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八大選馬謝對決
鍾文
臺灣政局的態勢﹐已然明朗化。二○○八年的大選﹐將是國民黨的馬英九與民進黨的謝長廷競逐的態勢。馬﹑謝的對決﹐將成為代表泛藍與泛綠陣營的一場"生死戰"。
同窗學法成為對手
馬謝二人都畢業于臺灣大學, 馬英九曾擔任臺大學生團體"健言社"負責人﹑校代聯會秘書長﹐并應美國服務中心邀請﹐參與"亞太學生領袖訪美計劃"。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初的"保釣運動"中﹐其風頭甚健。此后﹐馬赴美國哈佛大學攻讀法學博士學位﹐曾任波士頓第一銀行法律顧問﹐并在紐約華爾街一家律師事務所擔任實習律師。直到一九八一年﹐馬英九應召回臺﹐任蔣經國英文秘書﹐始"改行"從法律界邁入政界。
而謝長廷比馬英九早一兩年進入臺大法律系﹐以全臺第一名的成績考取了律師資格。大學畢業后﹐他赴日本攻讀碩士學位。一九七九年的"美麗島事件"﹐成為謝長廷政治生涯起點。在擔任辯護律師兩年后﹐他成功當選臺北市議員﹑"立委"﹐并成為民進黨主要創始人之一。
挑選副手均遇"難題"
對馬謝二人來說﹐如何處理黨內團結都是一個難題﹐馬英九必須爭取王金平的支持﹐謝長廷則要縫合因初選而與蘇貞昌撕破臉的裂痕。同時﹐二人也都有選擇副手的具體"難題"。
馬英九一再表示"馬王配是惟一選項"﹐且定下五月底作明確的決斷。馬英九與國民黨主席吳伯雄都有共識﹐若王無意搭檔參選﹐黨中央仍會將王擺在國民黨不分區"立委"的第一名﹐承諾支持王金平連任"立法院長"的誠意。由于王金平曾經擔任二○○四年連宋配的競選總部主委﹐馬英九方面在確定王無意搭檔后﹐也會邀請他出任競選總部主委一職。但擔憂外界解讀此舉矮化王成為競選團隊成員﹐也擔心王愿不愿意接受﹐所以遲遲"不好意思開口"。據了解﹐國民黨規劃讓六.二四臨全會成為國民黨的團結大會﹐不論馬王是配﹑是合都要定位﹐國民黨的立委名單也會定案。對在馬王配外﹐各界推薦了許多副手人選﹐包括政﹑學界人士﹐但馬陣營人士強調﹐祗有王金平公開宣布不當馬英九副手﹐否則不會展開征詢動作。馬英九搭檔的原則不變﹕必須是本省籍﹑南部人﹐性別不拘﹐也不限定是否為政界人士。
謝長廷境況要好些。初選勝出后﹐他積極出動在最短時間內整合成功。"總統"大選競選團隊也在府院黨的共識下逐漸成形。有分析認為﹐他很可能與兼具女性和客家身份的前"行政院副院長"葉菊蘭搭檔。謝長廷與葉菊蘭一直關系不錯﹐一九九六年﹐謝長廷競選"副總統"時﹐葉菊蘭還曾擔任他的競選總干事。至于蘇貞昌﹐由于黨內初選時與謝長廷惡斗﹐雙方留下了傷痕﹐不過聰明柔性的謝卻留著活話﹐似乎也存在"謝蘇配"的可能性。
在謝長廷從民進黨的"總統"初選一勝出﹐馬英九便立即展開長達十天的"青春鐵馬向前行"﹐為大選造勢。他的明星風采﹐沿途受到粉絲的熱情歡迎﹐令他陶醉。然而﹐王金平不愿擔任副手的問題﹐黨內各地"立委"初選競爭難定﹐讓國民黨大為頭痛﹔馬的團隊和地方黨部溝通合作不暢等問題﹐也在這次鐵馬行中浮現出來。不過﹐馬英九除了擁有個人高度的形象和為政清廉魅力外﹐還有吳伯雄主持的國民黨中央及地方上的全力支持。
而謝長廷方面﹐他進行了初選后的黨內整合﹐其"總統"大選競選團隊﹐在府院黨的共識下也逐漸成形。經過整合之后﹐謝長廷的競選總部主委將由"行政院長"張俊雄出任﹐黨主席游錫(方方+土)指揮﹐執行總干事由前勞委會主委李應元擔任﹐總干事因為要熟悉府院黨運作﹐由"總統"府代理秘書長卓榮泰擔任﹔至于策略和政策發展﹐謝則延攬"行政院副院長"邱義仁及前證券交易所董事長吳乃仁協助。但"新潮流系"大佬吳乃仁拒絕為謝長廷輔選﹐吳說"要我參加也沒有事先打招呼"﹐自己不會參加民進黨中央的輔選團體﹐現在祗會"挺朋友"。外界解讀是"新系"與謝心結難解。前"新系"總召段宜康則表示﹐"團結不能祗是喊口號"﹐"能一邊喊團結﹐一邊卻拿著刀子在砍身邊的人﹗"暗批謝系仍在傷害"新系"。謝長廷獲得民進黨正式提名當日晚舉行感恩晚會﹐但呂秀蓮﹑蘇貞昌和民進黨主席游錫堃﹐都無出席。有民進黨士稱﹐初選后﹐表面上黨內有意展現團結氛圍﹐但謝長廷方面僅止于"表面功夫"﹐祗在媒體前刻意營造這些效果﹐私底下對于黨內整合卻沒有實際動作。看來﹐謝在黨內也有不順利的一面。
