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是如何關懷孩子們的
(五月十九日)
英國夏季,夜短日長,早晨四時左右天亮,晚上十時左右天黑。今天又是一個晴天,陽光璨爛。從氣溫來說,早晨冷叟叟,傍晚也冷氣侵人。而在上午10時至下午四時之間,卻是夏日炎炎。
上午,在家閱讀由英人編著的《英國行政管理》。
下午二時,隨兒子、兒媳去孫子就讀的社區學校,參加幼兒班舉辦的發獎儀式。當我們走進學校小禮堂時,已有二十多位英國家長坐滿家長席位,我們只好就坐在室內的運動器具上。一會兒,一隊隊按年齡段組班的孩子們,在老師的帶領下,有序地席地而坐,把禮堂的地板坐得滿滿的,只見一片金黃色的頭。校長站在一張圓桌旁,點亮一支蠟燭,首先宣布為三位兒童生日祝福,滿堂的孩子們齊聲高唱祝賀歌。然后,校長開始為孩子們發授獎狀,一會兒三名幼兒上前領獎,一會兒四名兒童魚貫接受獎狀,半小時內先后有幾十名兒童,或因為制作一只有創意的玩具,或因為捏成一只生動的魚兒,或因為較好地回答老師的提問,或因為唱歌跳舞表現突出,從校長手中一一領到了獎狀。
孫子施宇翔,本周因為制作了一條生動的魚兒,較好的回答了老師的提問,還制成一個紙作玩具,被授予一項綜合性的獎狀。在一張手掌大的厚紙片上,莊重地寫著下列文字:校長授權發給施宇翔同學表現較好的獎狀,特此祝賀。
發獎完畢,一位老師彈奏一曲祝賀音樂,孩子們又列隊由老師帶領著走出禮堂。孩子們是那么的歡樂,那么的自信,那么的豪邁!家長們起立,鼓掌歡送孩子們,而后才離開學校禮堂,分別從教室把自己的孩子帶回。
這是一座公立的社區學校,設有半日制托兒班,全日制的幼兒班,以及小學部和初中部。三歲可以進托兒班,四歲可以讀幼兒班,直到十六歲讀完初中。根據英國的教育制度,十六歲以后,少年將分成兩部分,一部分可繼續讀高中,然后上大學;一部分可選讀各種職業技術學校,畢業后即可就業。
對于兒童的保護和培養,是英國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部分。根據英國的法律,兒童免費享受下列各種社會保障:
第一項,享受法律規定的經濟保障。根據法律規定,第一胎兒童,從他誕生之日起,直至十六歲,每人每周發給十五英鎊;第二胎發給十三個英鎊。只要是生在英國土地上的孩子,不論是英國本籍人,還是外籍人,不論是富人,還是窮人,都可以享受。兒子施翀他們在英國生下一男一女,一個每周領15英鎊,一個每周領13英鎊。兒子在銀行開設專門帳號,由英國相關部門每周把28英鎊打進帳戶。如果等到孩子長至十六歲,大約可積成20000英鎊,即30多萬元人民幣。
第二項,可每日免費領用鮮牛奶1磅。英國人收入在年均8000英鎊以上的人家,一般都自動放棄這項享用。我兒子就放棄這項享受。因為在英國,牛奶價格每磅才1英鎊,一般英國人都不好意思再享受這項權利。
第三項,免費在公立學校讀書。從三歲起進托兒班,到進幼兒班,再入小學部,而后直至十六歲初中畢業,孩子們都平等地享受義務教育。讀高中或職業學校,如果家中經濟年收入在8000英鎊以下,還可以免費讀書。讀大學,如果拿不到各種形式的獎學金,可以辦理助學貸款,畢業就業后歸還。
第四項,從母腹懷胎,到呱呱墜地,直到正式就業,都享受公費醫療,從產前檢查,到幼兒、兒童、少年直至離開社區,都專派醫生跟蹤定期查問,看病治病,所需費用均由國家承擔。
第五項,國家還制定了多項保證未成年人安全、健康成長的法律規定。如:家長不得指使不滿十六歲的孩子買煙買酒;不得讓孩子購買大額資金的商品,如果發生此類事件,售貨單位有責任通知家長領人領貨;未滿十三歲的孩子,必須成人照護,否則政府有關部門要干預;政府設立公用信息號碼,專門供兒童上告父母虐待兒童事件。如兒童打了這個控告電話,馬上會由警務署派出的人員上門查問。如確實,父母會遭到相關法律的懲處。
這一系列對未成年人的社會保障制度,對保持社會穩定,對創造公平的社會競爭環境所起到的巨大作用,是怎么樣評價都不會為過的。一個相對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能夠長期做到如此寬宏的,對關系國家前途命運的未成年人的生存、成長實行比較充分的社會保障,作為社會主義國家來說,難道還不應該如此做嘛?!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在存在貧富差別的社會環境中,如何為全體社會成員,特別是為傳種接代的孩子們,創造一個人人平等享受的社會保障制度,實在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大問題。你說你的制度比人家制度優越,如果在這個問題上做得不如人家,那怎么說得通,說得響呢?!
