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國的毛主義革命問題
安瓦爾·卡波爾 孟共(毛)中央書記
孟加拉國的毛主義運動,同世界其他國家一樣,開始于上世紀60 年代后期。這場運動是受到毛澤東同志在中國領導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直接影響,是打倒國內赫魯曉夫修正主義集團的斗爭。
然而,從一開始,我國的毛主義運動就分裂為許多派別。我們黨是烈士西亞吉·西科達爾同志創建的,是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除了我們黨,其他重要派別也從一開始就活動。
這些派別最后和我們黨一樣,形成了自己的路線。直到現在,我們國家的毛主義運動還沒能克服這種分裂局面。因此,我們黨在孟加拉國應用毛主義的經驗對于全國毛主義運動來說只是局部的,片面的。我們黨正在盡可能地從全國毛主義運動的角度來總結經驗,但是這個工作還沒有完成。因此,目前主要是提供我們黨自己的經驗,盡可能包括整個運動的經驗和教訓。
孟加拉國毛主義運動的歷史主要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是世界革命上升時期。在這一時期,毛主義運動在國內扎下了根,可以稱之為第一次在共產主義領導下開展的獨立革命運動。第二階段開始于革命起義失敗,特別是毛1976 年去世后整個世界共產主義運動失敗后。這個階段一直持續到上世紀末。第三階段就是當前時期。當然,以上各階段還可以細分,或可以把毛主義運動史分為捍衛,理解和發展毛主義三個階段。
在應用毛主義方面,第一階段是采用毛主義(當時的毛澤東思想)作為理論基礎,發動共產主義運動的新革命,以毛主義為基礎進行真正的革命斗爭。這一階段的主要問題是掌握毛澤東思想,并把它作為我們國際無產階級理論發展的第三階段。除了真正的毛主義者,這一時期高舉毛澤東旗幟起義的一些進步和左派組織,也談論毛澤東思想,但是并不把它作為馬克思主義理論發展的第三階段。這些派別很快一個接一個地暴露他們的反毛思想。甚至,在采納毛澤東思想并把它作為第三階段理論的那些派別中也存在著廣泛分歧。因此,第一階段的主要問題是捍衛和應用馬列毛主義。
與此問題相關的就是創造性地應用馬列毛主義。關于這個問題,列寧已經明確指出馬克思主義不是教條,而是行動的指南。毛通過他的哲學貢獻,在討論矛盾特殊性和認識論時使這一理論進一步深化。在應用矛盾特殊性于社會革命實踐時,我們注意到各國的具體社會情況是不同的,隨著時間的推移,每一個社會都在變化,盡管在特定的歷史時代,世界各國社會還存在統一性。
因此,一開始在孟加拉國毛主義運動中如何創造性地應用馬列毛主義就產生了爭議。一種教條主義路線被采納了,他們認為孟加拉國的社會情況同中國和印度完全一樣,因此,從一開始,這條機會主義路線就存在于我國的毛主義運動中,這在政治和軍事路線上都有反映,西拉吉·西克達爾同志與其進行了斗爭。然而,在同以上的教條主義斗爭并創造性地應用馬列毛主義的同時,又出現了西拉吉·西克達爾的另一個相反的機會主義傾向。他的政治路線中出現了民族主義傾向,他沒能充分理解馬列毛主義卻堅持己見。因此,在第一階段,我們的毛主義運動沒能擺脫這兩個問題,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結果,革命盡管經過了光榮的斗爭,卻沒能取得勝利。這一時期,主要問題是沒能正確地理解和掌握馬列毛主義。
