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是真,美元是紙
在中國的外匯儲備中,擁有黃金制人,擁有紙幣制于人。
2008年1月7日的英國《金融時報》發表了一篇題目是《黃金是一種新的全球貨幣》的評論文章,這是一年以來歐美主流媒體中呼吁黃金重新貨幣化的文章中最直白的一篇。文章認為,黃金價格近來的暴漲反映了投資者對當前國際金融形勢的緊張情緒,而一旦黃金最終成為貨幣的一種形式,那么黃金勢必不僅對美元升值,對英鎊和歐元也會升值。
無獨有偶,2007年5月9日出版的美國《外交》雙月刊刊登了美國外交關系委員會國際經濟部主任本?斯泰爾撰寫的一篇文章,題為《國家主權貨幣的終結》。
在文中,斯泰爾指出,“為了安全地實現全球化,各國應當放棄貨幣國家主義,廢除不必要的貨幣,因為它們是今天的許多動蕩的根源。”在斯泰爾看來,當今世界金融動蕩的根源就是“主權貨幣”的干擾。
他說道:“為什么最近幾十年來出現一系列貨幣危機的問題變得如此嚴重?只是從1971年,就是尼克松總統正式使美元與黃金脫鉤的時候起,在全球四處流動的貨幣才不再是對任何實物的索取權。全世界的貨幣現在都是政府魔術般地變出的純粹的主權表象?? 把貨幣與主權掛鉤的神話是代價巨大的,有時還是危險的。貨幣國家主義就是與全球化不相容。”
可以肯定,斯泰爾先生是要隆重推出“世界統一貨幣”的概念了,所以主權貨幣必須被廢黜掉。那么斯泰爾先生的解決之道是什么呢?
“但私營的黃金銀行已經存在,從而使賬戶的持有者可以用真實的金條作為股份的形式,進行國際支付。雖然黃金銀行業目前顯然是小本生意,但隨著美元的衰落,它近年來有了顯著的增長。如果談論一種基于黃金的新的國際貨幣體系,肯定聽起來很離譜。但1900年時,一個沒有黃金的貨幣體系也是如此。現代科技使得通過私營黃金銀行恢復黃金貨幣成為可能,即使沒有政府的支持也是如此。”
這一段才是這篇文章的畫龍點睛之處,也正是文章全部重心之所在。換句話說就是,即使沒有各國政府的支持,也要消滅主權貨幣, 實施以黃金為核心的世界統一貨幣! 斯泰爾先生的解決方案居然又是黃金的貨幣化。
斯泰爾先生近年來反復倡導黃金的重新貨幣化,考慮到美國外交協會和他本人的分量,很多言論不能不引起人們的重視。他在2007年1月5日英國《金融時報》曾發表了另一篇文章《數字黃金與貨幣制度的缺陷》,該文比較了浮動匯率與固定匯率的利弊,并反復強調當今世界的貨幣體制是全球化進程中最重要的薄弱環節,再次強調解決之道就是黃金的重新貨幣化,在現代條件下,使用電子黃金作為支付手段。
如果未來世界貨幣體系的游戲規則發生重大變化,比如在一場嚴重的全球金融危機之后,有人提出只有實現金融的全球化,才能避免未來的危機,而只有推行一種“負責任”的新的貨幣機制才能使金融全球化成為可能。這種新的世界貨幣很有可能包括了黃金這一關鍵性因素,不幸的是到那時我們可能會突然發現,在我們的手中除了大把日益貶值的花花綠綠的美元紙幣之外,黃金卻少得可憐。
手中沒有黃金就沒有未來世界貨幣體系的話語權,在未來貨幣游戲規則制定的談判中就沒有籌碼。簡單地說,在中國的外匯儲備中,擁有黃金制人,擁有紙幣制于人。
來源:中國經濟評論·產權市場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