首先要把保障孩子們生存、成長的制度建立起來。至于這種保障的水平如何提高,這種保障制度如何完善,它是有一個發展過程的,它是離不開整個經濟發展水平提高的,更離不開執政黨和政府確立真正為民造福的執政理念。那一個階層的人們都可以虧待一時,就是不能虧待肩負國家前途和未來重責、未來和希望的孩子!!
造福全民的醫療保健制度
(五月二十日)
與昨日相比,今天的天空增加了大片大片的云彩。有的是白色的,有的是灰色的,有的是半白半灰的。云兒在微風的驅動下,區區漫行于藍色的天幕上。
早晨起來,與老伴外出散步。在一條鄉間公路邊,一排典型英格蘭風貌的民宅前,碰到那位常在兒子店里閑坐的英國老人。他十分喜歡與我交談,但因我不懂英語,只好以笑容和手語示意。今日在路邊村旁,我以剛學會的問候語相喚:瑞蒙,你好!老伴剛好帶著一架數碼相機,我和這位英國老人拍照留念。這是進入英國以來,拍下的第一張照片;也是我七十年人生中第一次與一位外國老人合影!
在英國對老人實行全部免費的醫療服務制度,這是英國社會保障制度的重要部分,也是英國整個衛生制度的重要內容。
在英國,對全體社會成員,實行全面的,從小到老的終生衛生保障制度,已形成一個相當完善的服務體系:
每個英國人,從誕生那天起,就享有公費醫療保障,直至他們離開人世間。這種保障,是全民享有的,是終身享有的。與兒童、老人不同的是,成年在業人員,只有當他們患上并不需要住院治療的小病、輕病時,在用完從醫院領取的公費藥品后仍需繼續治療時,要到藥店購藥的時候,不論價格是低是高,都要自動交納5磅錢。
在英國,國立醫療系統覆蓋全國,形成完整網絡。他們以城鄉社區為基點設立中心醫院和社區醫院;每個英國人從誕生起,都有一位注冊醫生為之醫療服務,如果不離開社區,就服務至終;如果離開社區,就轉給新社區的負責醫生;他們建有獨立于醫院的醫療救助網絡,這些擔負救助的人員,兩人一組,配備設施齊全的專用車輛,不停地在自己負責的鄉間或城市街區巡游,一旦有需要救助的家庭或單位,只要撥打‘999’呼救電話,至多半小時之內,必有在最近距離巡游的救護車飛馳而至;這些救護車,駕車的人員也是兩個專業人員中的一位,他們一到,立即分工救治病員、傷員,迅速送至附近醫院,交由醫院繼續治療,而他們則繼續在責任區內巡游。
有一次,兒子施翀的愛人李秀華,光腳上樓時,不慎被碰掉一只腳趾蓋,疼痛異常。兒子急打‘999’求救,三十分鐘內救護車及時趕到,兩名救護人員迅速上樓搶救,他們熟練地注射止痛藥物,進行緊急包扎,馬上背人下樓,飛速送至醫院續治。一切都那么有序,一切都那么高效!!
