一)口頭上和行動上全方位支持的國家。
這樣的國家,須具備四個條件:一是與我國存在地緣戰略上的利益共同體,存在唇亡齒寒的戰略依存關系。二是具有敢于反對美國霸權的勇氣和實力,而且是美國長期打壓和下一步侵略的對象。三是具有一定的國家實力,能夠給我提供一定的戰略支援,或輿論支援,或戰略策應。四是與我國具有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戰略依存關系。
呵呵,以上條件,有的國家全部具備,有的國家部分具備。具體的國家,可以大致框定為上合組織、朝鮮、巴基斯坦、伊朗、非洲一些國家、美洲一些國家、東南亞一些國家。
(二)先口頭上支持,后視情況行動上支持的國家。
這樣的國家,具有以下特點:一是與我國有一定的利益往來,屬于互利合作的雙贏關系。二是希望依靠中國,在地區中平衡美國的霸權力量,維護本國的戰略利益。三是反美但恐懼美國,不敢行動上支持,只能口頭上支持。四是坐山觀虎斗,先口頭上支持中國,讓中國在臺海之戰中全力抗美,消耗美國實力,自己好漁翁得利。
以上條件,有的國家全部具備,有的國家部分具備。具體來說,可以大致框定為:歐洲的一些國家、東南亞的一些國家、拉美的一些國家、中亞的一些國家、中東的一些國家。
(三)僅僅口頭上支持的國家。
這樣的國家,具有以下特點:一是與我國的利益往來不大,但希望加強與中國的關系。二是希望世界多極化的國家,不希望世界被美式單極化霸權所壟斷。三是在國際上處于無足輕重的地位,不如在關鍵時刻給中國做個人情。四是遵守聯合國憲章的國家,出于道義上口頭上支持我國正義行動。五是給自己留個后路,防止類似的分裂問題,能夠得到中國的支持和幫助。對于這些國家,以上的條件,要么全部具備,要么部分具備。具體國家,大家細細想想,應該不難猜到。
二、臺海之戰中,誰是我們可能的敵人?
在臺海之戰中,誰是我們可能的敵人,也可以分為三種情況:一是口頭上和行動上全方位反對的國家。二是口頭上反對行動上視情況反對的國家。三是僅僅口頭上反對的國家。
(一)口頭上和行動上全方位反對的國家。
這樣的國家,具有以下明顯特征:一是中國統一臺灣,該國認為自身重大利益受損,影響該國未來的地位。二是中國統一臺灣,使該國失去了制約中國發展的重要棋子。三是中國的統一和強大,影響該國全球或者地區霸權利益。四是我國和該國具有生死矛盾,在臺海之戰中,該國落井下石。
符合以上全部條件或者部分條件的國家,我們可以框定為美國。為什么不框定日本呢?因為日本的文化特性和日美矛盾,以及中日之間的戰略實力對比,決定了日本不會是第一種情況。
(二)先口頭上反對后視情況行動上反對的國家。
這樣的國家,具有以下明顯特征:一是與我有局部利益矛盾,而無生死矛盾的國家。二是畏懼我戰略實力優勢,不敢輕舉妄動的國家。如果我在臺海之戰中處于劣勢,該國會在其他大國扶持下,做出趁火打劫的戰略行動來。三是想坐山觀虎斗,讓中美兩敗俱傷而想漁翁得利的國家,如果中國在與美對抗中處于劣勢敗局,該國必將全力以赴地用行動介入臺海戰爭。四是與美國具有緊密盟友關系,依附于美國。這些國家有的具有以上全部特征,有的只具備部分特征。可以大致框定為日本、印度、越南、英國等國家。
(三)僅僅口頭上反對的國家。
這樣的國家,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和美國具有盟友關系,但也不敢得罪中國。二是國力微小,有求于美國比有求于中國的多。三是懾于美國淫威,而不得不口頭上表示反對。四是與中國有歷史過節,害怕中國崛起的國家。
三、朋友和敵人可能的戰略轉化
以上的分析,只是一種參考。其實,有句話說得好:沒有永恒的朋友,也沒有永恒的敵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世界上國家用大小來分,可以分為:大國、中等國和小國。用強弱來分,可分為:強國、中等國、弱國。對于大國強國而言,目前正處于多強對抗一超的明爭暗斗局面,彼此都希望對付能夠緩解美國給予自身的戰略壓力和控制力,這是我們可以利用的美國和多強的矛盾,也是其他大國利用臺海之戰聲援中國的潛在客觀基礎;對于中等國和小國而言,也希望有大國能夠制約美國的霸權行為和威脅,所以,利用臺海之戰聲援中國的潛在基礎客觀存在。這是我們外交可利用的戰略矛盾和資源。
中國是大國,也是強國,臺灣問題是涉及到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全局性戰略問題,是涉及到13億中華兒女的情感問題。這是任何一個國家領導層在臺海之戰中必須考慮的對華根本態度問題,也是決定其對華態度的試金石,關系到今后中國與該國關系的本質定位問題。所以,我想任何一個國家在做出政治上和行動上的決策時,都會十分慎重和嚴肅,會從當前世界戰略格局角度、本國全局利益和長遠利益角度來看待臺海之戰問題,而做出本國的決策。
對于我們可能的敵人,可以采取相應的戰略對策:對反華頑固派,要敢于堅決打擊;對反華騎墻派,要采取威懾和拉攏相結合的策略,盡量使其反對停留在口頭上,盡量使其沒有行動上反對的機會;對口頭反對派,可表明自己的反對態度,能拉攏的拉攏,能威懾的威懾,呵呵,主要是靠外交來化解。
對于我們可能的朋友,也可以采取相應的戰略對策:使盟友關系更加緊密,如簽訂更加緊密的利益合作關系和協同作戰關系;使非盟友關系變成盟友關系,如加強利益合作,加強各種援助和簽訂各種條約;使口頭支持的提供更大的輿論和道義上支持,如達成各種合作協議。總之,要讓朋友感受到我們的自信和友誼,感受到我們的謝意和唇亡齒寒的戰略依存關系。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