因此,最初我們的運動在應用毛主義時,犯了教條主義錯誤,偏離了馬列毛主義的基本原理。而且,沒有能夠從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高潮中理解和掌握毛主義,在基本問題上包括哲學世界觀,黨的建設,階級路線,群眾路線和方法論等方面發生了偏差。
在孟加拉國的毛主義運動中,那些在革命實踐中應用毛主義發揮先鋒作用的同志掌握和捍衛了毛主義。如果沒有進行革命實踐,沒有理論聯系實際,就不能理解和捍衛馬列毛主義。但是,與此相關的,在我國的革命毛主義運動中由歷史形成的機械,片面觀點,機會主義傾向仍然很強大。我們有路線,但問題在于應用,那種基于實用主義的應用實際上否定了矛盾論。結果給捍衛和發展馬列毛主義路線造成障礙。發展路線是一個系統總結經驗的過程,是重要的理論工作。由于在這個國家,理論工作的重要性被毛主義運動各派別普遍忽視,因而對于捍衛毛主義就顯得至關重要。我們發展路線的弱點在于缺乏總結自己的革命經驗,學習國際經驗和加強理論的研究學習。
應用馬列毛主義是一項創造性的,而不是機械教條的工作。世界各國的社會在歷史,社會經濟,文化和地理各方面存在差異,有不同的特點。隨著時間流逝,各個社會也在不斷變化。因此,在各個國家應用馬列毛主義普遍真理,只能是一個創造性過程。關于這一點,毛說過,馬列毛主義也是通過在各個不同國家應用和驗證的具體的綱領和戰略戰術。
同其他國家一樣,教條主義給孟加拉國的毛主義運動造成過很大危害。以教條主義的方式捍衛馬列毛主義是不行的。這不符合理論聯系實際。進行抽象的理論爭論,不能解決實際問題,不能進行更高的綜合,是脫離實際的。這樣做是不能發展路線的。
當然,創造性地應用馬列毛主義是復雜的,艱難的。有時會有偏離馬列毛主義基本原理的危險,這也成為捍衛馬列毛主義斗爭的一個重要問題。因此,我們認為,捍衛馬列毛主義就是正確地掌握馬列毛主義,而掌握馬列毛主義就是創造性的應用。捍衛馬列毛主義和創造性應用馬列毛主義是一對矛盾。正確領悟馬列毛主義對于捍衛和發展馬列毛主義非常重要。馬列毛主義不能以教條和機械的方式來捍衛,同樣,創造性地應用馬列毛主義也不能背離馬列毛主義的基本原理。因此,為了捍衛和應用馬列毛主義就應該把普遍真理同具體革命實踐結合起來,通過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使其得到創造性的發展。
究竟什么是我們說的創造性的應用和發展馬列毛主義呢?關于這一問題的爭論一直在繼續,而且要經過世界革命的發展和建立共產主義才會有結果。從我們自身的經驗來說,我們可以提出關于發展馬列毛主義的自己的一點看法。馬列毛主義是科學,是革命的科學,它同其他科學一樣在不斷發展。實際上,如果馬列毛主義不發展就不能保持它作為革命科學的活力。正因為這樣,馬克思主義才發展成馬列主義,之后又成為馬列毛主義。作為毛主義者,我們應該認識到,馬列毛主義是在世界革命中得到發展的。首先,解決世界革命的新問題,其次,總結吸取過去無產階級革命的經驗和教訓,兩者是有機聯系的。
我們不能先發展馬列毛主義再進行革命;而是,以馬列毛主義為基礎,通過革命本身把馬列毛主義理論推向前進。當然,馬列毛主義的這個發展不是自動的,本能的。馬列毛主義必須通過系統全面地總結革命經驗和勤奮地思考,研究和辯論。但是最重要的是只有應用馬列毛主義來解決革命問題才能發展它。
但是,就象之前討論的,我國的毛主義革命運動經驗是,革命路線如果不能發展就不能捍衛。捍衛和發展是一對矛盾。正確處理這對矛盾取決于是通過捍衛革命來發展路線,還是以發展路線的名義使其偏離革命而最終導致革命失敗。但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是發展如何產生,我們又如何對待。發展的問題和偏離原則的問題經常混在一起。