英國在中央一級,設有衛生和社會保障部,在各郡設分支機構,在區及社區設立醫院,全國形成統一的、上下垂直的區域聯網的醫療體系,為保障英國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服務。更可貴的,這一醫療保障體系,是開放性的,平等對待一切人,既包括英國人,又包括一切來英國的人。這一社會保障制度,體現了珍愛生命、保障人權的崇高原則和普惠精神。
不由我不想到自己的國家,在對待人民治病問題上所經歷的曲折而艱難的過程。在我們建設社會主義制度的前二十多年中,在城市實行全民公費醫療制度,在農村推行醫療合作制度。雖然當時水平不是太高,服務不是太好,但絕大多數人民還是為之叫好:這是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體現。但是,當我們開始發展市場經濟的時候,卻把改革的矛頭指向了公費或合作醫療制度,把城市公費醫療制度,改成了有限制的公費醫療,而在農村,廣大農民的治病幾乎被忘卻。這樣做,已引起人民的不滿。可喜的是,現在主持執政的領導人已意識到這個關切人民根本利益的大事之重要,著手重建為人民服務的醫療體系。我相信,這個改變的最終目標,也應該是對全民實行負責的、有效的、充滿人情味的公費醫療保障體系,成為社會主義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部分。
建立完善的覆蓋全民的醫療服務體系,當然與經濟發展水平關系極大,當然有一個發展提高、完善的歷史過程。但是,最重要的,是要確立以人為本、保障人權的觀念,確立珍愛生命、關愛人生的觀念,確立在享受衛生保障權利上人人平等、老少無欺、貧富無欺、官民無欺的原則。水平可以逐步提高,服務可以逐步完善,法制可以逐步健全,但是只要確立和體現上述理念和原則,人民都會擁護的。但如果忘記廣大人民,只為少數富人和官員提供極好的醫療保障,人民還是要反對的。何況,許多資本主義國家已在今天普遍做到全民享受公費醫療,而且是水平高、服務好的醫療服務,聲稱要搞社會主義的國家卻做不到,或不想做到,還怎么取信于人民,還怎么令人信服社會主義制度。
聽兒子談英國的養老制度
(五月二十一日)
早晨起身,外出散步,冷風襲人。沿著鄉間公路行進,忽而看到遛狗的老人或中年婦女,忽而碰到青年在路邊奔跑。在公路兩旁,相隔數十米,就在叢林中見到數幢或十余幢以二層居多的英格蘭民宅,院前屋后都停著一輛輛轎車。每家門前屋后的小塊空地上,或見青草鋪展的綠地,或置五顏六色的花壇。兩旁公路邊,都矗立著高約數丈的大樹,密密層層地向遠處擴展。林中的鳥兒時而飛進飛出,或從空中掠過,或追逐著飛向遠方。
上午九時,兒子駕車送我們去社區學校。今日,孫子宇翔所在班的幼兒們,安排上游泳課,邀請部分家長前往觀看或做義工。我和老伴也跟隨觀看。9時30分,幼兒班的孩子們,在老師和家長的看護下走出教室,穿越校前公路,趕往設在對面的游泳池。我指著公路上的英文廣告牌,兒子告訴我寫的是這兒是學校,馬路上不準停車,過路的車輛要停,讓學生先過。
十時左右,我隨孩子們進入一座室內游泳池。屋內放著暖氣,設兩個泳池,一大一小。幼兒班的孩子們在小池中學泳。我們在觀禮臺的橡皮椅上坐下,先前到達的一批孩子正在池中嬉游,約經一節課,一批孩子上岸又一批孩子下水。三、四歲的孩子們,在老師和教練員的指引下,忽而從岸邊跳下,忽而從這邊游至那邊,嬉笑聲、拍水聲以及父母激勵子女學游的鼓掌聲,在游泳館中碰撞回蕩。
下午二時后,兒子施翀忙過中午餐飲營業,又來到樓上我們的居間。自我們17日來到兒家,他每天都在這個時間與我交談一、二小時,或談英國風情,或談英國制度,或答我提問。這天,我又問起英國養老制度。根據兒子近日所談,我感覺到英國已建立起相當完善、相當成熟的養老制度和工作體系。主要幾點是:
一,英國政府極為重視全民養老制度、養老體系的建設,在近百年中不斷完善,不斷提高。
二,國家支付的養老金,主要是納稅人的稅款,每位老人應享的養老金額與此人一生交納的稅款掛鉤;
三,對收入較低、納稅較少的老人,給予最低養老金,每人每周70到100英鎊。這個最低養老金額,隨英國經濟發展水平或公民平均生活水平的變化而變化。
四,發展社會養老保險業,鼓勵公民購買養老保險,為退休后過上更高生活備好資金。公民每年購買100磅養老保險,退休后可享受每周120磅的養老金額,可一次性領取20%的金額,其余分年度領取,直至終年。
五,建立了全國統一的養老體系和制度,其中包括免費醫療制度,單身老人養老救助制度,平等地發放養老金制度,以及在社區建設老年公寓,等等。
在一個國家,能否建設起完善而穩定的養老體系,并保證每個公民都能夠依法享受,這是現代文明社會建設的一個重大課題,也是現代文明社會的一個重要標志。資本主義社會發展到現代,在國民經濟高度發展的基礎上,都已成功地建立起了一個覆蓋全國的養老保障體系。這是資本主義制度仍然富有生命力,仍然比較鞏固的重要原因之一。社會主義在其發展中也必須建設好完善的社會養老體系。不解決好這個問題,社會主義難以說它有多大優越性,社會主義社會也難以說它能夠持續多少年?!