主政方略差異明顯
在兩岸政策方面﹐馬英九和謝長廷存在著很大不同。馬英九在兩岸經貿政策上﹐一直呈現始終如一的穩定﹐并已明確表示"'臺獨'不是國民黨選項"。最近﹐國民黨為臨全會擬訂黨章修改方案﹐馬英九和連戰在會面時均強調﹐不能刪去"一中"原則和統一目標。日前﹐他又表示﹐不會挑戰兩岸和平底線。謝長廷盡管曾提出"憲法一中"原則﹐并對兩岸經貿關系持積極態度﹐甚至贊成盡快"三通"﹐但相對馬英九來說﹐其兩岸政策變量較大。謝在初選中就放棄了"憲法一中"﹐且力挺"本土政權"。 國民黨主席吳伯雄呼吁﹐民眾給國民黨一個機會﹐也給臺灣一個機會。對于馬英九"特別費"一案﹐吳伯雄表示﹐司法機關單挑馬英九一個人起訴﹐其它的都停在那里不辦﹐這不是"法律"問題﹐是政治問題﹐祗要臺灣還有公理在﹐國民黨對官司有信心。吳伯雄批評說﹐有人想用國民黨內規讓馬英九出局﹐國民黨不會作繭自縛﹐他強調﹐馬英九選定了。
馬英九在四月初即宣示﹐若特別費案一審判決有罪﹐仍會參選到底﹐這引起綠營的嘲諷批評。謝長廷五月一日接受三立《大話新聞》專訪時﹐明確承諾"如果特別費違法被起訴﹐我就退選"。不過﹐謝長廷初選出線后﹐這項承諾讓部分幕僚憂心忡忡。謝的特別費案一日未結﹐對參選就會出現變量。民進黨主席游錫(方方+土)提名呂秀蓮﹑蘇貞昌擔任不分區"立委"﹐種種盤算﹐都是天王間暗斗的具體表現。從"蘇謝之爭"來看﹐蘇貞昌選后自比老鷹﹐"期待熱帶氣旋再起"﹐以飛得更高更遠﹐就讓謝長廷陣營不免憂心﹐當初謝長廷的退選條件﹐可能就是蘇貞昌的熱帶氣旋。現在畢竟民進黨正式提名謝長廷﹐即使謝長廷因特別費案被起訴﹐同樣可訴諸不當起訴是政治打壓﹐依舊可以參選到底。而陳水扁權衡輕重﹐當然認為謝如當選﹐好過馬入主"總統府"的政權再輪替﹐是以內心對謝雖戒慎恐懼﹐卻不能不全力輔選。是故陳水扁一方面"去中國化"﹑"去蔣化"﹐包括以臺灣名義申請加入國際組織﹐粗糙"更名"中正紀念堂﹐激化深綠的膠合作用﹔一方面鼓吹"謝的兩岸政策與我差不多"﹐甚至指謝的"憲法一中"﹐仍是走"臺灣主體意識"的路線。還交代新任"行政院長"﹐"全力"辦好協調奧運圣火來臺﹑兩岸"三通"和開放大陸民眾來臺觀光等冠冕堂皇的"特別任務"﹐用以拉攏中間選民。
馬謝之爭鹿死誰手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對臺灣大選介入甚深﹐而且玩得相當狡猾。二○○四年"兩顆子彈"及投票結果出來后﹐臺灣中選會宣布陳水扁當選。當時連宋領頭靜坐抗議﹐后來卻草草收兵﹐原來被美國騙了。連夫人方瑀近日出新書透露﹐當時美國政府勸連宋不要抗爭﹐承諾要求陳水扁組織真相調查會﹐但最后"卻非如此"。連方瑀直言﹕"戰哥他們被美國騙了﹗他們怎可以如此對待一向忠實的朋友呢﹖"初時美國沒有實時表態﹐拖至差不多一周后才向阿扁表示祝賀。美國這一拖﹐相信"一向忠實的朋友"連宋以為美國會幫他們﹐便停止抗爭活動﹐而改循法律途徑提出"選舉無效"和"當選無效"的訴訟。而一轉到"法律"途徑﹐明眼人都知道陳水扁坐穩了﹐連宋實質上默認他勝選。相反﹐如果當時美國過早對"兩顆子彈"的結果表態﹐連宋就會決心抗爭到底﹐倒真有重選翻盤的機會。正是與美國的交情﹐使連宋上當﹐促使連宋反省﹐遂有"登陸破冰之旅"。
這回﹐馬英九對謝長廷﹐美國又站在哪一邊呢﹖表面上﹐美方表示中立﹐各種言行似乎還"偏愛"小馬哥。不少美國學者說﹐美國希望臺灣下任"總統"是"溫和派"﹐謝比馬的不確定性大﹐所以美國還是偏愛小馬哥。這些話值得斟酌, 馬英九要勝選﹐固然不好得罪美國﹐還要爭取美國的支持或中立﹐但基點還是要放在自己身上﹐對美國真的要防著點。
臺灣的現實政治﹐流行著"民進黨壞﹑國民黨笨"的八字基調。而馬謝之爭各有優劣﹑各擅勝場﹐在政治角力場無法凈化的客觀環境中﹐關鍵在于藍綠兩大陣營的選戰布局和策略運用。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