馬列毛主義的原則是什么?這是一個廣泛而復雜的問題,而且總是成為爭論的焦點。一般的說,在許多原則里面的一條基本原則,也是最重要的,即馬列毛主義是無產階級革命的科學,是辨證唯物主義哲學。因此,馬列毛主義不可爭辯的原則是努力建立無階級社會,即全世界實現共產主義。無產階級革命是世界革命;無產階級是一個國際階級,他的利益具有國際性;因此,國際主義是這一理論在思想,政治和組織各方面的一個原則。由于馬列毛主義是革命的科學,那么它是建立在暴力原則基礎上,即革命專政。但是,這些原則并不是那么簡單。經過150 多年,馬克思主義同無數錯誤的思想,觀點,政策,戰術等進行斗爭才得到發展,這些斗爭最終集中于理論斗爭。因此,在這樣漫長的歷史中,馬克思主義寶庫的許多重要理論而得到豐富,并成為今天的馬列毛主義基本原理。捍衛馬列毛主義就是堅持其基本理論,并在那基礎上使其發展。
理論并不是永恒不變的,許多理論不是終極的,理論具有發展的特性。許多原來正確的理論隨著時間和形勢的變化失去了效用。因此就有必要改造它。但是具體國家的具體經驗不能等同于普遍真理。馬列毛主義的學說和理論具有普遍真理性。因此,如何把具體經驗發展為一般真理就顯得非常重要。概括具體細節需要個過程,這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和概括過程。另一方面,馬列毛主義的發展不能僅僅是民族的,而是國際的,只有當它從具體國家的國內發展變成在國際上的一般真理才是得到發展了。這與我們理論的國際主義性質是直接聯系的。
在每一次成功的革命中創造性地應用馬列毛主義都將豐富國際無產階級的經驗,知識和武器庫。即使這樣,也不能保證不再出現具有國際意義的失敗教訓。馬列毛主義是無產階級普遍真理,它是經過檢驗的。豐富馬列毛主義新理論的貢獻是對馬列毛主義全部內容的質的發展。因為,只有馬列毛主義在它的全部三個組成部分都上升到新質階段,馬列毛主義才發展到了新階段。
我們認為當前的革命是新民主主義革命;農村問題是主要問題,農民是革命的主力軍,實現“耕者有其田”是主要任務。我國當前的問題同40 年代的中國和60 年代的印度都不同,我們必須分析帝國主義對整個國家經濟包括農業的滲透,必須把我國的毛主義路線發展到一個更高階段。關于這一點,我們認為尼泊爾人民戰爭的經驗是非常重要的。我們認為在今天的形勢下,以保守的傳統的方式應用中國經驗是不能取得勝利的。當然,我們仍然認為秘魯人民戰爭和農村根據地應該作為一個戰略要繼續堅持。而且,我們黨的這個認識與帝國主義對第三世界的滲透有關,社會經濟條件發生了新的變化,如出現了計算機技術等,這些已得到證實。
除了上面幾點,還有一個世界無產階級面臨的基本問題,即無產階級專政的問題。尼泊爾無產階級革命已經有了成功經驗,經過一些年后,它將形成具有國際意義的無產階級專政的普遍真理。毛在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中創造的無產階級專政的經驗必須堅持和發展。革命的毛主義者必須以靈活的思維面對這些問題。作為毛主義者,為了世界無產階級的解放,我們必須有勇氣對新問題展開辯論。只有這樣,革命路線才能發展,革命才能勝利,我們理論的發展才能實現。但是,發展理論必須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為基礎,這些有價值的歷史財富是在一個半世紀中用巨大犧牲,革命者的勞動和鮮血換來的。
世界是不斷發展的,因此發展理論是必要的。為了世界無產階級的解放參加革命實踐,把經驗總結出來并上升為理論,再回來指導實踐。只有經過多次反復,才能對問題有正確的認識。
(翻譯:紅石)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