我們國家正在建設社會主義養老體系,這一制度應該充分體現對老人的關愛,應該充分體現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只要堅持這個方向,堅持這一制度,隨著經濟發展現代化水平的不斷提高,隨著工作的不斷推進,這一制度一定會不斷完善,老人的保障水平一定會不斷提高。資本主義國家在這一事業上所達到的水平,我們一定會超越的。
警察無事不上“三寶殿”
(五月二十二日)
今天周六。早晨醒來,四壁安靜。掀開窗簾,平日如梭飛過的車流不見了。抬頭遠望,森林上空正飛渡朵朵白云。公路那邊的草地上,一只只黑色的鳥兒,正在啄食著它們愛吃的食物。
九時多,我和老伴,在兒家阿姨的帶領下,陪伴孫兒孫女,遠足路南那片林區。我們走過社區工業小區,從一家修理廠邊,沿著林間小道,進入棵棵松樹高矗如塔的森林。我們踩著如海綿鋪成的林蔭道,向森林深處行進。忽然見到一位英婦,放開寵狗追逐在林間飛跑的松鼠。一會兒,又迎面走來一位英婦,牽著一只高高的家犬,從我們身邊竄過,那婦人用英語向我們問好。這塊森林,布滿英人訓練坦克的沙道。一條條沙道,被坦克碾壓得已成深溝,留下一條條履帶印痕。我們跨過這些沙道,在林間穿行。一對孩兒,如小鹿在林間奔跑,十分歡快。
十一時半,我們回到兒家。今日,兒子、兒媳在他們餐廳招待我們吃英式午餐。每人一份炸魚條,一份土豆條,公用一份包菜葉。炸魚加上英式佐料,十分鮮美好吃。他們都把炸魚脆皮剝下不吃,而我卻全部下肚。
下午二時,在兒子午休時,我們又聊著一個問題:英國警察是如何維護社會治安的?
我來到波頓這個小鎮已數日,未見一位英國警察在街道上巡游。兒子告訴我們:他在這兒開店二年多,只驚動過兩次警察:
一次是附近人家的孩子,放學后集聚在店后空地上活動,有時亂扔石塊,有妨礙商業之擾。他打‘999’公用報警號碼,十分鐘后警車趕到,對集聚店后的青少年一一登記,并警告以后不許在此聚集。并告知兒子,以后如再發生此類事件及時相告。誰知從此以后,就再沒有出現青少年在此集聚嬉鬧。
又一次,兒家店門一塊玻璃被人砸碎。接警而來的警員,立即著手調查、取證。按英國制度,同時通知保險公司,由保險公司立即派員到現場,把破碎的玻璃拆下換上一塊新玻璃,保證餐廳安全。據兒子說,如果警察查到違法者,再令違法者向保險公司辦理等值賠償。
兒子說,自他在此開辦餐廳以來,從來沒有一個英國警察無事來登三寶殿,更沒有一個警察來店要吃討喝的。有時也有警察進店就餐,照樣排隊等候,從來沒有人利用特權爭先就餐;照樣按價付款,從未見過有人白拿白吃。
兒子還講了近年發生的一件事:一個警察到一位人家調查,吃了人家的茶水。后來主人告了他,此警察不光被罰款50英鎊,而且還被開除警籍。
兒子還講了一件發生在近村的事:一對七歲的男孩,與一個三歲的女孩玩耍,竟把女孩給弄死。兩男孩被判由警務部門監護。直至兩男孩長至十六歲時,警方為避免孩子在原住地與被害女孩的家庭發生矛盾,還把他們的家庭遷往別處安家。
在英國,對輕微犯法犯罪人員,以教育挽救為主,常用的辦法就是罰以做一定時日的義工,安排到社區去干一些共益性的勞動。
在英國,已廢止死刑,對各類刑事犯罪分子,也尊重其人格,保護其人權。在服刑期間,就連犯罪分子的飲食習俗,他們也加以尊重。兒子知曉這樣一件事:有一個中國罪犯,要吃中餐,警方特地到中餐館購回供應。對刑滿解監人員,都安排他們離開已有結怨的犯罪原地,到異地去就業謀生。
兒子講解的這些情況,使我感到:英國警方至少有兩大基本特征:一是公正執法,不貪民利;二是保障人權,即使是對待犯罪分子也是如此。聯系到我國的情況,深感這兩個基本點,正是我們要加以改進的。近幾年,在我國警務活動中被揭露出來的那些丑事、壞事,雖然不能說在英國就不曾發生過,或者說今后也不會發生,但是畢竟它在總體上是比較好的,是不能不加稱道的。我們是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即使是搞市場經濟,即使我們還比較落后,也不應該發生那種侵害民利、貪贓枉法的丑事壞事。我們的警務工作一定要體現執政為民的本質,要體現尊重人格、維護人權的宗旨,并應該比資本主義國家做得更好。
英國的鄉鎮建設
英國社區是英國基層行政區劃,一般人口在一萬至三萬人。兒子家所在的鄉村小鎮叫波頓,與鄰近的一個鄉間小鎮組成一個社區。社區(在英格蘭叫教區)有選舉產生的社區議會,為社區最高權力機關。議會下設若干委員會,分管法定的應管事項,主要有鄉村建設、衛生、社會福利、公共設施以及環境保護、住宅管理。
社區建設,由郡政府負責土地征用、布局規劃、鄉間道路、公用設施、民用住宅的規劃和實施。波頓地處英國南部丘陵地帶,積存大片森林。高大而粗壯的古樹、大樹成片,一望無際。一條快速公路貫穿其中,路南有片工業小區,約有十多家小廠在生產,其中既有一家坦克履帶修理廠,又有一家電腦裝配工廠。在與工業小區相隔而建的,就是英軍兵營和家屬區。在公路東側,沿路是一排小型店鋪,都為二層建筑,其中四家是餐廳,都以外賣為主,都以油炸類食品為主;還有幾家房屋中介商店,北頭是一家小型賭場,南頭是一家小型夜總會。沿這條街南行,在一塊比較開闊的地面上,新建了中型的全國連鎖經營的超市,店前有一片停車場,并有兩條通道與公路相連。由這條街向東展開,就是一片一片的鄉村居戶,有的蓋在林間,有的蓋在高坡上,還有的蓋在路邊的空地上。每片鄉間居戶,有的三、五家,有的十多家,都有平坦的可通汽車的小路與公路溝通。在幾個比較密集的村落中間,有一片地被規劃為鄉間市場,有十幾家商店租房營業;他們所經營的商品品種,可滿足居民的生活需要。在這個市場旁,建有一個社區圖書館和銀行;隔路還建有一座診所和養老院。
社區的所有房屋建筑,風貌都是統一的,建筑以二層為主,居宅以單體、單層為主,工廠、商店以二層為主,共有設施也只一層或兩層;外部彩色以紫紅、灰黑為主,建筑一般都以紅磚砌墻、灰瓦蓋頂。在深藍色的林間,布建棟棟彩色的尖頂平房或小樓,很為美觀。英國關于房屋建設、使用、租售都有詳盡而完備的法規體系,相關事項都要按章辦事:
要建設新房,包括工廠、商店、公用設施和住宅,都要預先提出申請,經過政府規劃和建設部門審核、考察后,認為符合法規,即發給許可證,方可付諸實施。是否允許,主要考慮三點:一是是否符合整體規劃;二是是否影響居民生活;三是是否影響環境保護。
購買房屋,無論是開廠、辦店還是居住,均可以依法貸款,經營性的十五年歸還,住宅25年歸還。購買經營性住房,除計算有形資產的價值,還計算無形資產的價值。我兒子購買的這家路邊外賣店,共計25萬英鎊,有形資產、無形資產幾乎各占一半。兒子為摸清無形資產價值的實際底線,把車子停在公路對面,觀察這家外賣店的客流量,經過估算確定,這家店每周可能達到4000英鎊營業收入,至少不會造成虧損,才下決心買下這家店,并與銀行簽訂了15年期的貸款、還款計劃。
租房,包括公房在內的,都有一套既定法規,可供有序進行。在英國,既有富人修筑的可供出租的私房,也有政府興筑的借給低收入人群居住的公房。當然,還有政府擁有的廠房商店,可租給經營者使用。在英國,富人或正在致富的人,置辦或多或少的房產,是他們維持高水平生活,集聚個人財富的有效途徑。而對于少數的低收入者或無收入者,政府可用租房辦法使他們家有居屋。交不起房租者,還可向政府申請租金補助。在各種需要租房的人群中,單身懷孕女人可優先得到租房。而辦理租房手續和辦理租金補助,是一個政府中的兩個部門分別依法辦理的。
在英國,還存在一種不成文的慣例,有利于人人積聚財富。如,在建房中,占用了別人土地、或別人的空間,只要超過了十二年,無人提出異議,就屬于既成事實,占用有效。
在英國農村出現的以小城鎮為平臺的城市化格局,是英國工業化、現代化建設達到較高水平的必然結果。在中國期間,在2004年上半年,我在思考中國如何從根本上解決三農問題時,曾形成這樣一個基本結論:以鄉鎮為平臺,進行解決三農問題的統一規劃,在農、工、商、學、文各方面確定可以實現的目標,經過長期的努力,在國家的支持下,在資本的參與下,最終使我國農村實現城鎮化、現代化。
在英國,縱觀英國的發展,前期可能主要是依靠資本的自發力量進行的,其中包括對農村、農民、農業的掠奪,而后期則主要依靠政府的有力支持和引導。在我國實行市場經濟的過程中,已開始看到資本與官員勾結而損害農民利益的情景。這種情況,我們無論如何都應該加以避免。應該相信:只要我們黨堅持依法執政,堅持執政為民,我們完全可能在社會主義的框架中解決三農問題,為解決我國城鄉現代化中的最難課題開辟一個新天地、新境界。
參觀社區養老院
(六月四日)
上午半陰半陽,下午就全是陰天了。但在太陽偏西時,卻露出了光芒。
下午二時,兒媳李秀華引領我們參觀社區養老院。這是由幾座二層的紅色磚木結構的小樓組合成的院落,園中廣場上停著幾輛家用轎車,還有幾簇花草。院前是鄉間公路,三面被大樹擁抱。在一位肥胖的女服務員的帶領下,首先在老人活動室坐下,由兒媳作翻譯,聽著這位女士的介紹。她誤把我們當作求住者,相當詳盡而熱情地向我們介紹這座養老院的情況:全院共設54個住人單位,已住上52位老人。除四對夫妻外,其他都是單身老人。每人每周交費85英鎊,52位老人中只有四人是自費養老,其余的48位老人都由政府相關部門支付。
住在這里的都是可以生活自理的老人。在英國那位女士的引導下,先參觀了老人住房。一單元共兩間房,一間為臥室,一間為客廳、餐廳,并附設廚房和衛生間;廚房內除有煤氣灶外,還置有電冰箱;衛生間內既有淋浴設施,又有如廁設施。地板上鋪著厚厚毛毯,走在上面發不出響聲;后又參觀了一間擺著兩張單人鋪的房間,經介紹知是探視親人的家屬過夜房間,每夜5英鎊。
在樓下樓上走廊里,放著兩只木櫥,陳列幾十本厚厚的英文書;在活動中心,有供老人閑坐敘談的圓桌和沙發,有幾份英文報紙掛在報架上;還有一臺電視機,放在一張長臺上。我們問坐在沙發上的一位老人:
“來幾年了?”
“已四年了。”
“今年多大歲數?”
“八十四歲了。”老人一一作答,呈微笑狀。
在英國,實行覆蓋全社會的養老體系,既有完善的養老法規,又有完善的養老設施,以及合格的養老設施經營管理機構和員工。從每個公民來說,養老資金的來源,一是在職納稅總額按比例提取;二是個人在職時購買的養老保險。處于貧困線以下的低收入或無收入家庭成員,在他們60歲以后可以申請養老補助,政府依法予以解決。養老設施,有政府投資興建的,但大多數是私人投資興建的。在波頓這個社區中,就有兩家由私人投資興辦的養老院。在私人養老院中的公費養老者,由私人養老機構向政府結算額定費用,既包括住房費,又包括生活費。除一般養老院外,還設有特定功能的養老院,如二十四小時需要照應的老人;如因病不能自理的老人,都可送專門養老院護理。
我今天親眼目睹的英國農村社區的養老院,就如一家鄉間賓館似的,其設施與管理不亞于我國城市的三星級賓館。這與我們農村按鄉修建的養老院相比,相差有多遠!我國現已成為老年型社會,養老問題已成重大社會問題。如果我國農村老人,有一天能夠享受到英國農村老人已經達到的養老水平,那將是我國根本解決三農問題的標志之一,我國農村實現城市化、現代化的標志之一。我們應該為此努力。社會主義國家連這一點也做不到,還講什么社會主義!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